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白马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宓儿!”这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子建,你好象心事重重。”甄宓观察到曹植眼里闪烁出一丝忧郁。
曹植拾起甄宓脚下的梅花,抚摩花瓣的尘土。一个多情的诗人一样喜爱梅花的傲节。“今天我见过父王,求他释放神医华佗,结果父王还是拒绝了。子桓指使光禄大夫贾逵给华先生恶意定罪。”曹植沮丧地说。
“华神医定的什么罪?”甄宓紧张地问。
“谋害魏王!死罪!”曹植无奈地回答。
一代神医被定下莫须有的死罪真是悲哀。
“我联合钟家兄妹觐见父王,害得钟会被父王大骂一顿。华先生啊,都是子建害了你!”曹植想起半月前许昌三顾寒舍请华佗救治父王,到头来父王没救成反倒让华佗也蒙受不白之怨。
甄宓一只纤手轻轻搭在梅花枝头上,叹息道:“听管先生说,一个人的生死由上天注定。或许对于华神医而言,这就是他的命运。子建,你也不要过分自责!”说到命运,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生,绣眉自然地扬起,眼神垂到地面。
“如果我不是一心想医治好父王头痛的老毛病,就不会去许昌请华先生进宫;如果华先生没有进宫,就不会触怒父王;如果华先生不触怒父王,就不会下狱受刑。如果,如果…”曹植双手抱着额头,心里的愧疚一语难言。
“为什么子桓要至华神医于死地?”甄宓睁大眼睛,似乎猜到答案,但还是询问曹植。
曹植颓然地说道:“还不是因为我!只要和我有关的人,大哥都要除之而后快。德祖就是这样离我而去!宓儿,我担心有一天因为子建噩梦会降落在你的身上。”
甄宓没有说什么,她知道子桓心狠手辣的性格。在这乱世生存,象子桓这样的人也许比子建混得更好。甄宓很不愿意看到曹植忧郁的眼神,因为这种眼神令她为之痛心;但是她明白以子建的性格的确不是乱世的适者,更多的时候子建对周围的事态只能报以无奈。为华神医,曹植居然这般自责。这显然不是他的过错。
“宓儿,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曹植欲言又止。
“什么忙?只要宓儿能做到的,一定帮你!”能为他排忧解难甄宓多少觉得安慰。
曹植望着甄宓娇美的脸,顿了顿,说道:“如果能请动宓儿的师傅秋水寒,一定能说服父王释放华先生。”
“你要请我师傅劝说你爹?不可能,师傅不可能答应的!师傅她老人家的脾气就是求她也没用的。”甄宓摇摇头。
甄宓的师傅就是洛神宫的主人秋水寒。“萧萧洛水,秋意微寒”。秋水寒因此得名。她是洛神宫第七代主人。洛神宫世代建在洛阳,里面全是貌美女子。洛神宫这一代掌门的宗旨就是顺天应人。秋水寒,一位了不起的女掌门,她将有魔道之称的洛神宫改造为中立的教派。从掌教以后,秋水寒一直视拥有洛阳的曹操为日后取得天下的霸主,整个洛神宫暗中拥护曹操。在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中原争霸战里,秋水寒充分发挥个人魅力,首先劝说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帮助曹操斩颜良,诛文丑;然后离间袁氏兄弟,使其自相残杀。她对曹操的支持得到曹操极大的嘉奖。洛神宫被曹操封为“护国宫”,秋水寒也就封为“护国宫主”,在正道和魔门之中声名赫赫。曹操什么事情都必须给秋水寒三分薄面,连四子曹熊都娶的洛神宫的美女为妻,足见洛神宫影响力有多大。
“哎,我也早知如此。有你师傅出马,万事必成。可惜…可惜!”曹植完全被失望和悲伤笼罩。
“子建啊,你不会怪我吧!”甄宓不忍心看曹植此时的心情。
曹植淡淡一笑:“没什么。不关宓儿的事!”
曹植府客厅。
“三公子,事情怎么样了?”姜火焦急地问。
曹植眼睛就能告诉答案:“实在很抱歉,子建已经尽了全力。连钟家兄妹都劝说父王,还是没用。听说华先生已经被光禄大夫定了个谋害魏王的罪名。”
邓宁茫然地望着曹植悲伤的脸。姜火忍不住问道:“这是个非常严重的罪名?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救?”
“死罪!”曹植有气无力。
“难道三公子想不出解救华先生的办法了?”姜火大吼道,情绪十分激动。
“姜少,冷静点!如果有办法三公子难道不会做吗?”邓宁一只手搭在姜火肩上,体内乾坤诀真气运于掌心。姜火顿时感觉一阵清凉,情绪缓和很多。
“办法有一个。只是子建曾经得罪过一位高人,请不动他说服父王。”曹植仰望窗外飘舞的雪花,后悔自己当年的冒昧行为。
姜火似乎看到希望,惊喜地问道:“哪位高人?只要能救华先生,就是八台大轿,我也要请他帮忙!”
曹植转过身仔细盯着姜火稚气的脸:“洛阳白马寺空慧大师!万物皆空,方显智慧。子建后悔当初对佛学的偏见,以至与空慧大师不和。如果两位能请大师明天趁父王到白马寺敬香还愿时出面说服,华先生就有希望!”
“好!我和邓少去白马寺找空慧大师!”
和负有才气的曹植相比,姜火没有他那份文人的倔强性格。象曹植这样孤傲的人去见空慧大师,一定不会有任何好结局。因此曹植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平添几分希望,这感觉来源于姜火和邓宁的信心。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雍门外(现洛阳市城东十二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该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据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一位神异的金人。那金人身高六丈,背项发光,从空中飞行而来。明帝不知此梦是吉是凶,第二天便询问众臣。一位叫傅毅的大臣叩首答道:梦见的金人是天竺圣人。于是永平七年,汉明帝派遣蔡谙、秦景、王遵等十多人由洛阳出发,前往天竺国寻求佛法。这十多位西行求法者过天山、越葱岭,辗转来到今阿富汗一带的古大月氏国。在那里,他们巧遇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乃同腾、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返回中土。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正西门)外,根据天竺佛寺式样,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寺院。鉴于佛经佛像由白马驮载而来,遂以白马寺为名。
白马寺建成后成为东汉最主要的译经场所。摄摩腾、竺法兰首先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之后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随着佛经汉译本的逐渐增多,佛教在我国日益广泛传播开来。所以尽管后来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白马寺一直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不过当时白马寺在中土的地位还不算太高。
姜火和邓宁来到白马寺。只见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邓少,白马寺是怎么兴建的?”姜火寻根究底。
邓宁专心地望着寺前巨大的白马雕像,慢慢地说道:“以前水镜先生在一本《山水经》里记载过白马驮经的故事。汉明帝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位金人从天而降,第二天问群臣。其中一个大臣说梦里的金人就天竺神僧。于是皇帝就派人去天竺寻找,几年后大家带回几位有道高僧,经书都是一匹白马驮运回京。皇帝很高兴就建造这么一座白马寺。”
“原来还有这个一个历史典故。哈哈,看来皇帝做个梦就能建造一座寺院,难怪天下你争我夺就为了当这个皇帝。那为什么寺门会分成三个?”姜火对白马寺的三座大小有别的寺门产生兴趣。
“佛门里有三种解脱的途径:空,无相,无作。这三座门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的‘三解脱门’。这些都是那本书里记载的。”邓宁象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是敲门进去?还是偷偷潜入?”姜火望着庄严肃静的寺院有些拿不定主意,这还是极少遇到的难题。
寺内钟声突然鸣响,一切的肃静褪去。姜火的心绷紧,不知发生什么事情。“由大门进,由大门出!”邓宁的话声音响亮。两人还没用力敲门,门就自动打开。所谓“夜不闭户”就是如此。推开寺门却发现诺大的寺院空无一人。整个白马寺为一字长形院落,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园内古树成荫,增添了佛国净土的清净气氛。姜火看得心旷神怡。邓宁眼望山门殿前的铜钟,钟声停止,余韵忧存。邓宁涌出一股莫名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拄足山门殿。
“两位施主可是前来拜访空慧大师?”一位小和尚双手合十,恭敬地站在姜火、邓宁面前。
整个白马寺悄无声息。月光下婆娑的树影更显出寺院的宁静,小和尚的出现如同鬼魅,无声无响地站在姜火、邓宁面前。
姜火奇道:“小师傅怎么知道我们来此的目的?”
“空慧大师晚饭后吩咐小僧敝寺有贵客光临,命小僧负责迎接。”小和尚回答。
“哈哈,这位空慧大师与水镜先生一样神机妙算。”姜火表面上若无其事地冲邓宁笑道,暗地里心叫好险:幸亏选择从正门进。白马寺有如此厉害的高僧,若是翻墙潜入,可能被寺内的和尚当作贼人。
本来两人准备堂堂正正地敲门入寺,可是一声钟响差点让姜火乱了手脚。“我的天,刚才寺内一声洪亮的钟响差点没吓坏我。”姜火笑道。
小和尚说道:“刚才钟响是敝寺开始晚课,所有僧人都要回房修习禅理。佛祖爱清净,敝寺平时非常安静的。请问哪位是邓施主?”
邓宁诧异地瞧了瞧姜火,然后目光回到小和尚身上:“我就是。”
姜火笑道:“邓少可是名人了,连佛门中人都知道邓少的大名。”

小和尚说:“请邓施主在山门殿稍等,空慧大师做完功课就来见你。请这位施主到厢房休息。”
“大师好偏心,让我在厢房喝西北风啊!”姜火不满地说。
“空慧大师既然如此吩咐,自然有他的道理。施主请!”小和尚单手合十,另一只手引姜火向西院。
邓宁镇定地对姜火说:“就按大师的吩咐做。到时候我全力说服空慧大师!”
“好!我可不希望邓少搞不定就来厢房找我。”姜火似乎相信自己兄弟的辩才能力,头也不回地朝厢房走去。
供奉四大天王的山门殿是佛门第一重殿。殿四面各立着一位天王泥塑像。四大天王是佛界神将中最有名气的,其梵语的汉语音译为“缚日罗”或“伐折罗”,即“金中最刚”,指牢固、尖锐、能摧毁一切,因此又称“四大金刚”。
转过正首的中央佛龛内是泥塑弥勒笑像。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位,成为未来佛。邓宁望着弥勒像,心情豁然开朗,想到:世间众生都能像弥勒佛一样笑口常开那该多好。
“阿弥陀佛。邓施主可对这些佛像感兴趣?”一位高僧从殿后闪出。
这位就是白马寺最著名的有道神僧空慧大师。他年纪八十开外,花白的胡子留下岁月的痕迹。这是一张既苍白又骨瘦如柴的脸,眼睛深陷在眉骨与隆起的颧骨之间,更显出年迈的瘦弱。精神状态又是出奇的神采奕奕。左手平托着袈裟,右手捏着一串佛珠。空慧大师闭着双眼,完全凭直觉判断出邓宁的方位,甚至目光。当他睁开眼睛,竟是炯炯有神地和邓宁的目光直接相触。眼睛是那样的清澈,似乎能穿透直至心里。空空的眼睛?邓宁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空慧大师指着四座塑像,说道:“据佛经《集说铨真》载:四大天王就生在古印度著名的须弥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瑶。四大天王各居一山,保护一方世界。须弥山四面,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说完朝向第一位天王佛像,这位天王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
“这就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主守东方,据称他能护扶国土,故称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住须弥山黄金棰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空慧大师望着兴趣浓厚的邓宁,目光里带着一种期盼。
“第二位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他住须弥山琉璃埠。据说他能率诸鸠般荼、薜荔等主守南方浮提洲。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空慧大师朝向旁边身青色,穿甲胄,手仗宝剑的天王佛像。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扶人民,他住须弥山白云量,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称赤索,看有人不信佛教,就用赤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空慧大师朝向第三位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的天王说道。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多闻’比喻福、德,闻于四方。他住须弥山水昌盛,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财物。”空慧大师把最后一位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的天王介绍完毕。
持国,增长,广目,多闻。邓宁默念这四个佛学偈语,问道:“大师,一个伟大的人的目标就是这四点么?”
“邓施主很聪明,也很有慧根!”空慧大师称赞邓宁。
“记得小时候管仲先生曾说我资质平平,将来只是碌碌无为之人。为了这句善意的评价,我努力要求自己,试图改变这一预言。”邓宁第一次向外人道出心里话。
“你很坦然。其实万物皆空,方显智慧。只要你达到空慧的境界,那么你的努力才有意义。”空慧大师的对邓宁的要求绝对苛刻。
“很难的事情啊!我怎么可能做得到呢?”邓宁不是没有信心,而是不知道“万物皆空,方显智慧”的真谛,甚至连一个大体思路都无从谈起。
空慧大师突然射出一道坚定有力的目光:“只要努力你一定可以做到!因为你和佛门很有渊源。”
邓宁疑惑不解地望着空慧大师清澈见底的眼睛,这个眼睛表面上没有任何事物,实际上包罗万象。
“你看看这串佛珠有什么特别?”空慧大师将佛珠平摊在掌心。
这是一串极其普通的佛珠,檀香木制成,每颗珠子都是檀木色大小相同,一共九九八十一颗。东汉末年,佛教文化尚未发展。除了洛阳白马寺,其他城市都没有寺院;佛门里的神佛在民间还没有广泛流传,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各个佛像代表什么;佛门里的器具也还鲜为人知。一串普通的佛珠对于邓宁这样初出茅庐的青年还是很新鲜的事物。
“这佛珠没有什么特别。”邓宁实话实说。
空慧大师摇摇头道:“不对!这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你刚才还没有用佛性来观察它。”
“佛性?”邓宁听得一头雾水。
“呵呵,说道佛性也许真的难为你。你试试用乾坤诀的力量来解开这串佛珠的秘密。”空慧大师象个私塾教书先生,询询诱导邓宁。
既然连邓宁的姓都知道,知道邓宁身怀乾坤诀的神奇力量也不为怪。邓宁全身放松,运转乾坤诀真气在体内循环一个周期,突然间眼前一亮,那串貌似普通的佛珠果然变得非同一般。佛珠散发出一股绚丽的色彩,珠子的表面烨烨生辉。更令人吃惊的是每个珠子犹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断转动出九九八十一个角度。这种生命般的灵动感觉美妙的无法用言语表达,邓宁完全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觉之中。难道这真的是大师所说的佛性?难道我和佛门有缘?我的慧根在哪里?邓宁不断涌现出一个个问号,感觉就随着越来越多的问号变得模模糊糊,最后恢复成先前的状态——一串普通的佛珠。
邓宁控制不住自己平静的情绪,开始激动,体内的乾坤诀真气突然变得汹涌猛烈。“保持冷静!运功压气!”在这危险关头,一个清脆的声音输入耳膜。紧接着是佛珠被手捏动的清脆响声,如同山涧鸟鸣。空慧大师简直能令一串小小的佛珠幻化成世间各种美妙的声音。一个静使邓宁心神恢复正常。
“多谢大师救命之恩!”邓宁感激地说。
“入佛就要心无杂念。哎,邓施主虽然有佛门的慧根,但真要修炼成佛尚需时日。”空慧大师遗憾地说道。
邓宁问道:“刚才我差点走火入魔,难道就是心存杂念?”
空慧大师点头道:“都是老衲操之过急!适才老衲想牵动你体内的乾坤诀真气来导引你入佛,但是似乎你对真气还不能控制自如。”
邓宁惭愧地说:“我修炼乾坤诀已经好几年了,真是没用,还是不能真正运用好乾坤诀。”
“乾坤诀有着超出儒家、道教、佛门之外的神奇力量。你和乾坤诀有缘,慢慢就会掌握好乾坤诀的神奇力量的。乾坤诀真的有引导佛门的力量?”空慧大师还没有确切知道乾坤诀的威力,适才让邓宁用乾坤诀入佛只是一个试验。
在空慧大师的指引下,邓宁参观了山门殿后的一座大佛殿。殿脊正上部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殿的中央供奉着三尊佛像:中为释迦牟尼,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这三尊佛像构成了“释迦灵山会说法像”。这取材于一个佛教禅宗典故。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面对众弟子,闭口不说一字,只是手拈鲜花,面带微笑。众人十分惘然,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释迦牟尼见此,就说:“我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样,摩诃迦叶就成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宗传人,中国佛教禅宗也奉摩诃迦叶为西土第一祖师。白马寺大佛殿的“释迦灵山会说法像”就是根据此传说塑造而成的。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宝殿”。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
大雄宝殿后有接引殿。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牟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共十三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寺南还有两座夯筑高土台,台上立着一块“释道焚经台”字样的通碑,这就是焚经台。这个焚经台记述了佛教徒与中国方士之间的一场角逐,以佛教取胜而告终,汉朝佛教由此兴盛。
借着月色和寺内通明的灯火,空慧大师有意领着邓宁参观了白马寺所有建筑。邓宁饶有兴趣地参观寺院,头脑里不断涌现出各种有关佛门的想法,到最后竟然忘记来此的目的。姜火苦苦等待几个时辰还不见邓宁回来,终于忍不住溜出厢房,正好劈头撞到邓宁身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