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辞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玄甫师徒出了寺院已经是黑夜时分。两人往回走去正盘算着在哪里度过一夜明早再赶到王茂家,只听身后一声巨响,似乎从寺院佛堂传来。
二人返回佛堂,但见佛像轰然倒地,将供桌压做两段,腹内白骨竟不知去向。师徒对视一眼,今晚就在此过夜。
几月后,偶有好事者进入,发现佛像倒塌,奔走相告。周围百姓俱来观看,有人提议将佛像扶起,不料佛像竟不能稳立,任谁都扶持不住,只向一边倒去。后众人集资另造了一尊卧佛横于佛堂之上,遂改名“卧佛寺”,数年后香火极盛。此是后话,不表。
第二天师徒俩回到王茂家,见其还未醒转,额头安魂符完好,王世济将袖中一魂渡入王茂本体,但见王茂缓缓醒来,行动言语宛如常人,只是从此落下一个毛病,胆小如鼠,极易丢魂。后常见王茂他妈拿着衣服当街收魂,街坊邻居见了都问:“又丢啦?”想必,也是业报。
返回白云观,师徒二人唏嘘不已,叹世人念力所及竟招致如此大祸,虽佛门弟子亦不能超脱。过了几天,白云观驻军卫戍二营紧急集合,营长训话,大意是接上级命令,卫戍二营马上撤离白云观,前往中南海待命。训话完毕后军队迅速而整齐地撤离道观。又一日听观外百姓传言,林副主席要谋害**,败露后坐飞机出逃,失事摔死。师徒二人均想,难道又是念力所致?想到此,王世济心中忽然做出一个决定。
来到刘玄甫跟前跪倒道:“禀师尊,弟子欲外出游历,找寻消除念力之法,望师尊恩准。”说完纳头便拜。
真人抬手示意起来,说道:“你来观里也20多年了,虽有所小成,可毕竟坐井观天,是该游历游历了,也罢,你去吧。”
王世济不想师父如此简单就同意了自己的打算,想到即将离开师父,不禁悲从心来,言语竟有些凝噎:“师父——”。
真人摆手阻住,接着说道:“男儿志在四方,岂可蜗居一处所在?难道也要随为师终老此地不成?”
王世济道:“师父,弟子此去前途如何?”
真人慢慢说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如今金火旺盛,你当向西而去,他日师徒亦有重逢之时,你倒不必悲伤。何况,我派祖师丘真人师从全真,你若有缘当拜谒终南山全真道派,定有获益。”
当下王世济向师父磕了三个头,退出大殿,回房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无非就是几件换洗衣物和随身法器)怀揣了几十元钞票离开道观一路向西步行而去。
沿途民生凋敝,处处动乱,倒与北京一样,看来文革烈火已然蔓延至全国各处。十几日后,但见民风渐趋淳朴,不似北京人之圆滑世故,向人打听才知已行至陕西境内。王世济大喜之余便要拜谒终南山全真道派,可问过多人,并无人知晓终南山有个什么全真道派,自己千辛万苦来至陕西,竟不能拜会全真,难道自己与师门前辈无缘至此么?他天性豁达,虽有如此想法但丝毫不以为许,忽然想起曾听师父刘玄甫谈到过陕西宝鸡有一座金台观,乃是元明时期张三丰真人晚年修真所在,不由心中大喜,不能面见全真,若能拜谒这座金台观也足慰平生了。想毕继续向西行去。

金台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区北部的陵塬上,为宝鸡道教三观(金台、银台、玉台)之首,始建于元末明初,为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修道处。《明史》卷299《张三丰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王世济来到金台观,发现此处民多虔诚,香火极盛,不由赞叹。观主张致远与王世济年龄相仿,待人极为谦和,与之谈法论道甚是相投。张观主对王世济的师父刘玄甫真人有所耳闻,极是敬佩。
王世济喜爱这里民风淳厚便欲在此地长住,张致远极为热情,当下托自己方外好友为王世济在冲霄无线电厂安排了一个文员的工作,从此王世济便在宝鸡安了家。这个方外好友似乎有莫大的面子,为王世济安排的工作只是负责写写文章,甚是轻松,王世济正好得暇可以每日练习书法或与张致远论道。经过与张致远的接触王世济恍然明白,念力乃心生,消长全凭个人心性,岂可人力外力灭之?自此便整日安心修身养性,以书法而自娱,他天赋本就极高,后来书法竟成大家,加入了全国书法协会。李为的父亲李庆功的脾气心性和他也极为相投,二人遂成莫逆,只不过,李庆功从来不知这位老哥的真实身份。
单位同事只道他是一个常人,问及祖籍家眷,王世济只说在北京老家,他也不愿娶妻,一个人住在单位分配的单元房悠然自得。几年后文革结束,国家强盛,百废俱兴,连鬼魅妖邪都销声匿迹,偶有几个幽魂、游魂,也是赶赴轮回或返乡回煞,王世济也就不去干涉,这样一来,奇门道术竟成了屠龙之技。
今天心血来潮,经画起了搁置数年的符印,恰逢小李为来找他玩耍,他对这个小孩喜爱非常,觉得就跟自己的儿子一般,高兴之余,向李为讲述了心底往事。
李为听完,对眼前这位伯父大为倾倒,缠着他非要学五雷诀。试问,五雷诀可是那么容易就学得的么?被缠不过,王世济只好提笔在黄纸上用朱砂画了一道小天雷符捻在手中,向窗外打去。只见一道火光,一声脆响,竟如孩童燃放的鞭炮一般。
王世济道:“五雷诀你现在是不可能学会的,伯伯先教你怎样画符吧,学会了就可以像我刚才一样。”李为又拍手又蹦高地拿起悬挂的毛笔,蘸上朱砂迫不及待的就要学习。这时就听妈妈王抗英在外边喊他的名字,叫他回家吃饭。失望之余,李为恋恋不舍的告别王世济,临走王世济告诉他,今后有机会一定教他,不过,这件事谁也不能告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