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汜水关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娘个希皮的,这帮兔崽子吃饱了撑得,不好好的在自己的地盘里享福,跑到洛阳来和老子过不去....”,董卓接到诸侯会盟前来讨伐自己的消息后,先是大惊失色,接着又发起狠来,毕竟董卓刚刚控制了朝廷,又收罗了天下第一猛将作为羽翼,很是有些志得意满,在这种情况下,董卓又怎么可能放弃手上的荣华富贵而未战先逃呢。于是他急急忙忙的命亲兵召集手下文武商议对策。这董卓手下倒也有几名人才,文有李儒和贾诩,武有吕布和华雄,除却这几人剩下的大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机会来了,凭自己的本事,要杀这些关东诸侯还不是易如反掌,这次我可得好好表现表现。吕布激动的想着,他昂首挺胸,大声说道:“父亲不必忧虑,那些关东的诸侯,在我眼中就像草鸡瓦狗一般,只要父亲给我一万精兵,我一定把这些诸侯的头颅拿来献给父亲。”。
董卓一听吕布这么说,心中惊魂稍定,心想:对呀,我怕什么呀,那些关东的杂兵怎么可能敌的过我的西凉精兵,更何况我这个新收的干儿子可不是吃素的!当下就勉励了吕布几句:“有奉先在,为父可以高枕无忧啦。”。
董卓刚说完,就听见一个雄壮的声音说道:“杀鸡焉用牛刀,用不着劳动温侯的大驾,我华雄愿为相国分忧解愁,将这些关东诸侯斩于马下。”。原来,华雄也犯了和程普一样的毛病,不过程普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尤其是程普确认了黄忠的武艺之后,对黄忠是甘拜下风,更是和黄忠成了很好的朋友。华雄却没有程普那样的胸襟,而且本来他就不待见吕布这种卖父求荣的小人,再加上吕布自恃武艺高强,而且又是董卓的义子,平时根本不把董卓手下众将放在眼里,所以两个人颇有积怨,华雄这次见有杀敌立功的机会,就毫不犹豫的跳出来和吕布争抢。
见手下两大猛将争着请战,董卓也挺高兴,不错不错,平时没白养你们。不过董卓也有点拿不定主意,论勇猛,吕布当仁不让,绝对是自己手下的第一猛将,不过华雄也不错,而且还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人了。选哪个好呢?董卓便以询问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心腹谋士李儒。
这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其智谋可以说是非同小可,可惜没用到正路子上。和他老丈人一样,这李儒也是一肚子坏水。见岳父看自己,心里想了想,慢慢的说道:“这些关东联军虽然打着讨伐相国的旗号,其实也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的,他们有十八路人马,每一路人马都要顾及自己的利益,所以决不可能万众一心,齐心合力的来攻打咱们,更何况我军还有汜水关和虎牢关这样的天下雄关,只要能据雄关而固守,自然可以化解这次的危机....”说着,轻轻摇了摇头,缓了口气,接着道:“不过咱们也不可不战先守,以致失了士气,一定要先和他们打一场。华雄将军说得很有道理,杀鸡焉用牛刀,就请相国和温侯作壁上观,相信以华雄将军的本领必能斩将立功。”。李儒这番分析倒也中肯,说出了关东联军的弊端。至于选人出战的问题,连李儒这样的智谋之士都没选天下无双的吕布,而选了华雄,可见吕布这人多不招人待见。
董卓见女婿这么说,当场拍板,命令华雄为骁骑校尉,带领五万马步军,同时命令李肃为监军,胡轸,赵岑为副将,星夜赶赴汜水关迎敌。
=====================
关东联军这里的布置也和封华所知的历史差不多,十八路诸侯齐聚,兵力达三十万之众,兵力最多的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就有三万多人,兵力少的也有一万人左右,而自己的主公孙坚则只带了五千兵马,是诸侯中最弱的一支。到了酸枣,一路行军的辛苦把封华第一次参加战争产生的兴奋给生生磨掉了,而且看到了袁氏兄弟的强大和自己一方的弱小,封华不禁产生疑问:我军的实力这么弱,可主公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这次伐董呢?
其实孙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时代的人对门第和出身非常重视,由于孙坚是轻绞出身,更在早年起兵的时候杀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可以说是声名狼籍。所以到现在也没什么有本事的谋士来投靠孙坚。一个没有谋士的军阀是很痛苦的,孙坚现在的情况很像历史上遇到诸葛亮之前的刘备,所以孙坚急于摆脱现在这种状况。正好董卓在这个时候倒行逆施,欺君罔上,于是孙坚紧紧抓住伐董这个机会,好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和其他的诸侯一样,也是有忠君爱国之心的。
像封华这样的年纪和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联盟军议的,所以封华和孙策等人留在营地里等待孙坚的消息,一直等到天黑孙坚才回来。
“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担任联军先锋,并攻下洛阳的两大屏障之一——汜水关。”这个消息不出封华所料,因为这根本就是孙坚自己争取的任务。既然有任务那咱们就做任务,这是封华前世玩电脑游戏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不过在攻打汜水关之前,可要好好的计划一下。众人在孙坚的营帐集合,商量具体事宜。出于对封华等人的喜爱,孙坚特许几个少年参加军议。

“既然这样,就按照汉升的计划吧。”孙坚原本的打算是:以全部的兵力攻打汜水关,来个一击成功。可是封华却事先知道,袁术这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家伙会在关键的时刻在背后给孙坚来一刀,也就是卡断孙坚的兵粮供给。于是封华向师父黄忠‘婉转’的表达了对袁术的看法,出于对徒弟的信任,黄忠便在军议上把这件事说了出来,孙坚立马就吓了一跳,他早年曾经在袁术手下混过一阵子,以他对袁术的了解,袁术是绝对有可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好家伙!要是真的在攻打汜水关的时候把兵粮给自己断了,那自己不死也得褪层皮。为了保险起见,孙坚决定采用黄忠的计划:把五千人的部队分为两拨,自己和孙策,再加上黄忠师徒带领三千人攻打汜水关,程普则领着周善和其余三大家将带领两千人接应自己。
计议已定,众将拔寨开道汜水关。
以孙坚的性格,打仗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猛打猛冲,很少采用计策。更何况这次是在天下人面前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战,孙坚迫切的想要打出自己的威风。众人一路急行军,到了汜水关前,摆开阵势。华雄也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消息,知道是江东猛虎孙坚亲自领兵前来,华雄不敢怠慢,同时也很是兴奋,因为他早就想和孙坚较量一下了。华雄领兵出关,摆开阵势,和孙坚的大营隔一箭之地相望。孙坚曾经和董卓并肩作战,因此和华雄也算是旧识,见华雄出关,亲自出马叫阵。
华雄的副将胡轸在西凉军中也算是武艺不错的将领,见孙坚出马,便想显显身手,立个头功,当下不等华雄说话,便拍马出阵,指着孙坚大骂:“匹夫,何不早降!”
孙策的脾气可比他老子还要暴烈,一听这话,当即大怒,也不作声,挺枪拍马,直取胡轸。此时孙策的身形已经和成年人无异,只不过他才十五六岁,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胡轸见出来这么一个小青年,便没把孙策放在眼里,漫不经心的拍马相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那个没什么名气的胡轸就被未来的小霸王刺于马下。孙坚见儿子获胜,立刻挥军攻向关前。由于胡轸被杀,董卓军士气大降,华雄见势不妙,连忙收拾残兵退回关内。
“他妈的,本来老子可以用单挑胜过孙坚,然后把他的部队一网打尽,现在都被胡轸这个混蛋给搅和了....”听华雄破口大骂,监军李肃虽然是吕布一方的人,在出兵前也答应了吕布要给华雄点颜色看看,可李肃作为一名谋士,也知道在这个时候决不能窝里斗。他两个眼珠一转,对华雄说道:“将军,孙坚今日斩了胡轸将军,到了晚上的守备必定松懈,依肃看来,咱们晚上去劫孙坚营寨,必能有所斩获。”华雄见此计不错,就和李肃详细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华雄负责劫寨,而李肃则和赵岑一起绕到孙坚军的后方放火。
==================
夜幕降临,幽静无声。华雄领着三千步兵悄悄的从关上出发,等摸到了孙坚的寨门口,这才发现不对:孙坚的营寨竟然是空的。华雄立刻醒悟自己中计了。“快撤退!”华雄刚喊完这句话,便从孙坚的大营两翼的树林里冲出两支兵马,左边黄忠,右边孙坚,直取华雄。华雄是知道孙坚的武艺的,心想:逃命要紧,自己还是挑个软骨头捏吧。于是拍马舞刀迎战黄忠。“当!”双刀相交,迸出一声大响。华雄感到自己的双臂被震麻了。好家伙,敢情自己挑了块比孙坚还硬的多的骨头。
由于华雄要领兵偷袭,而孙坚要伏兵反偷袭,为了防止形迹被敌人发现,双方布置的兵马都不多,但是孙坚手下的将士素质要比华雄好得多,更有猛将黄忠带队,所以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华雄手下的士兵死的死,降的降,就连华雄自己也被黄忠生擒。
“华雄将军,肯降否?”这次孙坚的获胜可以说是偶然的,本来白天孙策斩将立功,按照孙坚的想法要好好的给儿子庆祝一下。可是我们的猪脚封华却知道,华雄一定会来劫寨。于是众人合计了一下,安排了这么一出。封华能知道华雄来劫寨,其实也是沾了关羽的光,毕竟关羽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以致于在演义中被关羽杀死的华雄也跟着身价倍增。所以封华就对演义中华雄的情节记得比较清楚。
只是封华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至少他并不清楚李肃会绕到自己的大营后方放火。不过幸亏当初为了防备袁术使出绝粮计,孙坚给程普留了两千兵马,而李肃的部队刚绕到孙坚的后方,就被程普发现了。剩下的事就容易了,李肃和赵岑被杀,华雄被擒。
“要杀便杀,不必多言。”身为曾经的西凉第一猛将,华雄也是个有尊严的武者。孙坚无奈,挥了挥手。
“且慢!”作为封华来说,既然决定跟着孙坚混了,那么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为孙坚军着想。像华雄这样的猛将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紧俏商品,那是能收就收。可没想到的是,由于孙坚手下尽是些大老粗,竟然就那么简单的问了华雄一句“你投降吗?”,在得到否定回答之后就要杀了对方。封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决定亲自出马,给华雄做一下思想教育工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