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方言与趣话——北海印象之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方言与趣话——北海印象之二
到外地尤其是南方,语言差异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广西有二十几个县市说粤语,也就是北京人戏说的“鸟语”(纯属调侃,无不敬之意),北海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所以,当北海人之间用纯正的“鸟语”对话的时候,我是一句也听不懂。
那在北海生活不就麻烦了吗?我们的体会是没有太大的麻烦。毕竟普通话推广了那么多年,加上这里的广播和电视都用普通话,所以我们说的话他们全能听懂,这是第一;其次,他们大多数人也会说点“粤式的普通话”,就是有点“大舌头”的,影视剧中港澳同胞说的那种:“这是很好的啦——”,“你的房子好好漂亮啦——”,等等;这我们也能听懂。尽管如此,毕竟是到了外地,语言上发生误会的趣事还是有不少。
有一次我在南珠市场的商铺买东西,旁边一个小摊不停地用电喇叭叫卖:“ya—mai—ya—gi”,“ya—mai—ya—gi”;我听不懂,便跟那家商铺老板说:“你学学人家,人家是‘越卖越给’,你还不便宜点!”那人知道我跟他打哈哈,笑道:“他是说‘一元一个’啦,要是越卖越给,我没饭吃的啦!”这一说笑,我们都很开心,“一大笔”生意,好几块,当然也就成交了。
要是到农贸市场,遇上年纪大的摊主,语言问题就大点。有一回遇到个卖木薯的老太太,看样子有七十多岁,满脸皱纹,很苍老的样子。我们问多少钱一斤,那老人说了几句我们根本听不懂,于是她先伸出一个指头,又伸出三个指头;我们以为是三块钱一斤,就挑了一些让她称;结果她边称边往上加,嘴里还说个不停,等称完了,又伸出三个指头;我们递三块钱过去,她连摇手,只收下一块钱。我们正疑惑时,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告诉我们是一块钱三斤,刚才买的就是一块钱的。当老太太为我们买的三斤木薯一个个削皮,然后装进塑料袋递到我们手里时,我们连声道谢,心里真有些过意不去,好像是占了不该占的便宜似的。低廉的价格和代客加工的售后服务,是当地农贸市场的特色,北京人到这里还真有点“不适应”。

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听不懂,而是听懂了彼此也不明白。举个例子:第一年从北海返京时,我想带回点海鲜。据朋友介绍经验,把海鲜冷冻后装进保温的泡沫塑料箱,或再放些冰,然后用塑料胶条封口,坐飞机或火车带回北京都没有问题。等我装箱完毕,发现没有塑料胶条,便到街上的杂货铺去买,结果是不论大店小店,我一说“塑料胶条”,有拿粘合塑料的胶的,有拿可融化的塑料胶棒的,还有拿502的,就是没有我要的那种。于是我换着方式说,什么“塑料胶布”,“透明胶条”,“黄色的胶条”,越说他们越糊涂。最后我也不问了,满大街的转,终于在一个小铺里发现了我要的宝贝,我指着它让老板拿过来,然后问:“这个东西你们叫什么?”那老板带着诧异不解的表情回答:“叫封口胶!”我的老天爷!同是一个东西,这名字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现在我掌握的“外语”(外地语简称)词汇已经有一些,如:煲汤——熬汤,饭煲——饭锅,单车——自行车,冲凉——洗澡或淋浴,冲淡——海边的淡水淋浴,开伙——新房子入住,土蛋——农家产的鸡蛋……;有没高雅点的?有,吃早茶——吃早点。怎么还是吃?不好意思,我大脑的“内存”里就这些,先不说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