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张绣的重要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公,张鲁久居汉中,且其在汉中大肆发展五斗米教,民心已向,且汉中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我军若取汉中,必要攻其不备,方能一战而胜,若是事先被其有所察觉,则汉中非长久不能下也。”贾诩担心杨奉会对取汉中轻视了,这才将汉中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
杨奉很奇怪贾诩竟然能够说出这般弱智的话来,拿眼瞅了瞅贾诩,狐疑道:“文和以前不是说过吗,要到处宣扬张鲁和袁术勾结,然后以此为借口,兴兵讨伐张鲁?”
贾诩似乎已经猜到杨奉下面要讲什么,眯着小眼笑眯眯道:“不错,诩是这样说过,这也是我军进攻汉中的唯一借口。”
杨奉看着贾诩一脸自信的样子,不禁有点心虚,难道贾诩另有其他安排,于是颇为迟疑问道:“那...那么,张鲁在得知此事之后,岂能不做准备,这样一来岂非汉中短时之内难以攻下?”
贾诩呵呵一笑道:“主公莫急,诩敢保证,不出三个月,汉中之地必然归主公所有。”
杨奉大喜,既然想不透就不想了,于是急忙道:“文和既有妙计,可速速道来。”
贾诩面色一整,道:“主公,张鲁此人虽然将五斗米教经营的不错,但是在内政和打仗方面却是不行,汉中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在西川刘璋的一次次进攻下安然无恙,其实全靠了汉中的独特地形和张鲁手下的一个能人。”
“谁?”杨奉现在手下正是缺人,所以在听到“能人”两个字之后,便条件反射似的问了一声。
“阎圃。”
“阎圃?”
“对,阎圃,此人乃是汉中大才,也被张鲁倚为心腹,张鲁之所以能够在汉中屹立不动,全是靠了阎圃一人之功。”能够得到贾诩如此夸赞之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才,只是杨奉对三国了解不多,是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贾诩数年前曾经见过阎圃一面,并与之交流过,是以清楚阎圃的才能,但是,在贾诩夸赞阎圃的同时,脑海中不禁浮现了阎圃的形象,身材短小,体形偏瘦,面貌平庸中颇显丑陋,主公见了阎圃之后自会惺惺相惜,因为二人长得都是有点那个...那个奇特,贾诩想道。
“既然阎圃大才,岂非看不透此计?”杨奉那里会想到贾诩的脑子里会有这样的念头。
“当然能够看透”,贾诩还是一脸的平静,“汉中之地贫瘠,百姓生活并不富庶,是以能够对汉中有觊觎之心的也只有两人,第一个是刘璋,第二个便是主公了。汉中乃是益州咽喉,尤其是张鲁和刘璋有杀母之仇,汉中在张鲁手中,刘璋是寝食难安,而且数年来刘璋对汉中多次用兵无效更是使得刘璋心中不宁,无奈之下只能派大将张任驻守武都郡,严颜驻守巴郡,冷苞驻守梓潼郡,对汉中形成三面包围,为的就是担心张鲁提兵南下。因为出了汉中,向南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根本无险可守。”
杨奉轻轻点了点头,汉中对于益州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杨奉还是知道的。
“一旦张鲁和袁术勾结的消息被放出,张鲁自然会增加南北两方的兵力,以防刘璋或者主公进攻。但是,同汉中接界的不光是刘璋和主公,还有驻守在荆州北部的张绣的军队,这便是一支奇兵。”贾诩终于说到了重点之上。
“张绣?”
“对,张绣,张济将军的侄子。”
杨奉不知道阎圃的名字,却是听说过张绣的大名。历史上有名的宛城之战便是发生在曹操和张绣之间,本来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曹操却因为好色的原因,让张绣的婶母,也就是张济的遗孀陪睡,结果陪出事来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战死,就连曹操也差点被俘虏。
杨奉似乎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贾诩的计划,心中一动,问道:“文和之意莫非是想暗中招降张绣,然后在我军南下与张鲁大军胶着之际,让张绣率军突然西进,打张鲁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汉中?”
“主公果然是天纵聪明,诩正是此意。”贾诩拍马屁的功夫丝毫不在甘宁之下,刚才贾诩基本上就说了个差不多了,不要说杨奉,就是换成像吕布、张飞这样的莽夫也能够轻易猜出贾诩的意图。
杨奉老脸一红,“嘿嘿”一声干笑道:“这敢情好,张绣屯兵荆北,占据南阳和南乡两郡,手下不但有雄兵数万,更有胡车儿这样的猛将,也算得上是称霸一方的诸侯,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会甘心归顺于我?”

“主公这个问题问的好,也是此中之关键。”贾诩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却暗暗吃惊,主公竟然连张绣手下大将胡车儿的名字都知道,确实不简单,心中虽然吃惊,却是一脸含笑道,“张绣虽然颇有实力,但其却与其他诸侯不太一样。”
“哦,如何不一样法?文和对张绣很了解吗?”话刚出口,杨奉便后悔了,因为他突然想起张济也是凉州人,和贾诩是老乡,难怪贾诩如此了解张绣。
“呵呵,张济将军和诩都是凉州武威人,算得上是老乡。并且,我与张济将军相交多年,当初我重凉州出来的时候,张绣也只有十三四岁那么大,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估计他也有三十岁了吧。诩当年在凉州的时候,也算是微有名声,是以凉州人都认识贾诩,这也是董卓、李郭等人能对诩比较客气的原因。张绣在小时候就对诩比较崇拜,后来在张绣长大追随其叔张济之后,更是频频向诩请教,说起来我们也算是半个师徒关系。”贾诩笑眯眯地回忆起了往事。
既然贾诩这么自信,杨奉也就放心了,轻轻啜了一口茶,然后合上杯盖,将茶杯轻轻放在了桌子上。来到三国之后,杨奉也喜欢上了茶道,经过近半年的锻炼,杨奉的茶道也有了几分火候。
“张绣此人武艺高强,曾拜了童渊为师,一身本领甚是高强,素有北地枪王之称,若是为将,张绣绝对可算得上是一员良将,但是若是想成为一方诸侯,他就欠缺的太多了,但是好在张绣也有自知之明,屯兵宛城便是静观天下之变,想投一名主。”贾诩用杯盖轻轻刮着水面上的一层茶叶,然后轻轻啜了一口。
“张绣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杨奉听了很是奇怪,这年头占据了一方土地,又手握重兵,不想争霸天下的人简直就是傻瓜呀。
贾诩微笑着看着杨奉道:“主公,这天下人千千万,并非是每一个人都像主公这样英明神武的,有的人注定是要成为一代名将,有的人注定是要成为一代名相,更会有一些人在自己主公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便殒命沙场的,而张绣是注定只能成为一代名将。”
杨奉惊讶地看着贾诩,没想到贾诩竟然有这么高深的思想。
贾诩看着杨奉夸张的表情,点了点头继续道:“主公是不是觉得诩的这番话很是高深,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拿主公来说吧,论谋略,主公不如诩,论武艺,主公不及兴霸、公明他们,但是我们却全都心甘情愿地为主公所用,这是因为主公注定是未来的天下之主,主公拥有着驽御万人的本领,这种本领是我们所没有的,也永远是学不会的,因此您是主公,而我们只能是您的下属。”
顿了顿,贾诩忽然觉得自己扯的有点偏离话题了,于是便呵呵一笑,又将话题重新拉回:“因此,主公,劝降张绣乃是主公夺取汉中的关键所在。”
既然贾诩将张绣夸得像花似的,杨奉心中早就心动了,于是便道:“即然这样,还请文和书信一封,派人快马送到宛城。”
“主公不可。”贾诩听了,急忙一挥手,阻止道,“主公新起于雍州,实力在众多诸侯当中乃是最弱的一个,不足以让张绣有归顺的理由。因此,还请主公让诩亲往宛城一趟,劝说张绣归顺,方有可能说动张绣率军来降。”
“万万不可”,杨奉闻言大惊失色,贾诩可是杨奉唯一的谋士,这张绣的态度很不明朗,若是把贾诩扣押或者杀掉,杨奉就得不偿失了,在现在这群雄并立的时期,找一个谋士太难了,找一个像贾诩这样的超级谋士更难。
杨奉急道:“此行太过于危险,文和与张绣不见已有数年,安知其不会变心。若是张绣突然翻脸,坏了文和性命,岂非让奉遗憾终身。”杨奉没敢说被张绣扣下不放什么的,那样的话就显得太自私了。
听了杨奉的“肺腑之言”,贾诩心下极为感动,几乎是双眼饱含泪花道:“主公旦请放心,贾诩此去绝无任何危险,定能劝得张绣引军来降,主公就在长安静候贾诩的好消息吧。”
杨奉沉思了一会,终是叹了一口气道:“既然文和之意已决,奉也就不好再阻拦了,只是文和此行要万分小心,若是张绣不愿归降,千万不可勉强,要知,奉宁愿不要汉中之地,宁愿失尽雍州之地,也不愿看到文和出事。”
“主公...”贾诩已经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