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奸雄还是能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一直被世人称作奸雄,不仅仅是基于许劭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受了其子曹丕的牵连--正如如今人们在唾骂之时常累及对方父母一样。
有一个关于《三国演义》的评论,"奸雄曹操时篡贼曹丕的儿子",其实非常有道理。这是说,曹操之所以被称为奸雄,是因为他的儿子曹丕篡了汉。而曹丕篡汉是曹操为其扫平了道路,曹丕作了皇帝即追称其父为武帝。在这一解释下,曹丕可以说:生吾者孟德,吾生者魏武。君主统治需要忠臣,当然最反对篡臣。对于篡臣本身,江山既已篡去,皇帝也已作了几代,对他没有多大办法;但至少他还有父母,还可以设法解愤。于是,曹操就成了"奸雄"。
《三国演义》将其说成是“奸雄”,对于曹操来说,这并不公平。
曹操出生在一个大家族里,说他的家族是豪强地主一点也不过分,他老子就是通过钱财买了个太尉来当,这官有多大?也就等于现代的三军司令。由于这种情况,曹操将来进入仕途是必然,而曹操从小也希望为国为民出力。所以一开始他的思想非常简单,也不是很懂政治。
这时,正好有一当地的大户违反,这大户与朝里的宦官有着联系。
所以曹操也非常为难,但话已说出口,就只好硬着头皮去办了,于是他就把这大户打死了,这下可不得了,一下得罪了宦官集团,但碍于他老子是太尉,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也不能就这样算了,就向皇帝上奏,说曹操为官不赖,理应升官,就借这个理由把他调走了,别在我眼前晃了,正所谓“眼不见心不凡”。过了几年,他又升至一地为官,当地的富户听说曹操来了,举家迁走,他来了还能行吗。当曹操看到这一情况,也不觉心灰意冷,思量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能做点什么,于是他回到了老家,闭门读书,静待天下大乱。
曹操年纪轻轻就做了孝廉,用现在的话说颇有点政治上的"希望之星"的味道,毕竟那个时候就是五十岁被举孝廉也不该算老的,何况当时他才二十岁。
一个年轻的领导刚上任自然受了血气方刚的蛊惑,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曹操也不例外,摆出一派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架势,"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最后形成了"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的良好局面,这期间好像还真棒杀了一个人,居然是当时宠臣蹇硕的叔父,可见曹操愿望的确是要做个好官的。
后来,曹操之所以选择做一个“奸臣”,也可以说是逼出来的。在那个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进入到建安年代时,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早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催等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在这一系列的语言与行动中,虽然曹操有些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先动手,曹操才反击的。曹操总不能高高兴兴地等死吧?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司机就马上被处死了。所以说,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也许曹丕是有贼心却没贼胆,而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曹植也太狠了,难道他不念一点夫妻之情吗?
总而言之,曹操诛杀董伏等人,客观上有避免重蹈覆辙之意,并不是单纯的以牙还牙。
因此,我们不能一口就咬定,说曹操就是一个奸臣。
其实曹操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家。其军事上以官渡之战最令人津津乐道,曹操以七万兵对敌军七十万兵的袁绍,居然能够运用天时地利,加上高明的计谋,竟能以寡敌众,克敌制胜,统一了北方,难怪和他不同阵营的谋略家诸葛亮也表示:“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之神奇有如被称为兵学双圣的孙武和吴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亦称道:“自古用兵者莫如曹操,其破丧氏最有巧思。”而在方面,曹操被誉为“建安的开创者。”他的诗气势澎湃,气韵沉雄发人感触以短歌行最为出名,其子曹丕与曹植亦是文采翩翩,令人最印象深刻就是曹植的煮豆燃豆萁,将手足之间互相斗争之无耐以最平凡却也最深刻的方式写下,使曹丕听读后泪湿衣襟,也成为后人一读再读的佳作。
曹操年轻时,曾因社会政治太过黑暗而去行刺当时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中常侍张让,虽未成功,但也让他深感自己十分不智,因而潜心研读兵法,结交英雄豪杰。一位优秀的君王,他不仅是要文武双全而已,更必须要惜才如命,知人善任,不管对方是否能为己用,这点曹操在关羽暂降的期间,表现出君子应有的最佳风范,他不惜砸下大笔的银两让关羽和他两位嫂子过着安稳舒适的生活,每天都拨空去探视关羽的近况,这般用心却仍无法留住关羽,但他也没有因此就要除掉这名英雄,又如长板坡一役,赵云护着幼主一路过关斩将,曹操在远处看了,起了受才之心而下令禁止放冷箭,否则军凭赵云一人之力明枪易躲,却也难防暗箭啊!
曹操之所以会被大多数人说其不齿,也无非是因为他挟天子,掌来权,三国又都以蜀汉为中心,什么光复汉室,消灭曹奸诸如此类的,其实如果最后由定统一天下,缔造太平盛世,那后人决不会如此厌恶曹操,每个朝代的兴衰从古至今一直没间断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自古不变的定律,可是只要肯爱护人民,为人民着想就算十分成功了,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兵败如山倒,后因关羽念在昨日曹操的礼遇之恩,而捡回一条命,之后他开始让人民休养生息,实施屯田,建设水利,渐渐一统了北方,此后便无太大范围的战争,或许各位会认为刘备治理蜀,孙权掌管吴,也是深得民心,受至百戴与欢近,不过魏国的政策比蜀,吴两地早了十多馀年,这份心难到会输给任何人吗?
自古以来,忠奸就有别这是毫无疑问的,照一般人看来,诸葛亮是忠臣,曹操是奸臣。千百年来,似乎已成铁案,可很少有人认真想一想,他们忠在何处,奸在何处?
试想:曹操不忠于汉室就是奸臣,那么,商汤反夏算不算奸臣?周武王伐纣算不算奸臣?李渊反隋,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倒秦算不算奸臣?刘裕反晋,赵匡胤夺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政权算不算奸臣?如此算来,连我们的国父孙中山都应该算“奸”了。然而,凭什么只能他刘家一家当皇帝?试想:如果没有上述所有的“奸臣”,那我们现在所处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在三国中,曹操要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统一中国,有什么不好?说曹操目无天子,实际是天子无能。献帝无能,在他的统治下连年内战,不能领导群臣,不能安邦定国,这样的君主换一换难道不好吗?因为<三国演义>把汉献帝描绘成弱者,人就是喜欢同情弱者,便站在了汉献帝的一边,从而憎恶曹操,这实际上是不敢正视现实,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了弱者。人们喜欢刘备是不是希望在刘备那里找到自己的安乐窝,不喜欢曹操,主要是因为害怕他惯于实施的“责任制”而已。
所以,曹操之奸并非真奸,尤其不能和历史上的奸臣相提并论。
我们再说说一个人能成为能臣的条件吧。
首先,治世,破后而立,经过大乱之后才有大治,才需要能臣。其次,政治稳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来实施抱负。再次,主上,你办事必须要与皇上的心理向一致,也就是说他也想这么干,最后,皇上对你的印象看法,这也很重要,举个例子,汉文帝时,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很好的几个时期,前三个条件也都满足吧,但对贾易来说,他就是不用你,把他发了长沙,苦死在了那里,可怜他发出了"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感叹。
当时的政治也是一大问题。汉恒帝和汉明帝是有名的昏君,连诸葛亮也在出师表里"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明也",就是他们。当时卖官是明码标价,就连三公也能买。而恒帝心思根本不在国事上,却整天在后宫里忙他的发明,就是自来水系统,成功以后,他也很自豪想把它推广到全城。你说你一个皇帝不忙国事却忙这,不亡国才怪。
最后还要说说董卓,明帝以后,他废刘辩,立刘协为帝,把持了朝政。当时人们说董卓是狼,吕布是虎,他们的手下是野狗。据说董的最大爱好就是宴请群臣,在会上看谁不顺眼,就拉出杀掉,并以此为乐。
再说,当时曹操虽然手握大权,但一直尊重汉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晋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手持利刃相随。建安十九年,曹操诛杀伏完的同一年,献帝曾对曹操说:“您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听到这样的言语后大吃一惊,汗如雨下(此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朝了)。当然,曹操回去后一句话也可以反过来杀掉献帝,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曹操,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对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至少认为,他,或者说这个天下还需要曹操;曹操不会加害他。不明白为什么类似的话,刘备对诸葛说出来,就是赤胆忠心,而献帝对曹操说出来,就是欺君罔上。曹操说过的“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其实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客观地说,应该称曹操是东汉王朝的终结者和继承者,他让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安详地渡过了最后的岁月并顺利地继承了其“遗产”。
在这个奸雄的另外一面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并称为"三位最伟大的曹姓诗人"。他的许多诗作流传到现在,从他的诗歌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反战主义者--不过这位诗人偶尔也会对诗歌批评家痛下杀手,这一点在现代纽约已经变成了一项传统。
让我们来看看曹操的诗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充分表达了他仰慕贤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对人世间的至情和至性,有着超乎常人的鉴别能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一种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态度。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他包罗天地宇宙的雄心。千年以后另一位豪迈型的诗人也来到这里,产生了同样的心境,并与曹操呼应:"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同样那么气贯长虹,宛如两个巨人的天地对话。
真可谓是“文如其人”,他的诗文折射出他强烈的个性和英雄主义色彩。这更能说明曹操是一个“大气”之人,我们先不说曹操的功与过,仅从他留给后人的诗文来说,曾令多少文人政客为之震撼,足以也。
所以,说曹操是一个大奸臣,实在是受三国流毒之深啊!不是他不想成为为国尽忠的人,而是在那个特殊的大时代里,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被卷了进去,身不由己啊!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你站在曹操这个位置,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况且当时的已经对地方失去了控制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静观其变,做个乱世奸雄了。如果说他是一位能臣的话,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奸诈之人,那么他到底是一个能臣还是奸雄呢?没有一个答案是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复杂环境造就了一个复杂的人。
奸诈却又坦诚守信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期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的记述,前者作为史书,对人物的评论是十分少的,作者并无太多的个人观点从著作中体现出来。而后者作为小说,则加杂了许多个人的见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遭受到作者不少的批判,并且给他加上了“奸雄”的称号,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在北宋的时候,民间有很多说书的,在说三国时,当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了,每个人就拍手称快。从这点说明,至少在北宋的时候,曹操就是一个令人憎恶的人。
大家之所以不喜欢他,也无非是受“奸雄”这个称号的影响,认为他就是一个奸诈之人。

一些人认为曹操虽奸,而最终没有篡汉,曹操这样的举动总算是守住了道德的底线。而另一些人却认为这恰是奸诈的体现,原因是“其子曹丕篡汉后,追封曹操为武帝,曹操早有所料,故不亲自篡汉,以免后世骂名!”这也是曹操不讨喜欢原因之一。但事实上曹操生前说过:“吾若有幸当为周武王。”说明曹操在谋划篡汉之时仍不忘要得的名正言顺。这是曹操身上特别的一点。
作为最典型的一次事例,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对峙时,由于袁绍不采纳谋臣许攸的计策,许攸便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到来,高兴得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那时候,光着脚就表示对人尊重。曹操搓着手笑着说:“许攸远来,我的大事成功了!”许攸座下后,问曹操:“袁绍军力强盛,您将如何对付他呢?您有多少军粮?”曹操说:“我的军粮多得很,可以支持一年。”许攸说:“将军在说谎,我看您不会有这么多粮食。”曹操又说:“你说的对。我的军粮可以支持半年。”许攸说:“您是不打算击破袁绍了吧?为甚么不对我说实话呢?”曹操这才说:“我刚才确实说的不是实话。我的粮食只能够支持一个月,怎么办呢?”许攸见曹操说了实话,便把袁绍的虚实全都告诉了他,并献上了以轻兵袭击乌巢,断绝袁绍粮草的计策。曹操用其计,终于大败袁绍。
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这种奸诈也是逼出来的。毕竟在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生存才是硬道理。
曹操的奸诈还表现为他的主意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且"转"得不着痕迹:却说曹操指着张辽道:“这人好生面善啊?”张辽暗自徇思后道:“濮阳城中曾相遇,公难道忘了?”曹操笑道:“你原来也记得啊!”张辽道:“只是可惜啊!”曹操疑道:“可惜什么?”张辽道:“可惜当日火不大,没有烧死你这国贼!”曹操大怒道:“败将安敢辱我!”将宝剑拔了出来,亲自来杀张辽。张辽毫无惧色,蹬着大眼看着曹操。这时曹操背后一人攀住曹操臂膊,只见一人跪于面前,说道:“丞相且莫动手!”这人是谁?——乃是关羽关云长。刘备暗道,这张辽乃是人中龙凤,若是降了曹操,不是一块心腹大涣么,但是关羽已经说话了,只好说道:“此人乃是赤心之人,正当留为己用。”
关羽道:“关某素知文远乃是忠义之士,我愿以性命担保。”曹操掷剑笑道:“我也知道文远忠义,这不是和他开玩笑么。”于是亲自帮他解开了绳索,解下自己的衣服,将衣服穿在张辽身上,请他上坐。张辽一感其意,二本来就是要降曹操,要杀侯成等人,于是降了曹操,后来想办法将侯成等人杀了。曹操封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又让张辽招安臧霸。臧霸便引本部军队投降。曹操也厚赏他。臧霸又将孙观、吴敦、尹礼招安来降;只有昌豨没有归顺。于是曹操封臧霸为琅琊相。孙观等人也各有加官,令他们镇守青、徐沿海一带。
这段话非常传神地反映了曹操当时的内心活动和刹那间的思想转变:他欲杀张辽,是其真情;亲释其缚而敬之,也是实意。欲杀之,因其辱己,怒不可遏;亲释其缚而敬之,是爱其才欲为己用,理智战胜了感情;"故戏之耳",则是欺人之语,这正是曹操的狡诈处。
他曾经提醒他的侍卫们:"我在梦中喜欢杀人,请不要靠近我。"结果当一位侍卫想走近替他拉好被子时候,就被这位装睡的君主杀掉了。据说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刺客们都天真地认为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地遏制暗杀,从此没有人敢冒生命危险靠近他。这种暴戾传统在曹操的军队里得到了继承,在魏国发生人质劫持事件是件高风险的事,因为军队们都得到了曹操的直接命令,要求他们把劫持者与人质一同杀死。这种嗜杀偶尔也会波及到他的大臣们,比如一位叫荀彧的大臣就因为反对他谋杀汉朝最后一位皇帝而被迫自杀;另外一位大臣杨修仅仅因为使用"鸡腿"作为通用口令而被处死--大概曹操本人觉得受到了愚弄,或者他单纯不喜欢吃鸡腿。甚至连他的主治大夫--三国时代最有名的医生华陀--也难逃一死;因为他提出了过于大胆的开颅手术方案,以至于曹操认为这等同于谋杀。这一点倒可以理解,毕竟那是在公元三世纪,曹操有权说不。
还有就只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为了家族利益,拜了那个太监曹腾做干爹,生生的把自己的本姓夏侯给抹了去。就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还是想着要靠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不想依在父辈的余荫之下。
可是当时是乱世啊,十个太监在那里败坏法纪,董卓也出来掺和一脚。曹操那个叫投国无门,只好先把太监们一个一个的干掉,等到他拿着七星宝刀去找董卓的麻烦,偏偏又碰上了吕布那个煞星,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了:打不过,当然要跑了,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妙”。
其实,最令人发指的是他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刺杀董卓不成,于是借口献宝刀,逃脱险境。这次事件,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唯一一次忠义行为。随后,曹操就开始了"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奸诈之旅。却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连夜逃命,来到成皋地方。找到父亲故交吕伯奢。吕伯奢把曹操引到家中,就匆匆上驴而去去买酒。
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就开始犯了多疑的毛病,遂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便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才明白众人是要杀猪招待曹阿瞒。
曹操知道杀错了人,心里很懊悔,但转念一想:“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要叫天下人负我。”遂扬长而去。曹操又怕吕伯奢本人回来发现一定不肯甘休,于是他在路上等着吕伯奢回家,乘其不备,把吕伯奢也一剑杀了。曹操此种行径,与流氓无赖何异?
这个案例是曹操"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最好的体现,可怜吕老头好心款待曹操,却惹得灭门之灾,实在是冤枉至极。这件事也是曹操的奸恶最为显著的表现。此时的曹操非但没有悔意,还大言不惭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也最能体现曹操的奸诈。
对于曹操的奸诈,孙盛《异同杂语》有云:"太祖尝问许子将(按许邵字子将):我何如人?固问,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这是把曹操视为"治世英雄,乱世奸雄"较早的材料。《三国演义》也直接取用了这种说法。总而言之,不管怎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说由来已久,据史料,曹操也接受这一说法,曹操在听后竟能"为之大悦"、"大笑"。曹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盖曹操素以创业自任也"。由此,而所谓"奸",则应结合曹操的思想、行为及表现来理解。曹操听了别人称自己是"奸雄"不但不怒,反而十分高兴,正是因为他没有把这句话视为对自己的贬斥,相反,他把"奸"看作是计谋、智慧、权变,并决心以此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乱世中一显身手。
但是即便是如此,《三国演义》的毛批还说了这样的话:"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他说即便这样,这也是曹操比一般人不一样的超过我们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换了其他人,他就会说"宁可让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也不可以让我对不起天下人",也就是说,换了别人都会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实际上他们都干了曹操那样的勾当,只有曹操一个人能够坦率地说出了这句话,也就是说,毛批认为虽然曹操十分奸诈,但最起码奸诈也有坦诚,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的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所以他说这是曹操超过他人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伪君子。奸诈当中有真诚正好是曹操性格当中一个特征。我们无法否认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但他也有坦诚的一面,这就曹操性格当中矛盾的地方。
曹操虽是一奸诈之人,但却在自己统领的军队中留下了诚信的美名。
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
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的。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们不要害怕。
老百姓开始不相信,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
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
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
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
这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
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
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现在的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
倘若曹操自己违令不"割发代首"而属下真有违令者,要对其实施"行政权力",将士们难道会心服口服吗?结果是一举两得,既不致于要了曹操的性命,又维护了军法的尊严,取得了"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的效果。
曹操为什么要制订一条这么严厉的军法呢?从演义中可以看出,无非是为了赢得民心,让百姓"欢喜称颂"而已。曹操如果为了法令把自己的命都送掉了,即使赢得民心又有何用,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还有一件事更能衬托出曹操的守信,在一次战斗中,刘、关、张三兄弟被打散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被曹操的军队包围在一个小山头上。他几次想冲出包围,但都被乱箭射回。
张辽上山劝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思考再三,答应降曹,但有三个条件: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要按照刘备的俸禄标准来供养他的家眷;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就去找刘备。
张辽将关羽的条件告诉了曹操,曹操最终还是答应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随曹操往许都,途中曹操故意让关羽与二位嫂子同住一室。关羽一手拿着烛火,一手拿刀,通宵站于户外。曹操非常敬佩。
曹操对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美女和金银财宝无数。关羽让美女服侍嫂嫂,财物则交嫂嫂暂时收藏。
曹操又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再三拜谢。曹操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以前得到东西从不感激,而今天却再三拜谢。关羽说有了这千里马,他便可早一天找到他的大哥刘备。曹操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后悔。
但是,曹操仍是对关羽是多方关照,厚礼相待,一心指望关羽能被他感化,归顺于他。可是关羽却将兄弟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不久,关羽得知了刘备在河北的确切消息,便向曹操辞行。可曹操躲着不见他,故意在门口挂了个不见客的牌子。关羽没有办法,只好将曹操送给他的财物、美女统统留下,写了一封辞别的信叫人送给了曹操。收拾停当,关羽请两位嫂嫂上车,自己骑着赤兔马,只带着旧时人员出了门。
曹操得到关羽已经动身的消息,心中十分焦急,大将蔡阳请令:“请丞相给我三千人马,我去把关羽擒来,献给丞相!”
曹操却制止说:“不要追赶!关羽这人来去明白,胸怀坦荡,真是大丈夫!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又有人提出:“关羽是一员虎将,如果投了袁绍,后患无穷,还是追上去把他杀了的好。”
曹操却说:“我以前答应过他,怎么能失信呢?不如索性做个人情,送他一笔路费,让他知道我曹操是说话算话的。”
于是,曹操带了几十个人追赶关羽,给关羽送上一盘黄金,但关羽不肯接受。曹操就送给关羽一件锦袍。关羽不敢下马来接,只用青龙刀尖挑起战袍披在身上,拱手道谢,然后匆匆离去。
此刻一员大将气乎乎地对曹操说:“关羽这个人太无礼了!丞相好心好意送他战袍,他连马都不下,手都不接。何不把他抓回来?”
曹操摆摆手说:“他一人一骑,我们这里几十个人,他怎么会不起疑心呢?我是特地前来送行的,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不必为难他了。”说完就领着众人回去了。
这样的曹操,我们怎能以脸谱化的"奸雄"就认他是个极坏之人呢?再说,又有几个奸诈之人能像他那样坦诚呢?有多少伪君子能够撕下他伪装的面具?有多少能够像他那样守信?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曹操之所以能成功,之所以能打败不具备这种"奸才"的刘备、孙权,也正是靠使用这种手段。如果客观、历史地看问题,那么,这些手段的使用,无非是"适者生存"而已,并不像后世"脸谱化"的戏曲舞台上所展示的那么阴险、毒辣、残酷、卑劣。当然,曹操所采取的手段,有时也的确非常残忍,但是,作为封建军阀,作为在乱世中夺取权利的领袖,有谁能避免得了这种残忍呢?
?

.pp alor:#f00;tt-drat:der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