唐朝末年最致命的哗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新唐书卷114.崔彦曾传》、《新唐书.懿宗纪》中介绍,在公元868年的7月,也就是咸通九年,唐朝徐州节度使孟球奉命招募了两千名士兵,其中分派八百人去桂林戍边,当时约定三年后派新的军队去取代他们。但是一晃六年过去了,戍边的士兵多次请求被替换回乡。而当时的徐州观察使是刚由太仆卿升上来的崔彦曾担任。而崔彦曾对部下非常的苛严,不懂得体恤民情,性格比较急燥,宠信手下两个都押牙(注:官职)尹戬和徐行俭,认为现在库房空虚,派兵去桂林换防,所费颇多,要求戍卒再留戍一年。于是戍卒的家属立即将这个情况飞书给桂林的戍卒,于是引出了唐朝末年最致命的官兵哗变事件——庞勋起义。
我在网上查了查资料,现在关于庞勋起义的介绍现在已经多了起来,记得我刚刚高中毕业那会曾准备写一部演义小说《庞勋起义》,但是那时资料非常的缺乏,为此我还专门写信给史学家尚钺先生希望得到帮助。尚钺是《中国历史纲要》的主编,我最早了解到庞勋起义就是通过这本书,在一般的历史书看不到关于庞勋起义的介绍,其实庞勋起义是唐朝末年一次规模很大的起义,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说法。直接导致了后来的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当时尚老先生没理我。呵呵~~现在想来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的可笑。其实并不是没有资料,而是我的学识和水平使我不会去查找资料。
我这里结合《新唐书》、《唐史演义》和《中国历史纲要》等史学书籍给大伙简介一下庞勋起义这一不太为人所知的,却给唐政权垮台造成致命影响,中国历史上不太多见的由官兵哗变事件演变为武装起义的过程。
当朝廷要戍卒再留戍一年的消息传到桂林,徐州籍的戍卒非常地愤怒,他们终于忍无可忍,牙官许佶、军校赵可立、王幼诚、刘景、傅寂、张实、王弘立、孟敬文、姚周等九人杀了都头王仲甫。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不过据说庞勋当时还是被胁迫的,并非自愿加入。哗变的戍卒冲进监军院,夺取了兵器和甲胄。在庞勋的率领下,哗变的戍卒自桂林(当时叫桂州)经湖南返回,“乃剽湘潭、衡山两县”。当时的唐懿宗下了圣旨以示安抚,遣中人张敬思部护送戍卒还乡,但是庞勋感觉到朝廷不怀好意,特别是在潭州(今长沙)政府的监军企图要干掉庞勋,夺取兵权被庞勋识破,庞勋摆脱了名为护送实则另有所图的官兵,走水路沿长江东下,转入淮南,直奔徐州。途中庞勋为了以防不测开始招兵买马,有不少的农民加入到这支队伍中。
十月,当庞勋率领的戍卒队伍开始接近徐州地界时,崔彦曾命牙将田厚简前去劳军,暗中却派都虞侯元密率军埋伏在一个叫任山馆的地方准备要伏击庞勋。但是戍卒在徐州的家属把这个情报暗中通知了庞勋。庞勋派使者去见崔彦曾,表示不敢回来,希望能够就此“解甲自归”,让众戍卒就地解散回家与亲人团聚,并无意造反。但是崔彦曾“斩其使”,派兵去镇压,庞勋等戍卒被逼无路,只得起义,他们击败了前来镇压的官兵,并攻陷了宿州。攻克宿州后“悉集城中货财,令百姓来取之,一日之中四远云集”自旦至暮,就发展到六、七千人。还拥有千余艘战船。

庞勋水陆并进,骑兵夹江而下,直取徐州。崔彦曾说,“我方帅也,奉命守此,惟有死尔。”组织军队守城,并屠杀戍卒的家属。当时的正好是大雾笼罩,庞勋指挥军队架起云梯攻城,攻破外城。崔彦曾退守子城。起义军用柴草堆在城门口放火焚烧,城门被烧坏,义军攻入子城,杀尹戬、杜璋等,生擒了崔彦曾等,首先把崔彦曾关押在大彭馆,有一个姓曹的长者劝庞勋留崔彦曾一条命,庞勋不听,把崔彦曾杀死在床榻之上,并把所有官员及其家属全部杀死。
十一月,庞勋的起义军攻克濠州,杀掉刺史卢望回。唐懿宗下诏组织讨逆大军,由右金吾卫大将军康宗训为徐泗行营兵马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北面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南面招讨使,起兵征剿。十二月,庞勋又攻陷和州、潞州,杀死潞州刺史高锡望。南到寿、庐;北至沂海、沭阳、下蔡、乌江、巢县都被庞勋攻占,并攻陷了重镇都梁城,切断了江淮运输线。此时的庞勋义军发展到二十万人马。唐懿宗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又调动沙陀骑兵朱邪赤心、吐谷浑、契毖酋长的鞑靼骑兵等少数民族武装协助镇压。
庞勋指挥起义军连战连捷,屡次击败王晏权,并且在都梁山全歼戴可师的3万官兵,击毙戴可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庞勋“自谓无敌于天下”,开始骄傲自满。手下大将周重曾劝谏他,“自古骄满奢逸,得而复失,成而复败者多矣。况未得未成而为之乎?”因为庞勋的自骄,与他一起从桂林起兵的部下也十分骄傲,发展到连庞勋都不能节制他们的地步。而唐朝政府在失败以后,撤换了王晏权,启用泰宁军节度使曹翔;由天雄军节度使马举替代了淮南节度使令狐绹。唐朝军队重新调整部署,四面围攻,进行疯狂的镇压。起义军占据的城镇纷纷失守。庞勋在与康宗训的作战中失利,唐朝继续增兵,由神策军将军宋留为西北面招讨使,官兵进逼徐州。
这时庞勋才接受大将周重的建议,西攻宋州、亳州,想牵制唐朝的兵力。但是庞勋西征以后,大将张玄捻叛变投降康宗训,引唐兵围攻徐州,引诱义军投降。徐州守将许佶、庞举直战死,徐州失守。庞勋西征宋州不克,转攻亳州,预备要折回徐州,但遭遇沙陀骑兵,被击败追杀,庞勋苦战牺牲在蕲县境内。时年是咸通十年的九月(即869年),起义经历一年零两个月最终失败。为了安抚百姓,唐懿宗宣布免除徐州、宿州、濠州、泗州三年的税役。庞勋的余部散居在青、郓、齐等州之间坚持斗争,唐政府不段地派兵清剿,虽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历史界一般都认为庞勋的余部后来加入到了黄巢的农民军之中去了。
唐朝末年桂林戍卒的哗变引发的武装起义给了腐朽的外强中干的唐王朝以致命一击,它就像黑暗之中的一盏明灯,鼓舞和照亮其他被压迫的人民起来斗争。874年,王仙芝在长垣起义,唐朝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本文系原创编撰,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