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匿名举报石沉大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杰带人殴打梁明副市长只被关了两天禁闭就算完了事,这样从轻处理包庇坏人的做法,再次激起了高晓春心中的愤怒。
他娘的皮,这么一个坏透了顶的家伙,让他留在公安队伍当中,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公平和天理存在?老子不把他那些烂事捅出去,老子就不是人。长期压抑自己的良知,他确实心理难平,对方偏偏又要去撩拨它,不是沉默,就是暴发啊。
恰在这个时候,传来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成克杰被查处,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一审被判死刑的消息。这些事件给高晓春的思想触动特别大,让他兴奋不已,感觉自己太胆怯,太谨慎了,把黑恶势力想象得太强大了。
怕什么呢,那么大的**个案都查下来了,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原贵州、甘肃、青海公安机关的领导,一个又一个的**案和**分子不都被查处,被赶下台来了吗?东源市公安局一个小领导包庇重用违法犯罪人员案又算得了什么?自己不应该如此怕事,为什么不敢把压在心中的话讲出来?自己可以先来个匿名举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他终于再次鼓起了举报董杰的勇气。
高晓春不想把自己写举报信的事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妻子陈艳。这种安宁的日子才过了几天,不能让她心中再起波澜,担惊受怕。
自己已经被这件事压得十分难受,若让妻子知道了,说不定又会弄出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来。吃过晚饭后,他把那份夹在字典里的举报信翻了出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平静地对陈艳说,我到办公室去写点东西。
陈艳当然不知他有那么大的隐情,看了丈夫一眼说,记得早一点回来休息。并没有阻拦他。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出了门。
他们属于那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能够沟通比较恩爱的两口子。高晓春平常写东西,陈艳从来都是支持和理解的,她虽不主张丈夫去奔官场,认为现在这个社会,自己没有一点背景,没有一些投资,是办不好事情的。更深层的原因是男人一旦有了地位,差不多都变坏了,高晓春弄不出什么名堂来,没有什么名声、地位,她的心还安定些。
正是因为这样,她并不主张高晓春拼命奋斗。当然她也并不硬性阻拦、干涉高晓春发展兴趣和爱好。他若想写,无论什么时候,都让他去写。
正是因为高晓春的文才被钱为民看重,陈艳也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好处,她轻轻松松地被调进了市财政局。现在他们一家人在东源市站稳了脚跟,这是多少县里的干部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可是自己一家人连一分钱也没花就轻轻松松、顺顺利利地进了市里。这当然是高晓春奋斗的结果,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是高晓春用笔写来的,她的心里很满足。
高晓春讲要到办公室写东西,这在她看来是一件太平常的事情,根本不会想今天的高晓春会有什么不对劲。她根本想不到丈夫今天有一根神经出了大问题,他去干的竟是几乎将影响她们全家人今后一辈子的一件万分危险的蠢事。我们不得不承认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不得不承认人性具有不可逆转的倔犟的延续性。
高晓春一个人来到办公室。整栋办公楼这时都出奇的寂静。他打开了他那间办公室的门,按亮了电灯,关好门,开了空调,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办公室内。他并不急于把举报信拿出来,而是找来了一张人民公安报边看边思考,他想知道,整栋办公楼内,除了他还有谁在。
他看了看时间,才晚上八点多钟,说不定会有人来加班,来敲他的门,如果有人闯了进来就麻烦了。因此他不能不考虑清楚,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不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秘密,他出来到各楼层查看了相关情况,除了机要通讯科有人外,整栋办公楼都没有人在加班或进行其他活动。
他并不急于工作,先去上了一趟厕所,把身上的废物排空了。出来活动活动了手脚,然后才回到了办公室。他关好门,把折叶窗帘调密遮拦住了外泄光线,这才轻手轻脚地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把那份还没有写完的举报信从衣兜里拿了出来,打开了电脑。
这封举报信要寄给谁呢?他想案件应该由省公安厅纪委来查处,按组织原则,此信就寄给省公安厅的纪委吧。
他把电脑的写字板打开,在第一行迅速打下了举报信三个字。然后把正文打了下去。他写道,我以一名基层**员的良知,向组织举报油水县组织部门,东源市公安局政治处将刑满释放人员董杰违法录干调入东源市公安局并提拔重用的违法犯罪事实。
然后将他了解的情况写了大约两页纸,请求上级严肃查处。他署了油水县组织部陈档仁的名字,并附上了一份在油水县人民法院复印的判决书。
他用一个市公安局常用的普通信封,将举报信装好,打印上宁梦省公安厅纪委办公室收的字条。封好信口,贴上邮票,然后看了看四周的封口,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便把它装进了自己的衣袋里。
他清理了办公室,把电脑中的举报信删除了,把原来写的举报信撕了个粉碎,拿到厕所用水冲了,不留痕迹地收拾了这一切,他看看时间才晚上九点过一刻,立即马不停蹄地骑车到了市邮政局把这封载着他的良心的举报信投进了信箱。
为了不让别人看出信是他写的,他故意写了几个错别字,写了几句病句,尽力脱离了他原来所写文章的风格。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当然没有任何外人发现。
他庆幸自己干得如此顺利,把长期压在自己心上的这块石头终于搬掉了,他感到自己的心身无比轻松。想到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这一批混入党内和政府的蛀虫绳之以法,他认为自己早就该这样做了。从知道董杰的情况后,他不知为什么自己竟然也变得十分粗痞,这句日你娘,毫无意识地竟成了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投出这封信后,他又狠狠地连骂了两句日你娘的,解了心头之恨。
虽然心中很畅快,但马上意识到自己不文明,邮筒不远处有几个人,他有些害羞,仿佛黑暗中那几双眼睛盯上了他不放。他朝地上看了看,确信自己要发出去的信已经安全地躺进了邮箱内,便迅速骑车离开了。
从此之后,他就期待着东源市公安局那场惊天动地的事件降临。
高晓春的这封举报信几天后便准确无误地寄到了省公厅纪委办公室。
厅纪委秘书吴志林最先看到了这封举报信。他拆开信一看,发现是反映东源市公安局违规调进劳改犯的举报信件,认为问题十分严重,不敢擅自作主处理,便把举报信拿到了书记室。
厅党委纪委书记蒙高尚同志此时正好在他办公室内,他便说,蒙书记,油水县寄来了一封反映东源市公安局违规进人的举报信,我认为情况很重要,请你批示。
蒙高尚接过信件看了,他也确实吃了一惊。公安机关调进劳改犯,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如果反映的这种情况真正属实,问题当然相当严重。可是他的第一反映是举报信上署名陈档仁,先得查查是否有这个举报人。按照纪检部门办案原则,匿名信可以不查。
他首先想到的是,宁梦省公安机关发生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如果让公安部知道了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要防止举报人越级信访。于是他叫住吴志林说,小吴,这封信反映的问题十分严重,我怀疑是封匿名信。信上反映的情况不十分清楚,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我们要查一查再说。你把来信登记一下,不用立案,转到东源市公安局纪委,让他们先核实一下情况,要他们注意防止越级信访的问题,以免工作造成被动,然后给我们汇个报。千万不能走漏消息,你去办吧。
吴志林便把这封十分重要的信件作了登记后,按蒙书记的意见把它转给了东源市公安局纪委。
最先收到省厅纪委转来的这封举报信的是东源市公安局纪委监察科的许一新科长。他拆开一看,发现是反映市公安局政治处违规调进劳改犯董杰的举报信,吓了一跳。他拿着举报信马上找到了市公安局纪委书记白万里做了汇报。

白书记看了举报信,觉得有些像天荒夜谭,也十分震惊。他告诉许一新不能声张,在举报信上写了“请督察大队先调查核实举报情况,再报局纪委研究处理”的意见,然后把此信又交给了许一新,叫他带督察队先秘密核实情况。
许一新是一位党性原则、组织纪律都很不错的中层骨干,他带上监察室的小张马上展开了对举报董杰问题的核查工作。
许科和小张先来到了油水县公安局,在局档案室查看了油水县公安局自一九九二年以来的民警花名册,结果证实,油水县公安局根本没有董杰这么一位公安民警。
他们又到油水县组织部调看了董杰的干部档案,档案上却明文记载董杰是油水县公安局的干部。他们发现其中确实有些猫腻,他们想找陈档仁谈谈,但油水县组织部没有名叫陈档仁的干部。
许一新想了想是不是“存档人”?就是管干部档案的人员。向组织部存管档案的人询问董杰的情况,他们都反映不知道,不认识。因为不能公开调查意图,许一新只好又去油水县法院查看了董杰被判刑的案卷。再到县户政科调取了董杰父母的户口档案材料,终于查清了董杰确系违规调进市公安局的劳改犯这一事实。
许一新按照举报材料上的内容,又到市警官培训中心查清了董杰因伪造证件,冒充公安民警到校外非法拘禁,伤害他人而被勒令退学的情况。董杰补办了毕业证的情况。把这些情况落实后,他当既向局纪委写出了书面汇报材料。
市公安局纪委另一位秘书汪小文,是汪再生的本家侄儿。他见到了许一新的调查汇报材料后,悄悄地复印了一份,连夜交给了他叔叔汪再生。
汪再生一看情况不妙,马上打电话给许一新,邀他此时无论如何要到唐帝国大厦贵妃包厢喝一杯。
许一新知道情况外泄了,他推说此时自己正在家中吃饭。
汪再生说,我马上开车来接你。
汪再生亲自来请,许一新碍于情面只得跟汪再生出门下楼上了车。
汪再生对在车上的许一新说,小许,今天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要请你帮个大忙。你知道董杰是我的女婿,过去他是有些问题,现在我把他调到市局来了,这个情况我向钱书记、市委杨书记、唐市长早已打过招呼汇过报的,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个情况。现在你们调查清楚了这件事,我希望你们不要将这个情况公开,也不要上报省厅。它不仅会影响我们全局的形象,也会给杨书记、钱书记和我造成极不好的影响。我想请你把报告改一下,汇报的事交给我来办。
许一新见他说话如此公开,要求如此无理,但毕竟他是局党委领导,自己一时不好开口说什么。从组织原则来说,自己已经向纪委汇了报,案件处不处理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从个人感情来说,自己也没有必要和汪再生、董杰他们这些人彻底闹翻。但就人性而言,他是不想看到他们如此操纵社会公权,如此逍遥法外,认为这是天下最不公正,最不公平的事。他便对汪主任说,是领导安排我调查的,我已向纪委领导汇了报,上面想怎么处理,我管不了,你找白书记吧。
汪再生说,可以可以,今天到帝国大厦去放松放松。
许一新想下车,他说,汪主任,那就不必要了。
汪再生说,一定要去,否则你就是不给我面子,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话说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许一新再怎么也不好违抗了。这是站在什么立场的问题,下车就是站到了汪再生的对立面,去就是和汪再生站在了一条线上。许一新认为现在站到对立面去还为时太早,人的斗争和生活应该讲点策略,我不站到你那一边,但车也不能下,去玩玩我陪你去就是了。他于是老老实实地坐了汪再生的车,来到了唐帝国大厦贵妃包厢门外。
小姐告诉他们,贵妃包厢已经被别人租了。汪再生当即给大厦的老板打了电话,说话的口气带有不可商量余地,命令他必须马上把贵妃包厢赶快让出来,否则不好办。
唐老板知道是汪主任来了,马上出面把贵妃包厢真的给他换了出来。
汪再生又打了几个电话,把东源市里几个有头有脸的大老板叫来了,又把参加调查的几个民警叫来,许一新才知道,汪再生在东源市的面子和势力有多大。
然后喝酒、洗浴、按摩,舒舒服服耍了几个小时,汪再生什么也没有说,参加调查的民警见许一新科长已在此,大家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也没有什么**。
纪委处理案子,历来是由领导定,大家保守秘密的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汪再生认为,自己轻轻松松就摆平了差点给他捅出漏子来的调查人员。
汪小文按照汪再生的指示,把许一新的调查材料调了包,写了一份查无实据,查无实人的虚假材料报到了省厅纪委,堵上了这个决口。
第二天白万里一上班就来找许一新,问董杰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许一新认为汪再生已做通了白万里的工作,现在是来探他口实的。于是说,我已将调查情况汇了报,组织上讲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个人没有任何意见。
白万里认为董杰是有问题的,可是今天早晨一上班,又发现档袋里的汇报换了一份材料,说董杰没有问题,他也有些怀疑,听许一新说得模棱两可,他也就不再做声。白万里当然不希望自己局里出这样的问题,因为董杰问题一旦被查实败露,自己当副局长的事不仅要泡汤,还有可能被追究领导责任,他是不愿担这个风险的。没有事更好,汪再生的事不去惹,自己才安全。
一个天大的案子在东源市公安局内部便有惊无险安全地度过了第一个危险期。如今查问题的人谁敢和领导对着干,除非他不想干了。东源市公安局还没有诞生这样的人,或者是这个人还没有涌现出来。
此时的高晓春无法知道省厅怎么处理了他的举报信,更不知道他的匿名举报信已转到了市局纪委,调查结论已被汪再生压住,已改了个面目全非。他认为这封信已是石沉大海,但他并不十分着急,认为上级办事历来拖拖拉拉,批个警衔都要半年时间,查处这么大一个违纪违法案件,牵涉那么多人的问题,难道不要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吗?他只能耐着性子等待,等待那个他期待的结果出现。
没有不透风的墙,董杰是带着严重问题调入公安机关的消息还是在市公安局内不胫而走。许多人都知道市局纪委查了这一情况,消息自然也传进了钱为民的耳朵里。他被这一消息猛地吓了一跳,如果真是这样,那怎么了得,今年的形势本来就十分严峻,内部再出一起如此严重的违纪违法大案,今年的后进单位就是铁板上钉钉,死定了。他当即找来白万里询问情况。
白万里说自己安排许一新调查的,具体情况他知道。便把许一新叫到了钱为民办公室。
钱为民急问已走进门来的许一新,老许,反映董杰的情况属实吗?
许一新说,情况基本已查清了。
钱为民说,是谁举报上去的?
许一新不明白钱书记的意图,一听钱书记追问是谁举报上去的,他认为领导上是要追究举报人,马上说,举报人不详,用的是“陈档仁”的假名字。
钱为民急切地说,我要结果,查得怎么样,问题捅出去了没有?
许一新见钱书记十分急切,便说,我去把案卷拿来。转身就离开了钱书记的办公室。
许一新认为自己查得最认真,把事情搞清楚了,但这是匿名信,领导上肯定怀疑他,为什么这么卖力地查,为什么不直接向他钱书记汇报,这么大的问题为什么不让他当局长的知道?领导上一怀疑自己,自己就有麻烦了。他不敢怠慢,马上把调查案卷拿了过来,交给了钱书记。
钱为民不想看那些调查记录,只是选择性地看了看举报信的内容,又看了许一新的调查汇报。知道了事情的真像,他什么也不说,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思考了足有五分钟。
钱书记看完了许一新写的汇报材料,心中确实大吃一惊,马上感觉坏了,坏了,这次要出大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