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票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为“学会了”画符,家里成了水陆道场了,门楣上、窗户上、床头、柜子上,凡是他能够着的地方,都贴满了大大小小的“白纸符”。这些符简直有创新极了,符神是五彩缤纷、数不胜举,凡是李为知道的天上地下的神祇,全被写上了,幸亏这些符一点作用没有,如果是哪出自个修行人士之手,估计满天神佛得来一次集体罢工,你狗日的想累死俺们啊?
王抗英是撕了又撕,她撕的没李为更新的快,前手撕一张,不一会李为又贴一张。弄的单元楼里面的邻居都不敢来串门了。王抗英向李为发出最后通牒:“你要再敢乱贴,我就让你去后山坟地睡去!”王世济听闻此事,专程来他们家看了看,一看不要紧,鼻子都气歪了。
这天李为放学,一进门,看见老爹悠闲地躺在床上,肚子上放着一个收音机,里面播放着“咿咿呀呀”的声音,好像是歌,又听不懂唱的是什么,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李为大感好奇,问:“爸,听的什么呀?”
“京剧。”李庆功答应一声,翘着的二郎腿跟着锣鼓点有节奏的晃来晃去,嘴里还跟着哼哼。
“难听死了。”李为放下书包,拿出笔纸,又要画符玩。
“难听?”李庆功放下二郎腿,坐了起来,说道:“小子,知道么,这是咱们的国粹,咱北京人就爱听这玩意,里面学问大了去了!”
“学问?”李为不以为然地问:“能有啥学问?”
李庆功把收音机音量调小,认真地对李为说:“古往今来,忠臣良将,才子佳人,国事家事,京剧都有,你说学问大不大?这里的故事不比你王伯伯的差!”
李为一听还有精彩的故事,劲头上来了,把笔一放,凑到李庆功旁边,“爸,那您给我讲讲,有啥故事?”
李庆功指着收音机说:“比如现在播的这个,叫《空城计》是三国时候的事,你知道么?”
李为说:“知道啊,历史课老师讲过么,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那你知道诸葛亮么?”李庆功又问。
“那能不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李为把课上老师要求背诵的东西直接背了出来。
李庆功说:“那‘空城计’的故事你知道么?‘借东风’的故事你听过么?‘七星灯’的故事你学了么?”
李为一听,这些东西历史课本上没有啊,听名字挺好听的,兴趣上来了,说道:“爸,那您给我讲讲吧。”
李庆功走到桌子跟前,端起茶壶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给李为讲了几个京剧里关于诸葛亮的事,李为听得津津有味,敢情诸葛亮也会道术啊。“爸,那您给我唱两段吧。”
李庆功也人来疯,当即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唱完这个还不过瘾,又唱了个“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仿佛手里拿着鹅毛扇一样。
李为听完:“好听、好听!”噼里啪啦鼓起掌来,“还有没有别人的故事?”
李庆功一听遇见知音了,索性关了收音机,把自己听过的戏都给李为讲了出来,要说他知道的还真不少,包公戏里的《铡美案》、《打龙袍》、《探阴山》、《乌盆记》、《赤桑镇》,三国戏里的《甘露寺》、《失空斩》、《借东风》等等等等,连四大样板戏都讲了出来,故事过程中还穿插几段唱腔,把李为听得入了迷,非要学几段。李庆功说:“这样吧,礼拜天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保证你过瘾。”

李庆功要带李为去的地方是“宝鸡市京剧爱好者协会”,这是一个由爱好京剧的人也就是票友们组成的一个民间团体,岁数最大的有80多岁的老人,岁数小的有7、8岁的孩子,有爱唱的,有爱拉的,起初就几个人,后来竟发展成一个有5、60人的群体。李庆功就是一个会员,这个协会每个礼拜天都在人民公园的湖心亭里聚会活动,唱唱,玩玩,别说,里边真有唱的好的,也有拉的好的,后来九几年中央电视台办了几届全国票友大赛,有个小孩唱花脸,得了奖,就是这个协会选送的。
礼拜天早上,李庆功骑自行车驼着李为,带了点吃的喝的,来到人民公园湖心亭,已经有十几个人在那里活动了,有光头老人,也有孩子,丝竹声声,唱腔动听,确实其乐融融。一个人正在唱《珠帘寨》“昔日有个三大贤”,看李庆功来了,点点头,李庆功也点了点头,领着李为找了个地方坐下。
李为在家听李庆功唱,觉得好听,这回听见带伴奏的,觉得更带劲儿了,不住地催他,“爸,您也上去唱一个。”
这时那人已经唱完,操琴的一个60多岁的老人招呼李庆功,“庆功,来一个《追韩信》吧。”李庆功也不推辞,走到圈里冲大家一致意,跟琴师说:“老哥哥,您受累带着点。”老人拉起了“西皮慢流水”,只听李庆功唱道:“我主爷起义在芒砀,拔剑斩蛇天下扬。遵奉王约圣旨降,两路分兵定咸阳。先进咸阳为皇上,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也是我主洪福广,一路上得遇陆贾、郦生与张良。一路上秋毫无犯军威壮,我也曾约法定过三章。项羽不遵怀王约,反将我主贬汉王。今日里萧何荐良将,但愿得言听计从重整汉家邦,一同回故乡。撩袍端带我把金殿上。”老琴师一变“摇板”,“扬尘舞蹈见大王。”
李庆功唱完冲四周连连行礼,李为带头跳着脚喊:“好!”李庆功冲他一瞪眼:“起什么哄,一边去。”
李庆功这段唱腔是学麒派大师周信芳,故意哑着嗓子唱下来,都快劈了,打开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连说:“不行、不行,这段太难了。”旁边有人开玩笑:“再来一段《徐策跑城》!”四周哄堂大笑。这不要了命么?
众票友们玩到傍晚日西斜才散场,互相道别相约下周日再见。李庆功推着自行车领着李为慢慢向公园大门走去,耳边听见隐隐约约还有人在拉京胡,好像不是活动的地点传来的。二人也未在意,行至离大门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七十左右岁的老人,穿一身淡蓝色布衣,坐在湖畔的一个石凳上,专心致志地正在拉着一首曲子,李庆功仔细一听,拉的是《夜深沉》。
出了大门,李庆功骗腿上车,李为紧跑两步一蹿,蹿上自行车后座,爷俩乐呵呵地一路回家而去。
注:《夜深沉》,曲牌名,以昆曲《思凡》一折中《风吹荷叶煞》的四句歌腔为基础,经历代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发展而成,由京胡演奏,以击鼓相伴。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以配合弥衡击鼓和虞姬舞剑。曲调结构严谨、节奏坚定有力、旋律一气呵成,造成刚劲有力的精神气质,有时也能表现出哀怨和伤感的气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