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是又想到了方雅,龙健感觉自己心沉了下去,那股好像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悲伤在不恰当的时机涌上了心头。龙健深吸了口气,强自把它压抑下去。
“文远,知道我叫你来做什么吗?”他问张辽。
张辽虽不熟悉龙健的地球语,但也听得明白。他点了点头:“败军之将,任由大人处置。”
原来他以为自己是要处置他。龙健心想。不过确也不错,是处置。
“文远,丁刺史待你怎样?”龙健问张辽。
张辽一怔,随即想起了那个把他招入军中的老人。
“丁刺史与吾有知遇之恩。”张辽说道。
“可吕布杀了他。”龙健**地说了一句,然后直直的看着张辽。
张辽又是一怔,随即满脸通红。他对吕布杀丁原不是没有意见,但他是吕布的手下,而且也敬吕布如神。
“丁原还是吕布的义父。”龙健看着张辽,又说了一句。
张辽低着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你看董卓怎么样?”龙健接着问。
张辽鼓了鼓勇气,终于抬起头,看了看龙健:“豺狼之性。”
“原来文远都明白,”龙健叹了口气,“可文远还是跟着一个弑父,杀主之人;跟着一匹没有人性的豺狼,我想问问这是为什么?”
张辽又低下了头,不知如何回答。
“有句话说的好,功名身后事,留与万人评,文远是不是想让自己的名字遗臭万年?”龙健接着问。
张辽站在原地,浑身躁热,手心里不由开始冒汗。
“跟我吧,文远一身武力,又知大义,我即使不能让文远名垂千古,也能让文远这一生问心无愧。”龙健认真的看着张辽。
张辽一呆,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龙健。
良久,他没有说一句话。
“看来文远是不愿意,算了,你走吧,我放你走。”龙健挥了挥手。
龙健的话音刚落,张辽就跪下了:“大人,如大人不弃,辽愿效死力。”说着,竟已是虎目含泪。
龙健笑着让赵云扶起他,哪知张辽却不起身:“大人,辽有一请求,还望大人恩准。”
“什么事?”龙健问道。
“大人,并州兄弟现俱以被孙大人擒下,请大人念在昔日袍泽的情分上,救他们一命。还有吕大人,虽然吕大人多有不是,但……”
“文远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说完,龙健看看程昱。龙健相信并州军的事情程昱已经处理好了。
果然,程昱开口说道:“文远将军放心,昱早已派人知会了孙将军,并州那五千多兄弟现在全部在青州大营,他们中有愿意参加青州军的,吾等一率欢迎,不愿意者亦不勉强,全部放回。至于吕大人,虽其与我家大人有隙,但大人终不忍杀之。过几日必放之归去。”
“大人宅心仁厚,辽在这里谢过大人。请让辽去吕大人处,辽愿劝吕大人归顺。”张辽向龙健请命。
虽然知道吕布绝对不会跟着自己,但为了成全张辽的心意,龙健还是答应了,并当场封张辽为一星之将。
不过,在张辽明白了什么是一星之将之后,他拒绝了。他觉得自己初降,这样的安排有乱军纪。
他竟愿从一小兵做起,靠着军功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这哪能行,龙健心说,这让人知道了还不以为青州不能容人呢。
龙健苦劝张辽,但那张辽却像是铁了心了要当一小兵,还说为了洗清自己跟着董卓的过去。
他的话让龙健真是后悔刚才自己说他说得太狠了,竟有这样的负面效果,无奈只得让张辽去当一名骑兵。
还好,他没要求去当一名步兵。看到张辽答应后,龙健不由在心里庆幸道。
张辽下去后,程昱把并州军俘虏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原来孙坚不光把并州军的俘虏送过来了,还送过来两千匹上好战马作为答谢。至于那些并州军,经过这几天政治部的谋划,已经有三千多人愿意加入青州军。其余的大都想回家。而且对那些想回家的人,政治部也做了关于青州垦荒政策的宣传。
“大人,恭贺大人又得一员虎将。这张文远在汜水关下,以一敌四,能得此人,我军之福也。”汇报完之后,程昱两眼冒光地说道。
龙健笑了笑:“就是刚才说他说得太狠了,非要当什么小兵,真***失算。还好,他没说要当步兵,不然非把我给气死不成。”龙健心情大好的说了句粗话。
“哈哈哈!”自龙健受伤以来,营帐里首次传出如此爽朗的笑声。
与龙健营帐的晴空万里相比,有一个帐篷里此时却是乌云密布,谁啊?袁绍。
本来在袁绍的心里,孙坚能打下汜水关,那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所以当孙坚打下汜水关的战报报上来的那一刹那,他有点发傻,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反问那传令兵:“什么,汝在说一遍。”惊疑之色溢于言表。还好,在战报又被重复了一遍后,他终于明白过来这里还有许多人看着他呢?连忙又摆出大喜的样子,并亲自出迎得胜归来的孙坚军。

孙坚回来了,带着胜利的消息,还有继续请战的愿望,他要急攻汜水关。
袁绍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但当孙坚向他请求粮草的时候,他却说整个义军的粮草都不充足,没有余粮。
袁绍的话无异是在孙坚火热的心上浇了一盆冷水。当下就跟袁绍争论了起来,因为他知道袁绍有粮。孙坚与袁绍争论,韩馥出来为袁绍打圆场,这一打圆场不要紧,那边张邈也站出来了为孙坚说话。结果二个人的争论变成了两方的争吵,而争吵的核心问题也浮出了水面,那就是要不要另立新君。而争吵的结果自然是两方都不欢而散。
“孙坚竖子!”袁绍在营帐里把茶杯狠狠摔在了地上,他圆睁着双目,急喘着粗气,让人毫不怀疑如果孙坚在他的面前,他很可能会把孙坚给吃了。
“盟主息怒!”呆在他帐中的韩馥见状急忙劝道,“那孙坚不过一莽夫耳,大人莫要与之一般见识。”
“莽夫,”袁绍冷哼道,“早晚吾要取其性命。”
“本初要取谁之性命啊?”袁绍的话音刚落,外面就有人笑着走前帐篷。
那人的话让袁绍先是一惊,毕竟自己身为盟主,这种气话私下里说说可以,但传出去就不好。不过,待听清那人的声音后袁绍把心放下了,来人正是曹操。
虽然袁绍知道曹操不支持另立新君,但他也明白曹操的为人,知道曹操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绝对不会出去乱说,而且也不会明着反对另立新君。
“孟德来得正好,快劝劝盟主。”韩馥见曹操来了,知道曹操能言善辩,于是说道。
“本初适才所言不错,为何要劝,待本初点齐兵马,吾为后援,一起把那孙坚灭了,来为本初顺气,本初以为如何?”曹操笑着对袁绍说道。
曹操的话让韩馥愣了,却让袁绍哭笑不得,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做这种蠢事。
不觉中,他的怒火消了下来。
他的怒火消了,但曹操却像吃错了药似的继续说道:“杀了孙坚,义军正好散了,本初可另立新君,不知道本初为操准备了何位,是大将军,司徒,亦或其他?”
袁绍愣了,虽然曹操在笑着,但他却隐隐感觉到了曹操的一丝愤怒。
“孟德说笑了。”袁绍说道。
和曹操相交这么多年,他很少见曹操发怒,但说实话,每一次曹操发怒,结果却都让他袁绍心里觉得有点发怵。就比如当年,曹操看中了一女子,但那女子却讥笑曹操为矮门墩,结果曹操大笑着走开。但却在那女子成亲之时,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把她抢走了。曹操拿着刀对那惊慌失措的女子说,他这辈子门墩是做不成了,但她还有希望。要不是袁绍怜惜那个女人,硬是挡住了曹操,恐怕那个女人已经成了门墩。不过,每当袁绍想到曹操当时那种笑容时,都会不由自主的背后冒冷汗。正如现在。
“说笑,吾看是本初说笑了,董卓即将兵败,本初此时不立新君,恐无机会耶?”曹操接着笑道。
曹操的话让袁绍感觉自己像被他脱光了衣服一样,脸上不由一红。
“当今天子,董贼所立,名不正,言不顺,自当废之。”袁绍见躲不了,于是强硬地说道。
“由本初而废?”曹操笑着反问。
袁绍一愣,不知如何回答。
曹操叹了口气,心里暗骂袁绍个大蠢蛋。
“本初废之,其同董贼。”曹操看着袁绍叹了口气。
而就在袁绍不服气地想反驳的时候,曹操又接着说道,“然本初以盟主之尊,以顺诛逆,杀董卓,匡社稷,则废立之事,名正而言顺,自当名留青史。”
曹操的话让袁绍感觉眼前一亮。是啊,如果自己领导着义军把董卓干掉了,那天子的废立不还是自己说了算吗?而且更名正而言顺。
曹操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袁绍前面的方向,但是他还没有被曹操说昏了头。
“孟德亦赞同另立新君?”袁绍不解地问道。
曹操看着袁绍,淡淡地笑了笑:“君王之事,岂臣能论之。操之志向,诛尽天下乱臣贼子,换吾大汉万世宁安!至于新君为谁,非操所能言之。”
虽然曹操那句乱臣贼子让袁绍发了一下寒,但是转念一想,自家四世三公,多朝廷栋梁,再加上现在自己是义军首领,那是无论如何与乱臣贼子挂不上钩的,于是笑笑让人备了酒菜召呼曹操。
曹操笑了,他知道自己这次让义军重新团结起来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笑得很坦然,也很舒心。以至于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袁绍的帐里,一双眼睛看着他,正绽放着灼热的光芒。
码字码到手抽筋,大家支持啊,收藏,投票,意见统统砸过来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