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记遗言:人世间必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物欲,超越生死,去到世界的尽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不变……红尘有爱,千古如一……



连接上文——



说到这,自然还有另一朋友的音信,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我身边最好的姐妹晴。自23号叫她上去看这个故事之后,我的心也一直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果然,当天就陆续收到她的回复信息:


邮件一:梦:你的文章我还没看完,时间太短,但我会接着看完的。因为太心急和你在电话中的语气令我太过不安,我只好在下班前从后面看起,才明白你如此急迫要我看的原因和心情。也许你永远不会知道我看后的心情,我真的很难过!!很难过!!!


我不明白你怎会如此想,如此做?你不觉得你这样太过懦弱了吗?你不觉得你这样做太不负责任了吗?你让我们这些关心你爱护你的人情以何堪?告诉你,你一定要打消这个鬼念头,不管有多充足的理由。苦难只是暂时的嘛,就算一辈子都将那样,又怎样?实在不行回西坑来,有我陪你,虽然我工作有点忙,但有个人在身边总比一个人胡思乱想的好。如果你不想回来,就在那好好给我上班,听到没?如果你今天能看到,马上给我电话!


待我看完你的文章,我再复你。


回复:今生得友,如此,足矣,无憾矣!!
保重,千万,千万,永远祝福……


邮件二:等我消息。千万!


回复:知道!
不需说太多,我们,都能懂。
再说,我怕,会忍不住,泪流……
保重!!


邮件三:今天因为网络原因无法上网,所以你的故事我还没看完。有什么事一定要打电话给我,切记!


回复:放心,这段时间内我会保重好自己。
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我也很忙。
你,同样,珍重!!
阳光总在风雨后……


以上,就是晴在粗略得知故事大概时的回音,虽然都只是简短的回复,但每一字每一语无不包含着她深刻的感情,以及那种焦急不安的心情。但,她毕竟未曾了解整个故事真相,所以,我无法完全回复她。只能针对性地作概述,一一解决她心中疑虑,只想让她放心一点,我会担忧,更不安。


第二天,又收到好几封她的邮件:


邮件四:《静静的等你》


图画背景:静夜,点一盏心灯,带着一份朦胧的关爱,一份淡淡的思念,还有那份幸福的无奈,在这个夜里,静静地,等待你的归来……


留言:等你归来,如果……我不会让你离开一人承担所有……


邮件五:《拥有》


图画背景:友谊如甘纯的雨露,滋润悒郁的心境,更如兰花般,淡香宜人,令人陶醉。拥有你的友谊,就拥有了绿意盎然的春天……


留言:我们共享绿意盎然的春天


邮件六:《祝福天天》


图画背景:让夜色洗去你一天的疲惫,让阳光天天伴随着你,让我的祝福天天缠绕着你……


留言:除了祝福我不知该说些什么语言已经苍白无力可是还是祝福就连祝福也怕惊扰了你……


邮件七:《别怕有我》


图画背景:人生总是有着许多的站点,人生也有许许多多的伤痛与风雨,以及一些挥之不去的无奈与孤独。别怕,朋友,你还有我。伤痛再深,我们一直忍受;风雨再大,我们一起走过……


留言:我不知道会给你如此的压力,否则……我不知道会给你带来不安或者无意的伤害否则……我不知道在我身旁有如此一个苦命人坚强却要强颜欢笑收拾……


邮件八:《手牵手》


图画背景:风雨中,我们撑一把伞;蓝天下,我们同追一个梦;人生路上,我愿和你,手牵手一起走……


留言:谢谢你为我想谢谢你为我思谢谢你为我默默做的一切……我愧对……我只想你不要再傻,那么决绝决绝得我不敢问你何以何以?


邮件九:《忠心的感谢》


图画背景:当我迷失的时候,有你为我指明方向;当我跌倒的时候,有你鼓励我站起来;当我伤心的时候,有你在一旁安慰我;感谢你所给的各种关怀与帮助,它永远温暖着我的心……


(不附留言)


隔天,邮件:


梦:给我你的电话!


以上,是晴在得知一切事实真相后,所作回复。确切地说不是邮件,而是贺卡,从“163网易贺卡站”里特意挑选的六张精美卡片,附着简短留言发送过来。语句中多不加标点符号,可见是非常匆匆甚至语无伦次,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也发了一张名叫“友谊天长地久”的卡片过去,上面只写了九个字“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我相信,她会懂的,彼此同心。从一开始,她就叫我给她电话,然而,两三天过去了,除了在网页上有所回复,我根本就没再联系她。我不是不想,我只是怕,怕自己一提起电话,就会忍不住泪流,更不想让她陪着我一起哭……事实上,我在看她这最后几封邮件的时候,坐在网吧里,泪如雨下,滂沱纷飞……是的,那个男人不会让我还有可能掉下眼泪来,我的泪水也已经为他流尽了,再也流不出来,也不需再流淌了。而如今,我的眼泪只是为身边,那么多默默关爱着自己,担心牵挂自己安危的朋友,而流,为这份人间另类真情,而流,流再多都值得……


晴,请原谅,我的懦弱、自私也好。其实,你懂的,不是吗?正如你所言,就连祝福也怕惊扰了我,对吗?因为,我们真的是如此的相象啊,我们的心就是同一棵树生长起来的根和叶,注定血脉相连,心灵相通。是呀,你也知道不敢也不能追问,那么又何必多说呢?你知道的,一切都没用处的,没用的……还有不要说“抱歉”之类的话语,那样说就太见外了,朋友之间本就是相互的,又怎能用这些词来形容?我们是好姐妹,一直都是,不是吗?既是姐妹,还分什么彼此的吗?如果一定要说,那个人应该是我,因为,自始至终,都是我在给你平添麻烦与负担啊。我欠你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你这样说只会让我心里更难受……还有,更不要说“我不会让你离开”之类的话,你又怎么能留我,拿什么留我呢?给我买房,租房,治病,吃穿住用行方方面帮我料理(别误会,我没什么意思,只是为了说明生活的残酷。你们,谁都负担不起,是事实),这是不可能的,你也应有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啊,怎能因我担搁了你的整个人生历程?我也已经拖累你拖累得够多的了,我不想再继续这样下去……我也希望,真如你所说,我的温度能永远温暖着你,让你在心中点一盏永不熄灭的长灯,照亮你以后的人生道路,那于我,才是真正的宽慰。真的,今生,我们没缘做姐妹,牵手到老,来世,定当不会错过的。我会在天堂的门口一直等你,在来世再把前世的遗憾弥补,继续我们的梦想之旅……


晴,如果你真的为我好,真的当我是好姐妹,那么,陪我,共同走这人生最后一程,给我平静,让我宽怀吧。也让我,还能陪你们走最后一程,不管明天将何去何从,让我带给你们生命最后一份温度,但愿在日后的日子里,还能温暖你们人生每一个旅程……还有,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一下我的建议,这样我也走得放心一点,真的……什么都不要说了,我一边打这些文字一边掉眼泪……如果你们真正站在一个朋友的立场,就请用微笑为我送行,不要还洒落那么多沉痛的泪水于人间,让这个世界充满更多伤痛,也让我走得更加不得轻松,不得安乐啊……


晴,这几天从深圳电台的新闻得知,仙湖“梧桐山”上的杜绢花开了,开得很鲜艳,漫山遍野,很是美丽,成为深圳市民节假日游览的大好风景。说来我一生中还从未看过杜绢花开是什么模样的呢,而现在眼看我就快要离开这人世了,以后将永远都无法擦肩,所以这次一定不可以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什么时候,你有时间过来这里,我们一起爬到那最高的山上,观赏那醉人的景色,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生命的源泉,好吗?我想,在那朵朵红色的花儿之中,必定会有一朵,是用我们的眼泪凝结而成;必定会有一朵,是用痴男怨女的鲜血灌溉而成,花儿才会开得这样红,这样的红啊……


哦,对了,下个月17号是我的生日,人生最后的一个生日。我说了,要给自己过一个非常特别有意义的生日。我想要你,也只需你陪我一起度过,足矣。要不,我们就在那天登高望远,好吗?我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吧,但不要哭,那样就未免太扫兴了。就让我们的足迹遍布天涯海角,让蓝天白云清风明月记录我们的情谊,点点滴滴,凝聚为世界最靓丽的风景线……


晴,你看到了吗?这几天深圳的天气又变化了,经常是风卷云涌,雨水绵绵。看,连上天也能感知我们的真情,随之波涛翻滚,陪着我们一起痛啊。我们,就不要再抱怨什么了,苍天,并不是不会动容的。其实它的每一滴雨露,何尝不就是掉落尘世间的泪水呢?不要哭泣,不要哭泣,雨水已经下得太多了,再掉,地球都要泛滥成灾,大地万物也要为之动容落泪了……


你看,本来我写日记不是写得挺轻松愉快的吗?我在笑呢,你难道感觉不出来吗?我曾说过要带给大家欢笑和快乐的嘛,而如今,被你们这群爱哭鼻子的“家伙”如此一闹,我的泪水也忍不住要跟着掉下来了,你们,可真的是难逃其咎啊。唉,越写心情越沉重难过,泪水流得越多,本就说过,要笑对每一天,要写开心的文字,不能渲染悲伤的气氛,可,如今,怎么写着写着,泪水竟然也开始泛滥成灾了。不是为了某个人,也不是为了曾经的经历,只是,被世人感动得掉眼泪。可,也只能是如此,如此而已,丝毫改变不了些什么。现在就连上帝下来都已无回天之术的了,何况凡人?晴,真的,不要再劝我了,也不要为我难过。人生,本就有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哀,人人都一样的,只不过程度的轻重而已,不是吗?记得电视剧《天下第一》中的段天涯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的命运是悲惨的话,抗拒也好,不抗拒也好,最终的结果命运还是悲惨的,这就是宿命的可怕之处。”也许,这就是我的命,我认了,真的,认了……


说“不尊重生命”“不对亲人负责”也罢,说“懦弱”“无能”也罢,说“殉情”“不值”也罢,走后“遗臭万年”“臭名远扬”也罢,都无所谓了,人们喜欢怎样看就怎样看吧,既然生前从来都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难道现在又还会为生前死后的一些事情受别人影响而有所滞留吗?不会,不会!我认定了的事情,就算是全天下的人出来阻拦,也改变不了,就算是身边朋友一个个不认同,一个个远离,也没用的了。反正,我都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一个无处可去的流浪人,又何在乎身边还能拥有多少?也许,一无所有就最好,那样,我更能走得干脆洒脱一些……


然则,虽然我意志够坚决,但有一件事情让我多少有点不满,为什么人人都把我的死硬是要与他联系起来?为什么一定要把我的死定义为“殉情”?真的是太不公平了,无形中就是对我生命的一种侮辱。我不认为自己是为他而死,更不认为是属“殉情”性质,我的死,可以说与他无关,也可以说与他有关。说“无关”是因为之前一切早已埋下伏笔,只是时机未到而已;说“有关”是因为毕竟是他无意中触发了一切,才导致这种结果的出现。我可以说因他而死,但也可以说不是因他而死。说“因他”是因为,我毕竟是在这一年对他的情感追逐中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以至再难一个人生存下去,我不想拖累身边的人,所以要结束一切;说“不因他”是因为,我并不是因为一段感情的失败因为得不到才萌发这种念头,而仅仅是太多客观因素综合影响所致,并不全是感情纠纷。可以这样说,感情在里面起的份量是极其微少的,更多的是生活原因,现实的残酷,结果虽然一样,但两者之间的“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希望人们就不要再加以“联想”了,不要硬把我们扯在一块,于谁都不公平,我会更伤心难过。至于好友的“规劝”或“指责”吧,我承认是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欠缺之处。如果说我这样的做法有点自私,那么她们又何尝不自私呢?她们还不一样纯粹是站在自己角度,从个人情感出发考虑想问题,以希望我能活下去?可是,事实上她们又真的为我着想过吗?我活着的那种痛苦,必须经受疾病的折磨,生活的众多苦难,那种生不如死的感受,又有谁能深刻体会?都说要我好好活下去,我能活的话还会不活吗?若非实在无计可施,迫不得已,有谁真会残忍到放弃生命来结束一切悲哀,又有谁愿意放弃生命哪怕生活有多么艰辛?事实上,现在的我随时都有死去的可能,无数次,我感觉自己都要晕倒的了,但每次我都勉强自己挺起胸膛来。我的生命可谓已经到了只剩下一口气在撑着,支持着,才不致倒下来的情形。因为,心中还有一份爱的信念,我必须坚持下去,也陪大家走完这最后一程……


我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手不小心划伤会严重到发炎肿胀溃烂久久不好转的程度了。大家可曾知道“艾滋病”病人最终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被一种名叫HID的病毒完全破坏免疫系统,让人自身丧失一切免疫力,以至于任何细菌病毒都可入侵,就连一个小小的感冒也可致人于死地,所以“艾滋病”病人到最后死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因“艾滋病”而死,而是相当于身患百病,被种种病菌折磨至死。我想,现在的我也差不多类似于“艾滋病”后期症状之病人,身体已经失去一切抵抗力,什么病都可以在我身上产生。这么一个“慢性死亡病人”,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吗?还需要如此受罪地活着吗?那种每天如在地狱里度过,比死还要辛苦的感觉……我孱弱的身体,疲惫的灵魂,真的再也受不了,受不了这么多的折磨……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死”选择的权利,我想死,就是想死,死了,解脱,彻底地解脱……



记得我曾说过,我患有很严重的失眠症,可这段时间以来,我却睡得特别香,躺下床,立刻就进入了梦乡,就连有时在外面坐公交车,也经常打瞌睡,眼睛一闭,就又睡着了,坐过头都不知道。我想,我是太累了,真的太累了,好想好好睡一觉啊,永远都不要再醒来。而现在,我可以了,真的可以了。如果不是手中的笔还未停止,如果不是靠“写作”支撑起我唯一生存的信念,也许我随时都可以一觉睡着,永远永远都不会再醒过来的了……你们,就让我好好睡一觉吧,不要再打扰我了,这二十多年来,我从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呢,难道,就连一个临死之人的梦,也要惊扰吗……真的,不要再让我掉眼泪了,因为,眼泪每多掉落一颗,我就心力交瘁多一分,生命的脉搏就跳弱一分,只会死得更快一些。如果你们真的希望我多活一会,活得好一些,就让我每天在笑容中度过吧,那不是挺好吗?为什么一定要用泪水来悼念呢?为什么一定要渲染伤悲的气氛?我会坚强,活着的,在生命剩下的每一个日子里,因为我一直都坚强地走过来了啊……


我发觉,越写越觉得累,越不想说,什么都不想说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真的太累了,累得连一句话都不想多说?可,为什么我还是要写?宁愿不吃饭不看病不休息,也要把钱花在这里?是的,我不能停止,只要生命的气息一息尚存,我都不能放弃最初的梦想。而且,我也还得趁生命未燃烧到尽头之时,尽量释放最后的一点光和热,以留给背后更多的温度。也许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却可以此来验证生命的坚韧:死亡的尽头,依然有生命的焕发,青春的躁动。所以,我还是会在这里继续歌颂与批判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描述这个热闹非凡天上人间般的滚滚红尘,用笔展示人类世界最动人的情感故事……


至于,说到“轻生”之路的定义,正如我曾经所言,想死的人还不知有多少,而已经走上或正欲走上这条路的人更是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自杀”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变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杀是目前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2000年全球约有100万人自杀死亡,而自杀未遂者则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可见,“自杀”死亡的人群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值,简直就是骇人听闻。研究证明自杀行为严重损害了人类身心健康,给国家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也是相当巨大的,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杀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许多国家都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并制定了综合性国家自杀预防计划。然而,我亦相信,无论世界如何控制,国家如何重视,人们如何改善,只要有人类存在的一天,必然就无法消灭这一现象,甚至只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演越烈。因为,这些也可以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随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产物,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与根治的。我更相信,走上轻生之路的人,我绝对不会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有才华有能力之人,死了又会有多可惜,如果人们真如此看待的话,那,那些自杀的当红“明星”“歌星”或“作家”等等岂非要更让人痛惜?可,他们还是走上了这条道路,尽管会引起不少异议。如今,我只是步他们“名人”的后尘而已,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不见得死去的人会是最不幸的,更不见得还活着的人就会是最幸运的那个。一个人的心如果累了,倦了,碎了,死了,其实活着有时比死亡还要更悲哀,而我们,仅仅是出于一种所谓“责任心”或“生命感”强迫自己不得不适应以造成一种还存活的假象而已。我们常说,人本自私,我现在倒觉得是人们太伟大无私了,做什么事情都从别人角度出发,所以才会让自己活得那么疲累。然而,到头来又有谁好过了呢?没有,没有一个好过!我们为别人着想,可别人未必会为自己着想,更不会体谅与感激。我们为了别人,忘了自己,却依旧改变不了些什么,无法带给别人多少,也收获不了多少。结果就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两条曾经并排而行的道路最终会错开,永远永远地分离。这,大概也是人类世界与生俱来的矛盾与冲突吧,无人能脱离其中规律,而我,也许也只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做得如此之决绝。何况,我已经亲眼目睹过身边亲人的一次死亡,我想我脆弱的心灵再也承受不起第二次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倒不如自己先走吧,谁送谁也罢,终究都是要走的,留下的,终也会成为离开的那个,同样会有人为你哭泣为你掉眼泪,时间问题。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轮回”,我们都在轮回中。


有时,“生存”与“死亡”,就只是那么一瞬间的距离,就如“天堂”与“地狱”,也只是一念之间。做人,与其在“生”与“死”的边缘不断挣扎徘徊,倒不如干脆果断一点。要么就好好活下去,要么就去死。前者做不到,就选择后者;后者做不到,就选择前者,就这么简单。不要把自己“逼”得那么辛苦,又想活,又想死的,又不想死,也不想活,到底怎么办才好,总不可能不生不死,半死半活的过日吧,那到底是人还是鬼,是孤还是妖呢,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和难受。而我现在只是明白了一样事情,好好活下去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就死吧,“死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一瞬间的痛苦吗?之后,便是永久的休息,永久的和平。长痛不如短痛,死了,一切痛苦就都没有了。何况,我们不一样都得死?没什么差别,只是迟早的问题。“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只是我们对死亡的惊慌和恐惧,才会让死亡变得如此之“可怕”。如果你能渗透这一点,那么你就可以说真正超越了自己,超越了“六道”轮回之中。只是,有些东西当我们感悟得来,一切却已是太迟,太迟了……

 
传说,上帝创造第一个人时,人的寿命本来是无期限,无所谓死亡的,但后因人们不听话,偷吃了善恶的种子,上帝为了惩罚他们,便把他们的生命所有权收回了,于是,死亡便由此沿袭了下来,我们后人都得接受这个惩罚,注定得在生死苦海中轮回辗转,不得解脱。于是,又有人说死亡是罪的结果,是做错了事的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的举动,似乎有一定依据性,就如,执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枪毙一样,那是他们罪有应得,那么,是否也可由此说成,我们每一个人都得接受死亡,也是因为我们生前犯下太多不可饶恕的罪过,必须得以死才能结束这一切,替自己洗清一身罪责?!说到生命,本身就带着极其神奇性的色彩,“死亡”则更不用说了。记得以前曾在书刊上看过,说一条生命的诞生就是一个灵魂的投胎转世。其中说到,生命诞生所必须赖以生存的三个条件:一合适的土壤,即母体;二水分,从母体中吸收;三:空气,在脱离母体以后才可获取。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出生后才真正显露生命迹象,而有的小孩因难产或其他原因死于腹中,或出生后窒息而死,就是因为不具备三个充分的前提条件,所以生命无法存活下去。书中还说道,一个灵魂的转世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出生之后都会放声啼哭一样,是因为灵魂在承受着痛苦的煎熬才能重生,才能慢慢适应一个新的生存环境,他说不出话来,表达不了自己的痛苦,就只能用哭声来代替了。还有民间传说中的“奈何桥”,则更具神话性色彩了,大意是说人死后到阴间得经过一座桥,之前得喝上一碗“孟婆汤”,把前尘今世的事忘掉,才能真正跨越阴阳之间的距离。说来,我真的很怀疑此事的来历,到底是在什么基础上诞生出来的,说不相信吧,所谓“无风不起浪”,当初第一个说出此话的人肯定是有一定事实依据才能得以流传下来。说不相信吧,这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传的人多了,也会成为一套真理。有时想想,世上真有如此玄妙的事情吗?难道这个宇宙除了阳间真的还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在那里又会是怎么一个世界?是不是也如阳间一样,有“层次”“官职”之分,也有专人管辖?还有“天堂”与“地狱”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如传说中所言,好人死后得以升天,坏人死后必须得下地?又如所谓的“灵魂”之说,即在人们口中常说的“鬼”,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科学上分析,人是有**世界与精神世界两部分结合而成,前者体现在表,可以看得到,后者体现在内,我们看不到,却处处受其支配。有专业人士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脱离**依旧存在,这就是一种“意识界”。具体说来实在是玄之又玄,因水平有限,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故至此止笔。


那么,如果当真如此,这个灵魂又将飘向哪儿?最终又将在何处落脚?而假如灵魂不死,是不是就代表一个人的思想永远存在?包括生前的爱与恨,仇与怨等等?由此,我们的思想是否又还能牵引灵魂而行,想降落于哪就在哪?是否还能继续地去爱,延续生前未了的尘缘?!……当然,这种种传说,也只能是一种猜测或暇想而已,人们永远也得不出一个真正确切的答案来,因为,具体有没这回事,只有死了的人才知道,而死了的人永远都不会开口说话,更不会复活过来,所以,我们永远无从根究。不过,有时想想,生命可以轮回之说似乎也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植物,开花,结果,枯萎,萌芽,又开花结果,枯萎……如此循环往复,繁衍不息,大地回春,永远都会有欣欣向荣的时候。还有朝升暮降,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等等自然现象,不都预兆着宇宙万物时刻都处于一种有规律的变迁之中?而人类,作为宇宙之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又岂能例外呢?关于此类探讨,也许没多大实际意义,因为,我们人类与茫茫宇宙,与整个大自然相比,毕竟太缈小了,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人类永远也拿不出一个答案来的。但是有一样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活过了,必然得死,正如太阳终究会有西沉的时候。我们面对生命过程中不可摆脱的一环——死亡,应该有那种如面临夕阳西下坦然从容的情怀,那样我们走得轻松,也会活得轻松一些。


说到这,我就很是欣赏台湾地区办理死人后事的方法,不是哭呀,叫呀,喊呀,而是亲人朋友静静地目送亲人远去,然后叫人来“助念”(念经),以超度亡灵让其安然升天。据经书上所言,人死后多少个小时以内,不可随便移动尸首,因其“神识”尚未完全离开躯体,对于死者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也会影响其“离去”的步伐等。关于此,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说不上多少,只能是聊谈几句,但愿不会有失其之真实。可能是台湾比较普及“佛法”的原因吧,人们对于“生老病死”等一些自然规律都要看开得多,在大陆之内,由于受“佛法”熏陶较之局限的缘故,却是远远及不上。是的,一个人如果要死了,身边的人应该为其感到宽慰,因为其即将到达另一个世界“修炼”去了,说不定比活着的人过得还要好呢。对于别人或者最亲的人的死亡,用一种从容平静理解与祝福的眼光来看待,岂非要比在哭泣中在伤痛中追悼的好?只怕哭着哭着,把人家的阴寿都给哭短了,才真的是弄巧成拙呢。生存,死亡都只是一个过程,一种程度上的产物,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死亡”,正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在人间”……


 死亡,是什么?死亡,是一种状态,一种丧失意识彻底转为睡眠的静止状态;死亡,是一个过程,生命从有到无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进化过程;死亡,是一个终点,人从起点走到终点所步入的最后一个终点站;死亡,又是一个起点,生命的终结只是意味着下一轮循环的开始,另一回的新生……

死亡,是什么?死亡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寻常事,然而对于死者的亲近之人却是生活中一个灾难;死亡是一个必定的目的地,然而通往这个目的地的路却有很多条,有人在赶路,有人在逃避,有人在冒险,有人在游戏;死亡是人类不能体验的经历,所有体验过的人都不能再表达他的感受;死亡是一次与死神的亲吻,每个人只有也必定有一次亲密的机会,然而时机顺序都由死神来控制,我们更像是待招的女郎,在街头路灯下驻足,等待未知的那一吻,一切终结……


生命本身有多大的痛苦与挣扎,“死亡”又是否能把一切超越?那么,死亡并不可怕,那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归宿,一种虚无,一种境界,一场永久的和平与休息,是生命真正的终点站。“死亡”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反映故事的真正内涵;“死亡”是一首歌曲的最**,尽现歌中最豪壮的部分;“死亡”是一支旋律的休止符,升华之前所有的篇章……


是的,我不怕,因为有晴,有这么好的姐妹风雨相伴;因为有最爱我的人,最深的爱的陪伴;因为,还有那么多真心的人,一路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因为,有着这么多的人,在为我这条微不足道的生命担心与牵挂;因为,我在人世间匆匆走一趟,收获了那么多至纯至真的“爱心”与“真情”。人生,有人如此,有情如此,夫复何求?我当知足矣!!!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月兮何有,谁欹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