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间炼狱 (三)杀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艳阳高照,今天又没有风,城头上没有什么荫凉的地方,士兵们全身披挂,汗水把衣甲都打湿了。
现在守备营和预备部队全部都上了城墙,鞑子在上午的试探性的攻击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利用裹铁撞车装载那些布袋、麻袋和草袋由铁头子推着到城壕边倾倒,想填出通道。
这裹铁撞车以铁和木材制成,在外层铁皮之外,还蒙上了生牛皮,与铁头子的双层铁甲一样,箭矢根本无法穿透,守城的士兵在稀稀拉拉的打招呼式的射了几箭后,便停止了攻击。
东门和西门外的敌人增加了不少,都达到5000人左右,但他们并不进攻,而是开始挖掘壕沟。
北门外的那道矮墙已经消失了,北门的护城河有10余处被填了近一半。锦州的护城河有15米宽,2米多深,一时半会的倒也填不完。
只是鞑子开始在安全地带开始挖掘壕沟,或者说鞑子已经懂得挖掘壕沟才是令人担心的。
抛石车、壕沟……这些都是攻城的经典手段,看来鞑子在这方面很下了些功夫。原来的历史中,皇太极是在2年之后才挖掘壕沟围困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至于火炮,更是在孔有德率部投降后才有的。
尽管历史已经改变,但我仍然想从历史中抓住线索,在皇太极没有火炮的时候,攻城成功的仅大凌河城一处,当时,皇太极遣将率满、蒙、汉军数万攻大凌河城,挖壕筑墙,长期围困,在城周围50里内挖壕四道,按八旗左右翼方位扎营盘45处,切断守城明军与外界联系,百余天中,督军交战数十次,各有伤亡,又亲率主力击败明援军4万,迫总兵祖大寿于粮尽援绝献城投降。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皇太极是以围困为主,通过打援和进攻打击城中士气,待城中粮绝之后根本就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现在看来,鞑子似乎还不想长期围困,而是想快速攻占锦州,当攻城的抛石车被毁掉后,又用围三缺一的法子,意图逼我弃城而走,于野战中消灭我或者是放我逃到宁远,加重宁远缺粮,然后长期围困,最终连同宁远一齐消灭。如果是这样,那么莽古尔泰一定会全力攻城,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来吧!统统来吧!锦州将是你们的地狱!!!
想到这里,我不禁冷笑一声,程本直正和我一起在城楼上查看敌人动静,听到我的冷笑,有些莫名其妙的望着我,我便随口问道:“程参军以为鞑子下一步将如何行动?”
程本直也笑了一笑,道:“将军适才冷笑,想必对鞑子的下一步行动已经有所判断了吧!”
我点点头,示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鞑子看来,他们在锦州城下有兵马3万5千,另有2万多蒙古骑兵可以随时来攻,总兵力达6到万人,而锦州兵力不过万余,主力还是战斗力不强的步兵,粮草和弹药也非常有限,因此,倘若他们全力来攻,尽管伤亡会很大,时间也可能会较长,但攻下来是不成问题的。对于这一点,鞑子一定认为我们也是这样想的。”程本直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我鼓励他说:“很好啊!程参军能够从敌人的角度来分析敌人,难能可贵啊!请继续。”
“不过,攻城毕竟伤亡太大,因此对于鞑子来讲,强攻锦州不是上策,既然他们认为我们自己也清楚锦州最终是守不住的,那么给我们一条生路的话,我们是会走的。这条生路就在南门!……”“是虚留生路吧!”我笑着插了一句。
“不,是真的!”程本直认真的说。
“哦?说说看!”程本直的表现让我更坚定了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参谋长的打算。

“鞑子此次目的决非一城一地,而是要彻底打垮我关宁部队。锦州和宁远是他们选择的辽东的最薄弱环节,围困锦州与其整体战略毫无益处,反而使其机动之师陷于被动,强攻锦州更是得不偿失,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锦州之兵放到宁远,然后围困宁远,这样辽东的平辽、北宁和宁远便成为关外三座孤城,关辽的全部兵马被困,朝廷只能全力救援,皇太极只需要围城打援便能稳操胜券,这样才是皇太极的上策。”
看到我频频点头,程本直略微有些激动,轻咳了一声,继续说:“因此,逼我们弃城而走是莽古尔泰的当务之急!而要我们下决心放弃锦州,在于两点,一是让我们确定锦州是守不住的,二是让我们知道,逃跑有路。这第一点,从抛石车、蒙古援军到掘壕,已经向我们显示了他们的决心和新手段;至于这逃跑,南门一直只有一千人马,现在锦州城三面开始挖掘壕沟,唯独南面没有动静,就是给我们留下的后路啊。”
“这逃路也未免太明显了,他们又怎样让我们相信这是生路而不是险境呢?再说还有25000人的蒙古骑兵在锦州和宁远之间啊?”我故意为难他。
“鞑子中了将军的计,认为锦州缺粮,无法长期坚守,现在他们做出长期围困的架势,按理我们应该会对南面的生路进行试探,否则这缺粮恐怕有诈。如果我们进行试探,我敢担保,鞑子的阻拦将非常有限,南面之敌几乎会一触即溃,而蒙古之兵,我们应该不会遇到。”程本直自信的说。
“将军,去宁远的信使和第二守备营的编练队伍已经准备就绪,按原计划将于今夜三更出城,将军可还有指示?”张如龙的报告打断了我和程本直的交谈,也使我立即心生一计。
“好!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程参军的判断。”我仍旧微笑着,不理两人不解的神色,我继续说:“张如龙听令!命令你率护送队500人保护去宁远的人员突围,即刻集结,听我命令出发,待突出包围之后迅速折回,在城南隐蔽,待城上三声炮响,即撤退回城。”
张如龙吃了一惊,略微迟疑了一下,朗声道:“遵令!”一辑之后转身接令而去。
“将军!现在突围是否……”程本直有些急了。
“倘参军前面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现在突围和深夜突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倘若参军前面的分析是错误的,现在突围和深夜突围也没有什么区别。不管正确与否,这南门外的1000余人都是在劫难逃了!”我摆摆手制止了程本直继续劝说,转身向身边的亲兵下令:“命令谢尚政带领500名骑兵携带50具火龙攻击敌人南门外部队,火龙攻击后听从城上指挥行事,待敌人来攻时,只许弓箭还击,若得到回城的命令,回撤不宜过快,一定要引诱敌人来追,并将其引入城中。待城中鼓响,即原地待命。”亲兵接过令箭跑步离去。
“程参军,你先去通知无疾组织500火枪步兵到南门内列阵以待,另组织500人于街道两侧埋伏,待我方骑兵过去,即列双枪阵后退阻击敌人骑兵,埋伏人马待千斤闸落下即用排枪阻滞敌人四散逃逸,消灭敌人后,原地休整待命。另外,通知预备部队上城协助防守,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安排完毕,你即到南门,我们看一出好戏。”说完,我对着还有些发楞的程本直笑了一笑,转身向南门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