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游古墓 访军营听英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月16日
昨夜不知怎的下起雨来,今天上午也有小雨。中午,天晴了。
上午学校通知说,下午到电影院,听英雄模范报告会。遇到温杰,约他到我住处吃午饭。他来时刚好又停电,饭菜不能煮了,真叫人气愤。他没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
通知说,一点半到校,我一点钟就去。人寥寥无几,感觉好笑。二点钟老师才说集中。
骑车来校,又要同学们步行去电影院。排队而行,一路上走得松松散散,说说笑笑。到了电影院又等半个钟,方见三个英模代表出场。一一介绍,一个是去年在曼山军营作报告的那个陈营长,两个新兵。鼓掌后,陈营长讲的英雄故事与去年讲的大致相同,其中添加一两个英雄人物,没有那时听得催人下泪。
去年,团组织决定高中一、二年级团员到曼山军营联欢听报告。决定在早上七点钟出发,分别在学校和镇上汽车站集合。大家自带水杯、汤勺。在车站过了七点钟,还不见老师的身影。要九点钟了,我们十几个男同学等不住,先走了。女同学在等老师来,真老实听话。
走了不远的路,温君说:“何不到曾祖墓去看看。”我还没有见过,自然热烈响应。他指指前方,果然有一座大墓座落在小山中间。远远看去,好像是一座浓缩的庄园别墅,有围墙围着。从公路上小路不太好走。观其座势,顿生肃然,大家不再讲笑,默默而行。
至墓园前,有一块大石碑,其文己忘。门前有一个老翁看守,亲善可爱,待人温和,我们与他谈得入神。
进大门,右转,一级级的石梯向上延伸,两边大理石墙壁光泽照人,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图案和曾氏子孙捐钱而留下的芳名,及捐钱几何。歌其功德,表其善心,一一刻下,足以名标后世矣。拾级而上,中间的石狮傲然不动,整个墓园庄严静谧。思曾家富藏经书而傲人,必有名训妙联传世。正欲细观摩暗记,然温生等熟客己悄然而出,匆匆追上。环其一圈而去。
公路越走越陡,骑车甚是吃力,走了一坡又一坡。见路边立着一块竖碑,乃揭西与揭阳分界碑也。车压两县突觉很可笑。
过一个小寨,到大墟市。忽然见一个女兵,黑发飘飘,秀美动人,脸绯红而娇娆。我从未看过真人女兵,不想她如此美丽。许多人夸张地呱呱大叫,目光直直注视着她远去。
在军营门前不远处,整装列队而行。把红旗展开来,在风中猎猎作响,好不威风。
大家默默前行,军营里,静悄悄的。解放军叔叔在哪里呢?在我的想象里,他们应该在训练在唱军歌。四周静得出奇,四顾也很少见到人影。

我们几个同学结伴到处走走,真让人好奇,军营的房子象老校舍,一排排。房子也象教室,不过里面空空如也。玻璃窗有的破碎在地板上,给人有些冷落,有些破败的感觉。门外有一些练身的器材,如沙袋,钢铃等。道路却很多变化,处处相同,行之则如坠雾里。登高而望,军营四面地势平坦,不见高山,广阔无边。
中午在陈列馆里,一位军人讲解革命故事。从井冈山到狼牙山,还有英雄的大渡河连,这个军营的军队出了许多熟悉而令人敬仰的英雄豪杰。仔细地倾听着,认真地阅读着说明文字,观看那些生动的图画。还有真实的枪支,战利品。我是崇拜英雄人物的,小时候常常梦想左右手握着手枪,得意神情至今记得。今日第一次到军营,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在另一间房子,听讲自卫反击战之英雄事迹。我坐在最前的墙边,大家席地而坐,满满的一间人。讲台上坐着一位军人,自我介绍陈营长是也。他说要讲自己连队的事,因为自己看到的,经历的,记得深刻。
我听得渐渐入神,心潮澎湃,后来感觉自己沸腾起来。直至燃烧自己的内心。
为了深入敌人内地,他的连队接连跑了几天几夜,还要射击敌人。也没吃没喝,累得个个想睡觉,站着能睡,躺下就不想起来。为了生存只能顽强战斗下去。
还有一位可歌可泣的女英雄,太感人了。年轻的女卫生员为了救护伤员,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想的是别人的伤痛,自己不幸牺牲在回国的路上。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四化,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
陈营长代她向全国人民说:“同学们,你们在后方要好好读书。要知道你们这么安静的学习环境是来之不易。是许多人的生命换来的。”
一次攻打敌人的炮楼,炮楼建在巨大的山腹里。敌人在里面不出来,我们进不了。师长命令他陈副排长拿下炮楼,拿不下就地枪决。即刻升他为副连长,带兵炸掉炮楼。那爆炸声震得他的耳朵差点聋了,一个炸飞上天的石头差点砸中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终于活着回来了,为我们讲解感人的英雄故事。
我觉得在电影院里听讲的,没有在军营听讲的感人。
语文老师要求写作文《生命的价值》。
此文太长有节略,详情请看另一篇《英雄故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