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虎贲中郎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咕嘟嘟”,一枚上好白玉雕成的“琼子”,在投盘内滴溜溜的乱转,不时在投盘的四壁来回碰撞。
玉琼五面的钻眼,不停地交替变换。终于,玉琼的速度慢了下来,最后,旋转两圈后,四个钻眼的那面朝上,停了下来。
“五——五——五——!”
“白——白——白——!”
端坐于矮几两边的两人旁边,围着好大一圈的人。这些人,有的身着儒衫,一副倜傥风流的模样;有的,身上却是武弁服饰,透出精悍神采。
“五白五白”大叫的,都是围着的这圈人叫嚷出来的。。
玉琼停下,五眼朝上!
这围着的一圈人,又开始嚷开了。
“五!”
“五!”
“哈,崔大人赢了!”
“崔大人赢定了!”
看这些嚷嚷叫着人的神色,显然,都是很希望这“崔大人”赢的。
“五?”
跪坐于矮几右边那人,身上亦是武弁打扮,却显得面色白净。他二十多岁模样,身高七尺,面容俊朗。微微一笑下,这人伸出右手,拈起棋盘上的一枚白色的方形棋子,就往前行了好些步,一直行到棋盘中间的“河水”边,将棋子立着放好。
这人举手之间,尽显温文尔雅,标准的世家公子的派头!
“小宁子,再掷一次采,我可就要‘吃鱼’、‘翻鱼’了,这一局,小宁子怕是赢不了啦!”
这人是自来熟,这不,刚和对方对博了几局,就理所当然地称人家“小宁子”了。
“小宁子”,当然就是矮几对面,正和他对局的那人了。
不过,这位“小宁子”,除了身份和“小”能够等同外,其余的,和“小”,好似沾不上边的。
他身上是葛巾布袍,一看就是一个平民,和他身后一个同样葛巾布袍的精干汉子一起,呆在这些一看就是“大人”或是“贵人”的之中,确实是“鹤立鸡群”的,说个“小”字,也当真当得!
不过,他的样子嘛,则是身高体壮、五大三粗、魁梧有力,和周遭这些翩翩公子相比,至少也要高出一个脑袋。
“‘小宁子’?妈勒个逼!老子又不是死太监!”
现今洛阳城中,能骂出这样经典骂辞的,肯定,和一个叫史宁的家伙脱不了干系!
而“小宁子”,不错,正好就是我们的史宁史“大侠”了。
只是“妈勒个逼”的骂辞,史大侠也只敢在心里面唠叨唠叨了。
现在洛阳城中,凡是和他史宁相熟的,不管是真是假,对着他,也会称一个“大侠”,不过,对方这人,如果硬要什么“小宁子”“小史子”甚至“死小子”地叫他,他,还真不敢发什么脾气。
这不,身后的史阿——现在已把他这个堂弟简直要奉为神明的史阿,听到人家“小宁子”、“小宁子”地叫,也是屁也不敢放个,只是微微弯腰,脸上满是讨好的笑容。
只好就当没听到。不过,哼哼,菜鸟一个,得意个毛!老子今天,偏不会让你如意!
模样是要装的。一方面面上继续恭谨,一方面又微微锁眉。伸手拿过投盘里的玉琼,在手里掂了两掂,叉开棒槌般粗的五指,史宁将玉琼掷了出去。
玉琼又是一阵乱转。
所有人的眼睛,立刻都紧盯着那“滴溜溜”转动的琼子。不一会儿,琼子停了下来。
“嘶——”
是有人吸气的声音。
“啊——”
“嗯——”
“这小子运气真是好得离谱!”
半晌,有人双掌一击,极不甘心地感叹到(这人“小宁子”倒是没叫了,不过“小子”的称呼,也没啥客气的!)。
也有人说了:“不就是一‘白’吗?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原来,琼子在投盘上滚了半天,最后面朝向上的,却是一个“白”!
小博的规则,一眼为“塞”,两眼为“白”,三眼为“黑”,四眼为“绳”,无眼就称为“五”。
琼子掷出“五”或“白”,即为贵采,则棋子无论离‘河’多远,只要己方棋子未被对方棋子阻挡,则都可直接行到河边。下一次掷琼,掷得“绳”为“吃鱼”,得算筹两根;掷得“塞”为“翻鱼”,得算筹,得算筹三根;掷得“黑”则不得算筹;若是掷得“五”、“白”,则直接获得六根算筹,为大胜或倍胜。
至于棋子没有行到“河边”时,掷琼得一眼则行一步,得两眼即走两步。棋子可横行、纵行,两方棋子走动后如果朝面,则不可纵行,只可横行。如一方棋子先行“吃鱼”或“翻鱼”,则胜。
这个众人口中的“崔大人”,已和他史宁对了八局。两人跟前的算筹,还是以“崔大人”跟前的要多几根。这一局,如果不出意外,则这个“崔大人”,怕真是要赢定了!
九局收场,那还是他这一年多来,洛阳市井中风头最劲的,突然冒出来的常胜博徒子史宁,输了!
不过,“史大侠”在赌局中,反败为胜的例子,可是不少的!
要不,“神仙点化”的无知滥言,也不会传得甚嚣尘上了。
一年的时间,由一文不名的匠户子,成为坐拥千万的富翁——虽然和真正的富翁相比,也算不了什么,可对一般的人,甚至某些荷包不咋个鼓儿的官宦而言,都算是一个了不得的传奇!

要不然,洛阳的许多人,会叫你一个匠户儿子做“史大侠”?!
就连洛阳城里赌坊的生意,都比以往好上了许多、许多!
这没到终局,这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现在,就有人心下嘀咕:未必真像那些个无知百姓传的,这史小子得了什么“神仙点化”?眼看崔大人就取胜再望,怎么,又生出这样一个变数?
嘀咕归嘀咕,可没人会说出来。
小博中,一方行棋时掷出“五”或是“白”,另一方若也掷出“五”、“白”,则可多掷一次琼子。若是再次掷出“五”、“白”,则亦可提棋进河,立子河边了。
崔大人脸上一直的温雍从容也收起来了。说老实话,对于博戏的输赢,他一向是不放在心上的。如果不是听了好友城门校尉伍琼伍德瑜说起洛阳城里,最近出了一个这么样的奇特人物,崔大人崔钧,今夜恐怕也是不会出现在这家赌坊里的。
崔大人——崔钧,当朝司徒崔烈之子。这人年纪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他少年时代,就已有耿直爽俊的美名;现今,乃是朝中虎贲中郎将。平时的时候,最喜爱结交的,便是各种各样的侠豪之士,和这洛阳城里有名的一些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世家子弟或是名士,乃是铁杆的朋友!
说起这崔钧的“侠”气,倒有一桩洛阳城里的人很觉过瘾的事!
崔钧的老爹本是冀州名士,历任郡守、九卿,后来当上这司徒之位,却是出了五百万钱的。这官儿是升了,可司徒大人的声望嘛,则是直线下降。
有一次,司徒大人问他这儿子:“父居三公之位,外面可有什么人议论?”
这崔钧果然耿直,直通通地就道:“三公之位,本就是有德有能者居之。父亲少年时便闻名乡里,又历任郡守九卿。外面的人都说,父亲不是没有能力当这司徒一职,只不过,司徒一职,也铜臭味太重!”
把个老司徒气得啊,对着儿子就是一通狠揍……
这崔钧听伍琼说起一洛阳匠户之子,在受人脑后一记重击后,竟好似时来运转,从前游迹于赌坊斗场,也没见赢了多少钱的。可自那以后,在整个洛阳的大小赌坊中,可以说是毫无对手,尽管,此人也有输钱的时候,只是总的说来,是赢面大大居多!
一年多来,又一个匠户子,以博戏乍得千万钱,还到户曹交钱脱了匠籍,现在,已成为了大汉的“良民”了。
洛阳城本就无赖子和流民不少,现在出了史小子这样一号骤然“大发”的博徒,对那些小民而言,可说是一不小的冲击。这不,史小子成了各家赌坊中的红人,原因无他,不仅是那些博徒们,就是普通的小民,也常常往赌坊里跑,想看看自己有没有史小子一样的运气!
而且这史小子也会做人,有了钱,也并不骄淫侈华,反倒是扶弱济贫,光是洛阳城里流民中的幼童,就收养了几百个;原本和他一伙的几十个无赖子,也受其规劝,洗心革面,老老实实做人了。
而且此人大孝,家里买回两个丫鬟,竟只侍候阿爹,自己呢,连一个小妾也是不纳!
听了伍琼说得此人如此之奇,如此之好,洛阳市井之中,出了这样一个人物,说是“大侠”,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称一“侠”字,他崔钧,倒也认为当得!
这不,性喜豪侠的崔钧崔大人,今夜有空,叫人打听了史小子正在这家赌坊和人对博,便撵上门来了……
……
“小宁子”掷出了一个“白”,崔钧也微感惊奇,心道这小子果然有些奇了的,不过,这小子是不是真的运气那么好,还要看下一掷!
“咕嘟嘟……咕嘟嘟……”,琼子终于停下。
“又是一‘白’!又是一‘白’!”
……
叫嚷声,又出来了。
现在,房间里的好些人,看这史小子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有几个,都是听了崔钧说起这史小子,一起跑来看热闹的;有些,本就在这赌坊里对博,听闻司徒大人的公子,虎贲中郎将崔大人要和史小子对局,也进来瞅瞅。看来这小子果然名不虚传,那运气,硬就是好!
史阿倒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对面的,可是司徒大人的公子啊,虽一向听说这位爷豪爽,可阿弟要是……
史阿此时,倒希望阿弟莫再有啥“好运气”了。
洛阳城里,凡是博徒,都认一个“愿赌服输”,谁若输了不认账,那以后就别想在博局斗场上混了,之前阿弟也和一些官儿对博过,人家输了,好似也面不改色。不过,阿弟会做人,私下里,也没让人家吃过亏。可现在,人家可是司徒之子,虎贲中郎将大人,这真要输了,即使不会当场翻脸,可要以后……
史阿就觉自己的身子有些发冷。
“呵呵,小宁子!好好,不愧是人称史大侠的!好,就看这最后一掷,你我鹿死谁手罢!”
崔钧脸上带笑,右手一伸,握向了投盘里的琼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