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独孤神剑(二十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龙女见杨谦进展神速,对九阴真经的威力乍舌不下。这一日,她等杨谦抓完八十一只麻雀后,说道:“谦儿,眼下你已将古墓轻功八转七十二般变化全都学得很熟练了,进展大大超过了我的期望。我也没什么能教你的了,不过我曾跟你说过,古墓轻功不利于长途奔跑,也并非完美无暇。你若没事,便将本派轻功的这些缺陷详加钻研,看能不能加以改进,创出一门男女皆能练习的武功出来。”
杨谦点了点头,说道:“我去试试,不过成不成,可没把握。反正本派武功已是超凡入圣,就算我想不出来,也没什么损失。若万一侥幸想出结果来,即可给本派武功锦上添花,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小龙女笑道:“你能这么想,便离成功之路近了一步。成亦欣然,败亦可喜这八个字,便是很多前辈成功的捷径。”
自此杨谦便时常思考如何提高本门轻功的长力和后劲了,怎样才可以花更少的力使出更完美的步法,怎样才能一步跨出数丈等等,这些问题都时刻缠绕着他。有一天,他又抓了九九八十一只麻雀,忽然灵机一闪,想道:“本派轻功练到最高境界乃是要一口气抓住九九八十一只麻雀,为什么不是八八六十四只,七七四十九只麻雀呢。恩,是了,九字乃最高最大之数,若要提高本门轻功,便得突破九字,达到十字境界了。可九字已经是极端,怎样才能突破九,达到十呢?”想了一会,终于茫然无一点头绪,长叹道:“九字一数本已是大道了,就像本派轻功一样,若想前进,便得堪破大道,直达天道十了。可天道天道,既然是天道,自然是高高在上,又怎么能轻易领悟呢。”
他这一番想法确实是看到了古墓武学之屏障。在中国文化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为天,阴为地。而在这俩者所有数字中,九便是至阳,十便是至阴了。九为数字之极,乃“极阳数”,在传统文化中寓意崇高。为世俗观念所崇拜,这在一些现象中也能看到。
如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将天称为九天、九重、九霄;将地划为九州、九域;将宗庙称为九庙;道路谓之九陌;山有九崇;水曰九河;地有九泉;人分九级;官为九品。在古乐古诗中有九辩、九喜、九歌、九章等。人有三教九流,官有九品;最冷是数九寒天;最悲惨是诛连九族、九死一生;最复杂的衷情是九曲回肠……凡城门数、宫殿数、台阶数、门钉数多以九计,甚至宫廷器物亦以九名之如九龙杯、九桃壶等。
而十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更是尊崇,代表的是整个宇宙,其含义是十全十美,无与伦比。我国古代儒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中称天与人之间有着一种密切关系,从天到人正好是十种事物: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天之数毕,意味着天至于人而毕,而这正好是十种。可见由九升华至十是多么的困难。
这一日,杨谦倦极而困,睡梦中给他梦到了道德经中“大道如水,源泉滚滚,盈满而溢。或左或右,无所不在”这句话,似有所悟,一觉惊醒。醒来后满脑混混沌沌,似有一根线索模模糊糊的,跟他所想的问题隐隐相关,可偏偏却脑海一片空白,怎么也抓不着这条线。
他摇了摇头,不再深想,躺在草地上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忽然心念一动,想道:“自己所学的功夫全是道家武学,肯定跟道家经典大有相关,自己眼下打不开思路。何不到书中去找找看。”
自此,杨谦便遍阅道家经典,从《老子》、《庄子》、《列子》、《皇极经世》、《文子》、《田子》一直读到《黄帝四经》、《老莱子》《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轩辕皇帝阴符经》《道德经》等书。其中《道德经》一书给他的领悟最多。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想到提高古墓轻功的方法,但这些道家宝典却使他了解到了不少有关天道的武学知识,不知不觉中,功力又是大进。

这一日,他读完《道德经》后,闭上眼睛,细细回想先贤大才。忽然脑海中又闪过先前那句话,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字。他一会见到“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一会见到“柔胜刚,弱胜强”一会见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会见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万物负阴而为阳,冲气以为和”总之是这些字眼转来转去,最后当他见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句话时,一惊而起,满脑子一片通明。
他理了理思绪,想道:“道德经中这些文字似乎在说一切强大的东西都是寓于弱小无形之中,越是天下最柔最弱之物,越是能克强制胜,无所不能。正所谓大道如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又所谓缺用不弊,盈用不穷。难道就是这个道理。我若将这些道理融入古墓轻功之中,不就能突破防线,直达天道嘛。”
想到这极是兴奋,当下便详细钻研如何将真气运用得无所不在,呼之即来,收之即去,又仔细将那盈冲缺弊,大象无形,以柔克刚的至理融入古墓轻功和自身武学之中。
为了更好的体念这些道理的效果,他便将古墓轻功拿到现实中去检验。每日去寻陡峭笔直悬崖攀登,一开始往往上到半途便无以为继,只得重头再来。越到后面,他越来越领悟了柔胜刚,弱胜强的道理,真气运使已经无从察觉,但却又真真实实的无所不在。至此,他所攀登的悬崖越来越高,越来越陡。杨谦见自己到后来行走绝壁,如临平地,身行轻巧如飞,也是甚喜。知道自己终于领悟了道德经中的“水之道”了。
练了一阵子,杨谦转而去捉摸如何一跨数丈之法。他将自己脚上绑了数十斤重的沙袋,先在平地奔行。他奔跑之际,屏除绝虑,只是想着“水之道”,慢慢的便能奔跑神速,跨越如飞了。到后来他已能身负百斤沙袋轻松行走在薄冰危崖上了。这一天,他去了沙袋,微微提气,一纵而出,竟给他平平略过了六丈宽的河面,杨谦心下甚喜,知道数月苦思,终于给他参破了十字天道。
他心下喜悦不尽,将杨过小龙女叫了过来。杨过听闻他已练了如此神奇武功,当即便和他试招。杨谦心中不做他想,为了体现古墓轻功威力,也不招架,只是施展步伐躲闪。杨过发了几掌后,便察觉到杨谦步伐圆转如意,莫不随心,更厉害的是每一下圈转都是余意无穷,蓄有无尽后力。虽然是在极短空间内施展,却也是威力无穷,自己尽了全力,却也伤不到他。
最后杨过一声长啸,知道杨谦此时武功已经胜过了自己,到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至高境界。他心中喜悦不胜,停了身形,说道:“谦儿,你这身轻功无影无宗,似鬼如魅,虽还不能说踏雪无痕,不留痕迹,却也相差不远了。谦儿,如此神奇的步法,你可想好了叫什么名字么。”杨谦沉吟了一会,说道:“这套步法脱源于古墓轻功,得益于道家经典,流动之际暗合天道,就叫天宗步吧。”杨过喃喃道:“天宗步,好一个天宗步!”
(都快将主角写成无敌了,呵呵。不过放心,后面肯定会有跟他智慧武功不相上下的反派人物出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