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民族政策(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靳昆带领手下五万人玩儿命似的向北冲去,目标直指皇太极所在的赫图阿,所到之处无不望风归降,看来苏靳昆这小子是不想把最后灭亡金国的大功让给别人了。
相对于气冲斗牛的苏靳昆,老一辈的郑纪就稳妥的多了,自从稳定沈阳以后,他便亲提大军跟在苏靳昆后头,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苏靳昆因为兵锋太锐而造成骄兵之败,另一方面则是收拾先锋军队横扫过后的烂摊子。他做了许多安民的事,同时还接见了沿途各部落首领,将大汉皇帝给他们的赐封正式公布于众,以安其心,这一系列政策逐渐把成了惊弓之鸟的各民族心绪安定了下来。
说起来郑纪做的事要比苏靳昆有用的多,有了他的安民,才能保证先锋大军不至于因为杀戮太重而陷入同仇敌忾的少数民族围困之中。这一缓一急相搭配,大汉军队真正有了破竹之势。
与此同时,女真大汗皇太极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调动的军队了,南线的镶白、正红两旗因为克蒙额的叛变已经覆没,多尔衮带着少数人逃跑出来,现在也不知道躲哪里去了;东线防御大汉水师的正蓝、镶蓝两旗的海西女真将领在其旧主的鼓动下不但临阵杀了他们的都统和建州将领,而且还反戈一击,将大汉水师放上岸,两军联合向西攻来;北边的镶黄旗已经与罗煞人开了战,虽然不占下风。但却很难抽出手来南下救援;西边的正白、镶红两旗与东蒙古联军打得不可开交,据说其中很多非建州籍兵将逃散严重,用不了多久就将丢失西线;与此同时,原来地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也已经全部倒戈。此时的皇太极真的到穷途末路了,他想投降,但是苏靳昆显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提出的条件就是“只杀皇太极。其余人等投降皆可免死”,这是明确的要将皇太极置于死地。
皇太极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他知道万事都有转机,只有尽量把抵抗的时间拖长,才有希望与汉国讨价还价,以保自己一条命,所以皇太极毅然把亲卫的正黄旗摆到了南边正面战场,并且孤注一掷地从西线撤回了所剩无几的正白、镶红两旗。在他看来,不论蒙古人和汉人占领多少女真土地。先保住赫图阿这个谈判条件再说。
同样也是为了保命,皇太极并没有杀掉在危难中蠢蠢欲动地官员和已经投降汉国的克蒙额等将领的家人。皇太极明白,他的政权覆灭只在旦夕,只有保住了那些反对自己的人的命,才有希望让他们反过来念旧情来保住自己的命。
然而命运有时候喜欢和大人物开玩笑,当精锐地正黄旗将苏靳昆大军前进的步伐阻滞在赫图阿城南五十里处时,几个小人物终止了皇太极拖延时间保命的计划。
当天晚上皇太极得知正黄旗拦住了汉军,忙按原计划对赫图阿进行布防。并且派出亲信使臣出城与苏靳昆谈判,希望以献城投降来换取保命。皇太极想的很清楚,自己的命现在对汉军来说已经不值钱了,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是在大好形势下以代价占领整个女真,如果自己继续抵抗,必然给汉军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在以儒治国地汉政权看来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汉人必然答应自己的条件。
皇太极把一切安排都做好后便命亲随收拾东西准备趁夜出城躲藏,想根据谈判的结果再定下下一步的去向,当他在昏暗的寝宫里做逃跑前最后一次短暂休息时,几个连名也叫不上来地太监侍卫拿着绳子悄没声息的摸了进来,与此同时,在门外望风等候的则是得了济尔哈朗密令的十二贝勒阿济格……
皇太极被抓获、济尔哈朗接受任命担任建州汗、八旗军队投降等等纷杂的消息传回京城洛阳时,程妃翠儿已经到了临产的时候。陈鑫和宫人们经过整整半天的焦心等待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回响在了皇宫之中,大汉醇佑朝第一个皇子终于踩着胜利的消息降临人世了。
看着肉团似的小生命不安分地伸臂踢腿皱眉头。陈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孩子将来如果继承了皇统,那将是这个世界里第一个“土生土长”却继承了新思想地皇帝!
陈鑫做好了一切礼仪安排。打赏完宫女太监后来到御书房,早已在那里翘首期盼的议事大臣们慌忙上来道贺。陈鑫心情好,面对“狂轰乱炸”地阿谀之词丝毫没有责备之意,反倒全数“笑纳”。
虚三套完了以后,前线的战报便迎面“扑”了过来,弄的陈鑫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皇上,济尔哈朗已经上了折子,表示接受建州将军的封号,并拜谢皇恩,愿世守建州旧地以为大汉藩属,并且把原来皇太极登基时统计的人口土地汇总献上,这是按古制纳土称臣。臣礼部已经拟了赐封他的相关礼仪,请皇上御览。”礼部尚书萧雨明把一份折子递个了陈鑫,“噢,这里还有给东蒙古诸部、女真各部、苦夷各部以及其他各部首领的赐封礼仪。臣按皇上的意思做了安排,各部首领的爵位按其部落大小予以确定,其管理归努尔干都司直属,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

“努尔干都司嘛……”陈鑫还没从刚才的兴奋中缓过神来,看着奏章有些发愣,“噢,努尔干都司朕看用处也不大了,关外女真人、东蒙古人什么的加起来才五六十万人,这么大地方就这么几个人太少。山陕冀鲁等地方流民的土地问题不是还没完全解决吗?既然关外有这么多空地,就让他们到关外去闯闯,那么好的土地没人去种,又有那么多人没地种,实在是没天理了。”
“皇上的意思迁徙百姓去关外开垦土地,今后在那里设置州府?”方明德顿时眼前一亮,“皇上圣明,这事早晚要做的,山陕冀鲁这些地方人口稠密,无业流民的事一直是官府最头疼的事,如今女真归附,调些百姓过去即可以解决流民问题,又可以加强关外的控制,实在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臣算算……嗯,以目前情况来看,五年内差不多能过去二三百万人,本来流民们也盼着有个出路,所以这事也不需要朝廷下强令,只要控制好关外局面,做好各项优惠安排,流民们自然会主动北去。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关外便多是汉民,那些苦夷女真蛮夷人少力散。再想出个什么‘黄太极’、‘黑太极’的恐怕是没指望了。”
“好,努尔干都司先留着,让他们具体安排在关外移民和州府县设置。”陈鑫被方明德的话逗乐了,“另外让郑纪安排好关外的驻军,不要一时疏忽出了乱子,八旗虽然投降,但力量还在,必须把他们打散安排,绝不能留下隐患。郑纪了解那边的情况,让他具体去做这事。噢,郑纪乃是北方的擎天之柱,而且这回出的力不小,要没有他在后头安民拾掇烂摊子,苏靳昆那小子别想那么顺利的立大功,所以郑纪的封赏绝不能轻了,不然的话,不要说朕不答应,就是蓟镇的那些将士百姓也不会答应。”
“是是是,皇上。”一旁没插上话的史景隆这时颇有些愁容的接道,“这些年郑将军坐镇北疆抵御女真进攻,才为朝廷做准备争取了时间,如今消灭金国,郑将军功不可没。皇上,郑将军已经来了呈报,他已命一军西进将女真人与东蒙古人分开,并令蒙古联军回部驻扎,现在西边战事已经停了。下一步应当安抚好东蒙古,不能使他们联合坐大,再成大汉北疆威胁……皇上,臣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大家都在报功报喜,有什么不好讲的?陈鑫笑了笑道:“讲。”
“遵旨。皇上,苏将军、郑将军平定女真,关外已献有反抗,不过现在似乎有些不好的事,据说关外的汉民写了万民折子,请求皇上处死皇太极,此事联名的人很多,据说原来被女真人编入汉八旗的那些人喊的最响。臣思谋着人心归汉固然是好事,可是皇太极虽然成了阶下之囚,但女真人里还颇有些向着他的,而且女真首领们都看着朝廷对皇太极的处置,想以此确定朝廷对女真人的真实态度。若是将皇太极一杀了事,难免让刚刚归顺的女真人人心浮动,以为朝廷有灭女真族之心,若是因此造成了哗变,恐怕有些麻烦。”
这事都是苏靳昆那句“只杀皇太极”闹的,这话虽然在战争中可以起到分化敌人的作用,但打完了仗却容易适得其反,造成民族矛盾。那些汉八旗们喊什么喊?原来皇太极得势的时候,他们杀起自己的同胞时一点也不比女真人手软,可现在却又表起忠心来了,谁还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货色?
史景隆见陈鑫不吭声,又接着说道:“不但如此,自从女真人投降后,关外出现了些汉民杀伤落单儿的女真人之事,据说是为了报仇。郑纪将军知道皇上天恩浩荡,严令军队保护投降的女真人,但有些兵士似乎对这个命令虚以委蛇,除非百姓做的太过,他们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臣理解他们的心情,可是现在女真人是新败,所以不敢与汉民冲突,只得聚拢自保,暂时还出不了大乱子,但若是时间长了,百姓们闹的太大,女真人忍受不下去而造反那就麻烦了。皇上,这事还得想个办法才行。”
坏了,民族战争之后最容易出现的民族矛盾最终还是露苗头了。陈鑫心里不觉“咯噔”了一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