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话 思念沉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记得吗,窗外那被月光染亮的海洋?
你还记得吗,是爱让彼此把夜点亮?
为何后来我们用沉默取代依赖?曾经朗朗星空,渐渐阴霾。
心碎离开,转身回到最初荒凉里等待,为了寂寞,是否找个人填心中空白?
我们变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后各自曲折,各自悲哀。
只怪我们爱得那么汹涌,爱得那么深,于是梦醒了、搁浅了、沉默了、挥手了,却回不了神。
如果当初在交会时能忍住了——激动的灵魂,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沉沦。”
熟悉而哀怨的歌声在耳边响起,并且不停地重复着,啃食着我早已受创的心扉。有些混乱,在舍与得之间到底该如何计算,我已经迷失了原有的度量。
机械的说着:“谢十三阿哥。”然后就像是僵硬的木偶人一样,缓慢的起身,麻木的走开。终是避免不了,再一次的,与胤祥擦肩而过。
讽刺的想着,这应该就算是所谓命运的安排吧,上天注定的缘分是强求不了的。缘分来时挡也挡不住,缘分散时拦也拦不得。
不由的忆及很久以前,同学发来的一条短信息,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个十分内向的男孩,不敢直接向心爱的女孩表白,总是用婉转的措辞小心的询问着:“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呀?”
女孩不明就里,也是极其诚恳的回答着:“嗯,投缘就好。”可是,每每听到这个合理的答案,男孩都伤痛欲绝的掩面离开。
在几经挫折之后,男孩终于不甘心的问出了心中的遗憾:“头扁一些不行么,为什么一定要头圆的呢?”
有些嗤之以鼻的冷笑一声,缘分,究竟是谁给人类设的一个魔咒。让失去的人痛苦不堪,也让得到的人心生不安。
心中困惑的失去了方向,随着弯曲的走廊漫步,曲折之间意外发现一僻静之所。抬眼望去,假山高处设有一凉亭,鬼使神差的移步上去,看到凉亭正上方悬挂着“静虞”两个字,估计应该是这个凉亭的名称吧,可惜不明白这其中有何寓意。
闲散的走入凉亭,在这盛夏时节,竟觉有冉冉凉风拂面吹过,顿时清爽不已。放眼望去,满园之色尽收眼底,不由啧啧称奇,这造亭之人却有鬼斧神工之才。
可惜,恰似死灰的心境,磨灭了周围的色彩。美丽妖娆的花儿看着刺痛了双眼,平静无波的湖水也成一潭死水,没有活力。
千头万绪,无人可诉说。对错之间,失去了原有的分寸。只能扶着亭柱,对着宽广的世界,倾泻着满腹的无措。
“是谁在上面?”正当我感慨千回,黯然神伤的时候,突然被假山下传来问话声打断,泪眼婆娑之间,竟无法辨认仔细来者是谁,但听语气肯定是个主子。
只得慌乱的回身,抹去一脸的清泪,才面对来人的方向,小心应答着:“奴婢兆佳氏,是德妃娘娘的侍女。”
看着那抹白色身影的飘然而至,错觉以为见到了胤祥的到来。紧紧的闭上眼睛,安顿一下不规律的心跳,才又缓缓张开,看到的却是十二阿哥那张永远温和的笑容,瞬间被失望侵占身心,忘记了请安。
胤裪见到我傻楞的表情,面容一肃,轻轻的说着:“真的是你,怎么每次见到你都是如此的伤心,感觉天下人的悲苦都被你一人哭尽了。”
我强扯嘴角,露出一脸的苦笑。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难道要告诉他,我以前其实是属于乐天派的,可惜,自从魂魄依附在这个清朝姑娘的身上以后,确实是感慨良多呀。
估计这又是绣娥的品性,或者说是我们合体以后的副作用。无可奈何的轻摇着头,风马牛不相及的询问着:“十二阿哥怎么会来此?这里挺偏僻的呢。”
胤裪毕竟是个正人君子,见我不愿多讨论那个话题,也不追根究底,顺着我的话题答着:“僻静才适合我,不是么?”
看着他眼色灰暗的掉开了头,看向了一园风情,手中的折扇也失去节奏的胡乱扇了起来,想着他必定也是想到了什么烦心之事,不由的痴了。
我这个小丫头为情所困,自然会触景伤情,多愁善感。可他一个大老爷们,该不会是陷入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麻团之中吧?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能够烦到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有钱又有权的皇子呢?难道也是为了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
不可思议的看着面色如常的十二,侧面看来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摸样,脱口问出心中的疑惑:“清闲不好么?”
十二诧异的看了我一眼,那漆黑如墨的眼睛闪过一丝冰冷,随即恢复正常,浅笑的说着:“清闲适合我。”
虽然胤裪说话的语气与之前无异,可是我却依旧听出疏离的意味。本来身为女人,第六感本就强烈,而且按照现代星相评价,身为巨蟹座的我是比较善解人意,感官敏锐的。
有些失望吧,一直以为十二是生性淡漠,不争名利的“神仙”,今日方感觉他也是踏入人世纷扰之中的一凡人。
想着那日为我遮挡烈风的十二,衣阙飘飘,不惹凡尘的模样,虽然没有过多的话语,却奇迹般的抚平了我的恐惧,席卷了我的哀伤。
所以,按照知恩图报的原则,我淡然的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可是十二阿哥给奴婢的感觉是寂寞,不是清闲。是才能不被认可的不甘,是抱负无法实施的不愿。奴婢倒觉得,十二阿哥只不过是庸人自扰。”
胤裪有瞬间的迷离,看着我一脸的真诚,疑惑渐渐消除,语气状似轻松的询问者:“哦,那敢问绣娥姑娘有何高见呢?”
我虚应的一笑,心里想着,如果现在给他讲一大堆当皇上的危害,算不算大逆不道,是不是要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的?
“奴婢只是一个没有见识的女子,高见没有。只是阿玛自小就教导过奴婢,人们大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往往都想把自己的一生名誉赌在死前的刹那间。
可是却忽略了人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可更多让自己的生存现实价值的事情。每个人的际遇不同,能力不同,所做的事情影响不同,但只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就算是为自己建立泰山之基了。”
胤裪的嘴角噙着的讽刺慢慢消逝,惊奇的看着我,似乎是刚刚才认识我一样。听完我这段隐晦的肺腑之言,不知道能明白几分,却见他颇有感触的低喃着:“你的阿玛,却是个了不起的人。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为什么一直参不透呢?”
“想必十二阿哥一直深陷棋局之中,又怎会看的清楚明白。”看他略显自责的样子,有些不忍心的开导着。
不过话又说回来,试问古今之中,又有几人能真正的做到?很多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但是当诱惑太大,甚至可以掩盖了理智,又有几人能够全身而退?
十二以一种崭新的目光注视着我,微微一笑说着:“本来想开导开导你的,没想到要反而被你开导,世事无常呀。不过你讲起大道理来的神态,倒和姑姑很像。”
一团黑云出现在头顶,这就叫好人没好报。我这么“用心”的给他解惑,他却把我形容成老太婆,嫌我唠叨吧。不满的撅起嘴巴,埋怨的问着:“十二阿哥可是在说奴婢唠叨?”
胤裪却开心的笑出声来,没有顾及的脸上焕发出青春的光芒。就是么,年纪轻轻的,干吗做出一副老僧坐定的表情,好像笑一笑就要割掉几两肉一样。
随着这轻快的笑声,我的忧愁也烟消云散,也跟着开始哈哈大笑。边笑边辩解:“其实奴婢平时很少多嘴的,向来主张沉默是金的原则。”
胤裪的眼睛却出奇的闪亮起来,幽默的说着:“这么说对我是特殊优待了,看来想不好好谢谢你都难。”
在我还没有来得及拒绝之前,胤裪又有些哀怨的讲述着:“我没有说你唠叨,只是觉得你实在真心的对我好。其实你说的这些话,姑姑也曾讲过,但是我还是有些不甘的。难道就因为我额娘不在了,我就比别人矮一等么?
姑姑自小陪着皇阿玛,和皇阿玛之间自有一份情感在里面,要不是这样的关系,恐怕我见皇阿玛一面都是很困难的吧。
从小姑姑就教导我如何忍让,我虽然明白她是为我好,却也觉得委屈。总想着有一天一定要证明给她看,我也可以是个强者。可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