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地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亲贵们申报财产确实形成了很大的效果。陈鑫没有像整治贪官那样强行收回亲贵们不合法度的土地与财产,反而亲自出面认定了他们的合法性,如此一来,亲贵们的态度顿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纷纷在规定期限内向户部、商部申报了土地和财产。
亲贵们听话是听话了,但是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财不露白”,他们怎会因为皇上的一句话便改变了老传统呢?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方面皇上那里已经掌握了亲贵们财产特别是土地的情况,要是不如实申报,理屈的在自己,皇上万一虎躯一震,大发雷霆之怒,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方面,皇上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虽然对亲贵们乱占民田的行为很生气,但是面对既定事实,他也没办法,所以才开金口承认亲贵们对那些土地的占有权,并且还大大开恩,按开国之初的政策划定亲贵们的封赏田,并且给予赋税上的优惠,这是很大的恩典了,可以说皇上是顶着天下人“皇帝与亲贵沆瀣一气”的骂名来做这些事的。这种机会不多,要是错过了,以后没有机会找回来,手里的土地变成贪墨的黑田,就等着倒霉吧。
再说陈鑫方面,陈鑫认定亲贵对土地的占有权,看似一种妥协行为,其实却是退一步进两步的政策。陈鑫明白,不管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兼并都是免不了地。而要想平稳的从旧的社会制度进入新的社会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使原有统治阶级顺利的与新兴的商贾工场主一同转变为资产阶级,如此一来,原来起到稳定作用地旧统治者保住了,并且得到了性质上的转变,同时由于商贾、工场主这些新兴阶级进入了统治圈,再加上皇帝本身就是支持并且逐渐调整政策适应新社会制度地。国家的统治基础便相应的扩大并且更加坚固。
陈鑫并不担心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危害他以及他后代的地位,正如写“反书”那位姚辉鼐所说。谁也不能保证陈鑫的后代都能成为明君圣主,与其让那些不肖子孙们进行**统治,使大汉朝廷在未来的某个时代因为不适合社会发展而被新兴阶级推翻,不如陈鑫自己凭借比别人多出几百年的历史经验逐步调整权力结构,使国家地统治结构适合新的社会形态,并且得以保存下来。
当然,所谓调整统治结构。说白了就是逐步削弱皇帝的专权,这在传统的皇帝们看来无法接受,然而陈鑫毕竟是从未来回来的,虽然他因为当了几年皇帝而产生了恋权的意识,但相对以前的老皇帝们来说,他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接受权力被分割出一部分地现实。
没到陈鑫限定的三个月时间,亲贵们便将占有土地的情况报了上来,陈鑫命户部方明德予以了确定。与此同时,陈鑫还亲自制定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让各地发放下去,只要有土地的人家都有一份,并且还规定以后如果进行土地交易,交易过程中必须拿土地凭证到官府进行所有权变更的记录。否则交易无效,这样一来土地所有权地情况便抓在了官家的手里,谁再想搞幕后交易得先过“法”字这一关。
“皇上,这东西……薄薄的一张纸,伪造起来极其容易。况且以前的地契屋契用了多年,已为百姓所熟识,而且土地房屋乃是他们的私产,地契屋契不过是个凭证罢了。”方明德拿着陈鑫亲自设计的一式两份地契颇有些犹豫的道,“官府和百姓各持一份固然可以让官府掌握土地的情况,可如此一来。容易让百姓们以为朝廷这是将百姓的民田都变成了朝廷的官田。这种话说出去不好听,而且万一造成震动。很容易给心怀叵测者以口实,万一有人以朝廷霸占民田,不给百姓活路为借口,挑动百姓造反就麻烦了。”
方明德说地有些耸人听闻,可土地向来是人口占大多数地农民的命根子,谁要想动土地地主意,那和杀他们没什么区别,而这种一式两份,官府和百姓各持一份的地契恰恰给人这种感觉,最易引起不明真相的人的反对。
“你说的这种情况朕已经想过了,田地在他们看来跟命根子似的,谁敢动?所以这事还需一步步推广,各地官府发放新地契之前应当向百姓说明,此制并非朝廷夺民田之举。”陈鑫思虑了一会道,“要告诉百姓,谁的田地还是谁的田地,朝廷绝不染指,发放这种地契不过是使官府明了土地所有情况,防止豪强劣绅霸占民田。以后只要是自愿买卖土地,官府只做登记,不做干涉。不过要是有人强行买卖,害人性命,官府这一关他也过不了。让百姓们放心便是了。朕说话什么时候不算数过?”

方明德点头道:“臣遵旨,不过这事要办稳妥,还需配以其他措施,比如百姓如果害怕官府得了豪绅好处而与他们沆瀣一气危害百姓的利益,他们自然不敢相信这种新地契。所以臣以为应当让法、刑、督察各部向百姓广泛说明,并使百姓们知道自己的土地被别人强占可以向哪里申述,他们自然接受朝廷的新式地契。”
“好,新地契必须发下去,朝廷要想管好天下,田地乃是第一大事,百姓无地无粮,工商再发达,天下也必然要乱。你们要紧记这个道理,该行的措施不可不行,总之要让百姓放心并按朝廷的意思行事才行。”
陈鑫点下了头。说起来,任何新生事物出现时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这不能说是老百姓不懂好坏,不要说人,就是动物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管你说的天花乱坠,老百姓总是有一套判断是非的标准。比如建立新朝的那位王莽,他一开始的名声并不坏,但他借着复古的名义把天下的土地都变成了他的私产(按他的说法叫做“王田”),这么做不管目的好坏,终究侵犯了天下人的利益,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推翻,大新朝成了历史的笑柄。
“臣遵旨,皇上看可不可以这样下谕令,呃,既然是给百姓的,那么可以说直白点。”方明德思索着道,既然皇上不是像王莽那样倒行逆施,他也就放心了,“可以这样说:‘田地乃是百姓立命根本,朝廷为天下百姓拥立,当以百姓福祉为重,然先前地契仅存民手,官府并未了然,若是劣绅恶霸持强霸人田产,必先伪造地契,苦主告于官府,官府手无凭证,难以公断,实为伤民害民。’皇上,以前这种事出的多了,老百姓感同身受,必然明白朝廷此举乃是为了他们好。”
方明德作为清流领袖,骈俪文章写的好这是天下公认的,没想到“半白话文“也写的出来。陈鑫不觉笑了,谁说白话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才提倡的?明明大汉朝就有了嘛。
“这样写最好,老百姓没人管你辞藻好不好,他们看的还是实在内容。”
方明德受了鼓励,瘦瘦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仿佛孩童一般:“臣不敢当。臣是听了皇上的圣意才有此想法的。皇上,让百姓们明白了圣上的体恤之心,下面便可以明说如何做,臣以为分为三步:其一,向百姓说明官府所持地契与百姓手中的不同,仅作为记录之用。百姓手里的地契才是根本,百姓若是卖地或者买地,必须向官府申报,如此一来,买卖的事官府有了记录,谁要是想强买强卖危害百姓,官府便有凭证为民做主;其二,如若有恶霸强买强卖,百姓可到官府控告,官府核定土地所有权利,将给予强买强卖者重惩,其三,如若官府官员收受贿赂不为民做主,百姓可到各地督察司以及相关刑司控告贪官污吏,甚至可以层层上告直至御状,朝廷一经查实,必将严惩不为民的贪官,如此朝廷定下决心,各衙相互监督,必可维护黎民利益。”
方明德说的话并不涉及防止土地兼并,说实话,光靠这种凭证式的地契根本阻止不了土地兼并,不过退而求其次,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强占行为控制住多少也算是一种进步。另外方明德的说法还包括了官员监督的办法,如此一来,有了百姓的参与,官员监管制度必然严的多,时间一长,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官府就可以真正成为服务性的政府,官民关系也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土地的事规范以后,作为向新社会制度迈进的一个步骤,陈鑫又命商部和法部集思广益,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法律制度中,限制以政府权力进行兼并的政策尤其引人注目,这是限制参与工商业的亲贵们的办法,维护了自由式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次序,也减少了官商与民商的矛盾,顿时得到了天下人的支持。
在各项法规的保驾护航下,大汉的工商业开始形成了一些适用于全国的行业规范,一些全国性的行业商会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了起来,这些商会为了保护整个行业的利益,自觉的形成了一些与朝廷律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且开始影响到朝廷政策的制定,从此开始,以市场发展变化为依据的法规渐渐成为商业法规的主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