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说中无处不在的骑兵开始组建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成这一切的宁采衣,并不知道自己随手扔出一颗小石子竟引起了滔天波浪。
此时的他正忙得昏天黑地,要组建骑兵,先要选马,在宁安,这事就省了,因为宁安只有二百余三匹马。
马有了,再就是人,选人可大有学问,正好宁采衣懂,经商时,他什么人没见过。以貌取人首先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一点不假,古语说,目为监察官,两眼浮光,双轮喷火,杀人贼好奸谋,两眼浮光者,谓喷突不收,光射人也。双轮喷火,上下眼堂红赤,如炎火喷外也,似此者则主人凶恶,奸狡贪鄙,衷怀奸盗之心,此等人不留。
斜观狼目强独,性铿吝更贪求:斜观者,主人秉性刚强,独能坚吝者,自坚不施,贪鄙爱聚,损人安已,此等人不能留。
圆大神光露,心怀凶狠,讼狱堪忧:若圆大眼睛突露光者,主凶暴,多招祸患,常遭囹圄之囚系,然为平生之凶,此等人不留。
似鸡蛇鼠目,不滥须偷:《月波洞中经》云:鸡目无痕,好斗贪淫。蛇目上胞厚而心毒。此等人不留。
三角深藏毒害:眼生三角,凶狠之人,常能损物害人,此等人不留。
频偷视,定无良筹:频偷视者,谓谈话之间,广会之座,低目沉吟,常常用眼偷观人者,乃为人心性不定,多疑智浅之象,此等人不留。
反正挑来选去,留到最后的二百人几乎是一色的,忠,憨,壮。可以想象他宁采衣目的是什么。
人员选定接下来就是训练了,如何训练?宁采衣最有资格发言,因为他自己就是从小被严格训练出来的,但他所接受的训练,与骑兵的训练有很大出入。古代兵家历来重视军事训练。战国时期吴起认为,军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其意为,军人往住因为没有本事而牺牲,军事技艺不熟练而失败。所以用兵之法。首先是训练。“士不先教,不可用也”,“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等理论是实战中的总结,一直为兵家守。
骑兵的军事训练的内容很广泛,仅就技艺的训练论之,技艺训练是军事训练中的重要内容。骑兵也需要像步兵那样通过某些项目进行综合性训练即基础训练。如角抵,亦称角力,相当于后世的摔跤,手搏,亦称拳击,犹如今天的散打,负重走跑跳;使用器械的套路等。这些训练项目均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包括骑兵在内的军人之经常性活动,而且也是古代老百姓的体育活动。
骑兵战士通过这些训练能够增强体力、耐力、灵敏程度和使用武器的技能。这是起码的要求,勿需详论。
称之为骑兵,马当然最重要,对于骑兵,不是任何马部可以骑到战场上,该兵种所使用的系乘用型的马,其四肢、体型与挽用型马育明显的差别。乘用马通过训练,使其在战场上能够更好地发挥乘用潜力。从整体言,训练骑兵的马,是比较复杂困难的.要用马,必须先驯马。虽然马通人性,但毕竟是兽类。要想使它更好地接受骑士的意图,使马的力量成为有效益的消耗,应当以人为主,尽量沟通人马之间的关系,致使人马—体化。对此,并非轻而易举,颇需要对战马进行细致、耐心的调教,使其建立“后效行为”。正常情况下,驯马者对战马必须保持亲近、和平的关系。即使烈性马,也要爱抚,为其解痒,提供洁净饮水,加草添料,并时常洗刷,从而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加人马间情感。驯化过程带有很大的感化因素。驯练战马的高难度动作。这些对宁安的马,宁采衣的人来讲难度更大。
除对骑士综台性即基础训练和对战马调教外。还得对战士进行上下马和稳固地骑在马背上等项目的训练。好的骑士,上马不踩镫,一跃而骑上;下马不踏磴,—跃而下;由甲马换乘乙马,勿需先下甲马再上乙马,只要跳跃—下就可完成换乘。尽人皆知,战士在马上、远不如在地上稳重。马一旦走动或狂奔,特别是在“越天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之际,仍能稳坐在马上,才算得上好骑士。为此,在马上颇需要掌握平衡的锻炼,否则就有落马的危险。
三国时期中原农业民族某些不经严格训练的骑兵,临战前因紧张、害伯而落马者,有之;战马急速前进中由于平衡不当而落马者,亦非罕见,战斗中仅几个回台,因抵挡不住猛烈打击而落马者,多之。种种现象均说明其骑术之不精。鲜卑人则不然,他们生于马下长于马上,与马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默契。骑兵不仅需要稳固地骑在狂奔于坎坷之途的马上,而且在马身上还得活动自如,练就—套复杂的动作,如向前后左右开弓射箭;挥动武器,稳准狠地打击对方;对于敌方迅猛的劈砍刺,能够稳妥地躲闪避或档拨架……。

述技能当以广义的“骑射”称之。这是骑兵的必要技能。
仅就这点言,比步兵操弓、搏击之难度大得多。因为步兵是站在地上,或半跪,或双脚张开,描准开弓,基础稳定,易于使出全身力量,放射程较远,准确程度较高。然而骑兵是坐在马上瞄准开弓,战马在走动或狂奔,基础处于运动中,同时,被瞄准的目标也可能是运动状态。这是在互动情况下的操作,难度有二:其—,—定程度上限制了全身力量,特别是双臂力量的发挥,其二,中的之准确程度降低,故练就百发百中和准确有力地打击对方之骑射技术,绝非一日之功,当是在严格教导之下,经过长期而又艰苦操练之结果。所幸宁采衣有拖顺.呈虎儿.肥令爆.眼谷,他们在马上生活的时间多过在地上的时间,对于马的操控,骑射,冲骑,转折,连纵,有着宁采衣也不及之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马鞍,对于这一点,宁采衣有着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现在就将这个东西拿出来,对于抵抗胡军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因为自己的人马太少了,但对于几年以后中原诸侯争霸却有着不敢想象的后果,最主要的还是对他宁采衣一点好处也没有。宁采衣是什么人,后世奸商,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他是不会干的。
最好的东西没有拿出来,但宁采衣还有好的。弓,刀,这两样是轻骑兵最主要的装备。弓是宁采衣仿后世英格兰长弓制作的翻版,虽是翻版,但比起这个时代的弓来说,那也是极品,著名的英格兰长弓实际上是由威尔士人发明的,弓长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长。这种长弓堪称是中世纪欧洲最有威力的武器之一。今天的考古学家可以轻易识别出这一时期长弓射手的遗骨,因为他们的脊骨弯曲得非常厉害。而使用长弓所需的大约100磅拉力是造成射手脊骨如此弯曲的主要原因。在大不列颠人的一生中,陪伴他最多的就算自己的长弓了。从小睡觉的时候长弓就会放在大不列颠人的身边,提醒他随时练习。而在战斗的时候,大不列颠长弓手一般是站成一排,向天拉弓放箭,依靠箭头的杀伤力去穿透相对比较薄弱的头盔和肩甲。一个有经验的长弓手可以在一分钟内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击。长弓具有很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中世纪的战场上,大批长弓手能够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如果以每分钟射出六支弓箭来计算,3000个长弓手就能够向密集的敌军队里发射1.8万枝弓箭。这种区域攻击的效果可以让敌方人马受到很大的创伤,当然,这种弓还是比不了宁采衣与宁铁手中二十一世纪的超强复合弓。
再接下来就是刀了,宁采衣选取刀的式样是宋版斩马刀,此斩马刀的整体线条流畅,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弯曲,这样带弧度的刀柄更利于骑手掌控,不易脱手,而且斩马刀刀刃锋利,带有刀尖和血槽,这样除了象普通马刀那样能完成削、劈、砍等动作之外还可进行刺、戳等功能,由于血槽的存在,斩马刀往往在刺、戳的时候更能使敌人很快的丧失战斗力,另外斩马刀也可以双手持握,可以弥补骑兵在冲击力量上的不足。
以上这两样东西出现在这个时代,宁采衣自认为可以让这二百骑兵的战斗力迅速加上五分,幸亏他需要的量少,只有二百零七套,不然宁安还真满足不了他,因为军中没有铁匠和最重要的生铁,结果还是义至为他到处寻的民间铁匠。这一点上宁采衣留了点心眼使了点手段,义至为他寻找的这批人才不出意外,终生是离不开他宁采衣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