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奇想:监督领导干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奇想:监督领导干部
四人邦倒台后,我们车间月月完成生产任务。由于材料供应的不均衡,经常突击布线,职工定额每天十五台,我自己则是二十五台;凡有车间工人生病住院,我一定上医院看望,远的也要托人捎口信问候或亲自上门。
我只是车间一级的小领导,和职工水和乳的交融(原意发不上增加两个字“和”“的”),密不可分,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十个我也推不动这艘已下滩的船。
另外一件事却让人费解,坐办公室的政工干部陆胜龙,包括厂长却相对轻松,晚来早走,仿佛天经地义。
我找不出好的办法,只是在碰到杨志文和张官金时讲,你们舍得掉二十斤肉,我就舍得掉几斤肉,既然职工都在加班加点,干部更应以身作则。
基于此,我又天真的突发奇想,监督干部的考勤。一天,有人问我,你知道杨志文到哪去了,我答不知道。他神密地告诉我,某位职工的母亲去世,他去帮忙要抚恤金去了。
丢下一个厂,专门跑一躺专县医院(其母系该院医生),和他熟悉的部门八杆子粘不上边,他真是忙中偷闲,乐在其中,我却是蒙在鼓里,无话可说。
约定的一年时间到了,试制组不再开发新产品,对我失去了吸引力。不再当车间主任后,我选择了厂里的电子设备维修。
工作除电子仪器的日常维护,修理外,就是根据自己在车间管理的体会,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搞点小改小革。
一项是电子元件的上锡,过去,一人一块小锯片,先刮元件脚,再沾酒精松香水,入锡锅上锡。厂里条件差,一个四十公分高的包装桶,上面放一个电炉加热的锡锅。三、四个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和老太婆围着电炉,在小板凳上一坐就是半天,经常腰酸背痛。
我画了张桌子,样子就是现在的火锅桌,不同的是电炉四周加了一圈石棉绝热层,减少热量的散失,以降低能耗。
一试,工人果然欢迎。
厂里生产的电源变压器最大的问题是经常发生短路,上流水线再发现,费工又费时。重庆大学无线电系的一位同学,想了个办法,通电老化实验。一次几十个变压器,通电二十四小时,有问题的变压器接上就会冒烟,也算解决了问题。
我想这个方法时间长,占地方,耗电,经过琢磨,用一台毫伏表,做了个简单仪器。以一个正常的变压器作比较基准,在初级串连一个电阻,次级开路,测量其两端的电压,即空载电压(间接测空载电流),这个数值很小。然后开关转向待测变压器,观察其初级电压,如有线间短路,电压值增大。此法很准,速度也快,班组乐于接受。经解剖,问题的症结是引出焊片有毛剌。
这期间修过两台仪器,很有意思。一是重庆大学淘汰的一台讯号发生器,被水淹坏了电源变压器。
重绕变压器很麻烦,锯下的绕组,要数线的根数,最细的0.08毫米绕几千圈,自己动手绕制这个变压器,高度近视的我十分吃力。还好,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台修复后的仪器,基本上完好如初。

另一台是九龙坡区防疫站使用的热辐射测试仪。仪器采用了当时少见的集成电路,没有任何资料,对方曾找过某无线电厂修理,未果。两台仪器,接上我们的电源,一台能工作,另一台不能工作。检查随机的积层电池,电压为零,怀疑是电池漏电。
防疫站的人讲,他们曾航空寄回天津,天津检查没有发现毛病,换了块电池寄回。我们建议换成纸壳积层电池。另一台的问题则费思量,反复对比发现是某无线电厂的修理人员焊错了集成电路的管脚,一改过来,问题迎刃而解。
搞修理,经常和变压器的绕制班打交道。不知不觉和新任一车间主任的王**,延伸上去,和管生产的张官金,厂领导杨志文,产生了意见分歧。
一车间的生产,各道工序都缺材料,唯绕制班不缺,只要有塑料骨架,漆包线就可以正常生产。
其它班组前半个月很难有活,一到下半月少不了加班加点,同是完成任务,因绕制班完成后,有时间利用上班时间学“毛选”,被树为小组先进,月月表扬。而其它班组对此颇有意见,没办法,人家有时间学“毛选”。
事实上这个班的氛围并不好,多系小学毕业的超龄生,人年轻,女性多,上班的龙门阵,“荤”的多。
郑小林不善言辞,称为处男,一件做清洁的小事,都要和男女之间的事联系起来。当时人民日报上登了篇文章,反对形式主义,拿出几天上班时间学毛选,也不知对不对,我说过想写封信去问一问。
一天开大会,杨志文讲,厂里有人扬言要搞第二广播站,要和厂里唱对台戏,张官金讲,有的人不要得意,依(整)到你,你又要哭。我不知,上述讲话指的谁,问冯师傅,冯师傅讲,说的你。天降横祸,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由想起了红旗木器厂的那段经历,一次厂革委会副主任造反派头头王永路在台上讲,我们开批斗会,台上呼口号: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台下有人却呼口号:念念不忘二十五号。
我问另一派的革委会常委,二十五号是啥子意思。他答:发工资啥。我不相信有人这样说,他讲,听说就是你说的。真是何天冤枉。
两件事,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离开木器厂后,王永路被捕判刑,而离开的嘉陵无线电厂在改为无线电九厂后,靠组装曾有一段时间的辉煌,时至今日,落得倒闭,吃亏的是职工,得益的依然是那些官冕堂皇,一咀马列主义的所谓正人君子。
为厂里发展竭精尽力的郑祥光,一个提不起重物的残疾人哪来那么大的能耐,好像已经威胁到某些人的利益,非要除尽才心甘。
这时,我又想起了陆胜龙的一句话:群众是不会忘记你的。注脚是,你的影响,绝对不能威胁到我的利益。**内连彭德怀、**、贺龙等老字辈都如此,何况下面这些列不上号的小字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