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道门也是人间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弟,言弟,清醒一下声音似乎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在虚无中飘荡了很久的张醒言听到,才想起了什么,向前行去。实然,他一脚踏空,向下坠去。双手于空中,却什么也没有抓到。
身体一顿,张醒言这才回到现实,不过情况却非常不妙,借着赵弘手中的火把,他才发现自己的处境,若非赵弘将他拉住,这茫茫云海之中,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在赵弘的帮助之下,张醒言回到栈桥之上。天已全黑,也不知已是何时。
“谢谢赵大哥,若非赵大哥相助,还不知会是怎样结果。”张醒言立于桥上道,光线太过微弱,他无法看见远处,只感山石压下,漆黑一片。栈桥似随风轻舞,四周皆为深崖,令人心中不安。
“言弟方才是否见到了什么,何以失神至此。”赵弘将火把插在岩石与栈桥之中,出言问道。
“也不知为何如此,也不知身处何处,竟似大梦一场,醒来却是什么也不记得了。”张醒言道,方才之事,倒不是他真得忘记,而是感觉不好启齿而已。毕竟方才之事,在自己心中却是隐晦很深。
“方才那石壁,又称轮回镜,是太一宫入门的一个考验。”赵弘微微一笑,再点起几枝火把。
张醒言看着他也不知从何取得火油制得火把,甚感奇怪。
赵弘也不再理会于他,处理完此事后,坐在石崖边,闭目养神。
次日,二人沿路而上,却也没有什么阻碍,直入到山门。
山门外,一巨大的圆型广场,四周均为汉白玉围栏,组成八卦之图,乾为山门,坤则为太一宫正门。
太一宫实际并无门,取心向苍生,贯通天地之意。坤门,实际上仅是一坊而已,坊高约数丈,正门比两边的四偏门高出一到两丈,正门之上,刻有太一玄清宫五个古篆大字,四周尽是饰以花鸟虫兽,种种祥物。坊前有开明离朱等兽镇守。
坊基高于广场数尺,张醒言暗数台阶之数,正门分两部,下方九阶,上方五阶。四侧门则均为一十二阶。
坊后,却是一条极长的悬空石桥,桥宽约三丈,栏杆之上,第隔一丈,均一一小型祥兽。再远处因云雾茫茫,无法看清。
“二位可是上山寻仙之人。”一青衣白带道童问道。只见他年约十二,唇丹齿白,对二人行礼,却是站于右手边的太一宫知客童子。
“是,还请小哥通报。”二人中以赵弘年长,故而由赵弘对答。
“可有荐信。”却是左手边童子抢先问道,他与右手边童子一般大小,不过脸上多些稚气。
二人拿出荐信,被二童子分别拿去。二人略略看看,大致分辨真假后,还给二人。
“怎得这么迟。”说话的,却是那年纪小点的童子。他似乎还有话要讲,但被另一位制止。
“路上为俗事耽搁,还请海涵。”赵弘言道,至于何事,他和张醒言都知道,只是不方便讲出而已。
“今日乃是最后一天,二位快些进去吧,不要耽误了。”那年长一些的童子言道,“从桥上过去,另有人接待。”
二人别过山门,沿着那石桥,向另一座山峰行去。
“这桥叫做仙凡道,却是取其由凡入道之意。向前一点,当有刻有桥名。”赵弘抚着桥上的石狮道,目光望向隐在云海中的主峰,隐霞峰。
“赵大哥知道的真多。”张醒言叹道,此地飘然仙境,无际的云海,奔腾舒卷,一座座山峰如孤岛般漂浮隐现,,变幻无穷,漫山红绿相间,绚烂夺目,令人心旷神怡。
“我自幼向往仙道,故而对此多有留意,但在一般人眼中,却是旁门左道之技,不足为道。”赵弘似有心事,目光闪闪烁烁,也不知想到些什么。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赵大哥知晓如此之多,又怎能以左道形容。”张醒言叹道。(似语出《红楼梦》,用于此处,请勿怪)
“言弟往后应看些此类书籍,些许会有些好处的。”赵弘道,“前去主峰叫隐仙岛,世人却称之为隐霞峰,真是不知所云。”
“是啊,山峰真像小岛一般,隐于云海之中,想那瑶池仙境也不过如此吧。”张醒言道,此处风景,却是他平生未见。
行至一半,桥上果然雕有“仙凡道”三个古篆大字,四周环以各种仙兽祥云,以及不知含义的图案。此时已可看见隐仙岛山门,依然仅是一坊立于桥头。
“对了,赵大哥,这桥无墩,何以如此之长而不坍塌。”张醒言从瑶宫美景般的云海中回过神来,才想起这桥之事,故而问起。
“这个,我也是不知,想必是桥中含有特意奇石吧。具体是什么,可能会涉及派中密莘。”赵弘言道,“若想知道,待入门后,自会知道。又何必多问。”
“谢谢赵大哥提醒。”张醒言道。
“快走吧,我们已经晚了。”赵弘把心中杂念抛开,加快脚步。
张醒言也不再细看桥上风景,快速行去。
桥尽头,坊与前一个无甚差别,仅是大了一点而已,镇守石像却是不同,张醒言并未见过。
“二位,可有荐信。”此处接待却是一年约二十的男子,其道袍比先前道童颜色深些,只见他身子高大,相貌粗豪,身负长剑。
二人将自己的荐信给他,那人看了看张醒言的信荐,细细的辨别真伪,但看到赵弘之信时,却抬头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辨别。
“可以了,你二人暂且住下,明日尚有考验。”那道人将信件还于二人,转道道,“明镜,你带二人到偏殿休息。”
二人随另一十三四岁的小道童进入太一宫中。
正对宫门的,则是太一宫主殿,主殿前,九座巨鼎一字排开,散出渺渺青烟,味清而不散。广场为方形,地面均为汉白玉铺成,在阳光下,映出点点光芒。广场被水池分成内外两部分。一把数丈高的巨剑倒插于广场中央。
主殿两侧,每隔数丈便有一朱红巨石柱,柱顶各有一祥兽,数十个拱门分布其间,每一个拱门里,似乎均有一个小的院落,可能是起居之所。
“现在正是云海极盛之时,美则美矣,但夜间湿气颇重,二位还当注意。”那少年见二人眼中的惊叹之意,眉间露出得意之情,并出言提醒道。

“天地造化之奇,竟会有如此人间仙境。”赵弘叹道。
右侧小院中。
“你二人先且住在这里,明日再进行下一步考验,记得晚间不可乱走动。”那少年说完,就独自离开。
院中有五个房间,已经住有两人,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故而赵弘一人却显得有些突兀。与二人打过招乎后,相约于前山观景。
次日,天空甚兰,无一丝流云,然山腰依然是白雾茫茫,变华万千。广场之上,青烟渺渺。
少年分六排站立,其中一排,皆是女子,横竖均为六排,计三十六人。场面萧静,仅有几个引导的弟子。
日上三竿,所有人都在广场上站了一个多时辰。才在太一弟子的安排下,分次进入殿中。
待到第四次时,张醒言才在一位年约二十多岁的弟子带领下,进入主殿之中。
雄伟大殿,金色牌匾之上,书“太一殿”三个古篆大字。大殿门扉大开,光线充足,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清神位,气度庄严。
大殿之上,神位之前,七位道人盘坐于前,六男一女,当是这太一宫重要之人。七人两侧,另有数十个人,有道有俗。张醒言注意到站在后排之人中,有几人却是刚才进来之人,想必是天资聪慧,直接跳过了后边的考验。
赵弘显然也在其间,二人相视一笑,闭口不言。
“禀师尊,各位师长,丁组带到。”那带领之人对正中几人礼道。
“嗯,开始吧。”正中一道人点头道。说完之后,便继续闭目假寐。
年约四十的道人起身应道,只见他剑目星眉,一脸英武之气,一身青白道袍非常合体,左手之上,系着一串古怪的钥匙,他在三清祖师前拜了三拜,才从神像前的案上取来一雕花木盘,盘中有一面铜镜,六块玉牌。
那带领之人躬身接过木盘,行至六人身傍。系钥道人接过第一人的荐信,细细探查。第一人张醒言略有了解,正是昨日与自己一起观景之人,名唤林瑞。
过后,那系钥道人拿起铜镜,那铜镜以金丝系之,饰以日月星辰、山川河岳,系钥道人指间似有青色光芒闪过,极淡而不真切,若非张醒言对此有一定了解,也不会注意得到。顷刻之后,镜四周升起氤氲之气,似白似青,似散而凝,系钥道人拿起林瑞之手,一道气剑,划破其指,将血滴于镜上,镜周氤氲之气大盛,道人对镜细查,约半刻钟后,镜周氤氲之气渐淡消失。
“高师兄,请过来查看。”系钥道人转首对左侧正坐之人道。
另一中年男子起身,来到林瑞身前,将手置于其头顶,片刻之后,轻轻点头,又摇摇头。其身后另一年轻弟子带着林瑞,从侧门而出,尔后,那弟子独自归来,林瑞却是不知被带至何处。
约半个时辰之后,才轮到了张醒言。
前边五人中,只有一人被留在殿中,其余均被不同弟子带离。
张醒言将自己的荐信交给那系钥道人,道人接过荐信查看过后,深深的看了看张醒言,倒让张醒言心头一跳,误以为对方识破自己冒名之事,但接下来一切正常,张醒言也就放下心来。
系钥道人取血之后,看着散着浓浓氤氲之气的铜镜,时而皱眉,时而舒展,微微点头,又轻轻摇头。却是不知在镜中看到了什么,这让张醒言一直有些担心事泄。
“独孤师兄,请过来查看。”系钥道人转身对右边之人道。
一男子起来而来,那男子着青色短衫,只见他体格粗壮,全脸虬胡,长发被一支铜钗倌住,那铜钗作剑型,剑格剑柄上防滑的纹饰清晰可见。若非在殿中,定为他人误认成演义之中,占山为寇的大王。
这人八成会是自己的授业之师,张醒言心中微微有些紧张,又见此人并非仙风道骨之姿,又让他微微有些失望。
这人,可能并非华夏之人。
那虬胡之人行至张醒言前,一句话也未说,将蒲叶大手置于其顶,一般气息自头顶而下,向体内探去。
张醒言早已猜到此时所做之事,自是小心将自己那微弱的气息藏好,为免被其发现。
“放松,莫要刻意左右于它。”虬胡之人言道,起初闭目探查,尔后感觉些什么,睁开双眼,看着眼前之人,神色古怪。
刘勉此时正闭目感应入体气息流动,并未注意到此。
尔后,虬胡之人竟是一句话也未说,行至席前,坐了下来,这让系钥道人有些难堪。今日测试,仅仅是分派弟子而已,真正的筛选已在山道之中完成。也就是说,不符合要求之人,是上不得此山的。至于最后的体内探查,也只是让各位收徒之人有些了解,以确定是否重点培养。但此时虬胡之人未作表示,显是对自己不满。
“好了,玄崇,此子倒也不错,细心调教,也可成大器。”中间左首第二位老道睁目,看了看虬胡之人,道。
独孤当是那虬胡之人姓氏,玄崇应当是他的名。名讳仅有父母师长称得,其它人只能称其字。
“是,弟子领命。”虬胡之人并未起身,对那首坐道人抱拳行礼,然后对张醒言道,“站到我身后去。”说完也不再多做理会。
张醒言神色颇为尴尬,站在虬胡之人身后,总感觉他人望来的眼神颇古怪,让他有些不自在,也不知是否为心中错觉。
此后还有两组依次进行,仅有三人留在殿中,另外九人被分别带走。
庚申年,太一宫收弟子三十有六,其间有十人骨骼清奇,适于道法修习。
………………以下已非正文…………………………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值得一看,就请推荐一下;如果您认为字数太少,就请收藏起来,她会很快长大;如果您认为不值一看,还请您告知于老夫,方便老夫更改。新书难,还请您多多支持,数十年一剑拜谢。
…………………………………………………………………………………
是不是我写的故事,只有我一人在看的,悲剧。今天清明,晚上多发一章,仅以此祭奠炎黄二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