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驴客西藏自助游 张尘谷底逢奇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二日,一个名叫张尘的汉族青年,得到了一张“自助西藏游”的奖券,凭此奖券可以自由地出入西藏任何一个旅游景点。
他告别了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个人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经过两天一夜的漫长旅程,终于到达了西藏的首府―――拉萨市。在布达拉宫前的大广场上,到处都是身着当地服饰的藏族同胞。张尘花了一百大元,雇了一个藏人导游,请他带领自己在拉萨市内浏览一番。谁知那个导游不但不领自己去观光那些著名的名胜古迹,反而一个劲儿地带着他往拉萨市里最大的几个商场里跑,而且卖力地跟商场里的售货员一起向自己兜售一些当地的特色商品。
张尘一气之下,开了那个导游,把自己的东西存放在一个旅店的房间里,开始自己进行真正的“自助旅游”。
当张尘睁开眼时,自己正躺在一个巨大的山洞里面,到处都是犬牙交错的石钟乳。他只记得自己是随意在拉萨市外的山上游览,贪看四周的高原风光,不小心从山上掉下去,好在下面是个深潭,然后不知怎么顺着暗流漂进洞来。张尘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检查了一下,自己身上只有几块淤青,没有太大的问题。
张尘四处看了看,这个山洞虽然没有火把之类的照明工具,但是洞内非常明亮宽敞。他看到距离自己三十米开外的地方,有一架石床,石床上盘膝坐着一个老喇嘛。身着酱红色披肩僧袍,头戴鸡冠黄僧帽,典型地一付藏传密宗佛教高僧的打扮。
这个老喇嘛盘膝坐在石床上,左手自然平放于小腹前方,右手自然平伸,五指上竖,掌心向外,呈现出一种密宗手印的姿式。
张尘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师从于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中华文化有很深的理解。而他自己恰巧又专修古汉语和古印度语,对梵文及佛教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得知老喇嘛施展的是一种叫做“施无畏印”的密宗手印,这种手印是密宗上万种手印当中几个基本手印之一,非常常见。
张尘上前说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笔者只会这一句^_^)!”
而老喇嘛双目紧闭,一点反应也没有。张尘放大胆子,走上前去,以双指去探老喇嘛的鼻息―――没有呼吸。张尘知道,这恐怕是哪个藏传教派的前辈高僧大德的“肉身佛”。
张尘在这具肉身佛身前的地板上发现了一幅手卷,旁边还有几个字刻在石板上,看样子像是用手指硬**地上写下来的。地上写着“叱利证菩提伽耶金刚成就于此。”通过这一行字,张尘知道,这位高僧修炼的是小乘佛教中的藏密心法,证得了金刚果位,不知是半途出家,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导致其成就了佛教境界中等级最低的“肉身佛”成就。

佛家讲究舍去肉身,认为身体是一具皮囊,是妨碍自己成佛的囚笼;而道家则正与佛家相反,认为身身是与天地宇宙相呼应的一个大宝藏,是自己成道的关键,道家认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飞升(带着自己的肉身一起上天)”。但是佛道两教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反对把自己的肉身留在人间,所以以成为“肉身佛”(道家叫“尸解仙”)来得道,是最次等级的成道手段,除非是逼不得已,才会去修这两种成就。
张尘也见过几具肉身佛的金身,大都是明清两朝留下来的,大陆、台湾均有供奉,更有因战乱而流失到国外的。
张尘向这具肉身佛拜了三拜,随手拿起了放在地上的手卷,他知道这肯定是一件了不得的宗教文物,自己干的就是历史和考古,碰见这种东西,岂有不研究的道理。手卷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藏文和梵文,如果是别人,肯定是看得一头雾水,但是张尘是谁,他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季老的隔代传人,又专门去进修过梵文和古印度语,正是此道的行家里手。
张尘打开手卷,一边看一边翻译,刚看了两行,手卷开篇写道“得我手卷,入我门墙。”张尘一看,心想:“那岂不是让我去当小喇嘛,不干,不干。”张尘摇了摇头,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他决定把手卷放回原处,然后准备找到出口,离开这个山洞。
就在这时,怪象发生了,手中的手卷放出万道光芒,手卷中的文字一个个好像活了一般,纷纷从作手卷上跳出,冲入张尘的脑海之中。而且石床上的“肉身佛”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地缩小。
七尺。。。。。。
五尺。。。。。。
三尺。。。。。。
一尺。。。。。。
六寸。。。。。。
三寸。。。。。。
。。。。。。
最后凝结成一颗鸽卵大小,金光灿灿的舍利子,落入张尘的顶门,毫无阻挡地经百会**沉入脑海之中。随后,空间一阵扭曲,出现了一个黑洞,把张尘吸了进去。
=============================================
注:本书所涉及到的宗教知识仅限于本书使用,如果有与现实冲突与不符的地方,请各位修行高手,宗教达人不要过于计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