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也说“富而不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七。也说“富而不贵”
现在有些事儿就是怪。
前些日子见一报道:某开“奔驰”车的母女与一修自行车的发生刮蹭。叫来一男子(其夫)对修车人大打出手,先是抽耳光,后用修车工具追打。结果修车人取来刀刺向三人,造成二死一伤的惨剧。
许多人同情那修车人。
有人说:这是仇富心理啊!
行凶杀人者自有法律制裁,但此事的经过却令人深思。
按说,在中国,能开上“奔驰”的算是有钱人了,应该“绅士”一些,怎么行为举止上一点也不像呢?如果“有话好好说”,这点小事何至于酿成命案?
问题是,“有话好好说”的“绅士风度”对有些人来说根本行不通。
“绅士文化”讲究的是礼让。可你上马路就知道,大多数人讲究的是争和抢。你说他是时间观念强,其实平时也不是。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争抢的结果,而在于争抢的过程。上公交车和排队买东西也是如此,能争能抢是“有面子”,按北京的话说叫“拔份儿”;被别人争抢是“没面子”,按北京的话说叫“丢份儿”。
所以说,我们这里缺乏“绅士文化”的土壤,有的却是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流氓文化”或“牛二文化”。流氓、“牛二”者,社会底层,不争不抢不狠不混不痞就不能生存。现在有些人富了,住好房开好车,但心态却没有转变;更有人因不仁而富,苟富而骄,往往比未富之前更狂更狠更混更痞。这位拥有“奔驰”车的狂躁男子就是如此。

现今这样的富人还真不少。
一方面是山西频发的矿难,一方面是该省的煤矿老板在京城狂购豪宅豪车。据说有一次集体“团购”就买进了二十辆“悍马”(每辆价值逾百万),某某矿主更是一人拥有三辆不同颜色的劳斯莱斯。他们在奢华时不惜一掷百万金千万金,可就是舍不得花一点钱改善矿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听任可怜的矿工天天在地狱的门口挣扎。
李嘉诚言:富和贵是两个意思,有的人富而不贵。“富贵”和“权贵”都是如此,人不会因富而贵,也不会因权而贵。这里的贵指的是一种高贵的心态,是心灵的高尚而不是生活的奢靡和高踞平民之上的狂傲。
一个“仇富”的社会不可能是稳定的社会,我们没有理由去仇视所有的富人。富人本应当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的行为应当成为全社会的楷模;可惜的是,某些富人的行为恰恰相反。如果李嘉诚那样的富人越来越多,为富不仁的富人越来越少,那么,就再也不会发生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这类无谓的惨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