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当农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进入了光和六年的春天。
对于洛阳城里达官贵人们而言,尽管朝堂上外戚、士族和中涓明里暗里斗得是刀光剑影、如火如荼;尽管去年大汉国好几个地方又是一场大役,这洛阳城里的流民,又猛增了不少,可过日子嘛,达官贵人们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结驷连骑、花天酒地,这春天么,在他们的眼里,仍然是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
桓皇帝时的士人王符曾说过:“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
几十年来,这大汉国也不知咋了,天灾不断。水灾、旱灾、蝗灾、海水泛滥、山崩、地裂……洛阳现在还在的一些老辈人都曾说,京师洛阳的地面,光是地震,都来了二十好几次……京师虽好,怕也是对那些官儿豪家们说的,这百姓的日子,是越发地艰难了,而那些个流民,就更别提了。
史宁不是流民,打祖辈儿起,就在这京师里土生土长。但史宁如果仍是呆在铺子里“嘿嘿嘿嘿”地打铁,这日子,怕也是会艰难起来的。
史宁当然不再打铁,铁匠铺子,也盘给了别人。
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在自己儿子这一辈断掉,史老爹当然是感叹唏嘘了好久。
不过,到如今,儿子已挣下了几千万钱的家私,又到户曹交钱,脱了匠籍,入了农籍。史家如今,已不再是贱民,史家的亲亲朋朋们,见了史老三,都是交口子的赞羡称慕的!
唉,良民的身份,其实也是匠户人家眼热的!能够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种地,怎么样,也比子子孙孙仍是做那低人几等的匠户强啊!
儿子已在洛阳郊外买了上百亩的瘠地。这年头,上好的肥地,都是那些豪族的,即使花再大的价钱,也是买不到的。可就是这上百亩的瘠地,也花了好几万钱。这样的瘠地,怕是种不出多少粮食。
但是史老爹已经满足了。史家是从哪一辈起,干起打铁这一营生的,史老爹不知道。可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渴望,从自家的爹,和自家的姥爷那里,史老爹也听到了不知多少。
所以,史老爹很满足。
即使是再薄瘠的土地,只要肯下功夫,史老爹相信,还是能侍弄好的。
庄户人家,和匠户人家,说到这做活计,其实还不都一样,只有一条道,舍得花力气,舍得流汗水,同样都是土疙瘩,未必人家的长粮食,自家的地,会长草么?
何况,自己还有一个据传是“神仙”点化了的儿子呢?
儿子说了,土地贫瘠,可以多施肥料多浇水。施肥,史老爹听说过,把猪粪、牛粪的,和秸秆沤在一起踩烂,丢到庄稼地里。史老爹正愁自家可没喂猪,可儿子又说了,不要猪粪、牛粪,人粪也行!
人粪?!
现在的史家,人粪多啊!
现在的史家,可不缺人!
洛阳城里流民一大把一大把的,朝廷里说是要给流民提供廪食,可谁都晓得,那不过是说得好听罢了。洛阳城里没有吃食的,整日价插标卖身,是抬首可见。儿子现在不缺钱,买几十百把人的钱,拿得出来!
可是,这“神仙点化”了的儿子做事就是和人不同。人家买人,男的,都是挑那精壮的;女的,就挑长得顺眼的;就算是买那用来使唤的老妈子,也要看着实诚的,手脚灵便勤快的。
可儿子倒好,精壮汉子不要,专收爹妈不要的孩童。唉,作孽啊!哪里是不要?那是爹妈养不活啊!史老爹听见过那些爹妈卖出孩儿时的撕心裂肺的哭声,心里都一阵阵发酸。可儿子只冷冷地说道:“跟了我,说不定还能活命!”
史老爹又搞不懂了,这些孩童跟了儿子,那是肯定活命了,不仅是他们,孩童的爹娘,得了那些个卖儿钱——就是什么也不干,也能勉强过半年了;拿去做些小买卖,糊**下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儿子却说啥“说不定还能活命”?
难道?
当时史老爹,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
现在,洛阳市井里都在传,儿子得了神仙的点化,有点石成金的手段。史老爹不敢相信,也不是完全不信!知子莫若父,儿子能挣下这份家业,如果不是神仙点化,难道是凭儿子他娘的护佑?如是这般说,史老爹才不信呢。
要是儿子真得哪位神仙的垂青,那——儿子要用这些孩童炼丹不成?
神仙炼丹,常常都是童子掌炉,可也没听说炼丹要那童子的性命啊!

幸好,儿子对这些孩童很好。虽然,每日要那些孩童做的事,是太过苦了些,可学种庄稼,还有儿子说的――“帮他们打熬身体,打熬力气”,这,好像也说得过去。
“身体好,日子才好!”这是儿子说的。
除了那五百个童子,儿子还买有:
——丫鬟,两个,儿子说买来侍候他这个老爹。现在儿子有钱了,就算暂不想娶亲,纳一个丫鬟,先生几个儿女也好啊,可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
总是那句话——“时候未到!”……
——老妈子,多点,十个,说是要来给那些孩童煮饭!
还请了一个老农回来教种地的!
百亩的土地,史老爹认为买个十个八个精壮汉子,就完全能对付了。可是一下添几百人,虽然大多是孩童,那也是几百万钱。儿子是不是赚钱容易,就不把这钱当成一回事儿?可……
就算是儿子真得了神仙点化,钱来得容易,可老话咋说?三穷三富不到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
唉——!
史老爹也不是没和儿子好好谈过,可儿子现在是什么人?几千万的家私都挣了回来,亲事都不听他史老爹的,还能听他史老爹说道?说不了几句,就要被儿子的话“堵”回来。
“老爹,我自有分寸!儿子挣钱,自有我的用意。老爹切莫担心,现在,若不抓紧捞些铜子,只怕以后……唉,钱,是养命之源;钱,也是保命之源啊……”
随后,便一边摇头,一边径直走去。
养命,还要保命,老爹似乎明白,似乎,又好像有些不明白……
兴许,儿子说的,这“发家”的一年多来,给洛阳城里一些官儿前后都送了几百万钱,就是要“保命”?
可谁要我儿的命啊?
这博戏固然不是好事,可洛阳城里,就是那些公卿们,也好这个。再有,听说那些公卿玩这个博戏,甚至一次就有几百万钱的输赢,我儿一年多的时间,赢了几千万钱,嗯,一个匠户之子,赢了这许多,怕是有人眼红,可和那些贵官相比,那也不算什么啊!
何况,现今的大汉,早已不禁博戏,那赢了的铜子,也没听说谁赢了要还回去的。怎么,官府也是嫌我儿赢得过多,要治我儿的罪吗?
担心的老爹跑去询问儿子,儿子倒是笑霍霍地开解他这老爹:“哈,老爹,你想哪里去了。儿子挣钱的手段是厉害了些,可和这大汉有的人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树大招风,这看着眼红的人嘛,肯定还是大有人在的。所以,要发财,就大家发财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儿子出了钱,好些事,就比较好办了。老爹,你莫担心儿子,儿子没事。”
儿子信誓旦旦,一副轻松无碍的模样,史老爹,也只好不踏不实地将心放进肚子。他这时候,倒是宁愿相信,儿子,真的是受过“神仙点化”。既然有神仙点化,那自然,即便逢凶,也能化吉吧!
……
当然,史家庄里的成年男子,也不只老爹和儿子两个。史家庄——儿子在那百亩地上盖起了房,圈起了墙,就叫做——史家庄。
几十个随着儿子“混饭吃”的无赖子——都是有家无口的,现在也搬到史家庄住了下来。
不过,这些个无赖子,现在已不能称其为“无赖子”了。这些人跟着儿子,早已不做那些偷鸡摸狗、滋扰乡邻,甚至欺男霸女的事情了。他们都“老老实实”,儿子叫他们往东,他们,绝不会往西。
百亩的瘠地,要养活这许多的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儿子在庄子里塞了这么多人,看来,也不是要堆积那些个“人粪”吧!儿子,看样子也没有心思就做一个农户。
百亩的瘠地,真正要热心侍弄的,就好像只有他史老爹一个。就连那老农,也不怎么上心。几百个童子,老爹看儿子更在意地是让他们挥舞锄头,还有耍子那些什么单杠、双杠和哑铃、杠铃的。
不过,老爹的话(虽然老爹好似也没说几句话啊!)好像也起了些作用。自从有了“史家庄”,儿子,一月里倒有大半的时间,呆在庄里,洛阳城里,一月也去不了几回了。
可是,后来听庄子里的那些无赖子——哦,已经不叫无赖子了,应叫兄弟伙——说,现在儿子,已经不进那一般的赌坊了,儿子进出的,都是一些大赌坊,而儿子,也不会跟一般的人对博了,跟儿子对博的,都已是“有点档次”的人物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