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花哨的民心工程(教育部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哨的民心工程(教育部份)
不知从哪年哪月开始,政府工作对市民的汇报就因陋就简,从过去的政府工作总结报告,变成了民心工程。
开年之初,通过新闻媒体,一二三四,洋洋数项,算是告之于民,本届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如上。而到了年底,又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百姓传达,甲乙丙丁,民心工程顺利完工,本届政府圆满实现年度目标,弹冠相庆,又待来年一展宏图。
且不说这些项目,精挑细选,包打汤元不散。而且其完成的可靠性,并不因政府列入民心工程,就非完成不可,而不列入民心工程,就可以怠慢拖延。
以去、前年的几项民心工程为例。一个黄花园大桥、隧道和石板坡立交,在投资方香港保证了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其建设的质量和工期,有合同作为保证,试问,就凭你政府的几位领导一年去那么几个小时,这个工程就成了政府为民办的一件大好事了吗?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今年元月十一日通车的渝澳大桥(澳门方投资)。在这些投资上亿的工程中,看不出政府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因为毕竟不是你出钱,也不是你在施工,更不是你在把质量关。
至于电厂供电,水厂供水,预制混凝土公司供搅拌好的水泥,一切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何来半点政府行为。如果硬要这样讲,那么,政府管国家,连老百姓有饭吃,也可以算政府的民心工程。因为没有他的管理,你会有饭吃吗?
正因为这些投资上亿的大工程,形象具体,靓丽多姿,于是重庆日报搞了一个百万市民看重庆,连重庆市政协、人大代表,下岗的工人(由工会主席刘文先生陪同),也用公车拉去参观,人人赞不绝口,功劳都算到了政府的头上。
我不知道,香港老板,何厚铧先生知道后会有何感想?答案只可能有一个,你图你的名,我赚我的钱,各有所图,只不过心中不免好笑。
难怪不得西安市民,敢于斗胆质疑所谓的民心工程。事实上,用民心工程代替政府的全面工作,代替政府每年应该向市民的庄严述职,从另一个侧面,掩盖了政府的无所作为和失职。
伟人邓*平先生说过,改革是前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要摸着石头过河。意思十分明显,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这一步踩下去,就有可能踩错,就有可能再退回来,重新向另一个方向试一试。
事实上,中国最大的民心工程,就是财政部长项怀诚先生提到的三项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这三项改革中,又以后两项改革,牵涉面最广,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多(住房改革,你有钱你就住好房,他没有钱他就住孬房,只要有地方安生,孬点也无所谓)。
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则不同,前者教书育人,牵涉国家的百年大计,而后者则涉及国人生老病死的基本生存保障。
先谈教育改革。笔者认为教育改革的最大收获是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以前叫应试教育,现在叫素质教育。仿佛名字一换,就迎来了教育的崭新变革。
不然,教育的问题归根结蒂,是对义务教育的理解和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这两个问题都弄不明白,那么该政府做的他不做,或者肤眼塞责的做,该实现的义务教育目标,演变成了收费教育(让上不起学的仍旧上不起学,扫了五十年的文盲,周而复始,还要继续扫下去,还搞不清楚是谁的责任)。你能说这改革值得庆幸吗?
笔者是这样理解义务教育法的。在义务教育法没有颁布之前,中国现有的教育,包括城市的完中,县城的完中,从初中到高中,事实上都是实行的国家承担费用的义务教育,而你是否能从初中进入高中,则由升学考试来决定。学生只缴纳少量的书杂费,一般家庭都能承受。贫困学生,另外还可以享受助学金,顺利完成学业。
用法律的形式,将这种关系固定下来,则是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之后。想来在制定这部法律的时候,有关专家思之再三,如果明确写入高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那么国家就有责任让每个公民,都应该得到享受,从当时国家的财力和物力来看,尚难以承受。
所以,它采取了降格的方式,法律规定,初中以下,是国家公民的义务教育阶段。相对于以前的教育,这不是进步,而是后退。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包括一般国家如朝鲜等)普遍实行的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更是落后了一大节。
也就是说,中国的义务教育法,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随着国家的强大,财力的雄厚,中国也应该实行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先城市后农村)。从法律的角度,归避了国家在教育失误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正因为如此,所以收费教育大行其道,一方面是老百姓叫苦连连,另一方面则是围绕金钱的教育,能让校长、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到哪去?
五十几年了,中国公民享受的义务教育层次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尤其以农村为甚(扫了五十几年的文盲,文盲仍依旧)。
与此相反,在这些年月中,国际上每周工作五日制,公务员休假,高薪养廉,这些与国家发展生存影响不大的国际接轨,我们的反应却出奇的快。

因此,在政府的规划和民心工程中,从来就不会有哪届政府努力实现高中义务教育的打算,五年计划没有,十年计划也没有(不知五十年计划,百年计划有没有?),包括上海、北京也不例外。
也正因为看准了中国在高中阶段实行的非义务制(收费)教育,实行高中义务教育的外国,也将手伸向了中国,招揽起中国的初中生来。最近在重庆举办的英国教育展上,英国代办处的人介绍:到了英国,就享受英国公民的待遇,看病不要钱,你看人家多实惠。
偌大一个中国,口口声声"科教兴国"的各级政府领导,连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高中义务教育,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任何人提及,也没有任何人在哪一任中有这个打算,你说这是国家之大幸,或者是国家的悲哀!政府的工作中,有关教育的问题就这样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你说能搞得好吗?
由于高中教育收费顺理成章,其标准早就脱离了国家的控制,有钱好说话。
这股风,和由此带来的实惠,很快便传染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之风此消彼长。因为你去问义务教育的学校,校长会明确地告诉你,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教职员工工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政府多数不兑现时,你还有何话可说?
中国有句名言,再穷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穷了学校。作为家长,他做到了,因为,为了今后不再穷不再苦。而关系国家兴旺发达的中国教育,对本届政府,乃至下届政府,乃至下下届政府,好像就打算停留在初中以下的义务教育阶段,为什么这项举国关心,亿万人民瞩目的民心工程没有人去抓呢?真奇怪!
02-02-04P00:45
第1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2-0413:10:31.0)
短期效应,急功好利
第2条回复:作者:一颗中国心(2002-02-0413:11:01.0)
接着写,应写透。教育经费知多少?
第3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2-0911:08:23.0)
非民心工程的义务教育:
【有关农村教育的对话】我讲:农村一个小学、初中生一学期要缴百把元钱吧?在本地擦皮鞋,来自合川兴隆镇的一位妇女讲,你怕说得,初中四百多,小学三百多。问,有哪些收费?其中50元是自愿捐资款,还有35元是电脑费,前一项有收据,后一项没有明细宠统收几百,问熟人(老师),才说其中35元是电脑费。自愿捐资是用来干什么的?学校修了校舍,镇上定的每个学生一学期50元。我的娃儿,读了五年多,交了一千多。不是义务教育,校舍应该是政府投资吗?镇政府如此作,你不交就不准上学。许多家长交不起,说要罢学。你看这附近有几个小妹崽,提个兜兜做生意,就是我们那儿的,小学都没有读完。
据另一位合川来的餐馆大师傅讲,娃儿第一学期交了450元(含自愿捐资款50元),后来家长反映强烈,第二学期交了282元,现在至少要交250元。比城里读小学都交得多。
城市的义务教育又如何?重庆渝中区峨岭公园某小学四年级二班李杰明同学,过去的一学期共缴学杂费686.5元。其中,2001年上学期末预缴281元。清单为:杂费30元,课本费100元,作业费10元,水电费20元,资料费15元,班费10元,文娱费10元,体检费6元,微机费80元。下学期缴纳405.5元,清单为:午餐费272元(其中80元为每顿4元小菜饭,连外面的盒饭都不如,其余变成了老师的所谓中午的管理和补课费),某报3.5元,《学语文》杂志9元,微机用一次性鞋套1元,秋游费85元,保险费35元。其它或有卷子费,电影费等等。
渝中区大坪某小学三年级学生陈辉上学期却缴了742.5元,比李杰明同学多收了56元,清单为:某报18.5元,比李多了15元;《学语文》杂志30元,比李多21元;另外多订了一份《小哥白尼》杂志收费20元。
同为某报,渝中区两路口某小学二年级学生邓文奇却交了27元,《小哥白尼》杂志收费32元。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政府要就义务教育的实施述职,并作为考核的指标,因为不是民心工程,就简(减)了。
资料来源:访谈和重庆青年报(渝中区部分)02-02-07五版"掐指算算,供儿上学价钱贵"孩子放学回家带回缴费清单02-02-09
第4条回复:作者:阳关(2002-04-2112:08:38.0)
今日发花哨的民心工程(医疗部份)为了读者有个全面了解,特此调上来。
第5条回复:作者:北部湾鲨鱼(2002-04-2112:48:57.0)
快速帖完,要不跟你没完!!
第6条回复:作者:南ke子(2002-04-2113:34:40.0)
中国的事历来如此,你以为现在是40年前呀?
***
时间到了2008年底,因政府承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老师实行绩效工资多年未兑现,四川,重庆部分地区出现老师扬言罢教的事件。这时各级政府官员如临大敌,(派工作组进校)多方戒备,提前做工作,才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阳关2009.02.20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