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凤凰梧桐枝上站 彩艳人间不回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文出了大狱,回到了知府衙门。丞相什么话也没丢下,带着他的人回京去了。大堂的桌子上,放着秦文的官服,还有着一大堆的弹章。秦文慢条斯理地穿起了官服,命衙役取来一只铜盆,拿起那堆弹章看也没看,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消息传出,下面的不少官员松了一口气儿,忐忑不安地心终于慢慢落了下来。丞相这着棋下的真狠,为了换回秦家的原谅,不经意间,下面的官员就给他全出卖了。幸好秦文大人大人大量,没有计较。否则,苏州地方一下会倒下一批官员。
京城皇宫之中。影子传来消息,丞相胡惟庸在苏州一番表现,最后煞羽而归。朱元璋始终在想,是不是时机到了,该下手了?这次事情,秀英一定会对那丞相的霸道有了反感。再布置一番找个机会,罢了丞相,取消朝堂中的丞相设置之位就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影子还说,秀英在苏州一段时间身体大好,过的挺开心。朱元璋心里笑了,还是秦姨有办法呀,太医们整了几年都没治好,到了她那里就好多了。朱元璋暗中给秦姨带过一封信,秀英不肯吃药,自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好乘着秀英去苏州,让秦姨想想办法,设法让秀英吃药。看起来,一定是有了什么方法。
朱元璋下了一道旨意。传江南提督府所属总兵徐辉祖即刻进京。这小子,太嫩,还是放回到他爹身边吧。这徐达近年来身体也是不好,和李太师一样。看起来这老一代的一个个都要走了,这天下到最终还是要交到那些个年轻人手里。
秦文骑着马儿一溜小跑回到秦府,推开门走进了大堂之中。老太君走上前来问了问情况,对秦文火烧弹章颇为赞赏。马娘娘在一边暗暗点头,这秦文当真是腹中有度,只不知那标儿心中何想,看情景对秦家标儿不如棣儿,今后事看起来还需思量。
唤来朱棣,马娘娘和老太君秦文四人在一起商议着要去西山岛上看看。
几年前,马娘娘带信要秦文想办法筹措一些银兩,朝庭里银兩紧张,马娘娘怕朱元璋备不起救灾用的银兩,万一遇上了大灾,要赈灾时却无银兩百姓就会遭殃。那重八对商人从来就看不起,更不肯按商人的办法为朝庭备上银子,刚建国重八说要照顾民生,不肯加税,朝庭财路有限,连官员现在发薪金中都有角钞,几大臣也鲜有好办法解决问题。
马娘娘见状有些着急,带了信让秦文想些办法。这次来苏州,秦文告诉马娘娘,几年来卖卖茶叶和特产,到也赚了三十多万兩银子存在了秦家庄内。此事连皇上也不知情,皇帝只知道秦家卖茶叶给亲卫们改善生活,却不知道生意做的大小收入如何。尽管少了点但小一些的灾害可以抵挡一下子了。
马娘娘听说后想去看看,据说茶树在西山已经大片大片的种了开来。到明年就会有更多的收入。可总的来说,离目标还是差的好远,那朝庭如能解决赈灾问题,还有官员薪金,道路建设,兴修水利等一大堆问题。那都得等一个字“钱”。
四个人正商议着,秦路跑了过来,在一边听了一会儿开口说到,做生意那涵玉的爹爹是把好手,有什么办法能赚些钱问问他就知道了。秦文一拍大腿说道:“对呀!,我们怎么着也没那些商人有经验,问一问开开思路,或许就能解决些问题。”马娘娘点点头,开口说道:“这是个好办法。”
秦璐急急忙忙地出了门就向涵玉家跑去。到了涵玉家院门口。只见涵玉家大门口一边立着一个石狮子,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
秦璐轻轻地扣了扣门,吱啦一声,大门打开了一道缝儿。院内的老管家把门开了下来,用眼光不停的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请问涵玉小姐在家吗?”
“你是?”老管家看有人找小姐,这还是这些年来第一次,不由发话问道。
“我是秦府来的,和涵玉小姐认识,今日上门有事相求,还请老人家相传一下。”
老管家一听是知府家来人,马上转身进了院内。一会儿涵玉急匆匆的脚步就响了起来。
“璐哥哥,今天怎么到我家里来啦?”涵玉有些好奇。
秦璐笑着说:“怎么,不欢迎呀,那我马上就走。哈哈。”涵玉小嘴一嘟:“哼,进来容易出去难。”说完笑了起来。
两人说着笑着进了屋里,秦璐向涵玉说明来意,涵玉急忙去叫来了爹爹。
姚建业听说知府大人要找他问问经商的经验,心里着实吓了一跳。大明朝商人地位极低,特别是苏州,商人们谁不记得那沈万山的下场,与官家打交道心中谁不发慌。但知府请上了门,却是不能拒绝的,更何况看小女的架势要是自己不去,大有发彪的态势。
秦璐悄悄地在姚建业耳边说道:“姚叔叔放心,这次是马娘娘做主,凡事由马娘娘兜着。”秦璐知道涵玉一定会把娘娘在秦府的事告诉其爹爹,也就没想瞒着他。姚建业才知道,竟是马娘娘来请,急忙打理一下衣衫,带着秦璐和涵玉就向秦府走去。
到了秦府,姚建业见着了马娘娘急忙请了安。马娘娘也不避嫌直接就开口问道:“这朝廷银子比较紧张,需要想些办法筹措一些银兩,遇着天灾才能救助。只是这赚钱的事却无人精通,今日还请姚先生多多指教。”
姚建业一听脑门上全是冷汗,急忙开口说道:“娘娘说重了,指教实不敢当,生意人对赚钱是有些心得,只是小道不登大雅之堂。”秦文笑了笑道:“商道亦是一门学问,做的好同样是为国为民,姚先生不必有所顾虑。”姚建业一听秦文的话,心里十分感动,大明朝如此开通的官员当真少见,对商人尊重的更是极少。
“要说这做生意,主要是两种,一是那边生产边卖,一是那两地间倒手运货博个差价。我那肥皂生意就是自产自销,取得就是薄利和多销。”
秦文说道:“如果要自己生产自己去卖,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做的即赚钱又比较稳当?”
“其实,民生需要的日用品,消耗品。这类东西市场比较大。如果有别人难以生产的东西在手,那生意一定会即赚钱又比较稳当。”
“那两地间倒手运货博个差价,最赚钱的还是海外生意,年轻时去过南洋,走一路那茶叶瓷器丝稠能换回好些金币。”
“据说现在高丽也十分喜爱大明稠缎,换回些铁锭再运去倭国就能得到大批的银子,那倭国多银缺铁,两船铁就能换回一船银子。”“铁在大明是禁止贩卖的,但不运回国直接运去倭国就没人管了。”
朱棣把手中折扇一收,“啪”地拍了一下:“这个好,去高丽我那天津卫有着战船,海上不必怕那些海盗。用几只战船去拉几次货,如果能行今后就多了一条财路。”
“如果燕王殿下能出战船,我这愿出银购买丝稠茶叶和瓷器,赚的钱我一文不要,全给朝廷留做赈灾款。”姚建业没有犹豫,立刻就对众人说道。
秦文也开口说到:“我这秦家庄里出那茶叶,只是这事出头却不能是我们,还需要姚先生明里出面。”
“爹爹,我可以跟着去长长见识。”秦璐在一边小声的说到。朱棣笑了,看着秦璐说:“等我回北平,把璐弟弟带着,从那天津上船去高丽可就不远了。”秦文瞪了秦璐一眼:“明年就要开科考,心先放在这上面,去海外还是等以后再说。”几个人小声商议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