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如画江山来何处 悠悠民子一片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山是洞庭山的简称,环绕的群岛,苍翠的山峰,山山水水赋予了她无穷无尽的魅力。当马娘娘踏上了西山岛,来到了秦家庄前,看着那门口的两块碑石,马娘娘不由想起了当年。
那时和重八来到了西山,重八说此地风景甚好,老了当在此居住。
马娘娘笑着说,那整日里这附近大大小小来见你的官员还不把你累死了呀?朱元璋开口就说:“这秦家庄,凡三品以下官员不得入内!那不就清闲多了吗?”
马娘娘接了口说道:“再加上凡官员入内禁带兵器护卫,庄子里再驻扎一队禁军,免得你被人害了。”两人相视一笑。
没想到当年两人的一句嘻言,朱元璋竟当了真,下圣旨刻成了碑立在了秦家庄前,还真派了一队禁军在此驻扎。事后朱元璋对马娘娘说:“秀英,朕知道你在乎那秦家庄,在乎那些个亲卫们,我这样做也是为保护他们一生平安。”
而令马娘娘惊叹的是这两碑前几日真的起了效用,为秦家庄避去了一场灾祸。想到此马娘娘一阵噫嘘。
秦文引着众人来到了秦家庄议事大殿之中,秦家庄依山而建,那大殿后就是石岩。
屏退了闲杂人等,秦文打开了书房的门儿,在书柜前转动了机关。沉重的书柜缓缓移开,书柜后露出了一条通道。秦文在通道内取了一个火把,点着了就领着众人向通道内走去。一路走,秦文一路点着通道旁的油灯,朱棣紧紧地扶着母后,秦璐引着老太君缓缓而行。
一会儿,来到了一个洞库,秦文指着洞库内的几扇门说道:“这几扇门内就是银库,一个库里可以存放千万兩纹银。”拍了拍洞内的墙壁:“这墙壁全是用大石块砌成,从外面没法挖洞进来。”打开了一个门,门里放着一堆银子,“这就是那三十万兩银子。”
马娘娘也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堆在一起,和朱棣对望一眼不由露出了笑脸。
离开了银库,马娘娘和众人一起出了大殿。亲卫们抬来了软轿,载了马娘娘和秦老太君就去山里看茶园。到了山中,一片绿色,时节已过,茶树间已无采茶人的身影,但只看那成片的茶林,就可以看出采茶人的辛苦。一片茶叶,从种下茶树到采摘,到炒制成茶,需多少劳力呀。马娘娘看了看,向着众人说到:“姑娘们辛苦了,这些个茶叶来的不容易呀。”
西山之上,除了茶叶还产有白沙枇杷,亦是当地有名的特产。娘娘一行人在山上转了一会儿,下了山,再进秦家庄。一头就扎进了亲卫们的家中,看见亲卫们现在的住房,都是那小四合院儿,砖墙飞檐,有模有样,一派江南小镇的风光。看来这些个孩子生活的还不错,马娘娘总算把心放了下来。
出了西山回到秦府,马娘娘和秦老太君进了房间。马娘娘思量了一会儿对老太君说:“秦姨,这次来苏州多亏你照顾。出来有些时日了,这几日想着该要返回京城了。”
老太君说道:“那浙江那儿不去了?”
“不去了,还是回京吧。不在宫里,那些人只怕会把宫里搞得一团糟,真出来了还就是有点不放心。”
“那好吧,我让秦文去安排一下。”
“秦姨呀,这次来苏州这几日里看着棣儿对那岚儿有点心思,只是棣儿已经娶了徐家长女,不好办呀。”马娘娘想了想还是把这个话题说了出来。
“我也察觉到了。”秦老太君摇了摇头轻轻说道:“若是那岚丫头心中愿意,那身份到也无妨。真要有那一天,不要大办,悄悄地也就算了。”老太君还是有点顾及面子,但马娘娘开了口,她也不好拒绝。何况,自己看着那朱棣的确不错,配岚儿是一点也不委屈。若岚儿同意两人相爱相敬,这一生也会幸福。
得到了秦老太君的许可,马娘娘总算松了一口气儿,可怜天下父母心呀。那个为娘的不为孩子们费尽了心血呢?
秦文回府后并未进门,转身又向姚家走去。关于去高丽的事还要多多商谈,既然已经敲定就要开始一件件事落实下来。
燕王朱棣和秦璐去了后园,到园中就发现几个姐妹们聚在一起喂鱼。园中的鱼塘里养了上百尾锦鲤,聚集在一起红红的一片十分好看,偶尔有几条白的和花色的,更显得多彩多姿。
岚儿看见了朱棣和秦璐一起走来,整了整衣衫,理了理发媭。“燕大哥好!”秦岚开口打着招呼。朱棣笑着说道:“好!当然好!没灾没病,身强力壮,你瞧瞧。”说着挽起了衣袖,弯了弯胳膊。一脸地捉狭样儿。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岚儿笑得弯下了腰,捂着嘴,指着朱棣开口说到:“燕大哥竟也有这等俏皮的时候。”朱棣猛地摇着头:“哎呀呀,原来是没有地,这次来苏州给你们带坏了哟。这下回京,父皇一定要打板子了,到时候还请诸姐妹去为我抵挡一二。”小妹一听马上笑着小声说道:“来不急哟,还没等我们赶到,那板子一定就落下来了,燕大哥,你自求多福吧!”“大不了让岚姐姐去帮你上上药儿,不过,燕大哥可不许哭哟!”
朱棣一听哈哈一笑,心思却又转了开来:“如挨了一顿板子能换来岚儿妹妹给我敷药,那可就值了!”闻者有心,岚儿听了朱棣的话儿,心中起了一阵漪涟。眉角上微微一皱,转身伸手抓了一袋鱼食递给了朱棣。“燕大哥也来喂喂鱼儿吧。”朱棣接过鱼食,打开了袋口,用手捻起一拙饵料撒进了鱼塘。鱼儿一下就游了过来,两个人你一把我一把喂起了鱼儿。

秦璐带着几个姐姐和小妹悄悄地离开,一行人竟自去了竹院听秦璐读书,留下了朱棣和岚儿两人在那里亲亲我我。两人喂着鱼儿,谈着天儿,身影越靠越近......
马娘娘要回京了,秦文得知后,赶紧着与朱棣商议着行程。虽有些不舍,朱棣还是和秦文敲定了后日离苏。明日是九九重阳,老太君要再次设宴,款待马娘娘及西山众亲兵。重阳登高,老太君准备带马娘娘上东山走走。秦文去苏州城里黄天源糕团店里订了糕团,按着江南风俗,重阳节里是要吃糕的。再去阳澄湖里买那大闸蟹,这时的大闸蟹才是真的到了膏肥肉美的最佳时节。
秦岚得知朱棣要走,把自己关在了屋内,拿起了绣花针,开始绣着一方手帕。
岚儿的女红极好,苏州本地的女孩子都会上几手绣活儿,最有名的当数双面刺绣,那非得十分精细十分用心才能完成。忙了一天,总算是在重阳来临之时赶成。秦岚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打来了一盆凉水,净了把面,抖了抖精神,取了宝剑,趁着朦朦胧胧的晨曦向外走去。
来到了湖边,秦岚抖开了软剑,在柳树下舞动起来。
老太君的屋外飘过一个影子,挂在了窗口稍稍停留。“还好吗?”话音是从老太君口里发出。“好!”影子开了口。宫里的侍卫们一直在院子里职守,很快就有人就发现了状况。侍卫们快步冲了过来,影子转了身一闪而没。
侍卫们相顾失色:“影子,是影子!”
江湖上凡有点身份的人都知道杀手影子。第一杀手的绰号响遍大江南北。影子杀人从来不用两剑,不是一剑封喉就是一剑穿心。唯一例外就是李三。上个月里,横霸江南水路的水寨大瓢把头李三被发现死在了床头,左胸口一剑喉管处又是一剑。
几个山寨的大当家聚在了一起,一起议论着:“莫非那影子出了问题功力下降?”
“若是这样,大家报仇就有了希望。”
那影子在江湖嫉恶如仇,碰到了欺负百姓的恶霸从不客气。很是得罪了一些江湖大佬。这几个大当家的不是兄弟被杀就是弟子被屠,大失面子却又不敢找影子报仇。
过了几日,老忤作验了尸体,放出了话来。却原来那李三竟异于他人,心房长在了右边。很显然,影子一剑刺向了左心口,一见不对立刻改割了咽喉。几个大当家即刻没了声音,拍拍衣服转身闪人。
没人见过影子像貌,但凡见过的人同时也去见了阎王。
有人说影子是个和尚,如此深厚的功力只有那少林寺的和尚才能培养出来。
有人说影子是个道士,你看那动如疾风的轻功,不是武当派谁又能教得出来?
也有人说影子是个女子,远远看过的人见过那娇小的身材,怎么看也不象男子。
偶尔也有人说影子是个太监,那嘴里发出的尖细冷冽之声直刺人们的心田。
总之影子就是个谜,一个谁也揭不开的谜。
吆喝声惊动了马娘娘,听说是影子,马娘娘却笑了。“大家不必惊慌!”“那影子从来都是侠客,只有那做了坏事心中有鬼之人才会害怕。”侍卫们安静了下来,老太君吩咐大家散了。
岚儿在湖边舞剑,听到了前院吵杂之声,正准备前去看看。只见一阵风儿吹来,一把剑直刺了过来。岚儿奋力一击,挡住了来剑。身型向后飘动了三尺,盯着对面的来人仔细观察起来。穿着黑衣,戴着黑色面罩,手中宝剑细长同样是一把软剑。
“不错,能挡住我一击,这个身手已是难得了。”尖细的声音环绕着岚儿耳边。
“你是谁?”岚儿警惕的问着。
“影子!”从没听说过影子会和别人开口聊天,今天算是破了先例了。岚儿听说是影子当然很兴奋,岚儿知道影子专杀恶人。岚儿看着影子,开口说道:“前辈专杀恶人,小妹我万分佩服!”“呵呵呵,小妹,当真是小妹!”影子笑了笑。
“小妹,我是你大姐!此事不可对外人道,家中长辈现全靠你们姐弟多照顾了!”
“啊?”岚儿惊讶的呆立一边。
“你是?”
“秦徴。”
秦龙的大女儿秦徴,自小就被人抱上了山头。学得了一身武功,十五岁归家没几天就离家出走了。秦府中人很忌讳谈起大姐秦徴,湘儿云儿只记得大姐模糊的印象。苏州秦文家里的几小更是见也没见过。看着秦徴,岚儿心里万分激动。
“秦徴大姐,快和我去前院见见奶奶呀,你母亲如今也在院子里呢!”
“见过了,小妹费心了。”
“有人来了,家里的事就拜托小妹了!”说完,影子闪身离去。
朱棣急匆匆地赶了过来,手里提着宝剑,一脸焦虑。
“岚妹妹,那人是谁?”
“影子!”
朱棣吃了一惊,随即又安定了下来。岚儿还在,没出事儿,显然影子不是为了刺杀而来。收起来宝剑,朱棣开口说到:“回去吧!”
看着朱棣一脸焦急的模样,岚儿心中一暖,走到了朱棣身边,从怀里掏出了那方手帕,悄悄塞到了朱棣手里,红着脸转身跑了开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