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这,长平,这是你做的——诗?!!!!!”
长平,是史宁年满二十,加上何胖子为他谋到了前程而自取的表字。
在官面上混,没有表字是不行嘀。
史老三大字不识一个,这取表字么,当然是史宁这文科大学生自淘心思了。
洛阳城里所谓“好游侠”的相熟的官儿公子之中,也只有这个曹操,平时不称他为小宁子,而是称他的表字。
“当然!”
史宁大大方方、老实不客气地点头。
既然被你曹操都听见了,那老子,还客气个毛啊!反正,为了讨好老子这未来的师傅,老子李逵李鬼都做了,李白大大,俺们只有在心头,对大大你表示十二万分的感激加抱歉了。
以前看穿越文,猪脚做了文抄公,心里还扭扭捏捏的。史宁那时就看不惯。还是那句话,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哪有那么好的事?
文抄怎么样了?不是传说也是牛逼轰轰的达.芬奇,也是从后世跑到前面来的吗?如此的“伟人”,都有可能是穿过来的,那老子,提前让这大汉人民领略欣赏一下后世辉煌灿烂的诗文化,又有啥不对的?
蔡邕、文姬,建安七子,曹大大,还有你那两个乖儿子……,这诗文厉害是厉害,可比起后世的,还是有些不如的地方吧?你们看看老子多好,给你们再整些旷世经典出来,既可让你们这些向来鼻孔都是朝天的“瘟人”借鉴借鉴,提高提高,又丰富了我们大汉的诗文化,一举两得的千秋好事啊,何乐而不为!
唉,说起来,这大汉的娱乐文化,还是落后得很啊!赶明儿,老子整些乐天大大的,也让普通的百姓们,也乐呵乐呵?
唉,我还真是伟大嘢,先是麻将扑克,现在又是诗词歌赋,唉唉唉,我怎么就如此伟大捏?歌舞戏曲,以后是不是也来点?
趁着曹操处于还在“当机”的状态时,史宁,心里为自己的无奈(或是无赖无耻?不过,还是无奈居多吧,要想活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好好地辩解了一番。
“可有诗名?”
曹大大是回过神来了。
“侠客行!”
回答,肯定是斩钉截铁的!
“侠客行……侠客行……?”
曹操大大,好像又要陷入“当机”状态了。
何胖子看着王越,又看着曹操,弄不明白这二人,为何听了小宁子文绉绉吟出的辞句后,两个就跟傻子了似的。那是诗么?诗,何胖子不感兴趣,也听不出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喂,喂,你们两个,都怎么了?”
拉拉王越,又扯扯曹操,可是,没人甩他。
“喂,小宁子,你搞什么玄虚?王大侠和孟德,这是怎么了?”
史宁对着胖子摇摇头,不开腔,有点莫测高深的味道。
胖子只有问恭站一边的史阿。
“史阿,他们三个,这是怎么了。”
本来在这样的场合,是没有他史阿说话的份的,何大公子问话了,史阿要赶紧回答啊,可是,他也不知啊!所以,也只有结舌摇头。
“长平,可再赋一诗,亦言长平之志?”
猛地,曹大大又发话了。
小样的,早就料到,等着你呢!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末了,史宁又悠悠补上一句:“少年行!”
王维大大,你又提前作贡献了!
……
“好一个‘侠客行’,好一个‘少年行’!”
苦思自己所读诗书中,有没有这《侠客行》和《少年行》的诗句的,可是曹操无奈地发现,搜肠刮肚,自己也想不起在哪册古籍上,睹过这两首诗。其实,当史宁的《少年行》甫一出口后,曹操就知道,此二诗,怕十有**,就是这根本“不文”的博徒子做的。
史宁虽已是正儿八经的秩比六百石的军官,可在曹操这些人的心下,此人仍不过只是一博徒子而已。
此时的曹操,在洛阳城里就是一闲官——掌顾问应对,秩比六百石的议郎。这议郎虽无权无势,只能动动嘴皮子,可是历来担任这议郎一职的,都是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人。曹大大于光和三年,由灵帝诏令公卿,荐晓《尚书》、《毛诗》、《左传》、《谷梁春秋》之人为议郎,通晓古文经学的曹大大,便从致仕在家重回洛阳,因此,对光和四年后才突然从洛阳市井中冒出来史宁,可算知根知底。

惟其对这博徒子“知根知底”,所以,即使同是秩比六百石的“同僚”了,曹操心里,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对这个简直就是“沐猴而冠”的博徒子,是瞧不起的。
不过,他曹操向来心机深沉,因此平常要和史宁打些交道时,至少面子上,对史宁还算客气,不像他的那些贵胄公子哥儿好友,嘴巴上都是“小宁子”、“小宁子”地毫不客气地呼来喝去。
前段时间,曹大大病了一阵,这才刚好,就听说洛阳城里的赌坊里,新出现了许多的博戏法子。刚当上议郎时的曹大大,不甘寂寞,意气风发,出手就是为前大将军窦武、党人陈蕃鸣冤,后又上书责公卿举奏不当……可是数年过去,曹大大已是很久都不上书了,现在的他,似乎又重拾起了从前时的“任侠放荡”。于是嘛,曹大大向何胖子的赌坊,踱来了。
可是刚刚一来,就是这个原先视为小丑般的博徒子,竟然吟出了一首荡气回肠、颂尽游侠无限豪气的千秋之作。如果说先前曹操陷入震惊,乃是亲耳听到那博徒子亲口言道,此作是其专为王越所作,而后曹操震惊的,便是仔细咀嚼后,更因为这诗本身的无双精彩了!
“真千古绝唱也!”
才华、诗情如曹操者,也不由如此感叹。
不过弄死他曹操,起始就信这诗是史长平所作,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才有了他曹操的搜肠刮肚(其实曹大大也知道是徒劳,这样的千古之诗,若自家真看过、听过,哪还会遗忘的?),才有了后面的“可再赋一诗,亦言长平之志”。
可是博徒子第二首张口就来的《少年行》,却让曹操迷茫过后,不由得由衷地击掌赞叹了。
要不说这曹操是一代枭雄呢!他是自问,自己枉自自负惊艳才情,可是这样的两首汪洋恣肆,侠气纵横的豪诗,也是写不出来的。
曹操这人,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因此,喊出的“好一个‘侠客行’,好一个‘少年行’”,确确实实是真心实意地赞美。
“好一个……啊,孟德兄,小宁子刚才,是作的诗么?咦,小宁子,你什么时候会做诗了?”
“在曹大人这样的大家跟前,史宁献丑了。”
谦虚归谦虚,不过,既然“做”了,老子就认了!
“哪里哪里,长平才情,胜孟德百倍!这《侠客行》、《少年行》一出,必然纸贵。长平两诗,不单才调逸迈、自然恣畅,更开创一代诗赋新风。唉,我辈自诩好侠,却从无一诗咏得侠儿有如此气节,具这般豪情!从前虽是喜侠爱侠,不过是尽做些捉狭无赖之事,于真正侠之大义,却毫无知悉——孟德今日,受教了。”
说完,这曹操,竟然恭恭敬敬,对着史宁就是一揖!
而呆愣的王越,在曹操一揖之时,也有了动作,对着史宁,就是要一拜下去。
这一拜,王越,也是实心实意的!
诗赋好坏,王越不像曹操那样,要去分个泾渭分明。王越虽醉心仕途,可心中,还是有着抱负的。史大人一首《侠客行》,不但赞己为千秋国士,而且,也扫尽了自己胸中历年来之块垒。想到这么多年来,自己挟盖世之勇,奔走于权贵之间,实际上却尽受冷眼,岁月如梭,当真有皓首无成之感。反倒是洛阳城里,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少年,却早对自己另眼相看,竟然写下如此诗赋,为自己注脚!
这一拜,胸中实是存着万分的感叹,不尽的感激;心下,更是藏着流下的一些滴英雄虎泪!
“孟德兄,王大侠,折杀史宁了!”
史宁这时候的动作,还是不慢。先是对着曹操,也来了个飞快的一揖,然后双膝一软,身子朝着王越,就五体投地了。
人家王越,是郑重其事地、庄庄严严地拜下去,这速度,当然就不快了。
趴在地上的史宁,已大叫出来了:“请王师念史宁驰慕之情,收弟子为徒!”
膝盖都已弯下去的王越,这一下又愣住了。
握着双手放在小腹前的曹操,也愣愣地看着地上的史宁。不过这一次,曹操也没楞多久,眼睛转动下,摇摇头,嘴角露出轻轻的苦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