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晴天霹雳(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行辕内的宴席也已经到了尾声。大多数人已经已经回去了,只有少数几个还在那斗酒!但愿何、王二位将军没醉啊!尹尚暗自念叨着迈进大殿。
大殿内弥漫着浓浓的酒香,光是盛酒的壶就有上百之多,卖酒和葡萄酒的瓶子也四处散放着仿佛要把整片地毯都掩盖起来了。那些武将歪七斜八倒了一地,而高丽降将金东泫迷迷糊糊地坐在酒瓶堆中喃喃地说道:“唔,好惊人的酒量啊!我还……从来没见喝过这么惊人的酒豪呢!”
听他这么一说,尹尚不禁环视殿内。就只见在角落里,何洋和王睿二人正靠在墙上,互相对饮着。
“何将军,我佩服你一身是胆。要不是你千里奔袭,孤军深入抓获叛王周挺,恐怕后患无穷啊!因此我敬何将军一壶!”
“哎,这是哪里话!王将军,要不是你三枪把那史黑子挑了,恐怕那时候就危险了啊!我敬王将军一壶!”
两人不觉哈哈一笑,互相拿起酒壶仰头一饮而尽。
这时,尹尚拉着郑敏来到他们旁边,何洋抬头看见他来了,赶忙说道:“文渊来,喝一杯!”说着,抄起一个酒杯满上酒就要递给他。尹尚见状,气不打一处出,一甩手“啪”的一下将酒杯打翻在地,何洋见他不领情就要发作,尹尚瞪着他道:“还喝,马上祸事就要到了!”
“祸事?什么祸事?”王睿不解地看着他,“莫非高丽人进攻了?”一听到这句话,何洋赶紧站起来,大呼一声:“来人!”这时站在殿外的护卫赶紧跑了进来,“你赶紧传令下去,命令右卫营马队,令其沿着辽河巡视,左锋营立刻进驻怀远渡口。右锋营进驻通定镇!”(注:原先何洋率三千精骑奔袭高丽时所用的那个无名渡口,因为两国隔河立盟,周旦亲赐“怀远”二字,故有此名) “喏!”亲兵急冲冲地跑了出去。那些醉倒在地的将领们此时也被惊醒了,走出了大殿。一时间,传令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因为对辽东的一山一水都了如指掌,所以尹尚很钦佩何洋在喝下这么多酒之后仍然能做出如此正确的决定。他的怒气消减很多,看旁边没人了,压低声音说道:“不是高丽来犯!”何洋眉头一皱,“那文渊刚才说祸事到了,是什么意思!你可知道私传假情报,可是要按军法处置的啊!”尹尚微微一笑,淡然地说道:“此祸事不是外敌,而是内敌!”
“内敌?”王睿不解地问道,“难道又有谁叛乱?”这时他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不会是自己父亲吧!转念一想,不会的,自己父亲一向稳健断不会做出这类大逆不道,不过又会是谁呢?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尹尚说道:“朝中出现变故,丞相等一干变法派已经被杀……”他猛一抬头,就见尹尚说话清晰而明确,神情也极为清醒,不像是喝醉酒的样子。他赶忙问道:“这怎么可能,皇上信任丞相、支持变法乃世人皆知事!怎么可能下旨杀他呢?”尹尚冷冷地回答道:“这是在大朝的时候,太师冯霖宣的旨!”
旁边何洋还是有些不相信,他提出疑问:“冯太师不是已经告病在家数年了吗,怎么可能会有上谕啊!再说了……”他看了看尹尚,继续说道:“不知尹大人又是从何处得此消息的?”
尹尚道:“现有郑丞相的公子郑敏为证!”说完,扭头对着身后说了声,“郑公子,请你告诉二位将军实情!”郑敏从他背后走出,恭敬地一施礼:“在下郑敏见过二位将军!”由于何洋去过几次郑府,曾经见过几次郑敏,所以他赶紧站起来回礼,“哈哈,正是郑公子!”王睿也起身行礼,并问道:“既然真是郑公子,还望能将当日之事详细地告诉我等!”“正该如此!”
于是郑敏将当日洛阳之惨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此中曲折动荡直听得二人是咬牙切齿!
没等郑敏说完,王睿就说道:“我虽然与郑丞相没什么交情,但是其为人、才识,我还是很是敬佩的。特别是自他二次执政主持变法以来,大周这几年来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皇上怎么可能会下这道上谕呢?除非……”
“除非皇上不能理事了!”何洋目中闪出寒光,咬着牙齿说道。
“在下也是这么想的!因为父亲曾经在铁卫军奉调入京的时候,去上阳宫面圣!却被黄门侍郎拦在了门外!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当时我就有点奇怪!”郑敏接着说道。
“黄门侍郎?”何洋在脑海中思索着,突然张口说道:“啊,那个家伙好象是周仁的郎舅!”
“什么?”尹尚高声尖叫起来,把另外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就见他此时手打着哆嗦,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地蹦出来。
郑敏赶紧扶住他,紧张地望着他,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大哥,你怎么了?”
“我们一直以为五皇子登上皇位后,就无人再觊觎储君之位了。错了,我们都错了!我们把所有人都算进去了,就是惟独那个人我们没有算上。其实那几位皇子或被贬、或被囚,都离不开他!”
“谁”郑敏问道。
“老太师冯霖!”
“怎么会是他呢?”何洋不解地问道。
“何将军,你执掌龙骧卫,应该对皇室的事情十分清楚吧?”何洋点了点头,并示意尹尚继续说下去。
“四皇子的夫人是何人?”
“冯夫人啊!”何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突然他眼睛瞪得溜园,有如铜铃一般,“冯霖是他的岳丈!”
“正是,同样是皇子,岂有岳丈不希望自己女婿登上皇位的道理!”尹尚侃侃而谈,“首先大皇子被关入囚牢被打成残,所为何事?”

“乃是被二皇子诬陷!”王睿答道。
“对!那帮二皇子出谋划策的人又是谁?”
“李诚!”
“李诚又是何人?”
“原先是大中正,利用家父对他的信任,篡改你的题卷以此将家父告倒,乃是一卑鄙无耻之小人!”对于父亲郑吉第一次被李诚诬陷而丢官,郑敏始终耿耿于怀。
“其实他还是冯霖的门生!”
“噢!”
“其实自从冯霖被夺去相权,成为有名无实的太师之后。对皇上、对丞相就已经心存不满。他先利用门生李诚篡改了我的题卷将丞相罢官,但是皇上英明,再次起用了丞相,并且信任更甚以前。他便告病退居人后,暗中将被贬官的李诚派到二皇子那里做谋士,献计扳倒大皇子。而后将此消息偷偷地告诉给六皇子,皇上得知果然大怒,将二皇子永久圈禁。而大皇子因为严刑拷打,已经残废。就这样两位最有竞争力的皇子被扳倒了。”说到这,尹尚略作停顿,拿起酒杯端起酒壶,自己斟满一杯后一饮而尽。
润了下嗓子后,继续说道:“而那三皇子,从小就痴迷字画,不喜欢过问政治。所以可以不用顾虑。这样就剩下当今太子和六皇子。太子生性仁厚,一向与世无争,不喜欢争名夺利,所以冯霖也没有把他放在眼中。这样对四皇子有威胁的就只有六皇子了。六皇子英武不亚于当年的陛下,所以陛下对其甚为钟爱!但六皇子毕竟年幼,经不起人夸耀,终于自露破绽,最终被封彭城王,失去了立储的可能。冯霖满心以为这下四皇子周仁也就是他的女婿能顺理成章地登上太子之位,却被五皇子横刀夺爱,成为太子。那冯霖见力争不得,便改变了方略!对百官加以笼络,对皇上殷勤侍奉!就这样,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是这次辽东王叛乱?”
“正是,北镇精兵则要防备胡人入侵,所以不能擅离防地。而皇上入秋后就得病,当然不可能御驾亲征,所以只能让太子出征!”尹尚继续说着,“其实太子出征有利有弊,利就是大周历代嫡子都有军旅经历。惟有如此,方能直接影响军队对太子的敬重,和加强太子对军队的控制!弊就是太子不在国,就怕皇上因病而……因朝中有丞相辅佐,故利大于弊,所以陛下决定太子领兵出征……”
“冯霖等这机会已经很久了,如今机会来到,岂能让其轻易错过?于是,他收买了宫内的一干人等,将皇上软禁在宫中。并且调动驻扎在偃师的铁卫军进京,接管了城防,并且关闭了宫门。等一切安排后,又假传圣旨,趁大朝之际,将丞相等新党之人一网打尽!”
等尹尚说到这,大家才恍然大悟,不禁对冯霖的残忍感到后怕。
尹尚思忖片刻,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话,废黜五皇子太子之位的诏书,已经在路上了。按路程不日就会到了!”
“那怎么办?”何洋担忧地说道,“毕竟那是朝廷的使节啊!圣旨传达下来,恐怕军心一下子就散了!”
“不用怕,只需如此……”
听到这,王睿不禁笑骂道:“文渊啊,你好刁啊!”
……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两天,朝廷的使节带着圣旨和犒劳三军的礼物来到了辽东。
周旦大开中门,摆上香案,率领何洋、王睿、尹尚及以下将领齐齐地跪倒在地听旨。那名内侍摆足了架势,拉开那公鸭嗓子就念起圣旨而来。这篇骈四骊六的旨意,先把将士们为国征战的功劳大加赞扬了一通,接着进行加官晋爵:封何洋为辽东道大总管;封王睿为建威将军,袭秦王爵;封尹尚为秘书少监。所率兵马留驻辽东,以备高丽之不规。圣旨最后却将周旦痛斥起来,说他私通御医,有不臣之心。并且勾结周挺,想要拥兵自重。如此大逆不道,所以要废黜他太子之位,由龙骧卫押回京师收审。
听到这,周旦毫无准备,顿时呆在那里,连叩头谢恩什么的都忘记了。这时就听后面有人高喊道:“太子仁德,为什么要废!我张大彪第一个不服!”周旦回过头来,怒喝道:“张大彪你好胆,这是圣上的旨意,你怎敢如此!还不退下!”张大彪晃着他那健硕的身躯站了起来,指着那名内侍骂道:“你这鸟人,胆敢假传圣旨!看我不拧下你的脑袋!”
那内侍气得一楞一楞,连说:“好啊!反了!反了!来人,把他给我抓起来!”他身后那八名龙骧卫就要动手。就听何洋站了起来,眼睛对着他们一瞪。他是龙骧卫都指挥使,所以那几名龙骧卫赶忙退了下来。这时跪在地上的那些将士们也一个个站起来,鼓噪道:“太子仁德,我等不服!”
看到这架势,内侍直吓得大叫:“好哇,看来你们都反了!反了……”正说着,突然眼前白光一闪,内侍瞪着他那双四鱼眼惊恐地望着眼前之人,只见那人黑衣黑甲手中的长刀还滴着血,轻蔑地看着他:“反了你又待怎样!”那内侍还想说什么,但是身子先是软了,卟通倒地,被灰尘沾染的血迹从他身上汩汩地流趟出来。
看到流淌着的污血,周旦猛地从刚才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对着王睿喝道:“你干什么?你怎么可以杀天使!这是谋逆之罪啊!”
王睿此时走上前去,挥刀割下内侍的头颅,用手提溜着高举起来,大呼道:“太子仁德,皇上怎会下旨废黜太子?此定然是朝中有奸臣蒙蔽了皇上,想要推翻新政!大家说怎么办?”“拥护新政,清君侧!”众将士振臂高呼,拥护之声此起彼伏,震撼大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