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平均地权(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白健提出的三条中,最难被众将接受的就是变更土地制度,因为在众将中有许多就是地主出身,比如说晁盖、柴进、李应、穆弘,这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地主出身,另外还有些军官出身的人,比如秦明、杨志,他们过去也是拥有土地的,所以这些人也是不赞成白健的土地制度的,但是白健已经下定了决心,就是这些人都反对他,都离开他,他也要坚决的执行新定的土地制度,因为执行了新的土地制度,老百姓才会支持他的军队,他才有可能在今后的战争立于不败之地。
这天一大早上,天还蒙蒙亮的时候,青州城里的锣鼓就被敲得震天价的响,把全城的百姓都弄醒了。百姓们都走出家门,来到街上,相互打听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一个义军战士走过来说道:“快到城外去,咱们义军的头领要给大家发粮食了。”老百姓一听要发粮食,那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有的拿着簸箕,有的拿着米袋,纷纷往城外跑。
果然,在青州城的四门,白健都设立了粮食发放点,每个发放点都有一百名士兵在维持秩序,这样一可以使这次发粮的行动有秩序的进行,另外还可以使那些老头老婆婆领到粮食不会被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抢走。没个粮食发放点还有一个义军战士站在高处滔滔不绝的讲道:“我门头领已经将满城地主的土地都没收了,其中几个罪恶深重,身上有人命官司的地主明天一早就要在菜市口开刀问斩,我们头领准备把地主的财产、土地都分给大伙,今后大伙就不愁没饭吃了。”
一个七十多岁,须发皆白的老头步履蹒跚的走到那个演讲的兵士的面前道:“你们头领真的发土地给俺们穷人?”
“真的,您老不信就往这里看,这是俺们头领新近制定的土地法。”一棵大树上贴着白健亲自制定的《土地法》。
“老汉不识字......”
“那我给您老读读。”接着,那个兵士扯开喉咙将《土地法》从头到尾的念了一遍。
在那兵士读“土地法”的时候,本来十分嘈杂的粮食发放点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一个青州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所以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侧耳细听。
当那个老头听问以后,仰天长叹道:“老天爷开眼了!”
第二天的一大早上,天还没有亮,菜市口就站满了老百姓。当第一缕阳光艰难的射透云层,照到大地上来的时候,百姓们见到六个兵士押着三个地主来到,每个地主的背后都插亡命旗,被拥推到刑场。在距离围观百姓不远的地方,正在将地主们的地亩田册、霸买的奴仆卖身文约等等,烧成一堆大火,纸灰飞扬。百姓围观得拥挤不透,个个称快,有不少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从青州城的西街到刑场,街道上都站满了百姓。刑场上,每隔五步站一步兵,不让百姓挤近监斩台和台前的一片空场;刑场外圈,在拥拥挤挤的人群背后,每隔十来步站一个骑兵。监斩台的两边和背后,整整齐齐地站立着一层步兵、一层骑兵,步内骑外,肃静无声。
站在犯人左边的刀斧手用左手将犯人的发髻一提,同时喝道:“跪好!”说时迟,那时快,人们只看见阳光下三道白光一闪,三个地主的头颅飞落地上,三股鲜血迸出三尺以外。从刑场到城头,看斩的百姓们迸发出震天动地的齐声喝彩:
“好!!!”
三个担任行刑的这个刀斧手一齐向前两步,各自弯腰提起来被自己砍下的人头,走向监斩台去。遵照武松的命令,将三颗头颅带到青州东门的城们口,悬挂在城门之上,这即古人所说的“枭首示众”。
众将最后都接受了白健的这个《土地法》,一来,白健是他们的领袖,他们不能不服从白健的指令,二来,没收的土地并不是他们的,没有伤害到他们的利益。吴用为了使青州,乃至整个山东都知道白健的大名,他作了一首打油诗拿给白健与晁盖、宋江看。
诗文是这样的:
大帅起义兵,
本为穷百姓。
人人得衣食,
户户享太平。
白健看后,觉得很有点意思,拿这诗反复的看了几遍。晁盖看后道:“军师啊,这个大帅是不是要改改,第一,白头领还没有‘大帅’这个称号;第二,百姓看了也不一定知道这个大帅是谁啊?”
吴用道:“咱们不能老称呼‘头领’,这个词听上去有着一股子匪气,小生思虑了许久,既然咱们要和朝廷对抗到底,那白头领就应该有个称号。”
晁盖问吴用道:“军师,那你说咱们白头领该上个什么称号?”
吴用一字一句道:“天下义军兵马大元帅!”
晁盖琢磨了一会儿,问宋江道:“贤弟,你觉得这个称号怎么样?”
宋江微笑道:“正好,但是诗文上是不是改一改,如果将‘大帅’二字改成‘白帅’,百姓是不是更能明白这诗文上说的是谁?”宋江觉得白健进称号的事情是无法逆转的,他为了不让众人觉得他有抵触心理,于是也献上了自己的意见。
晁盖觉得宋江改的好,于是问白健道:“头领觉得呢?”
白健笑了笑:“怎么都行,这个我听大家的。”
最后按照宋江的改动,这首诗定稿后,吴用教给一些兵士们背,这些兵士们背熟后,再去教授给街上的幼童,很快,这首打油诗便传遍了山东,白健的大名也传进了东京城的金銮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