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清溪向三峡 65 佛法道法(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5佛法道法(上)
下山前,太白嘴里不停的哼哼,一瞬间.他还做了首叫《听蜀僧浚弹琴》的诗,诗曰: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嚯,妙!”黑髯壮汉喝道。
遣憾的是两个踏着石板路,鞋都磨烂,爬得汗珠滚滚,未能见到弹琴的青蛙。
唉,两个摇摇头,快到山下,忽闻叮叮咚咚之声,一阵一阵,此起彼伏,声声入耳。
“是弹琴蛙吗?”太白迷茫着道。
“哦,是,是,是。”黑髯壮汉一连说了三四个“是”字。大笑这些个小家伙其实不是在弹琴,它们哪来的琴呢?,当然也不会击鼓。
“那在干嘛?”
“在聚餐。”
“聚餐?”太白虎眼一瞪,要去看蛙儿们聚餐。
黑髯壮汉说蛙们蹲在池塘里一起将捉来的虫子凑到一起,共同分享,私吞不交者,蛙头便下达命令,吩咐蛙中刽子手将其咬死,然后吃掉。
“呀!”
“能看得到吗?”
“看不到。”
“为甚?”
“因为池塘藏在幽僻的山谷中,全被林子遮住,深山老林中,那些个黄屋顶的佛寺,白墙黑瓦的道观位置高,看得见,池塘却没有十天半月,是很难寻到。”
“罢了,罢了!”太白摆摆手示意了一下。
黑髯壮汉弥平只好送太白到岷江边搭船准备东下。
江上有雾,
又浓又粘的雾包裹着船,
船纹丝不动,水仿佛也不流了。
噜噜噜!
李白一口气,把浓雾吹散,于是......
浓雾散了,水和船,映在眼底,风和浪替太白开道!
柳暗花明中。
一叶轻舟上。
立着一位白衫飘飘,长发披肩的的乘客,一路顺风的载着大诗人李太白来到了乐山......
乐山县之南,岷江之东,岩岸上,矗立着一樽大佛,此佛又称凌云大佛,据说开元初,泯江、青龙江一带水怪危害。有个叫海通的法师苦心募得银资数万,请石诚、石虚两个石匠在凌云山刻造佛像以镇之。

“刻成了么?”
“嗨!”壮士叹什么气?
“不料所募银两被嘉定的一个贪赃枉法的官吏闻知,那贪官趁机恶狠狠敲诈道:哼!胆大僧人,既然凿佛,何不报官府立案,特罚尔白银万两。海通和尚不肯,贪官要剜掉海通的眼睛,海通脸色不改说:‘吾愿剜眼。’语毕,贪官剜法通的眼珠置于盘内,咦呀,那眼眸竟然在盘中熠熠生光,骨碌碌转动......贪官瞧得心惊胆颤,冷汗直冒,颤抖抖的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当即坠于崖下,葬身鱼腹之中。但海通和尚却修佛积劳成疾,死后,弟子们募银继续修佛......终于塑造大佛于乐山之南岷江之东边的凌云西壁。”
“哦哦!这么说来,真想去看那大佛了。”太白心急如焚说。
黑髯壮汉弥平说那佛高二十来丈,头与山齐,依石而坐,姿态极为端庄。太白听说此佛与岩石融为一体,大佛与自然,与大江和谐相处,才得以集天地之灵气,映日月之光辉而矗立不朽。
说说着时,岂知太白先是沉吟不语,继而脸露嘲弄之色,顽劣的脾性突然发作,纵步一飞,跳到乐山大佛头上,双脚跺了跺,歪着脖子,依依呀呀唱道:
大佛见大仙为何不跪,
大仙骑大佛嘻嘻拉尿。
呸呸呸!
何方狂徒?
竟敢侮辱本佛!
乐山大佛双目圆睁,勃然一跳,蹦高三丈,始而高入云端,渐而徐徐坠地!
转瞬再往上冲,停在半空中凝视太白,心里陡然生出一股悲悯的情绪,大佛用佛手拂了拂缭绕在身上的云雾,大佛生性和蔼,可这里,他毕竟忍奈不住的发作了......
他抓了把山崖上的草屑,很快塞进太白嘴里,骂怒道:“你哪是大仙,你是牲畜,你只配吃草?”
太白仙精遂不及防,未料到大佛动作如此快速,而且将自己的嘴巴牢牢塞住。他好不容易吐出草根,并不生气,反而揶揄着说:
“阁下才是牛是马嘞,这把草,还是留给阁下吃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