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凡事均有谋成道 放开胸怀天下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璐随着船队劈波斩浪,来到了高丽境内,令士兵们全换上了水手服装,降下战船战旗,变成了一队商船。在高丽南浦靠岸。南浦距平壤很近,是高丽北部重要的港口。听说有大明商船到来,高丽的商人闻风而动,一起拥到了南浦。
秦璐和姚建业都没想到大明货物在高丽是如此受欢迎。“姚叔叔,如此看来,两船货物很快就能销售一空,没想到大明产物在此这么受到欢迎。”“是呀,多少年了,大明和海外商业没有交往,丝稠瓷器茶叶都成了贵重物品,只有高丽皇家才有少许。这样看来下次生意还能继续,除了此处,高丽南边仁川港靠近高丽皇城开城,边上还有汉城,都是商贸兴盛之地。”
“我已吩咐下去,购买那铁锭,海港对面就是那铁矿,这边一完就把船靠过去。”姚建业对秦璐说着。“姚叔叔您做主即可。”
三日后,大船装满铁锭再次起锚,沿着海岸线就向倭国驶去。
倭国还是一个很不开化的地方,一片土地上有着不少大名。到了倭国中部界港,那儿的大名织田氏派人急忙赶到港口,一口气要把铁锭全包了。那倭国大名连连征战,铁器极少,有了这批铁锭可以装备好多军队,对提高大名的实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很快卖出了铁锭,换上了一船的银兩,姚建业和秦璐开心地笑了。这个倭国,有了这批铁锭打造铁器,打起仗来死的人就更多了,下次卖给其他的大名,又能狠狠赚它一笔。
从界港出发,船队直接开向了天津,一路顺风顺水,也见识了海外风情。秦路和姚叔叔一起喝着茶,在船仓里下起棋来。这次买卖共收回银子高达一百五十万兩,除去成本,大约赚了一百万兩,大小两个狐狸一边算帐一变笑着,下起棋来格外得意,你吃了我的马,我吃了你的炮,棋盘上打得是不亦乐呼。几日之后,天津港又在眼前了。
燕王给秦龙在北平拨出了一处庄院,供秦岚在婚前临是居住。秦龙在院内来回走动,李渊在一旁看着不由开口问道:“秦元帅何事焦急?”“大军在北平已有多日,十万人所费粮草不是小数呀,有意在边境开些荒田屯军,只是耕牛缺少难以解决。”“现在军费困难呀,动一动就是上万兩银子。”“若要耕牛臣到有一主意。”“哦,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学那蒙古人去‘打草谷’!”“啊!”秦龙没想到李渊竟出了这么个点子,一时惊讶,立在当场。“元帅,只兴那蒙古人来袭扰大明,难不成大明就天生好欺吗?咱也派出一支人马,去那蒙古境内,驱赶一番,夺些牛羊,既可安定边塞,又可有所收获,何乐而不为?”“等等,我想想看。”秦龙闭上了眼睛,默默沉思起来。“咱大明多年来从未主动出击蒙古,总是敌军来袭急起应战,为何不能主动击敌?看来还是我这主帅思想保守了。”“可这大军一动,粮草银钱必不可少,还需和燕王商议一番。”秦龙对李渊说道:“好主意呀,我们是该去草原上溜溜马了。”“只是粮草银钱还有些问题,这是还要再行商议。”“大帅,前去袭扰无需多带粮草。”“哦?”李渊继续说道:“蒙古人前来寇边就从来不带粮草,走到那抢到那。我军为何不可学之?从草原上去取粮草,只要消息准确,探查及时,就能解决问题。”“那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大军一动数十万人,不是一两次劫掠可以解决的。”秦龙说道。李渊接过话题:“大帅,正应如此,前去蒙古的大军并不需太多的人,一两万骑兵即可。人少跑的快,机动性强。遇到蒙古大军就避开,人少就吃掉他,这样地闪击,蒙古人一样难以防范。”“闪击?”“好主意!”秦龙大声喝彩,拉住了李渊的手说道:“年轻人就是思想开放,好,好!”李渊接口说道:“大帅夸奖了,我年轻识浅,尚需锻炼,如出兵,愿领军前去击敌。还望大帅批准!”秦龙看着李渊笑了笑:“别急,这仗有的你去打,这事和燕王商定一下,然后再做决定。”“是。”

燕王接来报,秦璐和姚先生率船队已返回天津,并传来了好消息。急派人去请了秦龙叔叔来府中议事。秦璐带了信来,让燕王派车去天津拉十万兩银锭,朱棣心中大喜,这一趟竟有如此好的收获,看来这天财路还是事有可为。迎来了秦龙,朱棣把秦璐的信给秦龙一看,秦龙大笑了起来:“这探花郎做生意竟有一套,干脆改行跟着姚先生做商人去了。”朱棣哈哈一笑,两人商议着派车去接银子。
秦龙把李渊闪击蒙古人的想法和朱棣一说,朱棣开口称奇:“此乃绝妙的好主意,只是要防范蒙古人的报复,另外出击前要注意保密。”“正是,就怕他蒙古人不来报复,如来报复正好如此如此。”说着,秦龙做了个包围的手似,朱棣一看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在屋内细细商议,一场大战就这么着开始了布局。
婚期已近,燕王府已悄悄装扮一新,做好了一切准备。徐王妃亲自操持着婚庆安排,给在北平的各大官员家送去了喜帖。朱棣只等着秦璐的到来。
大大小小的马车拉着银子,从天津赶向了北平,一路上,秦璐始终在想,这商人做个生意还真不容易,光这银子运来运去就要花多大力气。一路上向姚叔叔请教。姚建业说道:“本来曾有商家印了银票,以方便经商之用,最终却因经营不善没能延续下来。”“大明也发了角钞,可因为不能兑换银子,商家不愿认帐,所以也没通用。”
“银票?角钞?兑换?这么说,如果有一种能在各地兑换银子的票据,那商家会不会使用?”“当然,谁愿意背着大包的银子到处跑?大的生意还得雇佣镖局,实在是不方便。问题就在于发行票据的钱庄要有信誉。”秦璐说道:“看来关键是有一兩银子发行一兩银票,否则,就会成为空头,兑不了银子就生存不了了。”
“不错,只是谁愿意花那成本去做那银票?没人愿干那倒贴的事情。”秦璐说道:“这好办呀,要印就印百兩以上一张的银票。要换百兩银票,需多花银三到五兩,对于大商人来说,还是值得的,省了雇那镖局的钱,到那去都方便。”姚建业一听,心想:“对呀,要兑换,就多花点银子,这样成本就回来了,可以一试。”“此事还要有个条件,在那主要地方要建银库,大城市里要建银庄,没有一定的底子是做不来的。”听了姚建业的话,秦璐说到:“我看在先在北平建个银库,在苏州建个银库,在南京建个银庄,把三个地方做起来,试验一下看看情况,好就再建。现在在这三地还是有本钱做一做的。”“现在这生意做个几次,银子很快就会多了起来。”
姚建业看了看秦璐,心里挺欣赏这个孩子。“还有一点,这银票的制作技术很重要,做的不好别人会假冒。”秦璐说:“这要问问懂行之人了。”
二人坐着一摇二晃地马车,很快就到了北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