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战俘 第五节 大字报与“炒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吓唬到她了吗?我刚才听到你们在屋中发出了好奇怪的声音呢!”
“你偷听?”
“我……我不是故意的!”
“嘻嘻!你都听到了什么?”
瑛儿的脸一下子红了,只不过天黑看不清楚。过了半晌才柔声道:
“不管听到什么都是为了我才这样做的,对吗?”
“嗯!嗯!你真聪明,快进屋睡觉去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瑛儿转身欲离去。
“等等,亲一下啊!”
瑛儿红着脸闭上了眼睛。
又过几日,幽州城中的大街小巷、互市榷场(用于贸易的市场)、酒楼食邸前突然贴满了“大字报”,内容千篇一律的痛诉“契丹”权贵草菅人命,戕害男童取胆泡酒的事实经过,并引用了大量受害人的言辞对此事作出了具体的描述。还指明了被杀害男童的具体抛尸地点及他们可怜的死状。文中最后大声呼吁:
“如任事态发展,必将人丁不旺,后继无人。实乃我大辽国之不幸。乃大辽百姓之不幸。长此以往,大辽臣民必生反叛之心。必将动摇大辽的社稷江山。”
“大字报”的落款是:一个不忍心看大辽沉沦的有志之士。
其时“契丹”辽国尚处在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这个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的年代,出现这样大规模宣传造势的“大字报”实在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那时的人民还在愚昧当中,但其愚昧的原因中,有一部分也是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之故。信息的不畅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舆论权控制在统治阶级手中,其二是没有更多信息来源的渠道。大概是因为传媒业不发达的缘故。那时人们所接触的多是一些官府的邸报,而且所接触的人群也仅限于政府各大职能部门,寻常老百姓那是根本看不到。
那时凡临街张贴的权利非皇家莫属,最多是贴个榜文什么的,上面写的也无非就是一些皇家的公告,通缉某个罪犯或者是征兵征粮、缴税什么的,通常张贴的地方也仅限于皇城下与城门附近,数量很少,鲜有涉及私人**的问题,更别说是涉及到娱乐方面的内容。
猎奇心理从古至今人人有之,此“大字报”一经贴出,顿时在臣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观看之人纷纷互相转达“大字报”中的内容,并纷纷把自己家的孩子看好,以防止被坏人拐骗或者偷走挖去肝胆,幽州城内顿时人心惶惶。
城外不断发现男童尸体的事情终于引起了朝中的震动,而在此之前,取童男之“胆”壮阳的说法早已在朝中广为流传,已经引得不少权贵纷纷仿效。民间虽也有人得知,但大多数知情人或受害者迫于权势,都会选择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理方法。大多闭嘴不谈,如今有人把这事情公诸于世,自然就引起了群情的激奋。
在此背景下,民间要求惩处凶手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只差围在皇宫前面绝食静坐了。当权者虽可对这种呼声以**,但法不责众,如果把这些平民全部都杀了,那大辽国的根基必将动摇,一个没有人民可剥削的国家,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南院大王“耶律屋质”乃耿直之臣,闻听此事马上写表上书朝廷,要求朝中彻查,辽帝“耶律璟”闻之此事居然闹腾的如此之大,登时龙颜有些挂不住,当即派人据“大字报”所举报的事情详察,只数日间便落实了“大字报”的内容的确属实。并顺藤摸瓜地察到了事出“公主府”。
萧思远没想到几张“大字报”便将他逼得如此狼狈,事情至此已经无法隐瞒,于是当机立断地将女巫“肖古”交出替罪。
“肖古”未经审讯,匆匆获罪,即日便被万箭射杀于集市,并纵百余骑兵将之尸骨践踏成肉泥,就这还不算完,又将这肉泥在阳光下暴晒十日。
由于事情牵扯到“萧”、“耶律”两家,而此事主凶业已伏法,事情按道理是无法继续再往下查,似乎到此就该打住。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
“此事只平静了数日,那“大字报”便又出现在市集等热闹场所”。
此次“大字报”中所陈述的言辞更为激烈,矛头直指驸马萧思远,说这个萧思远才是幕后真凶,而那个女巫“肖古”不过是驸马“萧思远”的替罪羔羊。并在“大字报”中列举了萧思远“某物不举”的事实。最后文中又强烈呼吁:
“打倒以萧思远为代表的那一批祸国殃民的恶贼。”
萧思远得知此事,差点一口血从腹腔之中喷出。他小心隐瞒的事情怎么就传了出去?这一定是那女巫“肖古”泄漏给了外人,现在却被仇人抓住把柄大肆做文章。

萧思远当即令人在街市上张贴同样的“大字报”予以还击,以消除影响,“大字报”大意如下:
“对萧思远泼脏水的人纯属妖言惑众,纯粹是扰乱大辽治安。并强烈呼吁朝廷将此造谣之人尽快抓捕,并处以极刑,以安民心。”
大字报的落款则纯属是此地无垠三百两,居然写道:
“一个和萧思远无关的知情者”。
与此同时,“萧”家还派出大量兵丁盘查闹事,一是防止再有人以此方法搅乱时局,二是想看看这个贴“大字报”的人到底是谁?居然能想出这么阴毒的招数来败坏“萧”家名誉。第三自然是想把这个人找出来杀死泄愤。
赵鑫看到落款后哈哈大笑不止,对瑛儿说:
“这个萧思远肯定要倒霉了,真没想到他这么愚蠢。”
瑛儿笑着说:
“哥哥你真聪明,居然能想出这么个奇怪的办法来,这个萧思远要是只派人将这些东西撕掉而不理不睬的,那就没这么热闹了。”
“嗯!瑛儿说的对,不过这个驸马爷萧思远可没你这么聪明的脑袋……”
赵鑫又接着大笑了一会儿。
“哈哈!没想到在我们那个年代百试不爽的‘炒作’法宝,拿到这古代也一样管用!”
“什么叫‘炒作’呢?”
“这个……这个‘炒作’嘛……就是通过某种方法用造谣、胡说、猜疑等不正常的手段对一些人和他做的事情进行报道或者攻击。炒作的目的是制造绯闻,吸引老百姓关注,我一个人自然是‘炒作’不起来的,他一有回应,那才叫‘炒作’呢!在我们那个时代,‘炒作’是很稀松平常的。”
瑛儿眨着毛茸茸的眼睛,露出了不理解的神色。
“你们那个时代?古代?什么叫绯闻?”
“唉!这个问题一下子和你说不清楚,以后有时间再慢慢跟你说吧!”
在“萧”家的严密盯防下,“大字报”终于消失不见了。
即便如此,朝中仍旧长时间热议此事,言者皆都露出诡异的笑容,令“萧”家颜面大失。萧思远在朝中出此“丑闻”,那是再也无法混下去了。以至于他天天在家中装病不出门。郁闷得恨不得马上自裁。
恰逢此时“周兵”犯界,攻下辽国的“束城县”,辽帝“耶律璟”即刻封“契丹”宿将——“驸马”萧思远的哥哥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领兵拒敌,又令其胞弟“驸马”萧思远随军立功。萧思远这才借机躲入军营,避开了风口浪尖,此事至此才终于告了一个段落。
插一句……
说起“萧思远”的这个哥哥“萧思温”,那在整个“契丹”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帅才”,那么这个“萧思温”“帅”在哪里呢?
“首先他秃头大嘴、鹰鼻豹眼,一表人才,按照“契丹”人的审美,那真的是绝世美男子。”
那他又是怎么有“才”呢?“契丹”人都知道:
“萧思温有手段,没几下就搞定了辽太宗之女、所有“萧”家子弟都惦记的美女――燕国公主,而登堂入室地成了驸马。”
其实最让“萧思温”名扬千古的是他生了一个特别有名气的女儿。就是那个一直跟“大宋”杨家将对抗、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杀臣妻夺臣夫、大搞君臣恋的、史称“明达治道,习知军政”的――辽太后“萧绰”――“萧燕燕”。
萧思远沾了这么个有能力的哥哥的光,理所当然地避开了所有人的口诛笔伐。
“大字报”事件的出现让“契丹”人民在民主方面有所觉醒,他们纷纷效仿,各种表达不满情绪的“大字报”随后出现。内容从揭发到痛诉再到骂街,无所不有。
其中最能引起多数人强烈共鸣的就是:“废除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终身依附关系”,在此种动力的推动下,辽国的奴隶制终于走向瓦解,加快了迈向封建社会的步伐,开创了辽代历史的新篇章。
萧思远既然远行避难,那“公主府”中的赵鑫更是无所顾忌,只夜夜潜入公主卧房。
“你个小坏蛋,我帮你写了那么多的‘大字报’你该怎么报答我呢?”
“嘻嘻……我不是正在报答你吗?”
说着话,赵鑫那一双不老实的手又朝公主身上摸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