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秣兵砺马 (二)筹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筹划
锦州有建制步兵一营5000余人,配有火枪(霹雳炮)1700余支,大连珠炮100余支,盏口将军60门,其余为大刀、长矛、弓箭等。
霹雳炮是一种前膛装填,类似步枪的手持武器。所谓盏口将军是指炮的口径有盏口(大酒盅)那么大。大连珠炮是多个霹雳炮式的身管装在一起,点燃引线就一齐击发,形成密集火力。
这5000多人居然全国都有,称得上是五湖四海,其中江西、四川、广东居多。有一半左右的以将家属迁来,但大多在宁远一带,锦州毕竟离沈阳只有300多里,满清来袭,急行军不到两天的路程,所以虽荒地甚多,但垦殖极少。
当时粮饷常欠,甚至引至兵变,但家属在辽之兵,倒甚少参与。
部队是每日都在操练,不过看来强度不大,刀枪的训练虽然杀生震天,两两作对厮杀也甚是热闹,但表情轻松,一看就是做秀,只有不多的几对功夫不错,是真刀真枪的在干。
火枪射击试着放了几枪,应该是一些精英吧,看得出,装填熟练,射击较精,顷刻间,三百步开外的一堵一丈见方的土墙上就布满弹孔,当时的火枪性能有限,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弓箭似乎还要好些,有好几个堪称神箭手。
我也见到了缴获的满清武器,不过是弓箭、刀矛之类的冷兵器,甚至有狼牙棒。但是有一个深刻印象:这些武器都十分沉重粗大,一个现代的健壮男子多半别想使动,挨一下更不得了。比如箭簇有小孩的手掌那么大,铁剑则根本是一根大铁棒,让人想起杨过的那把玄铁剑,D,真是野蛮人的装备啊!
这天早上,我带着谢尚政、程本直到总兵府从孙祖寿总兵处了解情况,他又领我们到步兵营实地视察了一下,时间已是中午,我谢绝了总兵的盛情,回到府中草草的吃过午饭,就和谢尚政、程本直一起研究起来。
谢尚政、程本直都是有见地的人,我不得不佩服督师的识才慧眼,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一、我们需要建立一支精兵,数量在5000人左右,这支部队可暂时仍叫锦州守备营,这样既可以迷惑敌人,以为还是原来那支一支守备部队,又可以省去向朝廷申报的往来麻烦;

二、这支部队以家属在辽的士兵为主;
三、骨干从现步兵营士兵抽调,其余士兵转入其它部队;
四、建立士兵共济会,由会员共同出资建立共济基金,对亡、残士兵于朝廷的抚恤外再行补助,以保障家人生活。
五、新守备营以火器为主,因为弓箭难以穿透满清的盔甲;
六、火枪加装刺刀,使火枪兵也能肉搏;
七、新部队的战守之法应尽快成型,编印作战条例;
八、应建立一支后勤部队,也作为也被部队,人数在2000人左右,并负责装备的改进与监造;
九、改进幕僚体制,负责作战的策划和平时的作战条例编制、修订与训练。
我当即安排程本直清查无主田地,并想办法招募流民,当然,草拟一份整军计划,待督师来时面呈。
其实对于军事,我也是不甚了了,说是步兵对骑兵,但怎样对,还是一个问题,不过咨询的经历使我有我的解决办法,因此,谢尚政的任务更重,我要他帮我办几件大事:
一、统计与满洲作战的伤亡情况,这包括:受创伤的部位、致伤的原因、伤害程度,按受伤的时间段又分为骑射阶段、白刃战阶段和溃逃阶段,按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都有细分。
二、测定满洲骑兵冲击的速度与我方对其有杀伤力的武器的射击速率与效率,以及满洲兵变换攻击方向的时间与我方变阵的时间等。
三、步兵杀敌最多者的经验汇总。
四、步兵战阵崩溃的原因。
五、加装刺刀的技术性问题。
……
有人开玩笑说咨询师就是借你的手表告诉你时间,然后再要你把手表给他作为酬劳的人。这话听起来让人不爽,但不可否认,咨询的方法很有效,一系列的调查与座谈之后,丰硕的成果让开始还有些怀疑的谢尚政对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程本直在满完他的事情后,也加入进来,和谢尚政一样,他也很快就发现这的确是好办法,特别是他试用了我的鹅毛笔之后,赞不绝口,说作记录还真少不了这个,当然这都是袁立帮我找的,原本我想用这支笔写字,但繁体字看还可以,写是万万不敢,的确太复杂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