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此乃兵之诡变也(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甘宁回到城内,发现杨奉竟然一直守在城头,心下不禁感动,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城头,向杨奉汇报战况。
杨奉见到甘宁安然无恙,而且身上并无一处伤,这才放心下来。还未等甘宁跪下,杨奉便急忙将其托起,紧握甘宁的双手,动情道:“兴霸安然无恙,奉便放心了,此战足以让张扬老贼闻兴霸之名丧胆也。”
甘宁深鞠一躬,对杨奉道:“此乃主公天威所致,非全宁与百骑之功业。”
杨奉“呵呵”一笑,拉着甘宁的手一边一起向城楼下走去,一边道:“兴霸之意,奉岂不知,只是现在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以免被人落下话柄。兴霸文武双全,我有兴霸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甘宁急忙欠身说不敢,但是眉宇之间却有一分得意之色,杨奉瞧在眼里,心中不悦,却也没说什么。
就在这时候,徐晃龙行虎步正向这边走来,待走到杨奉跟前的时候,徐晃正要屈膝,被杨奉一把抓住,道:“此又非是什么正式场合,公明不须多礼。”
徐晃弓腰应了一声是,然后对站在杨奉的右手,一边随着杨奉二人迈步的节奏,一边向杨奉汇报道:“主公,兴霸百骑踏营之后,胡才被陈到所杀,张扬并其部众,在陈到的建议下,张扬命张野率领一万骑兵切断兴霸回城之路。末将待其刚出营寨西门,便命令手下将士万箭齐发,然后齐声呐喊,张野不知我军虚实,更不知前方是否还有埋伏,只得率军回营坚守,末将估计兴霸已经回到了城内,这才率军返回。”
甘宁听了,心中巨震,倘若没有徐晃的接应,张野的一万骑兵在自己急匆匆间返城的时候,突然杀出,只需一阵乱箭齐发,不但自己手下那一百个兄弟会被全部射死,就连自己也难以突围。
想到这里,甘宁出了一身的冷汗,暗道一声侥幸。再想起自己刚刚的沾沾自喜,甘宁不觉很是羞愧,自己太过于目空一切了,当初杨奉命徐晃接应的时候,自己还嗤之以鼻,认为主公太过于小心了,觉得根本没有那个必要。
甘宁“扑通”一声,跪在杨奉跟前,以头接地,一语诚恳道:“多谢主公救命之恩,甘宁夜郎自大,轻视天下英雄,不但差点遭受杀身之祸,更是几乎连累了主公的英名。”说完,甘宁便磕头不已。
杨奉和徐晃相视一笑,看来甘宁还算是聪明,这么快便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经历此事之后,甘宁便已经完全成熟了。杨奉急忙将甘宁扶起,道:“兴霸无须过于自责,此乃乱世,英雄辈出,兴霸经历今日之事,他日必是独当一方之大将也。”
回到州牧府中,杨奉命人捧出丝绢千匹,利刀白口,黄金百斤,赏赐给甘宁。甘宁接受了这些赏赐后,全部分给了这一百人,自己并未留下分毫。第二天,杨奉听闻此事之后,感叹道:“若是众将领带兵都如甘兴霸,我军定能成为铁血雄师。”
一家欢乐一家愁,几家哭笑在其中。
长安城内正沉浸在两次胜利的喜悦中,军士们都是含着微笑入梦的时候,张扬却再也睡不着了。接连两次的大败使得张扬对杨奉充满了畏惧,更是对自己当初决定要和杨奉争夺雍州的决定提出了质疑,若非是意外发现了陈到这个将才,估计张扬今晚就会悄悄撤兵了。
甘宁这次劫营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太大的伤亡,仅仅阵亡了两千多人,而且其中被甘宁等人杀死的不过三百多人,剩下的人都是在混乱中互拥挤中被惨踏而死的或者被自己人误伤而死的。
士兵虽然伤亡不重,但是士气却是被打击的不小,本来日间一场大败,对军队的士气也有一定的影响,只是那场大战,张扬的士兵毕竟也经过艰苦的拼杀,几乎就在将要取得胜利的时候,中了杨奉的埋伏,功亏一篑。
而晚上的这一闹,却是将张扬军队的士气打击完了,你想想,敌人只有一百个人,竟然能够从东营门穿营而过,直从西营门出去,足足十里之遥,而且并未发现敌人的一具尸体,己方却死了两千多人。
究竟要不要退兵,张扬心中犹豫不决。不退兵吧,这仗已经没法打了,军队无士气,而且地利、人和都不在自己这边,也搞不清天时究竟向着谁。退兵吧,这脸上确实挂不住,十八万军队,连长安城的城墙都没有碰到,就灰溜溜地回去了,今后怎么混。
陈到不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之人,不知道张扬竟然还如此爱面子,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主公,如今我军士气全无,兵无战心,还需赶紧撤兵才是,否则恐为杨奉所乘,再退兵就难了。”

张扬也是担心这一点,闻言长叹一口气道:“我岂能不知,只是我十八万大军尽出,仅仅两天的时间便折损了五万人,却连长安城的城墙都没有摸到,就此退兵,我实在是心有未甘呀,而且,若是杨奉趁势追杀,唯恐扶风郡难保。”
陈到微微一愣,暗道,行军打仗,就要根据情况变化做出决断,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容不得半点犹豫,即便是心有未甘又能如何,倘若硬打下去,恐怕就不是折损五万人马这么简单了,估计这十八万人全部都会搁在里面。
陈到虽然是一个直脾气,但是心中的这番话却也是不敢说出口的,便换了一种方式劝张扬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是主公信得过陈到,扶风郡绝对不会落到杨奉的手中,一年之后,到绝对会为主公报此大仇。”
张扬又想了想,现在已经是草木皆兵,不退兵的话,实在没有半点好处,若是杨奉再派兵断了自己的粮运,到时候就算是想退兵也难了。于是,张扬点了点头,道:“就依叔至之言,这退兵的事宜就由叔至全权安排。”
张扬清楚自己的能力,也知道他的弟弟张野的能力,便将大权交给了刚被自己提拔一天的陈到,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道理张扬还是懂的。
得到张扬退兵的消息,杨奉大喜,下令徐晃率军两万从后面掩杀。
贾诩听了,急忙劝阻道:“主公不可,张扬虽然不可惧,但其手下的大将陈到,不但武艺超群,更是精通谋略,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而且张扬手下尚有大军十多万,非是溃退而逃,若主公派兵追击,必中其埋伏。”
杨奉听了,不以为然道:“张扬的大军一天经历两败,士气全无,退兵乃是无奈之举,即便陈到大将之才,孤掌岂能自鸣,不可能防备我军的追杀,文和多虑了。”
贾诩听了,微微一笑,并不再劝。
这便是贾诩的聪明之处,旦凡是高高在上的人,都不喜欢手下之人顶撞或者和自己对着干。田丰之所以被袁绍战败后杀死,祢衡之所以被曹操借刀杀人,都是如此,纵观中国历史两千人,有唐太宗之胸襟者又有几人呢。虽然这是贾诩聪明的地方,也是标志着他永远做不了忠臣,乱世结束之后,虽然不会成为佞臣,却是一个锋芒内敛,明哲保身,不敢犯颜直谏的中庸之臣。
一个时辰后,徐晃回来了,向杨奉请罪。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正是中了陈到的埋伏,两万大军损失五千,好在徐晃见机不对,果断下令撤退,才只是损兵五千,否则可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杨奉听了徐晃的汇报,觉得很不好意思,便开始自我检讨道:“奉不听文和之言,才遭此大败,此乃奉之过也,与公明无关,公明不必自责,且下去歇息去吧。”
徐晃见杨奉没有责怪,便躬身应了一声,转身便走。
这时候,贾诩突然出声道:“公明且慢。”
徐晃闻言转身,看着贾诩,不知道他有什么事情。只见贾诩对杨奉道:“主公,现在可让公明依然带着刚才的万五士兵追击,必然会大获全胜。”
杨奉觉得奇怪,问道:“我军方才因为追击,陈到设有埋伏,导致方才大败,如何还能再次追击?”
贾诩正色道:“主公,这一次我军必然大获全胜,若是再败,请斩贾诩之首,以慰三军。”
杨奉虽然将信将疑,但是毕竟贾诩有神鬼莫测之能,于是便依言派徐晃领着刚才的败兵,追击张扬的大军。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徐晃再次回来,向杨奉报捷。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此战轻易地袭击了张扬的后军,张扬大败,军马辎重,沿途遗弃无数。徐晃本想继续追赶,但见前方张野的骑兵已经准备后救,于是便收军回城。
杨奉于是问贾诩道:“第一次以精兵追击,文和料其必败,而后以败兵追击,文和认为必胜,两次都如文和所言,此中究竟有何玄机,还望文和教我。”
贾诩微微一笑,道:“此事不难。张扬虽然不善用兵,但陈到乃是将才,必然会亲率精兵以为后殿,以防我军追袭。公明所率之兵虽锐,却不能敌也,故知其必败。又因其是仓促撤退,既破我军追兵,便不会防备我军二次追击,而且张扬也担心槐里有变,必会会先遣一部分轻骑先归,留下步兵辎重慢行。我军乘其不备而再次追击,故知其必胜也,此乃兵之诡变也。”
杨奉、徐晃听了,心中慨叹,皆是佩服其高见。
下午还有一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