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甘宁百骑踏敌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宁回到营中,心中的汹涌澎湃仍在滚滚翻动着,立即召集起了手下那一百精骑,将自己此战所得的赏赐全部给了众人,又吩咐士兵支起几口大锅,将杨奉赐给的羊肉五十斤一起煮了,将杨奉赏赐的十坛好酒,给每人倒上一碗。
甘宁自先喝了一碗,然后又倒上一碗,举碗对众人道:“我已经在主公的面前立下军令状,百骑踏敌营,再壮我军声威。张扬新败,此时正是人心惶惶,士兵皆思乡心切,兵无战心,正是我们偷袭的最佳机会,愿意跟我去的,喝下这碗酒之后准备晚上三更随我前去劫营,不愿意去的,可在此等候,甘宁绝不为难。”
一百骑兵听了,齐声喊道:“百骑踏敌营,壮我军声威,我等皆愿随将军前往。”
甘宁听了,心下感动,大喊一声:“好,都是好兄弟,请满饮此杯。”说完,甘宁带头一饮而尽,将碗重重摔在地上,登时粉碎。这一百骑兵也都学着甘宁,一口气将酒喝干,然后将碗摔碎。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这是二更时分,正是人的精神最困乏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正在做着美梦。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长安城的西门的吊桥却被偷偷放下了,只见甘宁带着一百骑兵悄悄出城,向张扬的营寨方向而去,这一百骑兵个个头顶插着一根白色的鹅毛。
又过了一刻钟,徐晃也率领一万骑兵悄悄出城而去。杨奉本来也想亲率五万大军,接应徐晃和甘宁,却被贾诩拦下了,贾诩只说了一句话“甘兴霸此去定能成功,主公只管放心睡觉”,于是杨奉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让厮杀了几乎一天的士兵们睡一个好觉,自己却登上西门的城头,遥望着张扬的军营方向。
虽然杨奉给了士兵们充足的休息时间,但是真正能够睡好觉的人还不到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余五分之四的士兵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惨烈的战阵厮杀的士兵,更有一部分是新兵,都会在半夜被噩梦吓醒,有的反复几次才能安稳入睡,但是,真正到了第二天一觉醒来的时候,这些士兵也就脱胎换骨,成为了心狠手辣的老兵了。
甘宁猜得果然不错,这一仗使得张扬的大军士气大跌,很多士兵都是强行被张扬和胡才抓来的,是以都存了有思乡之心,不愿再为张扬和胡才效命,有的营中更是发生了小规模的哗变。
甘宁率军悄悄接近张扬的营寨东门,发现营寨之内并没有丝毫的防范,似乎张扬也认定杨奉的大军也厮杀了一天,都很疲惫,不会前来偷营,所以没有做任何的防范,就连守在营寨门口的几个士兵也都缩成一团,进入了梦乡。
甘宁一声大喝,横江铁索重重击在寨门上,寨门应声而倒。
一百骑兵如玄箭一般向张扬的中军冲去,四处放火,逢人便砍,却并不恋战,一直向张扬的营寨最里面冲去。
张扬正在睡梦中,听得外面喊杀声大起,心中大惊,知道一定是杨奉派人来劫营了,自己这边却并没有丝毫准备,于是便急忙披上盔甲,拿起宝剑便向外冲去。来到帐外,张扬举目一看,只见人头攒动,敌军不知多少人,领头之人正是日间与陈到厮杀数十回合不分胜负的甘宁。
甘宁率众一直向里面杀来,正好冲到了这里,正不知张扬身在何处,一见张扬提着宝剑站在大帐门口,甘宁心中大喜,大喝一声:“张扬,哪里逃。”说罢,一提马缰,纵马向张扬所站之处冲将过来。
张扬顿时吓得魂飞天外,站在原地竟然不知动弹,眼见甘宁就要冲到眼前。张扬吓傻了,并不代表他的亲卫吓傻了,见到主公愣在了原地,不知道逃跑,急忙一窝蜂地向甘宁扑去,剩下几个亲卫急忙拖着张扬便走。
张扬此刻也醒过神来,急忙在一众亲卫的的保护下向外逃去。大功就在眼前,甘宁哪里肯舍,回头对自己那一百骑兵大喝一声:“你们先冲杀出去,在西门处等我。”说完,甘宁挥舞着横江铁索与扑上来的张扬的亲卫站在一处。
这些人那里会是甘宁的对手,一会功夫,二十五人便横尸在地。甘宁抬头一看,见张扬并未逃远,急忙一夹马腹,向张扬处追去。

张扬回头一瞧,见甘宁紧追不舍,不由魂飞天外。这时候,其手下有一人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匹马,对张扬道:“主公,快上马,我们先为主公挡住此人,陈到将军的就在前面不远处,主公速去。”
这个亲卫还算是有几分脑子,知道军中也只有陈到一人能够与甘宁匹敌,便让张扬去找陈到。
原来,古时候军营的建造是这样的,最高指挥官的营帐建在营寨的中心位置,只有他的亲卫与之在一起,这属于内营。而一些领军大将则带兵分散在四周,负责对外的警戒和保护最高指挥官的使命,属于外营。
古时候打仗,很少有劫营的,因劫营一般都在晚上,属于夜战,夜战非常危险,对于承受者和发动者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凭旗帜和乐器指挥的古代军队在夜间难以有效指挥,在漆黑一片的战场上,士兵们很难得到确切的消息,容易惊慌失措。而且,古时候驻军扎营,一般晚上都有暗哨,防备甚是森严,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偷营。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训练不佳的军队即使在没有发生夜间战斗的情况下,都可能会溃散。中国古代军队就曾多次发生夜惊,术语称为“营啸”。直到太平天国,仍有严格制裁营啸始作俑者的法律,只有训练严格的军队才能在夜战中占据上风。
而且,就算是劫营,发动者也一般不会一直向里冲,因为既然选择了劫营,必然军队数量要少于对方甚多,否则自可光明正大地开战。一旦冲到了营中,也就是对方主将的内营,很可能会被闻声而赶来救援的敌人四面包围,包了饺子。
甘宁这一次率领的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强,而且人数少,个个武艺更是不凡,是以可以不必在乎这个问题,这才冲到了张扬的内营所在。
越来越近了,甘宁杀死那几个不要命的士兵之后,继续拔马追赶张扬。甘宁所骑的是一匹西凉好马,脚力甚好,而张扬则是其手下亲卫随便找了一匹马,自然没有甘宁跑得快,眼看张扬又要被追上。
这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响弦之声,甘宁大惊,来不及反应,急忙低下头。弦声箭到,甘宁刚刚低下头,一支箭便正中甘宁盔甲上的红缨。甘宁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顿住马,举目向发箭之处望去,只见不远处陈到正将弓箭交给身旁的亲兵,提起了大刀,向自己冲来。
若在平时,甘宁岂能畏惧陈到,巴不得能和他大战数百回合,一分高下呢。
只是,眼下甘宁身处在张扬的大营之内,四周都是张扬的士兵,自己孤身一人,而且眼前这个陈到也是一个很难缠的角色,若是被他拖住,恐怕自己今天就万难脱身了。而且,甘宁也不知道他的那一百个手下现在冲出去了没有,不敢在此久留,于是便一拨马头,依然向大寨西门处冲去。
甘宁的威名,张扬军中士兵大都知道,是以甘宁所到之处,无人敢拦,就连胡才远远率领大军支援,也不敢和甘宁对战,闪身一旁,让他过去,然后在装模作样地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大喊:“甘宁,哪里逃”,却也不敢距离太近。
陈到在后面看到胡才这个笨蛋竟然白白将甘宁放了过去,心下大怒,倘胡才能够稍稍拦阻一下,陈到便可赶到,甘宁再想脱身可就难了,除非徐晃引军来救,这样的话变成了两军的一阵大厮杀,因为人少,徐晃和甘宁必然会吃个大亏,一万骑兵能够回来的不会太多。
陈到从身旁的亲兵手中一把夺过弓箭,照着胡才的身后就是一箭,正中胡才的后心。看着胡才应声坠马,陈到缓缓收起弓箭,依然交给那个看得目瞪口呆的亲兵手中,然后再恨恨地瞪了甘宁远去的身影一眼,拨转马头,向张扬处驰去。
陈到这样做是对了,张扬和胡才两路人马共十八万,虽然声势浩大,但最高头领却有两个,是以全军上下行动较为掣肘。陈到杀了胡才之后,其部众必然都会被张扬收编,这样一来,与杨奉决一死战还是有一丝希望的。
甘宁冲到大寨西门,只见那一百骑兵正远远等着他,甘宁暗暗松了一口气,急忙向前驰去。
那一百骑兵见甘宁冲出来,急忙纵马向甘宁驰来。经过这半个多时辰的厮杀,甘宁手下的一百骑兵竟然无一死亡,只有八个人受了一点轻伤。甘宁得知之后,喜不自胜,看来今日功劳已定。
这里毕竟是张扬大军营寨之旁,甘宁不敢再次久留,急忙与众人一起返回长安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