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晴天霹雳(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尹尚吃惊地望着那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衣衫褴褛、蓬头盖面的小乞丐就是昔日相府的贵公子郑敏,他知道京里一定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难道丞相出事了?不、不,在没了解清楚究竟发生什么事的情况下,不能乱下结论。于是他定下心了,仿佛又回复到往日那副气定神闲,他只是问道:“贤弟,不要悲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郑敏就如看到亲人一般,流着泪,哽咽着诉说——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外面下着绵绵的秋雨,他正坐在书房看着书。正看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郑吉噔噔地走了进来,二话不说就朝靠椅上一坐,半天没说话。他从来没见父亲这样神态过,赶忙起身沏上一盏茶递到父亲面前,柔声说道:“父亲大人,请喝茶!”
闻着那幽幽的茶香,即使郑吉有再大的火气这时也烟消云散了,他只是长叹一声说道:“今日上谕下来,要调偃师的铁卫军回来拱卫京师!”
“拱卫京师?”郑敏不觉一楞,蛾眉蹙起,自言自语地说道:“现在朝局稳定,要调大军回京干吗?况且父亲您知道这件事吗?难道说——”他突然想说什么,就见自己的父亲脸色苍白,喃喃地说道:“难道皇上出事了?不行。我得去大内看看!”说完,他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
这时郑敏拿过一件裘毛披风给他披上,说道:“父亲大人,您要小心点啊!”郑吉点了点头系上披风,停顿片刻说道:“为父乃当朝丞相,何惧之有!”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大吼一声:“平安,备轿!”
望着父亲的轿子在寒冷的秋雨中渐行渐远,他始终觉得胸中就像搁着块大石头一样沉甸甸的,放不下心来。就这样,他心神不定地在慎思堂内来回踱着步子。毕竟京师部队调动,不是好兆头。他踱着、踱着,不禁为自己的父亲担忧起来。
没过多久,他心中的疑虑被证实了。就见郑吉气冲冲地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尚书令林基、侍中钟云等一群与父亲相亲的朝中大臣。他一边下去吩咐侍女去准备茶点,一边躲在铜镜后面想听听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些人分主宾坐下后,没等侍女奉上茶水,钟云就开口说道:“岂有此理,小小黄门侍郎竟敢不让本官入宫面圣!”郑吉也气呼呼说道:“是啊,本相要进宫去也被挡在了外面。”钟云诧异地问道:“是啊!丞相大人一向不是可以直入大内的吗?这次怎么也被挡在外面?” 顿时手下那些官员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林基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这时堂外巡查御史杨玄大着嗓门嚷了起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铁卫军会调回京师?丞相大人,这些您可知晓?”郑敏知道这位巡查御史乃是朝中第一直人,疾恶如仇,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曾经当面进谏孝武帝三大罪,震惊朝野,甚得郑吉器重。
突然听到这消息,在座的各位都站起来了纷纷看着郑吉,此时就听郑吉面似沉水波澜不惊,他只是低沉地问道:“这事本相也不知情!德公,你掌管尚书省,可知道一丝半点?”尚书令林基那苍老的声音说道:“老朽得知上谕下来,立刻去兵部询问此事,然兵部诸官竟无一人知晓此事?这就有些奇怪了。按例,调兵遣将等事宜都是要在兵部备案的!这次却……”
“难道宫中有变?”杨玄惊呼起来。此话一出,顿时众人乱作一团。看到此情此景,郑吉虽然心中也是乱成一团,但此刻必须镇静,他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列位同僚,不要慌乱。明日大朝,我等去朝堂便知!”“丞相言之有理!”林基也站起来,说道:“妄自猜度,非正人所为!各位还是应该安守本分,一切等明日大朝再说!”
既然两位宰辅都这么说了,众人也稍稍定下心来,纷纷告辞回去。郑吉将他们送出了大门后,回转到慎思堂。这时郑敏从镜子后面转了出来,郑吉见他面带忧色,知道是为自己担心,他笑着安慰道:“傻孩子,没事的!”郑敏卜强颜欢笑,说道:“女儿只是担心,毕竟现在太子远在辽东,如果现在皇上有个什么不测,极可能出现庙堂权力倾覆之危啊!”郑吉宽慰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由于郑吉妻子早故,余下此女,爱若掌上明珠,自幼便教她习文弄墨,识文断字。此女天资聪颖,见解独到,郑吉曾无限感慨的说道,要是她是男身,定能出将入相。因此她经常让女儿打扮成公子模样,替自己接待宾客。而外面只当相爷生了个贵公子哩!此时,郑吉不忍女儿为自己操心,因而脸带微笑安慰道:“现在所有的都只是猜测,一切都要等到明天大朝之时才能见分晓!你下去吧,为父还有些政务要处理呢!”郑敏叹了口气,行了个礼走了出去。望着自己女儿的背影,郑吉突然想到该给女儿找个好夫婿了,等这件事办完后,就去……
这一夜,有很多人失眠了。
翌日早晨,郑吉穿上紫袍金带,来到轿前。这时郑敏走上前来,扶着父亲上了轿子,轻声说道:“父亲,小心!”郑吉对她笑笑,没说话。放下轿帘后,虎贲卫高喊一声:“起轿!”八名轿夫一用劲,这八抬大轿离地而起,朝着皇城而去。郑敏驻足看着父亲的轿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外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她叫来管家平安。
“小姐!有何吩咐?”平安垂手必恭必敬地来到她身旁。郑敏说道:“平叔,你去找个机灵点的家丁宫门那看下,有事就马上回来禀报!”“是!小姐!”

……
在焦躁和不安中,过了二个多时辰。就在郑敏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就看见平安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由于慌乱,还被门槛绊倒了。郑敏赶忙走上前去扶他。岂料平安却一摆手,喊道:“小姐,大事不好了!老爷出事了!”听到这,郑敏一个踉跄,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平安赶紧上前扶住,说道:“小姐,你快走!虎卫军已经来抓你了!”郑敏此时已经被哀伤冲昏了头脑,只是说着:“我不走!”
“不要意气用事!”平安毕竟是久经风雨的老家仆了,他赶忙对小姐的贴身丫鬟涟漪说道:“你赶快带着小姐出后门,郑福拉着马车再外面等着呢!”“我不走!”郑敏哭喊着说道。这时平安沉下脸来,高声喝道:“小姐,你是老爷唯一的血脉!为了郑家,为了替老爷报仇!你一定要活下去!”
可能是被平安的当头棒惊醒了,郑敏回复了理智,说道:“大家一起走吧!”平安摇摇头,平静地说道:“要是一起走的话,目标太大,可能大家一个也跑不了!所以小姐你还是先走吧!老爷待我恩重如山,我是不会走的!”郑敏还想说什么,就听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要不快走,就要走不掉肆
平安着急地催促道:“小姐,他们来了!快走吧!”说完,就拉着郑敏往后门走。打开院门,一辆马车就停在巷口,郑福正站旁边观望着,见他们出来了,赶紧招呼他们上车,郑敏被平安硬是塞进了马车。然后平安对着郑福嘱咐道:“孩子啊,一定要照顾好小姐啊!”郑福边点头答应,边问道:“爹,我知道的!你不和我们一起走吗?”
平安摇着头道:“不了,孩子你先走!”这时就听后面有人在喊:“在那呢!别让他们跑了!”“快追!”
平安扭头看去,就见数十名白甲的武士正朝着跑来,赶忙对着郑福说道:“快走!”然后使劲一抽马,马儿一声嘶鸣,跑了起来。而他自己则抽刀挡在路上,那些虎狼想要冲过去,却都被他挥刀挡下了。那领头的校尉见那马车渐行渐远,恼羞成怒说道:“老东西敢挡住大爷发财,给我把他杀了!”那些士兵发一声喊,齐齐地朝平安砍去。平安左格右挡,怎耐岁月不饶人,一下子气力跟不上,露出了破绽,被一柄长矛刺穿了左肋。他感到一阵巨痛,一个停顿,被砍成了肉泥。
透过马车的廪窗,郑敏目睹了这一切,顿时泣不成声。而郑福则咬紧牙关,忍着悲痛冲出了尚未合拢的包围圈。
此时的城门都已经关闭了,郑福赶忙驾驶着马车沿着小街到了“伊洛客栈”,躲在客栈里时,郑敏此时恢复了常态,首先动用一切力量去打听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今天在朝堂上,孝武帝并没有上朝,而是久违的太师拿着圣旨突然出现,既而宣读了圣旨,说郑吉、林基、钟云三人结党营私,阴谋篡位。不等郑吉等作出疑问提出辩解,便命令龙骧卫将他们拉出去斩首,夷三族。当时就有杨玄等人提出了疑义,也被一并同罪论处。龙骧卫、虎卫军四处抓捕新党之人,并且一律以谋逆之名斩首。一时间,是闹得洛阳满城腥风血雨。
说完这些,郑福说道:“小姐,现在究竟该怎么办?”郑敏思忖片刻后,回答道:“如此看来皇上不是被幽禁了,就是已经晏驾!如今之计只有到辽东去找太子殿下,待他们的八万大军回师,扫平这些叛逆!”
郑福忙问道:“那小姐什么时候动身?”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那在下去准备准备!”
当天夜里,郑福准备了一辆粪车让其躲在其中一个粪桶里,那些把门的神策军睁一眼闭一眼就让他们出了城。走到平原郡的时候,盘缠用尽,郑敏突然想起平原郡刺史李利乃是自己父亲一手简拔上来的,于是便去投他。李利热情招待了他们,并安排他们住下。夜里却派兵包围了馆驿,在涟漪和郑福的掩护下,郑敏逃了出来,但是二人却被李利的士兵烧死了。
郑敏化悲痛为力量,化装成乞丐,昼伏夜行,一路乞讨终于到达了辽东——
……
说完,郑敏又止不住泪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而这时尹尚仿佛失魂一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南面“乓、乓、乓”就是三个响头,往日郑吉的音容笑貌一幕幕地在眼前浮现,郑吉渊博的才学以及高尚的品德深深地感染着自己。虽然嘴上没说出口,可是尹尚早就被他当成自己的师长一般敬重了。现在恩师遭人陷害而死,早能不让其痛心疾首呢!
郑敏说道:“大哥,你一定要为我父亲报仇啊!”尹尚咬着下嘴唇,重重地点了下头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说着,他吩咐江遂:“马上给小姐找几个丫鬟,伺候小姐梳洗!”然后转身对着郑敏温柔地说道:“贤弟——哦。不,小姐,很抱歉,虽然辛苦但是请你随我一起去见殿下!”
郑敏说道:“只要能报父仇,性命尚且可以舍弃,还怕什么辛苦!大哥,我随你去!”尹尚点点头,二人转身走出了自己的宅院。江遂早已把马带来,二人攀鞍上马朝着行辕奔去。
一路之上,清冷的秋风吹来,尹尚不禁打了个激灵,将他那被愤怒冲昏的头脑清醒了几分。他赶忙将这些事的前因后果完全地整理了一遍,等到达行辕时他已经完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