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天师洞旁的茶文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他们习练完毕了,店主夫妻俩就回到店里忙碌去了,而云飞扬他们央求着玉玲珑好好地辅导他们一下,在云飞扬他们几次三番的要求下,玉玲珑只好慢慢的将这套养生术的主要环节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让云飞扬他们看清楚。k.
等他们学习的差不多的时候,店主夫妻俩也招呼着他们吃早饭了,云飞扬他们觉得这套养生术的大体动作都已经掌握了,接下来就是自己慢慢的研悟和习练了。
于玉玲珑他们就一起到店里吃早饭去了,吃完早饭以后,玉玲珑他们就准备出去游览青城山了,因为今天下午大家都要离开青城山。
店里规定12点为客房住宿的结算时间,过了12点就要又算一天了,玉玲珑让返朴归真去安排退房,店主夫妻俩知道其中的原委以后,就走了过来,想让玉玲珑多住一天,想好好的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玉玲珑和店主夫妻说明了原因,因为通行的人当中明天都要上班,后天自己也有事情要办,自然不能多住了,希望以后有时间再交流学习了,店主夫妻俩只好作罢。
但是允许他们将行李留在了客房,只要是今天退房,都不再多算一天,玉玲珑没有想到尽管只是两天早上的习练而结识的夫妻俩,在自己要离开的时候,竟然这样的挽留自己。
不由得感慨青城山的民风还是那么的淳朴,人间的情义还是那么的真,只要你对他有一点好,他就加倍的回报给你。
玉玲珑对店主夫妻俩的盛情表示万分的感谢,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希望以后有缘多多的交流了,当提及自己回去要在网络上有事情要办时。
店主夫妻俩问玉玲珑有没有QQ号,并把自己的QQ号报给了玉玲珑,玉玲珑也把自己最常用的QQ号写在了纸上,递给了他们。
店主夫妻俩拿到这张纸时,看见上面龙飞凤舞的字,不由得又看了看玉玲珑,真的是看不出来,玉玲珑的一手字也是这么俊俏,就在玉玲珑写的时候,云飞扬和返朴归真他们都看着那飘逸的字体在玉玲珑的手下写了出来,都看的有些发呆了。
在如今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大家都习惯于键盘敲击出一个个随心所欲的字体,许多字都不曾拿笔,将这书法的艺术都忘却了,而玉玲珑这个终日四处奔忙的人,在空闲之余也是在电脑前用键盘打字的人,还能写出这么一手飘逸的字,确实有些不容易,也许这是她自己以前打下的根基。
当玉玲珑写完以后,店主夫妻俩就忙着打开了店里的电脑,把玉玲珑的QQ号加为自己的好友了,就等着玉玲珑上网确认了。
玉玲珑一行人吃完饭以后,就回到房间里,把自己的东西稍微的收拾了一下,按照店主夫妻俩的安排,先不退房,等离开时再退房,他们带上了随身的一些物品,和店主夫妻俩打了招呼,就出门继续游览去了。
今天玉玲珑他们打算游览的地方是青城山的天师洞,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由最主要的道观。
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三清殿是主殿,建于1923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铺设通廊石阶9级,前檐排列大石圆柱6根,殿堂横列5间,正中高悬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匾额:“丹台碧洞”。
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幅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
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三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
天师洞的另一座主要殿堂乃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各1尊,高约1米,唐开元十一年雕造,皆为坐像。道教以黄帝、老子为祖师,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
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宁封子被封为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黄帝在此山自然也有突出的地位。故而在青城山不仅三皇殿供奉黄帝,并且还单独为他修了一座黄帝祠。

黄帝祠初建于隋代,是天师洞最早的殿宇之一,故而宋代又曾以此来称呼天师洞。其正门横额上有民国时期的大书法家于右任老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大字。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相传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修炼之处,即人们所说的天师洞。洞窟的最上层有一石龛。
其中供奉着隋代雕刻的张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洞外还有张道陵三十代孙、宋代虚靖天师张继先的塑像。
玉玲珑站在天师像前,双手抱拳,向天使像行着道教的敬师之礼,按照玉玲珑原来在道观里修行的内容,寻根朔源的话,天师张道陵是他们这一派的开山宗师,自己还在道观时,每逢有重大盛典,自己的授业恩师都会带着姐妹们一起前来参拜天师张道陵的雕像。
天师洞附近景色幽丽,东有三岛石,巨石矗立,上有两条裂隙,民间传说,张天师降魔时,见此石挡路,遂拔剑劈之,裂成三块,石上刻有“降魔”两字。石旁泉水环流,浓荫蔽天。
沿着石隙所凿石阶,拾级而下,可下至海棠溪边,涧深壁陡,藤萝垂挂,无比幽静。天师洞西侧有掷笔槽,这是个宽十几米,深六十多米的幽谷,民间传说是张天师降魔时,作符掷笔而成的,景色奇幽。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另外一幅在天师洞的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城山天师洞内的这幅对联,不经意地道出了人乐安天命的缘由。
道家主张“顺乎自然”、“重生保命”,向往自然纯朴、自足和谐的生活。
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品茗养生是其主要目的;而普通老百姓讲茶道,则重在“茶之味”,能花上微薄的茶资享受一整天,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
每当有人来到青城山,像当地人一样,坐在茶馆里,点上一壶香茗,在细品慢饮的时候,听着耳旁当地人大摆龙门阵时,总会折服于当地人所表现出的淡然和悠闲。
玉玲珑他们游览完天师洞的主要景点以后,在天师洞一侧找到了一处茶馆,挑选了一处临近山边的位子,几个人坐了下来,点了一壶清茶,几盘干果,坐在那里,听着这似曾熟悉的四川方言的龙门阵,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不时的还会心的笑着,远处还有人在另一个茶馆讲着评书。
就这样,他们一边听着,一边闲聊几句,更多的时间是在享受着,这一刻,身心似乎完全放松了下来,红尘琐事也不再是牵绊,心中一尘未染,此时此刻,才体会到为什么人们常说四川出神仙,神仙就在青城山的涵义。
时间就在这享受中一点点的流逝,等他们意识到时间不早的时候,已经是快下午三点了,玉玲珑他们一行人就匆匆的返回到茅屋小店里。
等他们进到店里,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只看见夫妻俩满脸笑着走过来迎接着他们,还问着玉玲珑:“你们今天是不是不走了呀?现在已经下午三点了?你们吃饭了吗?”
“我们还没吃饭呢?我好饿呀,麻烦你们快给我们准备吃的吧。”田飞因为早上没有吃多少,加午自己一刻不停的跑跑跳跳的,早就已经饿了,回到店里恨不得马上就有吃的端在自己的面前了。
店主夫妻俩听到田飞这么说,男店主就忙着去厨房给他们准备饭菜去了,而女店主就忙着给他们拿茶杯,端茶送水,让他们坐下来,好好地歇息一下,一会儿准备吃饭了。
就在玉玲珑他们坐了下来,休息了一会,等他们刚刚喘过气来,女店主坐下来,想和玉玲珑说的什么的时候,听见自己的爱人在里面哎呦了一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起身到厨房里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女店主到了厨房以后,先是一声惊呼,然后就小声的埋怨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一下子流了这么多的血呀。”言语之中又是责怪又是爱怜的。
“你不要多说了,快拿纱布帮我包上吧。”男店主疼的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催促着女店主。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