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却又鼠目寸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绍和曹操少时因为好游侠,走到了一起,而成年的他们又以共同的敌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的敌人是谁呢?他们共同的敌人就是被人们所憎恨的董卓。
以上我们提到袁绍在家的行为引起了中常侍赵忠的不满,为了家人不得不放弃自己一贯的生活,做了何进的直系部下。
袁绍来到长安,与曹操一起任御林军官。当时皇帝,也就是汉灵帝根本不问政事,只知管宦官们叫“阿父阿母”,只知在宫廷里学驴叫马嘶,而朝廷的大权就这样俱落在“十常侍”的手里了。年轻时的袁绍,颇有胆识。他与大将军何进合谋,计划着一锅端掉“十常侍”,为朝廷除去元凶。然而,何进是什么样一个人呢?何进本质上是一个屠夫,有勇无谋之徒,袁绍与他合作自然就不会有好结果了。
不久,何进的计划就泄露了,十常侍就抢先下手,在宫中做好埋伏,引何进进宫后,就杀掉了何进。何进被暗算之后,袁绍和兄弟袁术率兵突入皇宫。对太监怎么样呢?见一个杀一个,当然这其中被两兄弟误杀的,也不占少数。一时间宫廷血流成河,太监如过街老鼠。“十常侍”的首脑人物张让虽暂时逃脱,但后因大势已去而投河自杀。
在这次事件中,袁绍有滥杀无辜之嫌,在剿除“十常侍”的过程中,袁绍虽颇立功勋,然而功不抵罪,袁绍方屠十狼,又引一虎,招董卓入京,正是袁绍当初替何进出的点子。袁绍为什么给何进出点子,让董卓进京呢?因为当时何进想除掉十常侍,但是,又因其妹何后反对,所以何进就找人商议如何除掉十常侍,也正是此时,袁绍给何进出了这个点子,想借助外部力量杀掉十常侍。
这时的董卓正在找机会施展他的野心,而袁绍又给何进出主意让他进京,董卓别提有多高兴了。接到密令之后,马上进京,然而,在途中京城突变,何进被杀。当然,何进被杀对董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人能与他抗衡了。董卓进入长安之后,军政要权一手独揽,曹操不得不陪着袁绍,分头逃往中原,即所谓“山东”,按当时的“山东”指西岳华山以东,并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虽然都是逃亡,但是,他们的逃亡却是不同的,曹操的逃亡是凶险狼狈的,而袁绍的逃亡则不失为一次华丽的做秀。当着人见人畏的董卓之面,袁绍居然敢拔出刀,当堂顶撞道:“你以为天下强人,只有你一个人吗?”说罢,袁绍倏然转身,将自己的官帽往门旗上一搁,以气吞山河之势,扬长而去。当然,一旦离开董卓的视线,迅速将轩昂步态改为撒蹄狂奔,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许在袁绍看来,引董卓入京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之事。如将董卓暴行视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历史机遇,那么,袁绍不正好等到一个拥兵自重的大好机缘吧。他可以一边整顿军备,一边把战鼓敲得堂堂正正的。袁绍也正是这么做的,一回到自己的河北老家,便立即以自己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在中原发起一场讨伐董卓的运动,一支实力不弱的联合部队,短时间内便聚集在袁绍旗下。这支联合部队的主要成员有: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和他弟弟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等人,也算是人才济济,共有数万雄兵猛将。当然,这时天下的诸侯对董卓早就心存不满,"多欲起兵讨卓者"。并且,东郡太守乔瑁伪造了朝廷三公给各地诸侯的书信,历数董卓的罪行,并称"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这下子,大家有了理由,名正言顺地组成了讨伐董卓的联盟。
袁绍也理所当然地被公推为盟主。推袁绍为盟主不仅因为他的来势大,还有另外的原因:他逃离长安之后,董卓听说袁绍带头造反,于是对袁绍在长安的亲戚族友共300余人进行了血洗,其中包括袁绍那位太傅叔父袁隗。这一番家族血仇,对抬升袁绍的身价,一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袁绍虽为众望所归,其实很负众望。虽势力强盛,并且已完全可与董卓分庭抗礼,但袁绍任盟主之后,却迟迟未有动静,按兵不发。每天的歌舞排场,一场不拉,每晚的楼台酒会,一杯也不少。
当时曹操在哪呢?我们以上说曹操与袁绍的共同敌人是董卓,那么联盟起义讨伐董卓也少不了曹操。曹操当初从洛阳隐姓埋名逃回故乡后,招兵买马有了五千多人。盟军起兵后他也参加了,袁绍给了他一个奋武将军的头衔。盟军中不少人看到袁绍兵强马壮,而且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都视其为英雄。只有济北相鲍信感叹曹操的才能,对曹操说:"不世之才,能拨乱反正的人,就是你呀。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一时强盛终究难逃灭亡(指袁绍)。你就是天下的希望!"曹操渤海太守的官职实在是太小了,作不了盟主。于是袁绍自称车骑将军,并以朝廷的名义授予其他人官职。

像曹操这样的人,看到袁绍按兵不发,迟迟没有动静,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心情,他被惹恼了,他掷地有声地对袁绍嚷出一句“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话后,便率领自己当时有限的五千兵员,单独“西向”,向董卓兴师问罪去了。仅五千多人,可想而知,曹操被杀得大败,回营后难免要对袁绍骂几声。袁绍理亏,便不断地安抚曹操,但“按兵不动”的既定方针,却丝毫没有改变。
看来都被袁绍蒙在鼓里了,也许他根本就不想对董卓进行讨伐,报仇血恨的念头也只是一闪即逝。袁绍只是将董卓看成一次机遇,正好借此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当然袁绍的这种做法加速了内讧的发展。袁绍先胁迫韩馥让出冀州牧,而后,他又与另一个盟友公孙瓒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袁绍的过河拆桥,不讲信义,在对待这两个盟友的态度上得到了极为昭彰的体现。当年推袁绍为盟主,韩馥用力最勤,立刘虞为帝,韩馥也是他的主要同谋,然而,韩馥却反而成了他砧板上的第一块肥肉。为迫使韩馥让出冀州,公孙瓒对袁绍帮助最大,但是,韩馥被迫自杀后,袁绍立即又把矛头对准了公孙瓒。
在与公孙瓒相对较为惨烈的战争中,袁绍大将麴义劳苦功高,甚至还救过袁绍的命。然而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公孙瓒一败,袁绍便借口麴义忤傲不逊,把他杀了,顺势整编一支麴义的军队。可见袁绍是一个过河拆桥,不讲信义之人。
在讨伐董卓期间,只有联合部队中骁勇无比的孙坚曾以单挑之势与董卓交过手,不过因为袁绍的弟弟袁术有私心,不给孙坚发粮,最终还是没能取胜。可真有他们兄弟俩的,各怀鬼胎,外面的敌人还没有消灭,只知道在窝里斗,真是鼠目寸光之徒。
在讨伐期间,袁绍还曾向曹操提议道“西面的事别去管它,咱另立一个朝廷吧,刘虞汉室宗亲,就是一个现成的人选。”以曹操聪明的头脑,他决不会去做这样的糊涂事的,曹操当时的志向是整理河山,一匡天下,而不是分裂版图,加剧动荡。而此时的曹操也正好看出袁绍的可鄙之处:董卓在长安挟制老皇帝,你袁绍在家乡河北邺城另立新朝廷,倘若如此,袁绍在和董卓旗鼓相当的同时,不也就沦为董卓的一丘之貉了吗?可惜的是袁绍虽然野心勃勃,但眼力却实在差劲,曹操虽明确告诉他“刘虞肯定不会同意”,他仍然一意孤行。结果当然还是曹操正确:刘虞逃到山里去了。
袁绍作了盟主后,自立为车骑将军,暗中拖后腿,把个人利益凌驾于朝廷之上了。当然,这也就预示了这次联盟的失败。没多久,联军本身则迅速作鸟兽散,果真是来如风去如电,盟军就这样虎头蛇尾,作为一个整体真可谓一枪未放就堕落了。从此后,讨伐董卓就再也没有被认真讨论过。这样的失败,是无法从外部来寻找原因的,原因只能在内部,虽然盟军人多势众,但同床异梦而又勾心斗角。曹操的一番苦心,也因袁绍的鼠目寸光而付诸东流了。
其实,当董卓听到袁绍带头造反之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摆出了一副要大举发兵征讨的样子。然而,尚书郑泰告诉他:“诸侯们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袁绍公卿子弟,纨绔膏粱;张邈东平长者,糊涂迂腐;孔伷清谈高论,纸上谈兵,打起仗来全都不是您董相国的对手。为了这样的一群废物出征,不是太掉价了吗?不过西方的羌人彪悍善战,不可不防。”看来这样的结果早就在郑泰的意料之中了。
虽然袁绍野心勃勃,但却又鼠目寸光,也正因为这点才导致了这次的失败。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