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业第二十五节 实力决定面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远山焦急的在码头等着钦州那边来的船,此时没有什么即时通讯工具无法联系,只能用笨办法约死时间碰头。
这边眼看洋人的明轮船启航在即,但是派去接应李宗杰等人的船还没有回来。
“诶,那个谁,今天涨潮吗?”李远山实在焦急,随意喊住一个经过身边的码头小工就问。“回李老爷,今儿风顺的很,没有涨潮!”小工毕恭毕敬的回答,站在那里头都不敢抬。李远山一愣,没想到小工都认识他,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继续站在码头注视钦州方向的海面。
此时码头还有几家原先十三行的人过来登船,看样子也是去上海的。李远山自己知道上海在未来中国的地位,但是广东商人仅凭自己的判断就知道上海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能不说每个时期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眼光都是超出时代的。
“幺,李大人!喜见喜见啊。”当先的一个身披苏绣锦缎披风,身着虎青对开富贵袄的中年人张口就给李远山打了个招呼。“噢,苏大人,巧见巧见!码头风大怎么也到此辛苦了?”李远山顺势打个千,算是给长辈行个礼。
“诶,如今洋行的生意日渐难做,洋人本来需要十多宗货物,如今除了生丝茶叶还能保持,其他的可都不景气了。尤其是棉布,往日总是外贩,如今却都是洋人贩来卖给我们。五口通商,如今这往日的风光是没啦!倒是你李记如今是如日中天啊,运输、糖果、粮食、造船哪一样不是顶呱呱的!”姓苏的中年人似乎很是惆怅。
“不敢,不敢,学生都是初来匝道的,些许微末生意也是糊口!到底比不上十三行家底深厚!”李远山说的倒是实话,这十三行起起落落的,鼎盛时有四十多家商号,最少时只有四五家经营。还是看广东官府和北京朝廷的意思。当年林则徐禁烟,十三行的大小行首没少受皮肉之苦。道光初年的时候,每次朝廷派新任稽税大臣到任十三行都是如同狂风扫过一片惨淡!可谓苦苦维持,小心经营,得了富贵失了安宁。当年的四大行首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更是其中翘楚。其中的怡和行就是世界第一首富伍秉鉴的产业,不过他早已过世,如今的怡和行由其四子伍元华继承经营。即使如此,如今十三行里排名靠前的七八家哪家没有数百万的身家?由此可见当年中华的富庶,大清借着明朝的余留的底子仍旧还能滋润了三百年!如果中国能一帆风顺的发展,(纯属YY)嘿嘿,如今的中国也不是今天的摸样了。
苏姓中年无奈的摆摆手,不想提起往日的事情,两人随意说了几句闲话,便各自忙碌去了。李远山派去望风的人一溜小跑前来报信:“东家,东家,我们的船来了!”
“哦,快,引路!”李远山立马急匆匆的过去询问金矿可有收获。三十万两现银实在难筹,即便李远山全力周旋也只办到二十万两,还是厚着脸皮去商会讨借的。商会一帮老而成精的人,猜到可能上海那边李记出了状况,要死要用李记船厂和糖果厂的股份抵押!李远山无奈只得同意。即使如此还有十万的缺口没有着落,岂不心急如焚?

李记商号的商船靠了岸,李远山不等船上人下来,就招呼:“快搭船板,让我上去说话!”码头一些其他商号的人看见,以为李记又有什么幺蛾子了,纷纷侧目以待,仿佛即将从船里又会弄出什么洋人的新玩意。但是半天不见李远山下来,看看船身吃水也是不深,才四下慢慢散去了。
李远山看见浑身带伤的汪万箐,很是关心的询问一番:“怎么如此摸样?身上受了哪些伤?团练的弟兄伤亡如何?李营长那里怎么样?二叔你看万箐受伤就不要让他护送了,来回折腾耽误养伤。”李宗杰站着也不好答话,这是商号的大事,虽说也是不忍汪万箐带伤奔波,但是却也是没法,只好闭口不言。这边汪万箐倒是笑了:“东家何必担心,吃饷的哪有不受伤的?李营长比我稍重也是不碍事的。如此大事万一途中出了岔子如何是好?放心东家。就是死了一百七十多个弟兄,轻重伤也有三百多。不过东家的抚恤大家都知道了,即使丢了性命家中也不愁吃穿了,弟兄们还是感谢东家的!”
李远山半响无语,只能跟李宗杰交代要好生照顾受伤的弟兄。阵亡的家里有要求就火花后带骨灰回来,同意当地安葬的要好生的修个气派的墓,将来好去祭扫!李宗杰一一记下。
看了满满一箱一万两黄金,李远山总算能放心了。听说山里还有大量含金矿石没有炼制,当即让李宗杰先秘密寻访炼金的工匠,让李钟缘严密封锁消息!朝廷严禁私人采金,抓到是要杀头的!
眼看时间不早,李远山同李宗杰告别,只身带着十几个护卫就登上前往上海的明轮商船,动身前往上海去了。要说洋人的帆轮混合动力的商船就是比帆船行动便捷的多,也只有六七天的功夫就到了上海了!此时获悉李远山到来和洋人事情解决的庄东仔又出现在码头的欢迎人群中,还存希望李远山能看在往日情面上再给他一次机会。李远山第一次到上海,但是上海很多洋人的理事都知道两广有个很有能耐的年轻商人,在广东官府很吃得开,和英国驻华总理事关系也不错,兼营五六项事业很是兴旺。如今上海出了如此大事件,很多钱庄和洋行得知后都观望李记如何处理!其中要属钱庄最紧张了,放出去的银子收不回来那就麻烦大了!
船刚靠岸,码头的工人将缆绳系好,船板架上,李远山等人当先就一一下了船。眼见的人群立即发现后面跟着的十几个挑夫,每人都挑着两个箱子!“快看诶,李记的大东家带着的那不是银箱吗?哇,这么多怕不有几十万两吧!”“就是就是,你看看,十好几个挑夫,每人两箱起码一万两啊!”“嚯,这个李记什么来路,这么大的气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