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获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子,公子。”低头,看见照顾我的丫头站在假山下叫我,“老爷从宫里回来了,要见你。下来吧,他就在正厅。”连忙从假山上跳下来朝正厅跑去。看见连朝服都没有脱的朱轼站在厅里,迟疑了半天我才开口:“朱伯伯,皇上有消息了?杀还是不杀?”胡子颤抖着,朱轼双手抓着我的肩膀把我都抓疼了,他声音激动的有点走音:“茗烟,你爹有你这样一个女儿是他三声有幸的事啊。皇上今儿传口谕,叫我明天进宫的时候带上你,他要见你。你父亲的事明朗化了。”张着嘴半天,我激动的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下巴一阵凉我知道我已经哭了。
依旧是天还没有亮就叫起了。收拾完一切上了车,我披着衣服就睡着了,很塌实。梦中见到了父亲,铭剑,还有翰墨,奶娘,我回家了,日子如以前一样开心。朱轼叫我的时候,下车我才发现同上次有些不一样,仔细一看才发现除了上次的那个李公公之外,还多了那天尖着嗓子训斥我,变相向皇上邀功的老太监。“茗烟,跟了刘公公去见皇上吧。”看了一眼朱轼我点头:“是。”
没有理会那个老太监我一言不发的跟在他身后,天没有亮,似乎有些阴暗,路上都掌着灯,烛火在罩子里忽闪着,走到乾清宫的门口,刘安白了我一眼说:“在这儿候着,我去通报。”伸着脖子往里看了一眼,黑咕隆咚的,不像电视剧上演的那样亮堂。仔细一想也对,那个时候还没有电灯呢。恍神的当儿,听见太监喊:“宣茗烟觐见。”
深吸了一口气,我跨进了高高的门槛,按部就班的叩拜,然后抬头看着低头忙碌的雍正,原来当皇帝很辛苦。“你多大了?”听了这个问题我皱眉还是回答了:“十二岁。”
“讲的那些道理都是你父亲曾静教导你的吗?”看着烛火照耀下雍正闪亮的眸子我低头回答:“是,家父平日里教导严谨,万事都以百姓利益为开始。”现在给自己的父亲戴高帽子应该正合适吧。“朕上次说过,如果你说服不了朕就要把你的命也留在这里吧?”听了雍正的话我一惊,不是说事情都明朗化了吗?怎么又提到要我把命留在这里!
“哈哈……”见我忽然变了脸色雍正哈哈大笑,“可是,你把朕说服了,所以你的命自己好好的留着吧。朕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听了他的话我在心里笑,我也没见过,借尸还魂。“你说的对,朕治天下不以自喜而赏一人,不以私怒而罚一人。来人,传朕的旨意,‘曾静狂悖之言,止于谤及朕躬,并无反叛之实事,亦无同谋之众党。即日特赦释放,返回原籍。’”听了雍正的话我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可当听见他后边的话的时候我却再也激动不起来了。我忽然明白语言的重量了。“罪民吕留良传播反清思想,造成社会动荡,朝野纷乱,危害江山社稷,虽其以死,开棺戮尸,满门超斩。”
血在身体里开始凉下来,冷的要结冰了。因为我的一句话害死了那么多的人,本以为来到这里我只欠几个人的债,现在我却背负着一笔血债,虽然下手杀人的是雍正却是我叫他动手的,本想开口为吕家求情起却说不出口了,多说无意,只是趴下说:“谢皇上恩典,皇上……圣明。”
“好了,如果没事,你下去吧。”见雍正发话,我没有动:“茗烟还想向皇上讨一句诺言。”世事多变,父仇子报,说不好你死了之后你儿子乾隆又想起什么翻起旧账对我们大动干戈起来,听你宣布的旨意我就知道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什么诺言?说来听听。”
“对于此事,皇上及其子孙将来也不能以‘诋毁朕躬’的罪名而追究诛戮,茗烟只是想吃一颗定心丸而已。皇上,前面的事都做齐了,也不差这一哆嗦了。”

“好!你比朕想的周全,朕成全你。”
“谢皇上。”我的话说完就听见远处读书的声音。扭头,知道是从上书房传来的。
“你是随朱轼来的?好吧,现在差不多也要下学了。朕也好久没有去上书房看看阿哥们的功课了。刘安,去上书房,茗烟,你也随着来吧。”趴在地上应答,等到雍正出了乾清宫我才站起来,腿早就麻木的失去知觉了。
慢慢的跟在队伍后面朝上书房走去,停在外边,听见屋里的雍正询问朱轼阿哥们的功课,随后话锋一转说:“朱大学士有茗烟这样的一个义子真是幸运啊。今天朕把他带来了。”站在队末,忽然看见站在门口的刘安对我招手,原来皇上这样说是要见我的意思。跨进门里,我只看了朱轼一眼就弯下身子说:“茗烟见过各位阿哥,阿哥们吉祥。”话刚说完一个人就走到我面前用略带委屈的口气问:“那我就不吉祥了么?”抬头,看见了一脸笑意的允袮,于是又重新弯下腰:“爷吉祥……”
话音未落就听见雍正的笑声:“二十四弟呀,十五六的人了还调皮的孩子一样。”听了雍正的话允袮收敛了笑意站到了一旁。忽然感觉有人在盯着我,抬头看见四阿哥依旧拿审视的眼光看我,见我不甘示弱的盯着他竟然笑了,对朱轼说:“老师,茗烟既然是您的义子,做诗应该可以吧,何不写一首看看。”
看了我一眼,朱轼拱手道:“回四阿哥,茗烟虽然是臣的义子但终年不在我的身边并未教他只言片语,还请四阿哥见谅。”盯着嘴角含着冷笑的乾隆我笑:“义父,茗烟没您说的那么不堪。”说完便跪在凳子上研墨,用毛笔沾了墨在铺开的宣纸上写起来。我肚子里的诗很多,除去唐诗宋词之外,大清朝的诗人写的诗也知道不少,尤其是《红楼梦》中的诗。想了想写了一首林黛玉建诗社的时候做的一首诗。“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写完了我吹了吹墨,爬下凳子举到了乾隆的面前,挑衅的看着他说:“请四阿哥指点。”
站在那里见雍正也看,我低头,其实我不知道这首诗大体写的什么,不过是林黛玉写的也应该是闺怨诗吧。等了好久,忽听有人拍手叫好,抬头看才知道是允袮,他笑看着我:“诗好字也好。”朱轼和雍正看了没有言语,四阿哥将纸推给我讥笑:“诗太女气,字也太女气。”抓了纸我没有说什么,低头。我本来就是女的,用你说。
“好!既然大家有雅兴,朕也写一副对联助兴,见弘历和弘昼念书辛苦,赏给你们。”听了雍正的话,刘安早蹿到桌子旁伺候好了笔墨纸砚。写好了之后由太监一边一人拿着,众人都说好。站在那里我伸着脖子看了看。“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大概在讲什么道理,较之我的字,皇帝的字苍劲有力,透着男人气。
寒暄了一阵我终于随着朱轼出了皇宫。坐在车里沉默,忽然听见朱轼问:“茗烟,刚才的那首七律诗确实是你做的吗?是一首好诗。”摇头,我笑:“不是,茗烟从来都不会做诗的,那首诗是曹雪芹写的,茗烟只是把它默了下来。”朱轼捋着胡子沉吟半天才问:“曹雪芹?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人的名字啊。”听了他的话我笑,当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乾隆皇帝时期的作品,现在他还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做平凡事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