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祸 第二节 突然入侵的“契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戒律院”严查“香灰”谋杀事件的凶手时,赵鑫却因为表现良好离开了这里,尽管“戒律院”的首座“法嗔”大和尚总觉得这个小僧身上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奇异感觉,但这感觉却也仅仅是感觉而已,仅凭感觉是很难给人定罪的。更何况这个小僧所表现出来的恭顺与温良,怎么看都是一个知错必改的合格僧人。
赵鑫自去跟着他的师父“慧光”继续青灯古佛了,可是他却觉得自己无论再念多少经书,根本就不是佛家说的有缘人。
“佛度有缘人,我呢?我在寺中这么久,佛为什么不来渡我?佛不度我,为什么还要让我做这么久的和尚?”
在古代的日子似乎一切都是灰暗的,不仅在物质上,就是在精神上,赵鑫也是极度空虚的。回归现代社会的想法始终纠缠着他,让他几乎为此发狂。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回到古代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可以凭着那一点贫乏的历史知识去改变什么。却不知在这个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信息更是闭塞的年代,生活是多么的艰辛与不易。
古代生活完全与电视剧里描述的不一样,没有那么多光鲜的衣服与很好的物质保障,至少赵鑫就知道,他身上穿着的僧衣是那么的粗糙,以至于他在开始的时候身上都被磨出了很多水泡。
唐代诗人李白在诗中曾经有这样的描述:“长安不见月,万户捣衣声。”
赵鑫每次在洗自己僧衣的时候都要很费力地去把僧衣捣来捣去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僧衣太硬了,如果不把它捣的柔软一些,那穿在身上就如同穿了一条麻袋。
一切都和想象的不一样,这里没有精纺的羊毛制品,没有软软的、贴身的、纯棉内衣裤,丝绸倒是有,但也绝对不是赵鑫这样的小僧所能享受的起的。
时光冉冉、岁月悠悠,冬去春来,赵鑫已经在寺院中整整耗了两年多,他长高了,身体也因练习“洗髓经”而变得非常强壮。已经到了青春期的他明显比同时代的很多人要高大许多,这当然是因为他在幼小时物质生活条件不同所致。
这天的晚课上,赵鑫突然被知客僧叫走,说是外面有官军找他,赵鑫想:
“孟汉卿大将军终于想起我来了,定然是想起了交代给我的任务,派人来询问了,事情早晚都会如此,躲是躲不过的。只有看情况再想办法。”
“大将军招你入军营,事情紧急,你收拾一下就和我一起走吧!”
“可是大将军交代的事情我还没有做完。”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负责将你召回军营。”
“那好,今天天色已晚,我们明天再走如何?也能让我有点时间同师父告别。”
“这个……军情紧急,唉!明天就明天吧!”
弱肉强食始终是自然生存的法则,赵鑫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努力地去习武,就是想尽一切可能地去干掉所有让他憎恨的人,当他有了这个能力的时候,想法当然要付诸于实施,而不去管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其实在这个年代,无论什么样的结局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不必对这个年代负责,这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注定的,都是他赵鑫无力去改变的,除非他真的成了佛,或许还有可能说不定。
“临走时,一定要把“十方”这个贼秃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赵鑫虽然不是佛主,但在世间,并非只有佛主才可以将人打入十八层地狱。
在这天夜里,“十方”被人从后面打了闷棍,等他被救治清醒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居然被阉割了,寺中僧侣们想了很多办法才算将“十方”的性命留住。
“唉!虽然受了些苦,可总算是把他救活了,身上少点东西就少点吧!出家人四大皆空,这个东西嘛!乃淫邪之根源,要之……唉!要之也是无用!没了就没了吧!阿弥陀佛!”
“看来十方与我佛有缘,如今尘缘尽数断净,只好踏踏实实地做一辈子和尚了。这或许也叫做因祸得福吧!”

赵鑫的想法当然又不同:
“你十方和尚既然毁了我成为武僧的梦想,那我就要去毁掉你“十方”和尚做人的乐趣。没人愿意去当一辈子的僧人,你“十方”既然生出那么多的妒忌之心,定然是尘缘未了,你这种人早晚都要还俗,那我就让你还不成俗,你不是一心的想着害人吗?那就让你这辈子一直去在寺中幻想着害人吧!”
“得儿得儿得儿”,轻脆的马蹄声在山谷间回荡,赵鑫已经很久没有骑到过马了,此时突然再上马背,有了一种久违的感觉。
抖抖缰绳,轻挥马鞭,双腿微一用力,战马“嗖”地一下便窜出。
“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手好骑术,什么时候练出来的呢?没看出来,怪不得大将军要紧急召你入军营呢!看来你真的是有两下子。”
赵鑫暗自笑:
“这算什么两下子啊!假以时日,我如果有时间,还能把马训练得跳舞呢,不过这马好像是品种差点。”
“将军找我什么事情呢?这么着急?”
“具体不太清楚,可能是和‘契丹’人的入侵有关吧!”
赵鑫自想:
“哦?要去打仗吗?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还不如当和尚呢!我对打仗可没多大兴趣,那要死好多人的。我要不要借此机会逃跑呢?”
转念再想:
“现在逃跑对我来说也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可是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不管了,先去看看再说,如果孟汉卿还是逼我从卡里取钱或者是要什么‘金光血舍利’,那我再逃跑也不迟。
此时正是大周显德三年,辽“契丹”趁大周与‘北汉’兵戎相见,北方兵力空虚之时,受“北汉”刘钧相邀,发兵三万,出幽州南下来救被“周世宗”围逼的太原。
周世宗柴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怎么能容下一个小小的“契丹”如此猖獗,即命“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领兵相拒,其用意并非想让孟汉卿去击破“契丹军”,只需他将“契丹军”暂时拖住即可。等到平灭“北汉”,夺取太原之后,再回军扫之。
这孟汉卿所率的“羽林军”虽贵为皇帝身边禁卫军,但平日疏于训练,骚扰一些和尚道士及普通平民百姓还可以,若真要让他去对抗“契丹”这样的虎狼之师,还真的有些犯怵。但圣命不可违,仗是一定要打的。
仗既然要打,总得想办法去打胜、打赢。孟汉卿倒也不是那种一味的只知道吃干饭的人,他想了良久,决定先从扩张军队的势力入手。只有一支人数众多的精兵强将才可以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孟汉卿一边北上准备拒敌一边到处拉人当兵。这天,路过嵩山时,他突然想起了曾经帮他出主意、气死少林老和尚的赵鑫:
“这绝对的是个人才,必须要招到军中服役。假以时日,定会成为臂膀。”
赵鑫自然不知道孟汉卿找他的用意,在赵鑫看来,只要能不当和尚并且能吃到肉,那绝对就是不吃亏的事情,孟汉卿只要不找他的麻烦,能帮他的事情也就帮他了。
“啊!小兄弟,一年不见,你长高了许多。也变得结实了很多。”
“大将军,我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再来见您,您交代的事情我还没有给您办完。我本来在寺中已经发现一些眉目,正要下手,没想到却被和尚们察觉,就把我关在了‘戒律院’中了,幸亏有大将军的面子,那些和尚不敢把我怎么样,但打那以后,我被他们看的很紧,是一点下手的机会也没有。”
“这些可恶的‘贼秃’,待本将军将那‘契丹’人赶跑,再返身腾手去收拾他们,好替你出口气。这两件东西原本就不易取得,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多谢大将军。”
让赵鑫奇怪的是,孟汉卿居然没和他提那张VISA卡的事情,孟汉卿既然不提,赵鑫当然也就装作想不起来。
“羽林军”一路北去,不日到达晋州附近,选险要之地,扎下营寨,派出探马打探“契丹”人的动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