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山地步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8山地步兵
“连长….嘘嘘...对不起,嘘嘘….”荣志文感觉自己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每挪动一步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气,肚子里也翻江倒海的难受,他总是感觉喉咙那痒痒的,老是有东西要涌上来,可即便这样,他也强行忍了下来,紧紧的随着自己连队的一起向前狂奔,只是他和三四个士兵被甩在队伍的后面近一百多米,这时他看到了连长韩正国和几个老兵正在路边慢跑等着他们。
“洋学生就是不行,把枪拿来。”韩正国的话让荣志文等几个落后的士兵脸上都挂不住了,他们几个恰恰都是刚从原基干民军中选拔的新兵,说新兵也不对,他们都是高小文化是被作为军官培养的,编入现在的特训连队前还在警卫教导营受过短训。
“不,谢谢连长,我们能坚持。”所有的落后士兵几乎异口同声的喊道,就在他们对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停下。
“嗯,行,不怂,是汉子。”韩正国赞许的话让这些疲惫到极点的士兵振奋起来,速度也提高了一截,马上就追到了队伍的尾巴,急得旁边的的韩正国大喊“悠着点,这才一多半,后面还有十公里。”当头一瓢冷水让这些镇奋的新兵“凉透了”。
在队伍中段的桑有志却很轻松,作为俘虏中军事技能较出色的他经过甄选被留在鲁北军队中,但是却作为预备士官接受训练,他的伤不重,子弹在右肩的锁骨上端弄了个大洞,养了两个多月的伤后,一经恢复就进入新兵连进行恢复性训练,与医院的美好时光相比,新兵连的日子不好过,但当进入这个特训连进行集训后,这是什么训练哪?简直是要人命,他才知道新兵连的日子简直是天堂。
特训连每天最少一个五公里武装越野,每周必定一次十公里以上的强行军,隔上几天就是一个长途拉练,什么叫长途,最少五十公里,而这个五十公里却是地图上标定的距离,可特训连集训的地区却是在沂山的腹地,有时图上标定的短短几公里却要翻越几座大山,谁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
这还没有完,不管是武装越野还是急行军以及长途拉练之后,该完成的其他训练包括文化课程一点也不能拉下,就连宿营地也要按照准则要求修建各种工事掩体,哪怕是只在那里睡几个钟头。
一个月了,桑有志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坚持下来,原来在第五师时进行的训练比起现在也就算连长说得热身运动,开始一段每天的训练总会耗尽他所有的气力,就是那丰盛的配餐也弥补不了他的损耗,头十天,他在医院和新兵连积攒的膘一下子掉了十多斤,但是度过了最难挨的开始阶段后,随着体重的减轻和饭量的猛增,他的体重又迅速的恢复,只是脸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但他知道自己比以前结实的很,到了现在,他已经有闲心思取笑那些掉队的新兵了。
特训连的受训人员并不固定,受训的内容虽然一致,但是标准的要求却不一样,桑有志有些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报士官而不是军官作为自己考核的标准,他总认为军官的标准应该比士官要高,受训过半了才知道军官的标准要低于士官,而自己当初因为老家在山区选报的山地步兵士官却是现阶段步兵士官考核要求最高的。
五公里武装越野及格的标准是25分钟,优秀是22分钟,山地步兵士官的标准却只有一个即22分钟视为合格,而且其负重却是30公斤,高于普通布兵的20公斤。复杂地形徒步全武装日不间断强行军的里程是一百公里,复杂地形五日不间断行军里程是三百公里,在此基础上还要能持续作战八个小时。
而考核标准最基本的是体能和单兵技能,所有新兵除了掌握单兵技能中的射击投弹土工刺杀爆破等基本的五大军事技术,还要熟练掌握侦察伪装技术,队列等初级技能就更不在话下,而新兵的步枪打靶成绩必须在400米打出十枪800环的成绩才算合格,正式授予列兵军衔,之前是学兵。步兵列兵继续服役如想成为上等兵和士官还要掌握多种步兵武器的使用,例如轻重机枪,小口径迫击炮,山地步兵多了项掷弹筒。
熟练的掌握单兵技能仅仅是一名优秀的士兵,成为士官还有更高的要求,即具有一定的指挥训练管理能力,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指挥最小的战斗单元班级的战术要领,还要具备指挥协同排级连级规模作战的能力。
士官是军队基层的核心,不仅个人单兵素质出众,还要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所以他的单兵素质的要求比军官还要高,相对而言,不同于士官更多的直接参与作战,军官更侧重于指挥能力,对单兵素质的要求反而比士官要低。
桑有志之所以报士官更多的是被军官的文化要求吓住了,什么制图作业,三角函数的运算,公文报告的撰写等等要求听都没有听过,他认识的不多的字一大半还是在新兵连学的,如果不是文化底子薄,他也早就能完成特训,用他之前走的学员的话就是,回去造那些新兵崽子去了。好在最后一门文化课就是写一份述职报告他已经通过了,后天他就可以结业了,这也是他在特训连最后一次长途拉练。
“老兵,这可比新兵连的训练苦多了,你们怎么看上去很轻松?”天黑前终于挨到了宿营地,因为没能及时赶到耽搁了参加修筑宿营地的掩体工事,荣志文等人受罚饭后值更,和他结伴值更的恰好是桑有志。疲惫不堪的荣志华还是第二班,半夜被人从睡梦中拽起来,还有些迷糊,为了解困,和桑有志说话,作为俘虏兵的桑有志的年龄最大,特训连里无论是谁都喊他老兵。
“小子,光看见贼过年,没有看见贼挨打,我们难受的时候你们还没有来呢。熬吧,挺挺就挺过去了,你没听连长说,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桑有志并不知道韩正国就是击伤他的人,就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那老兵,要是困难很大,弹簧把你压垮咋办?”
“傻,咋办,不办了,淘汰就完了。连长说了,特训连里,弱者是不受同情的,战场上弱者更不会被同情,与其让他们在战场上送死,还不如在这里淘汰,弱者要想成为强者,只能比强者还要努力,还要更多的付出。”桑有志其实对特训连这种罚落后的人值更的做法有些疑惑,当初他作为特训连的新人也被罚过,而一般挨罚的都是新兵,新兵本就不行还没有休息好,第二天的训练更困难,受罚的几率更高,可是成了“老”兵后,连长才告诉他那些话。
但奇怪的是,即便是如此艰苦的训练和不近人情的处罚方式,可能是能入选特训连都是优秀的士兵的原因,这个特训连除了两人因为受伤终止训练之外,并没有人被淘汰。
“嗯,我明白了,司令说了,我们国家已经落后了,不要有停下来养好伤休息好再走的想法,那是等着死,只能挨着打拖着受伤的身体前进,不断的前进,爬也要向前爬,死也要死在前进的路上而不是等死。我也决不能淘汰下去,还要达到士官的标准。”荣志文很坚决。
“小子,在司令那里受过训就是不一样,上过洋学堂嘴皮子也利落,说得一套一套的,我们这些大老粗就不成。”桑有志有些羡慕这些新来的十几个新人,他们都是高小以上的文化,更让人羡慕的是在警卫营呆过,韩连长当年可是做过司令的马弁。
“老兵,不能这样说各有所长,你可是在第五师时就打过仗,不像我们没有实战经验,哎,你说咱们鲁北的军队这个标准训练出来的士兵比起第五师的士兵那个强。”
“傻话,废话,你小子洋学堂上得白瞎了,咱们是特训,是训练军官和士官,别说是第五师,连小日本的兵都干不过咱们,那些萝卜头教官我见过,不咋样,就是这些考核标准中的列兵部分,我看天底下,赶得上咱们鲁北的也没有。”
“嘿嘿,老兵,过几天就下部队了,等着我,我可是也报的山地步兵,到时说不准咱俩又在一个连队了。”

“好,小子,等着你,说不准到时你还是我的连长呢。”….
桑有志没想到他的预言这样准,半月后,他在他的连迎来了新的代理连长就是荣志文,这时的荣志文比半月前黑瘦却壮实了许多。
“老兵,我也达到了士官的标准。”见了桑有志,荣志文第一时间就报告了他认为的最大的好消息,没半个月的时间从落后到能拔尖,期间的艰辛和付出可以想象的到。
“小子,好样的。”桑有志对这个文弱的小老弟从进入特训连的变化可以是非常清楚,为他的成就感到高兴。
桑有志一点也没有因为荣志文成为他的连长而有些什么不自在,这就是鲁北军官士官制度的优点,成为士官就注定服役时间几乎固定在一个地方,而且多是在连排内乃至班,即便是晋升也围绕在士官的圈子里不多的职务,除非考入正规的军事院校接受教育或是因为战事营连主官的阵亡由阵前临时代理转变为正式职务。
士兵日常的训练管理主要由士官负责,作战时士官也是基层指战员直接参战,这就形成了一个这样的现象,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士官;流水的军官,流水的士兵。由士官作为部队战斗力的核心,由士官作为战斗力的保障,甚至士官还作为基层单位的作战指挥者,随时都能顶替营连长指挥。
相对而言,军官则侧重于指挥和协调,是作为政府的特殊人员遂行指挥军队的职责,这就不需要保持庞大的军官队伍,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这也是陈建锋陆明被合格军官严重缺乏逼出来的办法,也多少带有借鉴美军士官制度的方面,因为出身士官的陆明知道“我”军的士官多等同于技师,而不是“兵王”,鲁北的士官说白了就是精通各种作战技能和小分队指挥的杀人机器。
荣志文的军衔是少尉,他这批军官赶上鲁北的扩军导致的军官的短缺,所以比较幸运没有见习期直接担任连排级主官,而荣志文之所以能担任连长则是源于他通过了士官的考核标准,在这批军官中成绩最为优异,和他一起的其他学员下部队后大多担任准尉排长。
山地部队是这次扩军的新部队,但番号却用的老番号,独立混成89旅,说起鲁北的军队规模,大战后并没有扩充正规军的番号,全国都在“裁军”吗。但鲁北自己却做了一番调整,教导旅扩编为教导师,海上保安总队陆战部队扩编为陆战旅,海上部队扩编为鲁北海上保安队,这些部队仍驻核心区,第一旅第二旅改编为混成旅,四个保安部队升格为保安旅,这六个旅散布在各地,兵力布置依旧是外松内紧。
变化最大的是原来空架子状态存在的89旅,这次直接组建为山地旅,而且是装备最先进人员最精干,两个山地步兵团,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辎重工兵团,加上其他的直属部队满编达到一万六千多人,薛波任旅长,荣志文的连就是第一山地步兵团第二营的三连。
山地步兵团编制采用三三制,由于山区作战多为小规模战斗,营连的编制较大,营辖三连,连辖三个步兵排,一个重机枪排,一个迫击炮排,一个连部排;每个步兵排三个战斗班,排长为上士,或由新准尉军官担任,每个战斗班下辖一个步枪冲锋枪战斗小组,一个轻机枪战斗小组,各为8人,分别由正副班长担任小组长,其中班长一般为中士,副班长和机枪射手为下士或上等兵,此外步兵战斗小组有两名下士或上等兵,这两人能精准使用掷弹筒的炮手或是达到远距离精准射击的狙击手。
山地部队装备的是短管无支架线膛炮筒的掷弹筒,掷弹筒并不是常备配备,也不固定炮手即不占用员额,但山地步兵的上等兵和士官必须熟练掌握掷弹筒的精准射击技能,主要是考虑无连队或上级部队的重机枪迫击炮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排级或班级小分队作战能靠掷弹筒这种轻便非正式列装的武器增强火力。
战斗小组和班编制人员多的缘由是为了多携带弹药补给应对山区输送补给弹药的困难,尽量依靠自身携带弹药补给维持足够高的战斗自持力。同样的原因,重机枪排四挺重机枪(一挺作为预备,现在暂不配备,实装备三挺),编为三个十二人的射手组,此外还有一个专门十二人的弹药班,迫击炮装备的是四门鲁北自产的60迫击炮,每个炮组同样是十二人,同样有一个十二人的弹药班,机炮排的排长都由士官担任,各个炮手机枪射手一般为下士或上等兵。
连部排由七人的炊事组,三人的医护组,五人的通信组,以及连长,四级军士长即遂行副连长职责的士官,政治连长,组成。每连的员额是275人,其中军官2—5人,士官最少40人。此外弹药班各配备六匹驮马或者驴子,连部配备三匹驮马驴子。
营辖三连之外,还有一个60人负责通信警卫的营部排,一个50人,70匹骡马驴的驮马辎重排,其中十匹归营部使用,营长,政治营长,三级军士长,军医长(专业技术军官),司务长(士官)加上其他12名营部人员,全营员额952人。
团辖三营之外,另外一个120人警卫连,下辖有线电话排,电台排,传令通信员排合计96人的通讯连,72人的医护连,83人的骑兵连;团属炮兵营下辖一个装备十二门82MM迫击炮的迫击炮连(八人炮组),一个装备六门65MM施耐德山炮的山炮连(十人炮组),一个驮马弹药连,共计402人;团属辎重工兵营下辖一个150人的工兵连,一个130人的驮马运输连,一个由四辆T型车十二辆福特1.5吨卡车组成的汽车运输连,共计395人。团长,政治团长,参谋长,后勤处长,军法处长,二级军士长,等团部其他人员42人,全团员额4066人。
编制完成的山地步兵团已经从火力密度和强度上远远超过日本驮马以及挽马师团联队水准,甚至与旅团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而营连对应的大队中队更是全面超过,特别是轻机枪冲锋枪等速射武器和小口径迫击炮数量上以及后勤保障能力方面尤为突出。
其实这次山地步兵的编制设定时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日军的编制模式,其中步兵排三个步兵战斗班的编制方式就是陈建锋特意要求的,其原因则在于陈建锋对于日军特地用于中国反游击战的丙类小队狠辣的战术的深刻印象。
日军丙类小队辖六个八人的班,但只有三个班装备轻机枪,其他三个班全是轻装步枪手,有时会加强掷弹筒,这个小队满编是50人,当追击分散脱离战场的撤退之敌时,这个小队会采用交替追击术,即全小队分成三个小分队,其中每个小分队都配备一挺机枪,追击时先成反三角队形,两队在前,一队在后,封锁逃窜之敌的左右迂回路线。
这个队形狠辣之处在于总是由一队日军处于正常行军中,可以交替进行追击作战保持对被追击者的压力不间断,又可以轮流在正常行军的时候休息保持体力,反观被追击者由于要避弹必须进行折返曲线行军,又由于日军不间断的死缠烂打的追击方式得不到休息,很是吃亏。
(当年八路军在日本人实行这种作战方式后,吃亏很大,伤亡很大,许多体弱的战士跑的吐血,更多的战士则死于这种追击方式,其实八路军的持续机动能力并不弱于日军,但也就强一点,日军的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却弥补了这一点差距。日本鬼子狡猾大大的。)
而编制这样的山地部队却是为马上就要进行的入川作战做准备,湘军已经援鄂,四巨头会议风光无限的王占元已经下台,吴佩孚已经接任两湖巡阅使,准备图谋两湖,陈建锋的目光盯住的却是湖北的宜昌,四川的万县。
入川作战取胜并不难,难得是站稳脚跟,而入川作战的难点却是在补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