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分配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吕布回到他的营寨中时,迎出来的大将不禁让他热血沸腾起来。高顺、赵云、张绣、徐晃四人一字排开,再加上他身后的典韦、马超、庞德,哪一个拉出来可都是三国里响当当的人物啊。
回到中军大帐,吕布首先做的就是重新分配军队,虽然他们都是自己的手下,可也要分个远近亲疏,军队还是得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才能放心。
“高顺,你的陷阵营现在有多少人了?”在中军大帐,手下众将分坐两旁,加上田丰和沮授,吕布召开了雍州第一次军事会议,他要尽快把各郡的驻防部队更换一遍,换上自己的军队,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汉中的防御工作。
“有三千人。”高顺一向言语不多,回答得十分简练。
“不错,你再从长安的五万人中挑出七千人,把他们也训练出来。我不要求他们能跟你陷阵营那么强,但一定要强于他们现在的水平才行。”吕布对高顺下达了命令。
“主公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高顺站起身,抱拳说道。
“庞德!”吕布看向了坐于马超下手的这个壮汉。
“末将在。”庞德也站起身来。
“我给你五千骑兵,五千步兵。把扶风以西五郡的安危全交给你了,给我看好汉中的张鲁和凉州的杨奉、樊稠。”吕布向他点了点头,说道。对于庞德,他是十分满意的,处处都透露出西北汉子的豪爽。
“将军放心,末将绝不让他们踏入雍州半步。”庞德高声说道。
“一万兵马虽然少,不过,由扶风至陇西五郡的兵马全都由你节制,并且允许你招募兵马,扩展军队。那里是你的家乡,想必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了吧。”西边这五郡历来是汉、羌混居的地方,民族问题十分严重,交由庞德这个跟羌族关系融洽的本地人,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至于更合适的马超,吕布还是把他留在身边比较放心。
“是,将军。”庞德刚开始还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现在,则完全充满了信心。
扶风、广魏、天水、南安、陇西五郡虽然占据了雍州一半的土地,可人口仅有五十多万,不足雍州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包括生活在这里的羌人。雍州初定,若不找一个在这里有影响力的人来镇守,吕布还真怕韩遂那个老不死的东西玩出什么花样来。对杨、樊两人也是如此,他们虽然没这么高的智慧,可狗急也会跳墙,防范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典韦,你从骑兵中选出五千身强体壮之人,我要建立一支纵横无敌的骑兵,对了,注意在匈奴人中选五百人出来。”虎豹骑的威力,看过三国的人大多都会了解。可说白了,他们也不过是全身带甲的重骑兵而已,吕布现在就把他们建立起来,天下就无人能敌了,不过,想建立这么一支军队可不是容易的事,这可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没有能够负重的马匹,他根本建立不了真正的重骑兵。先准备起来,也是没错的,大不了,抛弃那些重装甲就行了。
“是,主公。”典韦跟随吕布最久,虽然一直没有带兵,可他却毫不在意,跟在吕布身边,他已经经历过许多战斗,这可比以前强太多了。
“赵云、马超。”吕布又开始点将。
“末将在。”两个人一起抱拳回答道。
“我把骑兵交给你们两人,以赵云为主,马超辅助,把匈奴人参杂在我们汉人之中训练,一定要给我训练出一支骁勇的游骑兵出来。”
“末将遵命。”两个人愉快得答应道。骑兵可是相当重要的兵种,能交给他们,充分说明了吕布对他们的信任。
马超毕竟年龄还小,比较没心没肺,自从跟着吕布以后,很快就跟张绣、徐晃一样,开始崇拜吕布了,把他父亲交代的话,早忘得一干二净。吕布把庞德调走,也是为了更好得控制这个马家的未来之星。
“张绣,徐晃,你二人带三万步兵镇守长安。有没有问题?”对这两个小将,吕布根本不用客气,直接下了命令。
“是,主公。”两个人郎声答道。
分配完武将,就论到身边的谋士了,虽然只有田丰、沮授和伊籍三人,却也足够吕布指派了:“元皓先生,赵云和马超就交给你指挥了,由你做他们的军师如何?”
“元皓谨遵将军吩咐。”跟吕布出去这一趟,虽然没给他献什么计策,但田丰已经接受了吕布这个主公,毕竟,在这个乱世之中,有一个肯为百姓安危着想的诸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机伯。”吕布转向了坐在末尾的伊籍,“你带八千兵马给我建立一个军营出来,我们不能一直就住在帐篷之中。这次我带回的人里,有许多能工巧匠,他们会一种新的建筑之术,你要加紧速度,争取在冬天之前建好。记住,要建成一座可容纳十万人的堡垒。知道吗?”
“主公放心,伊籍一定能够办到。”伊籍现在对后勤可是十分了解了,对这件事是很有信心的。
“要是人手不够,可以找陈登,军屯是由他负责的,可以让他调集一些人马。”吕布又嘱咐了一句。
接下来就是沮授了,对于这个固执的家伙,吕布有一个很好的去处:“沮授先生,我想在长安书院下,建立一个军事学堂,由你来任堂主,还有长安书院的副山长怎么样?”
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殊荣,沮授的身份一下就上升到蔡邕的高度了,对于文人,这可是天大的诱惑。而且,沮授打心眼里不喜欢吕布,所以,这个提议他欣然接受了下来。
长安书院虽然落成不足三个月,却已经被雍州的行脚商人们传遍了大江南北。这当然都是吕布出得主义。有南北两大儒学宗师坐镇,它的名声扶摇直上,已经接近了闻名天下的颖川书院。
本来吕布也想给自己冠上一个副山长的头衔,可惜,蔡邕这老头以他的名声不好断然拒绝了。而黄承彦自打知道他是被吕布给骗来的以后,就再不给他好脸色。两个人都不同意,他自然也就没戏了。
把所有人的活都分派下去,吕布就清闲下来,他也不在军营中驻留,直接就回了长安。军务暂时没有了,可政务还有一大堆呢,更重要的是,他还要赶快组织人马,开始研究新的炼钢方法,只有科技永远保持领先,才能一直保持战场上的优势。
抛下正处在混乱之中的军队,吕布带着自己的亲卫赶回了长安。他没有急于回家,先是来到了长安书院。
书院的正门并没有开,进出都从两旁的侧门走,为了保证书院的安全,吕布特意调了三百个士兵来当护院。
吕布卸下了盔甲,把亲卫留在了书院外,只配着一把长剑,独自一人走进了书院之中。
蔡雍按照吕布的方法,把书院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院,演武场、藏书院和住宿院。每个院门处都有士兵把守,夜晚还有人四处巡逻。
在教学院之中,又单独辟出了十数个院落,可以让各个科目同时教学。有儒学院,教经史子集,是最大的一个院落。有礼学院,教授道德礼仪;这个学院是在吕布的干预下才成立的,省得从书院出来的读书人各个都是眼高于顶的家伙。乐理院,这里是传授音乐的地方,各类乐器都有,乐师也是在长安十分著名的人物,他们大多都是兼职,三五天来教学一次。还有棋艺院,辩论院,数学院,天文地理院,农学院等。这些科目或多或少,每月都要学习数节课。每一季度还要进行综合考试,每科前十名和后十名都会张贴在教学院的门口,以此来激励不知进取的人。
演武场则是传授骑术、箭术以及击剑的地方,这三科几乎每月都有课,若达不到要求,很难从学院毕业。另外,学生们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在武科老师的带领下,围着演武场跑步,来增强学生们的体质。
藏书院里存放了吕布从洛阳皇宫**来的数十万册书籍,还有在学院任教的老师们的藏书。有专人对图书进行保养。学生们也会分批来这里抄写书籍,便于翻阅。至于那些孤本书籍,只有老师才能抄写,普通学生根本没有资格借阅。
住宿院是学生和老师们休息的地方,老师们有自己单独的院子。吃饭也是在这里。学院有三万亩土地租种给百姓,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用靠吕布的补助。
吕布没有去找蔡邕。反倒在书院之中转了起来,反正各院守门的士兵都认识他,来去根本不受阻拦。
(羽毛很不擅长写这些政治异类的文字,写得头都大了,翻了好多大神们的作品,才有些眉目,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千万帮忙指正一下,免得闹出太多的笑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