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出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见王平他们十人骑着十匹宝马,赶着20匹骆驼,载着一些丝绸、瓷器等物品在商人阿里的带领下出发了。
出发前,王丫丫千叮万嘱,说是此途遥远,路上要小心为上,千万不可惊动月氏国,只能悄悄地进行,如果实在是无法探知配方所在,就捉上几个工匠既可。为了方便出行,王太守让一个长期跟月氏国做生意的商人阿里做向导,并不透露王平他们的身份,只是说王平是他的亲戚,也想做点买卖,让商人扶他一把。
商人点头称是。自从西凉与西域各国的商贸之路打通后,很多商人都愿意跑这条路,因为利润很大,在长安等地,一匹丝绸只卖一两黄金,而拿到月氏便可卖到一斤黄金,而月氏国卖到罗马可以卖到十斤黄金,其它的瓷器,手工艺等物品也是好卖。各路商人都是大把大把的赚钱,而西凉城也由此繁华昌盛。
如今王太守有托于阿里,这是看得起他呀,于是说:“太守放心,阿里我一定能把你的亲戚带好,让他大赚一笔。”
王太守点头:“多有拜托。”
阿里正是西凉城内贩卖精钢为主的商人,他与月氏国炼钢工匠很是熟悉。王平在路上更是仔细打听了月氏国的炼钢管理,阿里说:“有许多国家都想得到冶炼精钢之术,所以月氏国防范甚严,一般人都不许靠近,我是费了很多的钱才买能通了厂里的一名人员,让他我帮我的忙,才搞到了一些精钢,在西凉城里很是好卖,只可惜太少,精钢实在是太难弄到。”
原来,要想器具锋利,工匠们都在在刀口枪尖上加入精钢,尽管精钢价钱昂贵也供不应求。
阿里以为王平他们也是要做精钢生意,故意说到:“精钢太重,不易运输。虽说是卖的很贵,但一趟下来,和卖月氏、楼兰等国的挂毯、果干和果酒相比,赚的不是很多。”
王平知道,阿里是担心他们和他抢生意,于是说:“我也只是看看,要运回什么还不作决定,还望兄弟多多帮忙,能多赚一点。”
阿里听了哈哈大笑,说:“放心吧,你这一趟跑下来赚的钱买十座房屋都用不完了。”
王平听了也放声大笑。
此次西行,王平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叫时茂的飞龙队员身上。
当初选拔30名人员时,王丫丫就强调一定要有特殊才能和过人本领,所以部队里的人个个身怀绝技,飞刀手李昂、暗器、毒药手唐雄等人个个都是身手不凡,而时茂,却是擅长偷窃。

时茂长的身材瘦小,很不起眼,自幼跟高人学了一手高来高往的轻身功夫,几丈高的房顶一纵便上,入室进屋更是轻而易举。
说起他的当兵经历,还是因为一次巧遇,当时姜维正在选拔特殊人物时,在街上被他偷了宝刀,姜维大怒,竟有人敢打他的主意,但又暗暗吃惊,何人身手如此了得,藏在身上的宝刀被偷却丝毫没有察觉,心想如此宝刀,偷窃之人一定会高价卖出,于是派人放出风声,有人要高价买刀。
时茂果然上当,当姜维发现时茂并不只是一个小偷小摸之徒,更是有飞檐走壁的能力时大喜,王丫丫要的不就是会这门功夫的人吗?于是不但没有处罚他,还力保他进入了飞龙部队。当王丫丫听说他竟是一个小偷时,担心他恶习难改,但姜维保证其品行,才留在飞龙部队。
飞龙部队虽纪律严明,但是待遇却是全军最好,不但每人享受少尉级别,而各人的长处都得以发挥,还受人尊敬,家人也增添光彩,时茂也找到了受人尊敬的感觉,而部队里的人员都是平等对待,亲如兄弟,特别是经过几场战斗的考验,时茂更是对这支部队有了新的认识,觉悟提高了不少。
此次西行,关键是得搞清楚配方所在,时茂才能下手,于是王平还带了一个擅长侦察、打探的能手张迁,此人有非凡的语言能力,为了到月氏国不变成聋子,张迁已经学会了月氏、楼兰等国的语言。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艰苦训练,这些身怀绝技之人个个都有着过硬的本领,目前他们缺乏的是实战经验,好在有了与匈奴人、曹军的两次实战,他们的眼界也开阔了不少,王丫丫说:“天外有天,人最怕的就是骄傲自满,一定要不骄不躁,才能进步。”
王平没有什么特别的绝技,但他忠心听话,而且很会笼络人心,指挥有方,部下对他也很是服气,才能把这一群有本事之人调教得如此听话,用起来得心应手。
王平一行来到张掖城,匈奴一战,马日禅对王平他们佩服不已,知道此次西行,必有重任,于是好酒好肉盛情款待,亲自送出城外。阿里见马日禅团长对王平都这么恭敬,更是相信了他是王太守的亲戚,一路上殷勤讨好,处处巴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