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为人师表(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学生的眼里,为人师表的教师,既要传道授业解惑为人之师,又要严于律己,公正廉洁,乐善好施成为学生做人的表率。
那时候,对学生的要求也简单明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没有以历史和身份为依据的阶级斗争观点,所以学生从不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敌人,不管他(她)军统或中统,既然学校聘他,用他,他就是学生的老师。
我们的几位老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背景,但他们仍旧是我们要行九十度大礼的老师。
教我们初中体育的高秀兰老师,据称是统字号的人物,其丈夫系特务还在坐监,但在我们的眼里,她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她上的体育课,还不时加点擒拿格斗术,上课的学生兴致很高,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她是在教我们向新社会反攻倒算。
运动来了,高老师的形象变成了骑自行车,打双枪的恶魔(当时只说,而不斗)。
地理老师卓凤昭也是统字号人物,在北碚武林算得上太极高手。遇有外地武林中人来碚切磋,太极推手出战的便是卓老师。同学知道他习武,时不时有点恶作剧。
一次他和我们去鸡公山槽上支农,调皮的学生冷不丁去搔他的胳肢窝,试探他有无反映,他总是一本正经地忠告说,不能开这种玩笑。按习武者的条件反射,发生意外不好。
卓老师习武,到冬天穿衣也不多,后来一踏屑(即:贬低,糟蹋),便成了打肿脸充胖子,一边穿衣少,一边又在流清鼻涕。

卓老师也是一盘臭豆腐,闻起臭,吃起香,到六0、六一年都有习武的同学主动上卓老师的家求教。记得高六一级就有位李姓同学,用竹竿打通竹节,灌满沙当枪使,每天傍晚登门习武。
在学校推行阶级斗争观点的日子,推行者本人也岌岌可危。试想那个年代要能读上书,或多或少都有点历史背景和渊源,只要一上纲,不管是谁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的老师都各有所专,各有所长。教历史的龚郁尊老师,儒雅博学;教生物的张玉清老师、覃地高老师,上课能讲,下地能做,小麦、蕃茄、蔬菜,学校的地里应有尽有,刘开熹老师不能上课后,仍把身心投入良种兔养殖,通过显微镜反复观察研究,解决了兔子身上的一种别人尚未解决的皮肤病;教图画课的李岑西老师手术切除盲肠,仍有闲情用多彩的画笔,将其留在纸上,豁达乐观,令人敬佩。
图书室里同学们注意到一本北师大出的数学通报杂志,每期封四要出一些有难度的数学题,答对者,都要金榜提名,比如,某某某答对一题,或三、四题,在这数十名的答对者中,十三中就有三名。一是杨永靖老师,一是陆文镕老师,第三位却大出人的意料,是财会室的董寒泉老师。
整天敲算盘,登帐本,居然数学也有如此水平。后来我读高中时,董老师果然在教数学。学无止境,不断攀登,这就是五十年代十三中学的教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