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历
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是不行的。而社会上通常衡量一个人文化知识程度的水准,就是凭一张自己青年时代就学的毕业证书。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学生,以此来衡量,理所当然,还说得过去:因为他的全部履历就是这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尚未入世,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参照的实绩和标准。可是对一个已经工作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毕业生来说,单凭一张早就过期了的毕业证书来评定他的水准,不就有些荒唐了?!难道一个人一生最主要的给社会做奉献的工作阶段的业绩,竟然没有他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学习阶段的一张文凭,更能反映出他的真正、真实的文化知识水平?!否则,社会上怎么会出现许多只看文凭、不重视工作实绩的怪现象!似乎人生最精华的数十年工作履历,自己亲手写就的生活历程,还不足以说明和诠释自己的一生!
人生下来,一无所知,童稚时期跟着父母和周边的亲属牙牙学语;3、4岁时就可进幼儿园;6、7岁上小学;然后,中学、大学。大学毕业,人生集中学习的阶段就算是暂告一段落了。(当然,还有研究生、博士生,但这已可以视同是以学习、研究为职业的带薪工作了。)以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向社会做奉献、付出的人生阶段。这时,才算是真正地进入了社会,开始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人的一生,学习时期,是今后工作时期的准备阶段。学习应是服务于工作的,学习为辅,工作为主。学习只是手段,做好工作才是我们的目的。但不知为何社会上竟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怪现象:重一纸文凭;轻工作实绩!
学习是终生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学而时习之”,方可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致掉队。根据需要,有时候有些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会感觉到脱产抑或半脱产学习一段时间,进修某些科目的必要;有些人则乐于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以求解决一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些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喜欢学习一些有关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或是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等。总之,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学习是一种高尚的从事和追求,很单调、枯燥;但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给人带来无上的乐趣,从而使人把从事和娱乐结合起来了。这样,学习就会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需要和嗜好、一种精神食粮。能从学习中体味着快乐的人,是有福的: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着,而且乐在其中的人,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为,到了这种境界,从事和消遣就合二为一了。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一张过期的毕业文凭能说明点什么呢!即便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毕业了,学习也就告一段落了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也未尝不得不补充一些工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与工作不相干的、以前从学校学来的知识,几十年下来,怕早就还给了老师了。那么文凭何用?意义何在!莘莘学子,兢兢业业,一辈子在茫茫学海里泅泳,探索着宇宙的无穷奥妙,那么他的奉献和知识水准,又岂是一纸文凭可以度量的。当然,操劳了一辈子的学子,不一定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也会有所不同;但于自己来说,只要是尽力了,可以不为自己的虚度年华而感到悔恨、碌碌无为而感到懊恼,也就足矣!

学习、研究,实际上是很空泛、枯燥的。即便是天分很高的学子,如果没有一颗与世无争的赤子之心,不能永葆童稚的心理,也很难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出卓绝的贡献来。中国古代的学子,孔子推崇的颜渊可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地专注研究孔子的学理,做到“其心三月不违仁”;希腊的苏格拉底,可以为自己的学理而舍身。何以?必有一颗童稚的赤子之心!尤其是在现在这样浮躁、虚夸的年代,能静下来做到潜心研究、专攻科学技术、文史哲的学子,应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的。现在的中国,像朱光潜、冯有兰之流的学术大师,已不复存在,也很难再出现,后继乏人已成现实;更不用提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退而求其次,只有不孜孜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灯红柳绿的城市生活的人,才有可能在神圣的学术殿堂门前涉足;只有能够舍弃炙手可热豪华生活诱惑的人,才有可能跨进它的门槛。培养国家科学技术、文史哲方面的优秀人才的课题,已是刻不容缓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任何一位大师的成功和出现,决非是单靠自己一个人数十年地辛勤耕耘、孤军奋战可以达到的,其中也必然凝聚着无数前辈的心血和汗水。一门艰辛、深邃学术的确立和发展,是要经过数代、数十代优秀学子长期共同的努力,才能传承、积淀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人为地造成了我国文化、科技专家队伍的断档、青黄不接;巨大、不可估量的损失,至今尚未充分地被认识。
学历凭证的文凭,对初入世的学子,是至关重要的,无异于是他择业的推荐信;一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它似乎就算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束之高阁,封存起来;如果说还有一点价值的话,可以留作个纪念物品。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它的作用和功能有些提升了:尤其是随着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大潮席卷而下,文凭又成了干部晋升炙手可热、不可或缺的一项必备配套文件。它的社会价值提高了;含金量却大为降低。身居要职、位尊势大的“能人”,总不至于被一张文凭难住!想办法补张文凭,不就像是补办个什么手续一样简单。
说得有些走题了,就此煞住!学历也是需要、不可缺少的,它也是一种履历,一个人学习的履历。学历当然也是越高越好的,但切不可本末倒置:作为工作履历的参照,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