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扩建长安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他是蔡邕最为得意的一个徒弟,为人严谨,不苟言笑,可惜总是对奇技淫巧之物赶兴趣,让蔡邕对他颇有些无奈。
自从蔡邕当了长安书院的山长,就专心从事教学研究,把书院的管理事务全交给了顾雍打理。
这对顾雍来说可是一件好事,他现在也才24岁,却因为身份的原因已经成了书院的一个老师,虽然不教课,可这份荣誉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的。所以,他每天除了管理书院的事务,就是往郊外的农庄跑,想办法增加书院的收入。没事的时候,也会到各个学堂里听上一节课,重温一下求学时的生活。
这天,他刚从教学院中出来,就看到了在书院中乱逛的吕布,说心里话,他对吕布是没有一点好感的,不说他两次刺杀义父的事情,单是他把蔡琰娶回家里做了小妾,这就是顾雍无法接受的事情。
自从他百蔡邕为事以后,很快就认识了冰雪聪明的蔡琰,然后,就一见钟情的爱上了她,可惜,先是卫仲道,接着又是吕布,他心中的女神每一次都跟他擦肩而过,让他郁闷不已。
不过,他又不得不佩服吕布,能在短短半年之内坐拥二州之地,带甲十几万,普通人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心里叹了口气,顾雍紧走几步,来到吕布的身旁,抱拳说道:“不知温侯到来,元叹与家师未能远迎,还望恕罪。”
“无妨、无妨。”吕布笑着说道:“元叹啊,管理这个书院感觉怎么样?忙得过来吗?”
顾雍一听,还以为吕布要插手书院之事,有些为难,最后还是说道:“劳温侯垂询,有家师指点,尚能应付。”
“好,即如此,我再给你一个事情,你可有信心完成?”吕布说道。
他早想建立一个科学研究部门了,汉朝历来就有翰林院,不过,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用于民生方面的研究。顾雍虽然也是儒生,可他对科技却有着天生的兴趣,所以,吕布就想把这件事交给他来负责。
顾雍此刻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吕布要让自己出仕?他连忙问道:“不知温侯有什么吩咐?”
“我想在雍、并两州建立一个翰林分院,由你来领导,怎么样?”吕布问道。
这对顾雍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能把兴趣跟事业结合在一起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吧。就如同他的老师蔡邕,他一辈子最爱做得就在诗书之上,可惜,大半辈子都把精力放在了官场之上,浮浮沉沉几十年,也只有当上了长安书院的山长之后,才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顾雍不再犹豫,说道:“元叹感激不尽,谢温侯垂青。”
“别忙着谢我。”吕布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此翰林非彼翰林。我让你来领导,目的就是让你在两州的民间找出一切能够促进我们发展的东西,比如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织布速度等等,特别是能用于军队的东西,都是我们需要的。”
说到这里,吕布顿了一下,怕他不能消化,又说道:“说白了,就是那些奇技淫巧之物,比如墨家制造的东西。只要找到这样的东西,就要把它和创造他的人带到长安,许以重金,来笼络他们,让他们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研究之中。”
顾雍一听,就有些头大了,听似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就难上加难了。这些全都要深入民间去寻找,花时间不说,关键是钱啊。没有充足的资金,一切都是空谈。
“你放心,无论是钱还是人,我都可以拨给你,而且,也不给你时间限制,只要能创造出来,那就是胜利。”吕布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又说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顾雍再不接受,那就太不识抬举了,他对着吕布深深鞠了一躬,说道:“顾雍拜见主公。”
反正吕布是蔡邕的女婿,蔡邕又出任了吕布建立的长安书院山长一职,顾雍投靠吕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这几日你把书院的事情都安排一下,到时候你就专心把翰林分院建好。”吕布拍了拍顾雍的肩膀,说道。待顾雍躬身回答了,他才在顾雍的带领下,往蔡邕所在的藏书院走去。
顾雍没来之前,吕布一直在思索两件事。一个就是书院的生源问题,现在,书院虽然有很大的名气,可学生还都是雍、并二州和弘农郡的书生,也只有两百人左右。可以后呢,这么大的书院不扩招是不行的,但把敌对势力的人招来该怎么办?现在的人都喜欢衣锦还乡,等他们一个个学成了,却都跑回了家乡,那不是等于给敌人培养人才吗?自己也断然不能把他们强留在雍州,那不等于砸自己的招牌嘛。而且,以蔡邕和黄承彦的固执,肯定会拒绝只接收本地读书人的。

第二个就是军事学堂的建立了。吕布一直想把军事学堂依托在长安书院之下,希望能吸引一些读书人做将领,为军事学堂的未来打基础。可若是这样,保密工作就难办了,管天管地,也管不住别人的嘴啊,若是流传出去,恐怕曹操和刘备首先就会跟风了。
见到蔡邕的时候,他正在知道学生们抄录书籍,吕布正想上前说话,却突然想到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个技术,若能把它们发展起来,那自己岂不就控制住了天下间的言论,想印什么就印什么。这件事不能交给顾雍的翰林院去办,还是由自己的军队来做吧。
暂时压下了这个象征着财富的想法,吕布又看向了蔡邕,蔡邕显然已经发现了吕布和顾雍,朝他点了点头,就示意顾雍带他进了隔壁的书房。
书房四周全是高高低低的架子,摆满了一捆捆的竹简和一堆堆的书籍,都用丝绸覆盖着,保存得非常小心。
不一会儿,蔡邕就走了进来,坐到了主位之上,才说道:“温侯此来,有何贵干啊?”
虽然吕布成功地杀掉了董卓,也还政给皇帝,并答应了还都洛阳的决定。可他对吕布还是没有什么好脸色。至今,他还记得刘坚亲自把他和马日禅、王允等人叫到驸马府中,当着众人的面,希望他能把蔡琰嫁给吕布,以换取他铲除董卓的承诺。被逼到如此地步的蔡邕还能怎么做,只好就范,答应下来。从那以后,他就恨上了吕布。特别是吕布铲除牛辅那次,你杀完人起码要把尸体都处理掉啊,怎么能擦擦刀就走人呢?让蔡邕府中的血腥气贮留了半个月才消散。
吕布也习惯了蔡邕对他的态度,有这么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头跟自己拌拌嘴还是蛮有意思的,说道:“上次跟山长大人说到考试的问题,不知道,您对农学考试考虑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决定按照我的方法来考试了?”
在书院建立之初,蔡邕和黄承彦就被迫答应了吕布增加那些杂七杂八的学科,若不答应,吕布可要换山长了。在他们看来,增加就增加吧,不请老师讲课不就行了,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可惜,吕布直接提出了考试毕业这个建议,还明确指出考试必须由他指派的人来出题,监考。给自己找人才,不自己出题还怎么选啊。
这一下,就立刻让蔡邕和黄承彦愤怒了,这明显是不相信他们的水平和人品嘛,三人大吵一架,最后不得不各自退让一步,暂时解决了问题。吕布不再干涉学生毕业的问题,但书院必须教好每一个科目,由吕布派的老师随时抽查。至于出仕问题,只有经过鲁肃、蒯越、蒯良三人的选拔,才能成为雍、并二州的官员。
“你想都不要想,我不会让我的学生到农田里种地的。”蔡邕此刻就像一个护雏的老母鸡一样,吹胡子瞪眼得叫道。
他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要让所有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进入学院的农庄劳作三个月再出任官职。
“好,好。那就不让他们去农庄了。”吕布表面上服软了。心里却说道,嘿嘿,不去也没关系,到时候把他们交给陈登三个月,让他们尝尽人间疾苦(陈登此时还在管理民屯和军屯的事情)。
吕布之所以服软,也是为了医学院和军事学院的事情,在他的想法里,最少要把医学院建立起来,他已经想好了要请两个杏林高手前来教学。等蔡邕平静下来,吕布才说道:“不说考试的事情了,就按您的意思办吧。我今日在书院中转了转,发现还有很多院落没有利用上,实在是可惜了,不如我们再建立两个分院,您看怎么样?”
分院,虽然只多了一个分字,却比儒学院、礼学院等高了一个等级。吕布稍一解释,就勾引起了蔡邕的兴趣,他立刻问道:“哪两个分院?”
“医学院和军事学院。”吕布一字一顿得说道,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这两个学院是他铁定要建立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