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振翅欲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我接到朝廷的命令时,我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护匈奴中郎将,四品杂号将军。比那些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或者护鲜卑校尉什么的官职可是整整高了一品啊!这可以个官高一级压死人的时代,这个中郎将的称号在这种尚未开始大战的时代可是近乎于最高地位的武将了,而这个护匈奴中郎将正如其名,是执掌被东方所降服的南匈奴军部,地位足可以称得上是封疆大吏!
我听完卢植所说的正在发愣,要是说在接到命令之前我是想也不敢想能被封为这么大的官职,可是却又确实被封为这么一个大官,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站在我旁边的鲁肃拉了拉我的衣服,还冲我使眼色。我干净醒悟过来:“多谢卢先生提拔,伯羽定不辱没了卢先生威名。”卢植则是摆摆手:“谢不得卢某,是大将军安排伯羽能位居此职。伯羽还要与卢某同去大将军府上道谢。”果然是何进那个杀猪的,不过既然他安排一个这么好的职位给我,上门道谢一下倒也还能接受。“既然是大将军恩惠,伯羽自当前去道谢。”卢植拍了拍我的肩膀,不再说话,我也回房间去准备。
这次并没有带上鲁肃,毕竟是我去像大将军道谢,多带一个鲁肃有些说不过去,跟在卢植后边,不多时就到了大将军府。
进了大将军府的正堂,一个眉也不清目也不秀的中年男子坐在正中,这人目光松散,身体微胖,一看就是平日生活嗜饮五度而且饱思淫欲所造成的。
卢植先是拱了拱手:“大将军别来无恙?”何进见了卢植露出了松散的笑容:“子干前来,可是有何事要说?”卢植一指我:“这是朝中新任命的护匈奴中郎将齐风,齐将军听闻此事全靠大将军提拔,特来相谢。”我拱手一拜:“末将齐风,特来谢大将军提拔之恩。”何进摆了摆手:“什么提拔不提拔的,此位正好空缺,而卢子干和皇甫义真又向我举荐齐将军,既然是这二位老将军所举荐的人,肯定错不了。任命齐将军也是顺理成章。倒是那并州苦寒之地,怕齐将军年少受不住。”我则是一副谦卑的样子:“末将自幼崇拜霍骠骑,班定远般的英雄人物。这护匈奴中郎将实乃是末将毕生所求,怎会受不住那区区苦寒?还望大将军能信得过末将,末将必定不会出什么差错。”那何进笑了笑:“如此便好,子干还有何事?”“没有别的事了,还请大将军早休息,我等告退。”说完就带着我走了出来。
卢植对我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倒也没说什么。可是我把去大将军府的经过和鲁肃一说,鲁肃便皱起了眉头。“子敬为何愁眉不展?”鲁肃叹了口气:“只因公子所言。”我有些惊讶:“我此行有何不妥之处?”鲁肃微微低头:“公子此行倒是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那大将军何进有些奇怪。”“有何奇怪?”“若是那大将军是个英雄人物,有那超乎常人的魄力,欣赏公子统军武勇,封公子为中郎将倒也是没什么。可是公子所言那何进不过是个酒色之徒,如此废物如何能有这份魄力封一个十六岁的小将为如此要职?依子敬看,必是有高人为其出谋划策,而且目的并非是拉拢公子。”我背后有些发凉:“究竟是何人谋划此事,又是出于何等目的?”鲁肃耸了耸肩:“此计出自何人之手子敬并不知情,倒是这目的嘛……”
同一时间,大将军府。
送走了卢植和那齐风,何进转身走进了内堂。内堂中已经有两个人在等候何进,陈琳、许攸。
“子远,何某以依子远之计封那齐风为护匈奴中郎将,子远应该告诉何某为何如此行事了吧?”许攸捋了捋胡须,笑道:“大将军,您派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当护匈奴中郎将,想没想过这少年可能斗得过那并州牧丁原吗?”何进笑了笑:“料想那个十六岁的小子也斗不过建阳。”许攸大笑:“那丁原可是大将军的人,如此一来,并州与匈奴必为大将军所有,大将军看此计如何?”何进听罢也是大笑。倒是陈琳很冷静:“陈某观那齐风小子并非常人,若与以时日,必杰。倒不如拉拢那齐风小子,而非借建阳之手打压。”何进是个没注意的人,一听陈琳这样说,考虑了一下:“不如这样,先让建阳拉拢那小子,如果他不识抬举不肯为何某行动,再打压他不迟。”许攸和陈琳也同意如此。
再回到卢植家中,我的房间。
“如此一来,何进就可借那丁原丁建阳之手打压公子,而何进可得并州,匈奴两处兵权。”鲁肃解释完,我也回复了冷静,毕竟这还是雒阳,而非并州,暂时并没有什么危险。“如此一来如何是好?”我问鲁肃,鲁肃只是轻轻一笑:“此计成败全在丁原,或者说全在公子,若公子可胜丁原,则此计弄巧成拙尔。”我也明白了鲁肃的意思:“也就是说伯羽必须压住丁原?那子敬可有何良策助我?”鲁肃摇了摇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尚未到并州,子敬亦不知能否得胜。”我则是笑了一下:“说得倒也是,此事是伯羽太过心急了。”鲁肃颔首不语。

我在房间中来回踱步,设想着到并州是个什么情况。而鲁肃在一旁忽然开口道:“公子若想在并州立足,必要先得到并州士族的支持才行。”“嗯?子敬说说看。”“公子此去并州,想来是人生地不熟,那匈奴想必也不会平台尊崇公子号令。而且公子钱粮不足,无兵无马,此行若再与那丁原为敌,实在是凶险万分。但若可得并州当地名士所倚重,得钱财,征乡勇,调军马。以雷霆之势镇匈奴,以圣贤之德降匈奴,则并州无人可与公子争锋也。”我听后心中有了底,至少还是有出路的,并不像是我自己所想的无路可走。可关键是如何得到并州士族的支持?疑惑的看着鲁肃,鲁肃也知道我在想什么:“子敬曾闻雁门郡马邑有富户聂壹后人,不如公子结好此家?”雁门吗?确实是并州的一块好地方,但是这个聂壹是何人我倒是没有听说过,问鲁肃,鲁肃答道:“此人曾经诈降匈奴而诱匈奴单于于马邑,最终没能成功,想来后人也是忠君爱国的志士。”“如此甚好,还有没有别的可以拉拢的士族?”鲁肃摇了摇头:“并凉两州地处北地,与漠北临近,民风悍野,以强者为王,多有胡虏习气,士族并不是很多。”我却是笑了笑:“那不正好?反正那丁原手下也没有什么士族,这点上我们俩人算是平手了。”鲁肃苦笑着摇头:“就怕那聂壹后人以被丁原所降。”我也是苦笑道:“但愿并非如此。”
几天之后,我出发前往并州,护匈奴中郎将平日所在的地方应该是西河郡的离石城,此处地处关内,而且离太原郡的晋阳很近,而晋阳也就是丁原所在的治所了。
从离石城北上,出了关就是平定城,再往北走些路程就是美稷,也就是南单于庭。要是从离石城往西走不远就是河套草原,那时候的河套草原还是一片土地肥美的沃土,很多游牧民族在那里定居,而那些游牧民也是从属于我的势力之一。
至于鲁肃所说的那个什么聂壹后人所在的雁门郡,那是在西河郡和太原郡更靠近漠北的地方,恐怕是要先去上任之后才能考虑去寻找聂壹的后人了。而且上任后还要去和丁原打个照面,毕竟同在并州,就算以后要开打但现在也要做做样子,而且他是一州州牧,如果不去相见的话于情于理的说不过去。
虽然要去见丁原让我觉得很不爽,但是毕竟得到了自己的治所,也就是说我以后也是一方军阀了,心情不由得大好。路上可鲁肃几人说说笑笑,觉得没走了多少时日也就进入了并州的上党郡。
上党郡中山岭颇多,一行人行路也变得困难起来,我们几个武官还好,鲁肃可是吃了大苦了。好不容易来到了上党的郡治所长子城。郡守张杨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我们也从张杨那了解的一些并州的情况。
自打黄巾之乱以来,并州的匈奴人就有些死灰复燃的态势,上一个护匈奴中郎将就是怕起乱子而辞官不干了,这几年来都是丁原在主持和匈奴方面的事务。
要说那丁原倒是个人才,为人武勇,有一手漂亮的骑射绝活,就连当地的匈奴人都自叹不如。而南匈奴的单于名叫於扶罗,此人与丁原十分要好,也是个很勇猛人,手下分为右贤王与左贤王,而且手中的兵马也是不少,丁原也需让他三分。
至于那问起聂壹的后人,张杨也不知道在哪,而且还说并州没有什么聂姓的大家,若有后人恐怕也不姓聂了。
拜谢过张杨后离开了长子城,路上鲁肃苦笑着对我说:“公子所关心三件的事可都是在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啊。”确实,天下将乱,匈奴蠢蠢欲动,而一点出了什么岔子,就是我这个护匈奴中郎将的责任。丁原在并州苦心经营多年,不光把自己的治下管理的不错,而且还拉拢到了匈奴单于於扶罗这一强援,我如果要是想斗倒他恐怕是十分不容易。至于那我本想依靠聂家在并州立足的计划,恐怕也是很难实现了,毕竟经过这么多年,就算是聂家尚有实力,可是这一改姓我要想找到他们犹如大海捞针,根本就无从找起。
前途多难啊,我看了看鲁肃,他不在说话,而天空中忽然有雄鹰飞过,尖锐的鸣叫声把我的思绪也拉了回来,看了看身边的文臣勇将,有了他们,还怕这小小的丁原不成。
再抬头看了看天空,雄鹰早已不见了踪影,我的心中,却已经有一只雄鹰振翅欲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