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庙堂之争(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阴历七月说来已经入秋了,可是照耀在宛洛道上的阳光,却仍残留着酷暑的炎热。从红土路上折射而来的光线相当刺眼,令赵羽不快地眯起双眼。一挥动马鞭,尘埃便四处飞舞,沾满了口鼻,更使他的不快又加深了一层。
所有的一切赵羽都不屑一顾。这片土地和他完全不相衬。对于他而言,惟有充满花香与凉风的南阳城壮丽的豪邸,才是最适合他的。
朝中曾经批判赵羽失职及**的那些人的名字,在他的脑海一一显现,郑吉、冯霖——一群自以为崇尚正道就能改变国家、挽救时势,完全不知天高地厚。那些家伙能成什么气候,到头来还不是杀的杀、死的死,哪有我现在这么逍遥自在!
赵羽把飞入嘴里的尘埃连同唾液吐了出来,然后高呼一声:“大军加快步伐!马上到寿安吃饭!”旁边的大军步伐整齐地延着宛洛道向北疾行,浩荡蜿蜒的行列上方,仿佛河面上阳光下闪烁的波浪,一望无尽。
现在朝廷上下因为周冯之乱而陷入一团遭的境地,可以说大周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就在眼前。有人就曾经这么说过,要是当时的离洛阳最近的南镇坚决拥护新政的话,周冯二人在忌惮之下就不敢轻易作乱,国家也就不会陷入如此之大的危机之中。
“绝不是我的缘故。就是因为我的存在,大周的根本才得以延续!你们要知道,朝廷要是没有我的话,剩下的只是一群无能的庸才罢了!”
赵羽内心的想法毫不掩饰地展现在其态度上,那股高傲的姿态丝毫没有改变。
虽然有人说不时他割据,对抗朝廷什么的讽刺话,他只是扭曲着嘴唇,暗自笑着。对于那些和权利、富贵、美女无缘,只会说三道四、散布谣言的低下层次,不论他们怎么说,对于赵羽来说只会觉得好笑。现在朝廷一片混乱,马上就会陷入绝境,非要我这种老臣前去主持大局不可。能对抗西边王弘策的也就只有我了,至于何洋这种贵胄子弟,根本不放在眼中。只要我的大军到达洛阳,届时国家的命运就会掌握在我的手里,赵羽对此深信不已。
当到达寿安之后,住进驿站后,在房中照了下镜子,忍不住对自己多看了几眼。
镜子里所映照出来的姿态,连赵羽自己都难以置信。他虽然已有五十六岁,仍然充满着野心、精力和活力。腰杆挺直、两眼炯炯有神,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从外表看起来至少年轻十岁以上。夜夜笙歌而不觉得疲惫,声音洪亮而洋溢着自信,行走步伐从不见蹒跚。直到现在,他依然能骑烈马、拉强弓。没错,至今十六年来的漫长岁月中,赵羽一直担负着守护大周朝南疆的重任
赵羽,字师宪。由于其姐为冲帝时的贵妃,因此年纪轻轻的就已经飞黄腾达。在其四十岁时,因阻止东吴大军北上,而建立功绩,一举成为镇南大将军。之后,又晋南平郡王之爵。从此以后,独霸南方。论才干和成绩,他对自己都抱着极大的自信。但却一直游离在中枢以外,这次终于等到机会了。想到这里,他怎能不高兴呢。
当他独自穿过回廊,走进既不宽敞又不美观的内院时,忽然传来男人的叫声,那是一个男子的声音,低沉而又有磁性。赵羽一看,就看见一名儒生打扮的人正背对着自己站在院内。
他不禁眉头一皱,沉声喝道:“你是何人?胆敢私入本将军行辕!”
那人哈哈一笑:“莫非南平王,忘记故人了吗?”说完,转过身来。
当看清楚来人的容貌之后,赵羽“啊”地发出一声惊呼,“我当是谁这么大胆。原来是齐王殿下,幸会、幸会!快里边请!”说着,几步上前拉住来人的手,往屋里让。一边对着门口的侍女说道:“快上茶!”
等二人坐定,侍女上好茶后。周元轻呷一口茶后,放下茶盏道:“南平王,我俩也算宿交了。明人不说暗话,小王此次前来乃是与你商量一件大事!”
赵羽点了下头道:“愿闻其详!”
周元道:“如今朝中之事,恐怕南平王应该知道一二吧!”
赵羽不动声色地笑着说道:“本王偏处南疆,一时消息蔽塞。朝中发生什么事?还真的不怎么清楚?”
周元心中暗骂“老狐狸,到现在还在这装”,但是自己有求于他,也只得转颜笑着说道:“老王爷,说的是!那就有小王来说下吧!”
于是,他将朝中具体情况一一告诉给赵羽。
赵羽只是澹然地品着香茗,静静地听着周元的倾诉,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甚至连脸色也没有因为事情的波澜起伏而有任何变化。
就这么一个诉说一个倾听,时间过的很快,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周元发觉自己有些口干舌燥了,才停了下来,端起茶盏润了下嗓子。见赵羽丝毫没有动静,不禁有了些着急,他咽了口唾沫道:“南平王,不知道你听了有何看法?”赵羽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对他说道:“那齐王殿下,想要老朽作点什么呢?”

“你我联手,对抗何洋等人,助三皇子登基!”周元斩钉截铁地说道。赵羽吸了口气:“可是现在太子殿下尚在,你我若推三皇子登基不是犯了谋逆大罪吗?不可、不可!”
“据探子报,太子车驾在河内的日子里,从来没有下过车,也没有接见过地方官绅!我还听说,在邯郸的时候,行宫曾经失火,何洋的大军曾经把行宫包围了数个时辰。其中传来凄厉的叫声。依小王之见,太子殿下已经……”
赵羽“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没有说话,只是在屋内来回踱着步子。周元知道他动心了,赶忙趁热打铁地说道:“南平王,您身为四朝元老,岂能坐视大周神器遭到他人亵渎!这样的话如何面对先帝!如何面对大周的列祖列宗……”
赵羽闻言眉头紧锁,虽然他不像对西镇王弘策那样对周元抱着很深的敌意,但也称不上有任何的善意。毕竟四镇地位相当,实力相若,彼此都有着戒心。所以当周元看似恭敬地面对着自己,但是内心的想法却有如破鞘而出的利剑一般,在态度和表情上展露无遗。不但语气尖锐,目光更是有如熊熊烈火般,脸颊潮红,上半身还微微前倾,简直就象在叱骂对方一样。赵羽脸色铁青,紧闭双唇,从头至尾始终维持着聆听的姿态。
“恩,齐王的意见我完全明白!”赵羽好不容易答出这么一句。周元直直地盯着赵羽看,那表情仿佛在问着:“你确实完全明白吗?”
“老朽明白了!殿下的忧国之念,实在令人感佩万分。好,老朽就答应和你合兵一处!”
“那小王就代大周先谢过南平王了!”
既然达成了共识,周元也怕离开洛阳时间过久,而枉生变故,所以谢绝了赵羽的邀请而直接回转洛阳。
目送周元离去之后,赵羽那欢快的表情顿时变成了一脸严峻。他对着身旁的中军道:“立刻召集队官以上将佐,大厅议事!”
……
阴暗低垂的云幕,为一缕阳光所划破。但是,这并不表示天气就此回复,雨依旧一丝丝地落下,串连起暗灰色的天空和大地。
一名男子倚着朱红色的栏杆,正望着雨丝出神。这人年约二十岁,身上穿着一袭绣有团龙图案的绢制长袍。在这彭城地界,甚至可以说在这大地上,能穿这样的衣服的就没几个。而这位就是彭城王、孝武帝六子周谅。
隆兴十二年八月,彭城为少见的连绵阴雨所封锁。这是一个位于泗水与汴水交汇的地方,由于地理的原因,南北的货物都在这交汇,可谓商贾云集。港口中充满了大小商船,市场中堆积着米肉鱼果。这些人员及物资、或由陆地、或由水路在此集结,走在大街上,就会遇到东吴、北周的商人,乃至于西蜀的人也会和你擦肩而过。两年前,在京城发生的“六王夺嫡”中,周谅遭到惨败,失意地来到彭城。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
现在他正在等待着某件事情的发生。在这十几天内,他一直在等待着。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点等待是值得和必要的。在这两年的时间内,昔日的菱角已经被岁月磨平了,静静地等待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特殊技能。在这二年多的时间内他几乎都在等待着,终于来到了这最后这十多天的局面,解放的日子即将来临!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自背后响起,周谅不禁一阵紧张。大约在剩十步开外的距离,他斜眼瞥到了来人在地板上的影子。
“殿下!殿下!”
来人的声音在这幽静的环境当中显得异常的尖利,虽然全身黑衣黑帽,但从他脸上没有胡须和年龄不明的容貌来判断,应该是一名内侍。
周谅慢慢地转过身来,脸上掠过一丝阴霾。内侍哈着腰用他那尖细的喉咙说道:“秦大人已经咽下最后一口气了!”
瞬间,周谅的表情转为空白,接着又开始了急剧的变化。这就是他等待已久的报告,他的体内充满了鼓动,他摒住了呼吸,努力平息着,然后发出了从他耳朵里听来完全不像是自己的声音:“这个消息可靠吗?”
“殿下,千真万确!秦大人已六十三岁的高龄亡故,马上就会有正式的讣告传来!”
因为许久没有听到回音,内侍大胆地抬了下头,他的视线观察着王爷的表情。发现他现在看来似乎是若有所思,身体不自觉地摇晃着。
“殿下!”
周谅颓然坐在地上。当内侍正要趋前将他扶起时,他以奇怪的音调狂笑着:“哈哈哈……是这样吗?他死了……他死了!”
这个笑容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快活的意味,反而有些狰狞。
“他死了!他终于死了!不过,我还活着,是我赢了!是我赢了!”
周谅不断拍打着地板,突然,他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大声喝道:“是谁?是谁躲在那里?”
周谅瞪着一片花鸟屏风,在那后面,似乎有人藏在那里。正当内侍准备上前查看时,那人放弃了躲避走了出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